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春!天!來!了


春!天!來!了


春!天!來!了


春遊有風險

出門請謹慎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2020年3月20日

11點50分

太陽將直射赤道

此後

直射點持續北移

天文學意義上的北半球之春

正式來臨

(天文學上北半球春季形成示意,

製圖@鞏向傑&趙榜/星球研究所)

春!天!來!了


但是

許多地方的花草樹木

似乎提前得到了消息

它們按捺不住

早在春分之前便已經

發芽、展葉、開花

把春的氣息帶給人類


這便是

物候學上的春天

(福建之春,漳平櫻花茶園,攝影師@陳永誠;物候是指生物適應環境而產生的週期性反應;此外,還有氣象學對春季起始的定義,即每年連續5日日均氣溫≥10℃的第一天)

春!天!來!了


這樣的春天

將向中國陸地的各個區域

依次發起“攻擊”

佔領它、嬌豔它、美顏它

(中國入春進程圖,為1951-2014年均值,

製圖@鞏向傑&趙榜/星球研究所)

春!天!來!了


把中國變成

花花世界

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

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

花花花花花花花花

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

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

(繁花叢中一點人,江蘇無錫黿yuán頭渚櫻花,

拍攝於2019年3月,攝影師@廖昊)

春!天!來!了


讓成千上萬的中國人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雲南昆明圓通山賞花的人群,拍攝於2019年3月,

攝影師@何俊雲)

春!天!來!了


春色、春光、春日、春天

春花、春風、春水、春月

春茶、春筍、春意、春遊

春暖花開、春風得意、春光明媚

春和景明、春色滿園、春宵千金

人們把最美好的詞語

都給了春

抓住它

別讓它匆匆而過


那麼

中國最美的春色

會在哪裡呢?


01

無冬之地


中國國境之南

海南島、臺灣島、福建南部、雲南南部

以及廣東廣西的大部分地區

只有春夏秋三季

長夏無冬、秋去春來

往往在1月便已入春


而云南中部

更是四季如春

它們皆是中國的無冬之地

也是中國春天最早到來的地區

(無冬之地,製圖@鞏向傑&趙榜/星球研究所)

春!天!來!了


其中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所在的

雲南西雙版納勐(měng)侖鎮

櫻屬植物高盆櫻桃

在1月份最先盛開

是當地春季到來的標誌之一


野生櫻屬植物原產於中國西南部

之後向北、向東擴散

並進入日本

而高盆櫻桃至今仍是

中國雲南及周邊的主要櫻花品種

(西雙版納的高盆櫻桃,注意觀察:櫻花花梗較長,是與桃、杏、梅區別的方法之一,攝影師@朱仁斌/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植物園聯盟;勐侖鎮的物候資料主要依據宛敏渭等《自然歷選編》)

春!天!來!了


櫻花之後

越來越多的植物

開始發芽、開花

包括毛葉小芸木、木棉

火燒花、構樹、雲南石梓(zǐ)

楝(liàn)樹、餘甘子、檳榔青等等


待到2月底、3月初

短暫的春天

甫一開始便會終結

炎炎夏日已是撲面而來

(火燒花,分佈於雲南南部、兩廣等地的常綠喬木,擁有橙黃色至金黃色的筒狀花冠,如同火焰燒灼,

攝影師@楊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春!天!來!了


同是1月份的廣西南寧

鳳凰木、池杉等高大落葉喬木

還在落“葉”繽紛之中

南山茶八角

等植物的花蕾

便已是含苞待放

成為當地的入春標誌

(南寧石門森林公園,圖片來源@VCG;南寧的物候資料綜合自王宏志等《廣西南寧市物候季節的劃分和自然歷》、李世忠等《氣候變暖背景下廣西物候變化特徵分析》)

春!天!來!了


之後

白花泡桐、木棉、檸檬桉

蒲葵、芒果、羅浮錐、黃皮

楝樹、南酸棗、九里香

樟樹、蘋婆、千年桐

依次開花


直到3月底

南寧的荔枝開花時

春去夏至

人們又開始期待

火熱的季節中美味的水果了

(南寧市青環路的三角梅,原產巴西的藤狀灌木,在兩廣、福建等地有較多引種,冬春季開花,花期較長,攝影師@沉默)

