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做人要學會怎麼樣拋去憂愁、悲傷

做人要學會怎麼樣拋去憂愁、悲傷去 憂 悲

人有優悲自然情志不暢,情志不暢是養生的大忌。在《淮南子》中說:“心有憂者,餃床枉席,弗能安也:菰飯牛牛,弗能甘也;琴瑟鳴竿,弗能樂也。患解憂除。然後食甘寢寧,居安遊樂。由是觀之,生有以樂也,死有以哀也。”不樂而哀對身心的危害非小,因為大優傷肺,大悲傷性,所以要求人們思慮深,不輕言不造作,動因循。勿久泣,神悲賽。同時,也不要大愁。大愁氣不通,甚至多愁則心懾。為什麼不能久拉? 在《真告》中說:“學生之法,不可泣淚及多唾洩。此皆為損液漏精,使喉、腦大竭。是以真人道土常吐納咽味,以和六液。”可見,泣多則液耗精漏神飛。

其實,憂悲對養生不利的主要根源就在於情志不暢,情志不暢自然是傷害身體的。對於悲哀、憔悴、哭泣、喘乏,都會造成陰陽不交,以至於損傷身體。在古代的養4 家多認為“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同狂妄不精,久而陰縮,拘攣,兩脅痛,不舉。”又日,“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而陽氣內動,發則心下潰,瘦數血也”。還有不少人認為“大悲伐性,悲則心繫急,肺布葉舉,上焦不通,榮衛不舒,熱氣在中,而氣消。”又云,“悲哀則傷志,毛悴色天,竭絕失生。”此類關於憂悲的內容對健康都是不利的。如果不能解除憂悲則傷意,以至於恍惚不寧。尤其不要當食而憂,否則神為之驚,夢寐不安。而對於一個愛美的女性而言,就更不要有太多的優悲。若女人憂思哭泣,令陰陽氣結,月水時少時多,內熱苦凝色惡,肌體枯黑。若深憂重患,寢息失時,則更易傷損身體。

做人要學會怎麼樣拋去憂愁、悲傷

可是,並不是想把憂悲除去就能除去的,也並不是不面對憂悲憂悲就不會到來的。莊子說:“悲生於累,累絕則悲去。悲去而性命不安者,未之有也。”也就是說一些憂悲是來源於塵世中的生活壓力,除去那些生活壓力則悲去。不過,雖然優悲並那麼易於除之,但只要明通“浮世乃生病死之共都,憂悲苦惱之窟宅,此八字無人無之。明悟之人,知被我同,當於事過即空,不留妄想。”若能具有如此的認識,外加安時而處順,則能使哀樂不能人也。以至於使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也可以說,去優悲要善於在不幸中找到快樂。當一個人不快樂的時候要認請不快樂的因由,找出來之後,並應想辦法去克服它。當然,人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是不同的。比方遇到同一件事,兩個人或許處境相同卻對事的認識不同,而善於戰勝劣境之人,能視劣境為快樂,因為有此磨礪才會更加堅韌,也因為堅刻而常少優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