07.07 航天員著陸的時候為什麼要穿那麼多,包裹那麼嚴實 ?


航天員著陸的時候穿著的是艙內航天服,穿著航天服並不是為了禦寒。航天服分為艙外航天服,艙內航天服,航天工作服等。艙內航天服,一般在發射和返回階段穿,如果航天器在軌道上發生氣壓洩露等意外情況,航天員也要穿著艙內航天服保障身體合適的氣壓和溫度條件。艙內航天服的功能不如艙外航天服那麼豐富,但是與航天員生存相關的功能十分齊全,艙內航天服主要由頭盔、壓力服、通風系統、供氧系統、手套、靴子等組成,主要功能包括了增壓、通風、供氧、隔熱等功能。

航天員著陸的時候為什麼要穿那麼多,包裹那麼嚴實 ?

航天器從脫離軌道,再入大氣層,直到降落地面這個過程中,航天器將經歷十分複雜的環境,這個過程對航天員來說也是極度危險的過程。

航天員著陸的時候為什麼要穿那麼多,包裹那麼嚴實 ?

航天器(返回艙)再入大氣層時,經歷大氣層劇烈的摩擦產生極高的溫度,並伴隨劇烈的振動現象,高溫對航天器的氣密性和隔熱性帶來嚴峻的挑戰,摩擦產生的振動和高溫很可能造成航天器(返回艙)隔熱層脫落損壞,密閉性被破壞。隔熱層脫落則意味著航天器(返回艙)表面上千度的高溫會迅速傳至艙內,艙內30度左右的適溫條件將被破壞;度密閉性破壞則意味著艙內氣壓會顯著降低,這兩點個因素對於航天員來說都是致命的。一旦發生上述的情況,艙內航天服的通風系統就會調節熱平衡來保持人體在能承受的溫度範圍內,同時保障人體適應的大氣壓力。可見,在載人航天器返回階段航天員必須要穿著艙內航天服來保障航天員的安全。

航天員著陸的時候為什麼要穿那麼多,包裹那麼嚴實 ?

航天員曾經因為沒有穿著艙內航天服經歷了慘痛的教訓。1971年6月,蘇聯的聯盟11號搭載3名航天員從禮炮1號空間站返回,飛船本來設計搭載2名航天員的,但是超標搭乘3人之後艙內空間過於狹小,蘇聯當局冒險讓3名航天員僅僅穿著運動服,在返回再入大氣層的過程當中,由於大氣摩擦飛船產生劇烈的振動,導致返回艙壓力閥門突然打開,艙內的氣壓條件瞬間接近真空,3名未穿著航天服的宇航員就此壯烈犧牲。從此之後,在發射和返回階段穿艙內航天服就成為了必要的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