春!天!來!了


在廣東廣州

1月底或2月初

馬尾松的葉芽、花芽開始膨大

成為廣州春季到來的標誌

(馬尾松,圖片來源@圖蟲創意;廣州的物候資料綜合自宛敏渭等《自然歷選編》、

黃珍珠等《廣東省自然物候對氣候變暖的響應》)

春!天!來!了


入春以後

蒲桃、泡桐、麻櫟

木棉、桃樹、朴樹

柚、荔枝、垂柳、楝樹

相繼綻放花朵

將廣州裝點為“花城”

(廣州的街道,洋紫荊,攝影師@靜言)

春!天!來!了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

木棉

一種可達25米高的落葉大喬木

在中國的無冬地帶廣泛分佈

因果實內有可以製作織物

或充當填充材料的綿毛而得名


在廣州2月底的相對低溫中

木棉才剛把全身的葉片抖落

往往10天之內

就會在光禿禿的枝椏上

重新綻放直徑約10釐米的大花

一樹橙紅、滿目繁榮

(廣州的木棉,攝影師@何易成)

春!天!來!了


而對木棉自身而言

這顯然也是一種聰明的策略

木棉開花之後

再有半個月的時間

才會抽芽展葉

先花後葉的策略有利於木棉花

更早地獲得傳粉機會

(木棉花,站在上方的繡眼鳥有利於傳粉,而且可以讓我們正好比照花的大小,攝影師@顏光輝)

春!天!來!了


因為木棉身材高大

以及需要攀上樹枝才能夠到花朵

因此又被稱為

“英雄樹”“攀枝花”

是廣州、四川攀枝花、臺灣高雄等

多個城市的市花


除了木棉

遍佈廣州的落葉小喬木

洋紫荊(Bauhinia variegata)

也會在春季達到最盛花期

它與同一屬的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雜交

誕生了紅花羊蹄甲

(Bauhinia × blakeana)

即俗稱為“紫荊花”的香港市花

(春季華南農業大學的洋紫荊,攝影師@董天健;注意:真正的“紫荊花”是另一種植物,中文名:紫荊,拉丁名:Cercis chinensis,清華大學的校花之一)

春!天!來!了


春花裝點了無冬之地

不過

因為這裡四季常青、鮮花不斷

春回大地所形成的反差

並沒有那麼大

(木棉花掩映下的深圳平安中心,攝影師@鄧飛)

春!天!來!了


而且

此時來自南海的暖溼氣流

持續北進

而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

尚未完全退卻


兩者在廣東及周邊地區交會

形成陰雨連綿的

牆壁和地板都可以滲出水的

“回南天”

難免令人不爽

(廣州的壯觀雲層,攝影師@林宇先)

春!天!來!了


想要看到更顯著的春光

我們還得向北進發

畢竟

春天的號角

已經在秦嶺淮河以南響起


02

秦淮之南


秦嶺淮河以南

包括四川東部、重慶、貴州

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浙江

以及安徽江蘇陝西諸省的南部

雲南福建廣東廣西諸省區的北部

這些地方

往往在2月陸續入春


冬去春來、夏隱秋至

這裡是中國的四季分明地帶

春天的物候指徵

更加顯著

(秦淮之南,製圖@鞏向傑&趙榜/星球研究所)

春!天!來!了


2月上旬

浙江杭州梅花

開始綻放

江南之春就此來臨


梅樹是一種

原產於中國南方的小喬木

其同樣採取先花後葉的策略

在春寒料峭中率先開放

(杭州超山梅花,攝影師@楊照夫;需要注意的是梅與蠟梅並非同一種植物,後者常在冬季開花;杭州的物候資料綜合自宛敏渭等《自然歷選編》、方晶晶《春季植物景觀調查與分析》)

春!天!來!了


其花萼常呈紅褐色

花瓣為白或粉紅色

且香氣濃郁

在初春顯得異常出眾

人們謂之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杭州植物園靈峰探梅,攝影師@張聖東)

