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復婚後,生活成了“夾生飯”(情感故事)

人是一種“好了傷疤忘了痛”的動物,所以才會有這麼多人離婚、復婚,把自己逼得進退維谷,最後夫妻之間沒了感情,沒了信任,甚至可能連尊嚴也沒有了。我好像就陷入了這樣的泥沼。

復婚後,生活成了“夾生飯”(情感故事)

我和方榮曾經有過美好的時光。我們是彼此的初戀,剛戀愛時,一切都是新奇、美好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為了能夠朝夕相處,我們匆匆地結婚了。又因為不夠謹慎,蜜月沒過完方榮就懷孕了。我們不想失去愛的結晶,於是就這樣,玫瑰夢還沒有醒,我們就做了父母。當時,我25歲,方榮24歲,也許對於我們的父輩來說,這樣的年紀已經足夠成熟,但我和方榮,心理上仍然當自己是孩子。

方榮懷孕時,我們之間就已經有衝突了。比如產檢,她每次都要求她父母和我一起陪她去醫院。其實每次產檢大概只需要一個多小時,做產檢的人也不算很多,有些孕婦甚至是一個人來的,所以我覺得沒必要這麼勞師動眾,何況我請假也不是很方便。於是我就跟她商量,要麼就讓她父母陪她去產檢,要麼就我一個人陪,兩方輪流陪她去,這樣大家都可以省點精力。這話我是先跟岳父、岳母說的,他們兩老都能接受。可是我跟她說時,她很惱火,發脾氣,覺得我不在乎她。

好在那時候雙方父母都把方榮當成寶貝,今天你送湯,明天我送菜,很多矛盾就在這種關心中被暫時掩蓋了。不料想在兒子出生後,迎來一場矛盾大爆發,讓我和她都措手不及。

在做媽媽這件事情上,方榮是受了很多苦的。拋開十月懷胎不談,單就是整個生產過程都是非常辛苦的──一開始方榮遵照醫囑想順產,結果順產不成,又轉為剖腹產,受了兩次罪,兒子生下來時,她累得都不想看一眼。當然,後來她對兒子是非常疼愛的。

我出軌,她堅持離婚

方榮在孃家坐月子時,我父母每天給她家送菜,可是她媽媽總說我父母送的菜不好,一會兒說全是素菜,一會兒又說肉不新鮮。而且兩家人在帶孩子的方式上也是各持己見,最後所有的矛盾都轉移到我和方榮身上。老人家只是在背後嘀咕,我和方榮則是在人前大吵,越吵心越涼,都覺得對方不是自己要找的人。兒子一歲多時,我揹著方榮與一個女網友見了面,還稀裡糊塗地發生了關係,事後我也很內疚。我本以為這件事會就這麼悄悄地過去,不料卻被方榮發現了酒店的結賬單,她發動親戚朋友去調查,最後一切大白於天下,本來就已岌岌可危的婚姻便再也無法挽回了。

當我承認我與另一個女人去開房時,方榮的臉色瞬間剎白、眼神絕望而凌厲。那一刻,我的心真的很痛,對她的不滿與埋怨都消失了,只要她能原諒我,我願意做任何事。可是,她已經被我傷透了心。她唯一的留戀是兒子,可是最後在她父母的勸告下,她連兒子的撫養權都放棄了。我還記得,當時她恨恨地對我說:“因為他身上流著你的血,所以我連他都討厭。”

協議離婚,房子歸我,現金歸她。家電等也歸她,但她沒要。說實話,如果她真要兒子的話,我們這個婚也不好離,因為我父母是不肯放棄孩子的。

想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

離婚後,我和方榮短暫地斷了聯繫。那時候兒子住在我父母家,她終究因為放不下兒子,就在離婚兩個多月後,去了我父母那裡看望兒子。看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每次抱著兒子,她都捨不得放下。我父母當然是希望我們復婚的,所以每次她來看兒子時,我父母都對她很客氣,又告訴她兒子想她,而且每次她來,父母就把我也叫過去,讓我送她回家。漸漸地,我和方榮的關係也緩和了一些。但當時,她並沒有同意復婚,其實我也不是很想復婚,之前婚姻裡的矛盾也令我很受傷。

