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中弘股份遭立案調查淪為仙股 “垃圾股”邊緣化加速

週三,中弘股份因被安徽證監局立案調查,股價重挫9.62%,收盤報0.94元,已淪為仙股。

中弘股份8月14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安徽監管局《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披露的2017年一季報、半年報、三季報涉嫌虛假記載被立案調查,這對於正謀求重組的中弘股份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記者注意到,中弘股份由於業績滑坡,近年來一直在尋找“接盤俠”,從港橋投資到新疆佳龍,但重組之路並不順暢。

業內人士表示,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或者大股東因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期間,大股東不得減持股份。而在中弘股份因財務造假被立案偵查後,公司相關重組將無法推進。

截至8月8日,中弘股份及下屬控股子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為50.33億元。而在8月6日,中弘股份控股股東中弘卓業集團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再次被司法輪候凍結。截至8月7日,中弘卓業共持有公司股票22.28億股,其中22.21億股已經辦理質押登記手續,佔其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為99.70%。

深交所相關人士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根據深交所相關法律規定,如果中弘股份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將被終止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交易所不斷完善退市規則,一批“垃圾股”正加速邊緣化。截至週三收盤,滬深A股已經有26只股票股價低於2元,相當多的為ST公司,它們今年以來平均跌幅高達46.95%。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目前兩市低於3元的股票已增加到129只,這一數量遠遠超過2017年底的水平,當時兩市低於3元的A股只有28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