春!天!來!了


中國古人借物喻人

贊喻梅的品格、詠歎梅的氣節

歷經3000年的人工栽培

將梅樹遍植大江南北

正所謂

(出自南北朝陸凱《贈范曄詩》,作者折梅相贈北方的友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如今

就連東北、內蒙古、新疆

都有了梅花的香氣

(梅花在中國的分佈,製圖@鞏向傑&趙榜/星球研究所)

春!天!來!了


“來時梅覆雪,去日柳含春”

同樣在2月初

貴陽柳樹葉芽開始膨大

標誌著貴州高原的春天降臨

(貴陽甲秀樓的柳樹,圖片來源@VCG;貴陽的物候資料綜合自宛敏渭等《自然歷續編》、黃文婕等《貴陽木本植物始花期對溫度變化的敏感度》)

春!天!來!了


柳樹產自

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

因其適應性強

而被廣泛用於道旁、水邊的綠化

同樣也造成了柳樹的全國擴張


在許多地方

柳樹都會在初春貢獻最早的

一道嫩綠的風景

它枝細長而下垂

隨風輕柔擺盪

人謂之“楊柳依依”

(杭州西湖柳樹,攝影師@楊照夫)

春!天!來!了


但是

當柳樹開花結果

它的種子被綿毛包裹著四處飄散

柳絮便形成了


這是許多人的過敏源之一

成團的柳絮甚至可以引發火災

令春季賞花的人們

煩惱不已

(柳絮,圖片來源@VCG)

春!天!來!了


而在2月的江西婺源

油菜花蕾初現

至3月初進入始花期

山谷逐漸遍地金黃

江西

已是春意醉人

(江西婺源江嶺的油菜花,攝影師@陶洪;江西的物候資料依據自汪如良等《鄱陽湖旅遊地區油菜花花期的分析研究》)

春!天!來!了


同樣醉人的

還有云南羅平

喀斯特峰林峰叢被油菜花田環繞

如同花海中的島嶼

(請橫屏觀看,雲南羅平的油菜花,攝影師@祝雲川)

春!天!來!了


秦淮之南為什麼

擁有如此多的油菜花田?


事實上

油菜並非單指一種植物

而是十字花科蕓薹屬之下

多種榨油植物的統稱

(一種油菜花,攝影師@王學勇)

春!天!來!了


為了獲取油料

從東北黑土地到青藏高原

從新疆內陸到華南沿海

中國人大面積種植油菜

旖旎的油菜花田

則是其副產物

(中國油菜的優勢產區,製圖@鞏向傑&趙榜/星球研究所)

春!天!來!了


與油菜等相比

櫻花在中國的擴張

則稍顯曲折

雖然野生櫻屬植物發源於中國

但古人顯然更在意它的果實櫻桃

而非花朵


1930年代末

華東及華中地區

有少量櫻花栽培品種從日本引進

到了1970年代

中日邦交正常化

日本陸續向中國贈送數批櫻苗

以賞花為目的的櫻花種植

才在中國大面積鋪開


如今

包括南京、杭州、長沙、武漢等在內的

諸多城市都擁有知名的賞櫻點

(江蘇黿頭渚櫻花,攝影師@孟濤)

春!天!來!了


其中

每年3月的武漢

都會從寒冬中完全醒來

盛開的櫻花和春天一起

回到武漢人的身邊

讓武漢人知道

這個城市依然燦爛

(武漢東湖櫻花園,攝影師@田春雨)

春!天!來!了


梅花、楊柳、油菜花、櫻花

南方之春如此多彩

北國的春天

又將如何呢?


