鰉(huáng)魚,學名為達氏鰉(river beluga)。主產於黑龍江水域,故鄉為黑龍江,身軀龐大,一般體重50~100公斤,大者可達1000公斤,為大型食肉性魚類。以其壽命長,身體大,食量多,力量強而著稱,被譽為"活化石""水中大熊貓"有淡水魚王的美稱。現存於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江--黑龍江從上游至下游,烏蘇里江、松花江下 遊均有分佈。
1998年聯合國華盛頓公約將鱘鰉魚認定為瀕危物種。
歷史傳說
乾隆年間,剽悍的赫哲族人捕獲了一條古怪的大魚,當時,誰都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魚,感到非常驚奇。按照當時的慣例,凡是民間珍稀的物品都要送到京城獻給皇帝,所以這條"大怪物"就被當地的漁民從黑龍江,經歷了千辛萬苦,在沒有現代交通工具的情況下,送到了京城。當時的文武百官誰也叫不出這條大魚的名字,誰也沒見過它,只能根據檢驗的結果,認為這魚肉不僅無毒,而且是上等的美味,於是御膳房趕緊做了一盤美味的大魚肉,請乾隆皇帝品嚐,乾隆皇帝品嚐了一口,頓時龍顏大悅,並賦詩一首。旁有大臣稱讚並請皇上給大魚賜名。這時乾隆想了想說,這條大魚是目前發現的淡水魚中最大的魚,可稱作魚王,從今兒起它作為皇家貢品,每年要進貢,為皇家作貢品的大魚王就叫鰉魚吧。這就是鰉魚名字的來歷傳說,從那時起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形態特徵
鰉魚體長約2米,
最大的可長達5米以上。頭略呈三角形,吻長而較尖銳。頭部表面被有多數骨板。口下位寬大,稍成弧形;口前方有吻須2對,內側的須稍在前方,外側的須較後。眼小,距吻端較近。左右鰓膜向腹面伸展,彼此癒合,全體有縱列的菱形骨板5行,骨板上有尖銳微彎的刺。背骨板1行,較大,10~16塊,位於背部正中,從頭後直連尾鰭。背、腹側骨板各2行,背側骨板32~46塊;腹側骨板8~12塊;腹鰭基部之後有不太明顯的骨板1~2塊。身體其他部分光滑無鱗。背鰭43~57,位於後方;臀鰭26~36;其起點在背鰭的後部下方。尾鰭歪形,上葉長而尖。體表黑青色,兩側黃色,腹面灰白色;背部骨板黃色,側骨板黃褐色。
生活習性
鰉魚生活於大的河流中,多棲息於兩江匯合、支流入口及急流的漩渦處。捕食其他魚類。
分佈於東北,黑龍江尤為常見。鰉魚生活於江河中下層的魚類。常年棲居於淡水,不作長距離洄游。喜生活在大江夾心層、江岔等水流較緩慢或者是急流漩渦處的礫粒質和礫質水底。不喜群集,常分散活動。逢大河漲水時遊動異常活躍,常見有翻滾躍動的現象。退水時活性較差。冬季在大江深處越冬,初春開始向產卵場洄游。
鰉的幼魚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水生昆蟲幼體為食;一歲齡後轉食魚類。鰉的食量相當大,它的發育期正值大馬哈魚溯河而上,常竄入魚群中捕食大馬哈魚。有人曾解剖一尾250公斤重的鰉魚,驚見其胃內食物竟有15公斤之多。生殖期間停止取食。
分佈範圍
鱘鰉魚是區域性洄游魚類,棲息在河道中,長期在黑龍江撫遠市境內江段作較大水域洄游活動(較少在烏蘇里江裡出現),喜在底質砂礫江段索餌,冬季遊集在河流深水區越冬。
生長繁殖
性成熟需16年以上,
魚 體長1.6-2米時,才能達到性成熟開始繁殖。雌魚產卵期為5-7月份,水溫為15-17℃,產卵在水流平穩、水深2-3米的砂質江段處,卵粘著在砂礫上。產卵的數量驚人,大約60萬粒至400萬粒。其懷卵量依魚體大小而不同,一般為40萬至300萬粒,卵巢重量多為17-38公斤左右,大型個體的卵巢重達75公斤。成熟卵呈灰黑色,每粒似豌豆大小。
幼魚在春季河流解凍進入淺水水域索餌,成魚在春季5--6月份開始產卵遊動,在河流水溫16℃--18℃進入產卵場,開始產卵。
閱讀更多 了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