就這樣,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了兩年。這兩年中,我有過一些親密的女朋友,但都不是我想結婚的對象。與方榮在一起時,我也注意到她接聽一些電話時態度親暱,電話那頭應該也是關係親密的異性,因此我也不好詢問她心裡是怎麼打算的。

復婚後,生活成了“夾生飯”(情感故事)

兒子上幼兒園以後,學校有時會組織一些親子活動,為了不讓孩子感到自卑,我們也只好裝成夫妻去參加。兒子很喜歡跟我們兩個人在一起,慢慢地,後來差不多每隔半個月,兒子就會把我們叫到一起陪他出去玩,可能也有我父母對兒子的鼓動吧。就這樣,我跟別人結婚的想法就更淡了。

有朋友問我的打算,我跟他們說,是我對不起方榮,她要是沒有結婚,我也一定不結。這話不知怎麼地就傳到了方榮那裡,她專門打電話來問我是什麼意思,我一衝動,說希望能和她復婚,也許諾會好好彌補自己的錯誤。當時,她正跟一個房地產商交往,可能是被我感動了,更重要的應該還是想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於是我們復婚了。

可是,我們的婚姻就像夾生的飯,再回籠也已經沒用了。

怎麼做都達不到她的要求

剛復婚時,我抱著這次要好好過日子的想法,搶著做菜,雖然水平一般,很快方榮就自己做,不再讓我浪費食物了,也會幫忙掃地、鋪床。我做任何決定也都會先徵求她的意見,每個週末都去她孃家,老老實實地聽她父母的嘮叨,抽空陪孩子玩等等。可是她卻對我的改變毫無感覺,或者感覺到了也只是抱著冷眼旁觀的態度,很漠然,沒有回應,甚至表現出她覺得這都是理所應當的樣子。而且,離婚後的兩年間,她也接觸到了一些其他男性,多方對比之下,對我也更挑剔了。逢年過節我送她禮物,她也毫無喜悅,有種司空見慣的淡漠,想當初,我在路邊攤給她買個小發夾也能讓她高興半天。

也許她內心有種跟我復婚是放棄了自己大好機會的犧牲感吧,無論我怎麼做,都達不到她的要求。雖然她對兒子的感情不容置疑,但是她也不喜歡天天與孩子在一起,覺得孩子太纏人。可要是看到兒子與他奶奶更親,她心裡又覺得不舒服。最後,連這也變成了我的錯,理由是,如果不是因為我出軌,她也就不會離婚,不會離開兒子,也就不會導致現在的局面。

坦白地說,我對她也有很多意見。離婚時不要孩子,這不是一般女人能做到的事情,這至少說明她是個狠得下心來的人。而且關於她這幾年的私生活,她不提,我也不便問,可我感覺她肯定也有一些關系親密的異性朋友,當然,我也不能計較這一點。但是她總擺出一副屈尊下嫁的樣子,這讓我有些不甘心。

我們復婚後,兩家的父母仍然互相看不慣。好在如今兩家人幾乎沒有見面的機會,最多就是我和方榮在鬥嘴時,會帶出一點各自父母的埋怨來。

如果讓我對我們復婚這一年的生活做個總結的話,我認為重續前緣是不可能的了,說不定以前僅存的一點感情都會被磨光,如果真的只剩下兒子這一條紐帶,我們還能走多遠?

旁觀者說

婚姻關係的破裂,從來都不可能是某一方的過錯,一定是需要雙方共同擔責的。即使是某一方出軌這樣的大錯,另一方也不能因此得到至高無上的豁免權。多問一句為什麼,也許能幫助夫妻二人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

我們為什麼會對身邊的人失望?那是因為我們對他們有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期望,我們會把對想象中理想伴侶的期盼投射到現實中的另一半身上,可那是他肯定達不到的高度。如果我們能夠明白,大家都是普通人,都逃不過有人性的弱點,那我們是不是就會心平氣和一些?

清醒地認識自己,認識身邊的人,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對方,不要求他做不到的事,也不忽略他努力做到的事,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態才是保證婚姻和諧的首要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