03

北方大地


秦嶺淮河以北

華北大部、東北南部

江蘇北部、安徽北部

和甘肅新疆寧夏的部分地區

以及部分西南山地

往往在2月中旬3月之間

迎來物候學上的春天


其冬季萬物蕭瑟

生活在此的生命

比中國南方更加期盼春的到來

這裡的春天也因此變得

快速而有力

(北方大地,製圖@鞏向傑&趙榜/星球研究所)

春!天!來!了


北京為例

其冬季歷年平均長達126天

而春季只有59天


平均每年的3月6日前後

頤和園昆明湖完全解凍

北京才終於迎來春天

而接下來的58天

將是一場時光錦標賽

(北京相關日期皆為1981-2010年30年平均值)

(春季昆明湖,攝影師@謝禹涵;北京的物候資料依據仲舒穎等《近30年北京自然歷的主要物候期、物候季節變化及歸因》、邢小藝等《北京植物物候的季節動態特徵——以北京植物園為例》)

春!天!來!了


3月7日

山桃長出新芽


3月15日

毛白楊進入始花期


3月20日

杏樹長出新芽


3月21日

山桃進入始花期


3月27日

旱柳開始展葉


3月28日

玉蘭連翹

幾乎同時進入始花期

(長城的山桃花花海,拍攝於北京懷柔縣九渡河鎮撞道口村,攝影師@大張張;因為氣候變暖等原因,近年北京的花期普遍提前,本文中的花期僅作參考)

春!天!來!了


4月1日

旱柳進入始花期


4月3日

杏樹進入始花期

旱柳展葉達到盛期


4月4日

紫丁香展葉達到盛期


4月9日

紫丁香進入始花期


4月11日

色木槭進入始花期

(北京市郊鐵路S2線開往春天的列車,攝影師@張喬)

春!天!來!了


4月14日

棗樹開始發芽


4月19日

黃櫨進入始花期


4月21日

旱柳飛絮

敏感的人群開始感到不適


5月1日

刺槐進入始花期


5月4日

刺槐進入盛花期

春天結束,夏天到來

59天匆匆而過

(北京紫禁城承乾宮梨花,攝影師@城市穿梭客)

春!天!來!了


華北珍珠梅、平枝栒子、紫荊、櫻花

絲棉木、糯米條、皺書木瓜、蝟實

迎春、鬱香忍冬、香莢蒾、榆葉梅

榆樹、山茱萸、碧桃、白蠟、海棠

楊樹、梨樹、泡桐、二月蘭、矮牽牛

紫花地丁、紫葉李、點地梅等等


各種嫩葉新花

從枯黃中砰然而出

從草木萌動

到百花爭豔

再到綠肥紅瘦

迅速而燦爛地度過了這59天

(北京頤和園的海棠花,攝影師@城市穿梭客)

春!天!來!了


短暫的春光中

一些適應寒冷氣候的開花植物

得以發展壯大


在河南洛陽

起源於寒冷山地的牡丹

被大量人工栽培

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每年4-5月牡丹盛開

都是中原最引人矚目的賞花盛會

(洛陽牡丹,品種:魏紫,攝影師@範沛卓)

春!天!來!了

而在賞花之外

如果還有水果“相贈”

也就更加吸引人類種植

數種兼得水果與鮮花的植物

在北方大地脫穎而出

而且它們普遍採取先花後葉的策略

一旦盛開

便是一片海洋


桃花

是北方大部地區

春天耀眼的明星

(河南新鄉南太行山春天,漫山遍野的野桃花,

攝影師@何俊雲)

春!天!來!了


為了獲取果實

最晚在商周時期

黃河流域的先民

就已經將野生桃馴化

並擴展栽培至全國


人們將桃花代指美好事物

桃花盛開則

“人面桃花相映紅”

桃花零落則

“紅消香斷有誰憐”

(桃花觀賞日期空間格局,製圖@鞏向傑&趙榜/星球研究所)

春!天!來!了


梨花

原產於中國西部或西南部山地

然後

向西翻越天山與興都庫什山

成為西方梨的祖先

向東進入大陸東部

尤其是中國北方

演化為東方梨

總計900多個變種和類型

(川西金川梨花,攝影師@姚璐)

春!天!來!了


同樣的植物還有

杏花

(請橫屏觀看,吉林與內蒙古交界胡力吐蒙古族鄉老道溝杏花,攝影師@邱會寧)

春!天!來!了


在桃、梨、杏等植物的加持下

春風早已在玉門關外

大展實力


新疆

是杏的起源中心

每年3-4月

杏花都會開遍山谷

(請橫屏觀看,伊犁杏花溝早春,攝影師@張文靜)

春!天!來!了


裝點草原

(新疆伊犁吐爾根杏花,攝影師@王漢冰)

春!天!來!了


映照雪山

(新疆新源縣吉爾格郎谷地的野杏花、野山楂花,攝影師@賴宇寧)

春!天!來!了


而在常人認為都是高寒地帶的

青藏高原東南角

每年3-4月的林芝

印度洋暖溼氣流穿過雅魯藏布大峽谷

為這裡帶來春天

也為桃樹的生長創造了極佳的條件

河谷中

雪山與桃花相映成趣

(林芝波密的桃花,以光核桃為主,因果核較光滑而得名,是桃屬植物中較原始的一種,攝影師@劉珠明)

春!天!來!了


有如仙境桃源

(林芝桃花,攝影師@Tommy天宇)

春!天!來!了


北方大地

以及青藏高原的部分區域

已經是春光燦爛

祖國的大地上

還餘下最後一片更為寒冷的長冬之地

春天

即將發起“總攻”

那裡的春天又會是什麼樣呢?


04

長冬之地


東北北部、內蒙東部

以及青藏高原大部、新疆北部山地

擁有漫長的冬季

以氣象學的定義

部分地區甚至全年皆冬

即沒有連續5天日均氣溫超過10℃


在上述區域之外

全國各地還有眾多高山

山地海拔越高

氣溫越低

它們都是中國的長冬之地

(長冬之地,製圖@鞏向傑&趙榜/星球研究所)

春!天!來!了


其中一些條件相對較好的地方

在人類的開拓下

油菜花可以像大海一樣鋪陳開來

壯闊無邊

(請橫屏觀看,青海門源油菜花,攝影師@姜曦)

春!天!來!了


但是

在更多地方

還需要更強的開花植物

承擔起傳遞春天的任務


每年4月-5月

內蒙古扎蘭屯興安杜鵑開始綻放

東北的春色日漸濃郁

(內蒙古扎蘭屯山坡上的杜鵑花,攝影師@邱會寧)

春!天!來!了


但是

在海拔超過2000米的長白山天池

興安杜鵑的近親牛皮杜鵑苞葉杜鵑

直到6-7月才開始綻放

這是天池的春天

(請橫屏觀看,長白山天池春季花海,黃色為牛皮杜鵑,圖片來源@匯圖網;長白山的物候資料主要依據靳英華等《長白山苔原帶優勢植物種的分佈格局及其關聯性研究》、宗盛偉等《近52a長白山苔原帶生長季氣候變化特徵》)

春!天!來!了


杜鵑花屬植物適應性強

在中國這樣的多山國家

得以大展身手

以杜鵑花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

中國西南部山地為例

居然從海拔370米到5400米

都是它的領地

(川西杜鵑花主要類群垂直分佈,製圖@鞏向傑&趙榜&陳睿婷/星球研究所)

春!天!來!了


全世界約有1000種杜鵑花

中國就佔了一半以上

分佈在我們60%的國土上

包括大部分山地

一曲《映山紅》

更是廣為流傳

(湖北雲霧山生長在山岩石縫中的映山紅,攝影師@蔣紅陽)

春!天!來!了


不止是杜鵑花

海拔1000-4000米的

新疆伊犁谷地春光短暫

冰雪尚未完全消融

上百種“早春短命植物”

就已經在急吼吼地生長


包括報春花、紫草、黃芪

以及罌粟科的黑環罌粟、天山海罌粟

毛茛科的小側金盞花、銀蓮花

百合科的多種頂冰花等等

(新疆那拉提草原,白色為白番紅花,黃色為一種頂冰花,攝影師@李茂基;伊犁谷地的植物資料主要依據毛祖美等《新疆北部早春短命植物區系綱要》)

春!天!來!了


它們往往在4月發芽

5-6月開花結籽

壽命只有短短的一個半月到兩個月

花期更是隻有一週左右

“短命”之名因此而來


但就憑這些微小的生命

足以營造出無數花海


黃的

(請橫屏觀看,新疆鞏留縣吉爾格郎鄉薩尕草原,黃花為西伯利亞離子芥,攝影師@姜曦)

春!天!來!了


紫的

(請橫屏觀看,新疆喀拉峻草原紫色報春花,攝影師@賴宇寧)

春!天!來!了

紅的

(請橫屏觀看,黑環罌粟,攝影師@賴宇寧)

春!天!來!了


以及

五色花海

(請橫屏觀看,伊犁谷地喀拉峻草原的花海,人稱五花草原,攝影師@萬瑞)

春!天!來!了


即便在青藏高原的腹地

平均海拔約5000米的可可西里

每年6月大地還是一片荒蕪

7月報春花科的墊狀點地梅

已經率先開花

可可西里的春

來了


墊狀植物身材矮小

往往像墊子一樣匍匐生長在地

這有利於它們吸溼保溫

抵禦高原的寒冷

全球150種墊狀植物

其中1/3都分佈在可可西里

(墊狀的點地梅屬植物,拍攝於青海雜多,攝影師@彭建生;可可西里相關資料主要依據徐愛春等《可可西里地區生物多樣性研究》、董得紅《可可西里無人區的野花很精彩》)

春!天!來!了


此外還有

多刺綠絨蒿、單花翠雀花

水母雪兔子、黑毛雪兔子

矮小火絨草、毛柱黃耆等

各種植物都各展才技

為高原傳遞春天

(毛柱黃耆,攝影師@秦暉)

春!天!來!了


至此

無冬之地、秦淮之南

北方大地、長冬之地

以及全國各地數不清的高山深谷

都有了春的氣息

(新疆天山雪蓮,攝影師@張文靜)

春!天!來!了


把中國營造成了一個

花花世界

包括

2600多種菊科植物、2200多種禾本科植物

1900多種豆科植物、1500多種蘭科植物

1400多種薔薇科植物、1100多種毛茛科植物

1000多種莎草科植物和杜鵑花科植物

700多種報春花科和茜草科植物

750多種百合科植物、600多種列當科植物

500多種罌粟科和楊柳科植物

400多種龍膽科和十字花科植物

等等等等

(新疆鞏留縣吉爾格郎鄉薩尕草原,攝影師@姜曦;上述數量依據20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國植物分類與代碼》)

春!天!來!了


這個花花世界

為更多生命提供了機遇

昆蟲飛舞

(吸蜜的蜂鳥鷹蛾,喝奶茶自帶吸管,植物為黃秋英,也叫硫華菊,攝影師@張波)

春!天!來!了


蝴蝶蝶變

(青鳳蝶,花是柳葉馬鞭草,拍攝於杭州桐廬,攝影師@朱金華)

春!天!來!了


各種鳥類

抓緊時間飛回北方家園


(請橫屏觀看,飛的是赤麻鴨,地上是黑頸鶴和犛牛,攝影師@張澤坤)

春!天!來!了


(請橫屏觀看,芒市赤麻鴨,攝影師@楊清舜)

春!天!來!了

(雲南劍川灰雁,攝影師@蘇金泉)

春!天!來!了


燕子哺育後代

(燕子喂育後代,攝影師@劉辰)

春!天!來!了


松鼠猛嗅“薔薇”

(杭州連橫紀念館的大葉早櫻與松鼠,攝影師@楊照夫)

春!天!來!了


生命怒放、萬物復甦

人類也抓緊時間生產耕作

(四川雅安漢源縣村民人工為梨花授粉,攝影師@楊濤)

春!天!來!了


衝向校園

(2015年春季的清華大學,攝影師@李召麟)

春!天!來!了

春遊踏青

(山東萊陽櫻花隧道,攝影師@戚偉民)

春!天!來!了


這是

萬類“春天”競自由的

花花世界


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

讓2020年的春天

來得更猛烈些吧


【寫在最後】

2020年

註定將擁有一個特殊的春天

很多風光也許我們無緣得見

很多場景也可能不會出現

但春天的希望與生機並非一定要看在眼裡

而是要種在我們心中


本文創作團隊

撰稿:所長

地圖:鞏向傑

設計:趙榜

審稿:莊平、小鋮、風子

封面攝影師:劉珠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