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基金髮行遭遇史上最慘“冬天”!新基金募集連續失敗是國人覺醒?

一直以來,對於"8"這個數字,人們覺得就像是個魔咒一樣,尤其是在金融行業裡,一旦出現經濟下行的情況,便紛紛將原因歸結到"8"上。而最近有數據顯示,今年的新基金募集失敗數量創造了歷年最高記錄。縱觀整個市場歷史,新基金髮行失敗數量也不過23只,而今年就佔了18只。

基金髮行遭遇史上最慘“冬天”!新基金募集連續失敗是國人覺醒?

新基金髮行成功與否的條件則在於:基金尚未正式成立之前,會有三個月的募集期,期滿時,開放式募集數量不得少於2億份,募集的金額也不得少於2億元,持有人數不得少於200人。

而對於新基金募集頻頻失敗的原因人們也各有紛說,但是觀察一下股市的發展,會發現大的影響因素也就幾個:

最直接的一個原因則是購買新基金的人越來越少了,不光是個人不願意買,企業也不願意買。雖然新發行的基金由於規模小而具備一定的優勢,比如淨值、申購費都比較低,遇見市場上比較大的波動時,基金經理容易管理調整。

基金髮行遭遇史上最慘“冬天”!新基金募集連續失敗是國人覺醒?

但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走勢不清。因為一般人在買基金的時候,不僅要看基金經理,還要看該基金的一個歷史發展趨勢,再結合其它因素來判斷其未來的一個走向。但新發行基金是沒有歷史數據供投資者進行參考的,在不能瞭解它賺錢能力的情況下,就難以判斷它未來的一個走向,沒把握時,投資者便不會願意選購新發行的基金。

相反,那些大品牌或者說已經成熟的基金往往能夠得到投資者們的青睞,不光是因為信任問題,更重要的是經歷過市場考驗後基金抵禦風險的能力更強,未來的走向趨勢相對來說更加明朗。

另外,金融市場今年的環境發展也沒有想象中的健康,全球的經濟發展環境仍然處於一種相對不穩定的狀態,而且政府的監管政策層出不窮,以致市場的變化過快,很多投資者難以看清當下局勢,舉棋不定,難做決斷。

基金髮行遭遇史上最慘“冬天”!新基金募集連續失敗是國人覺醒?

在這種看不清的情況下,難免會有很多投資者選擇靜觀其變,試圖躲過消極的市場。本來大家都不願意投資新發行的基金,這樣一來,新基金的發行就更是難上加難了。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投資者現在市場上的基金品類已經足夠選擇了,沒必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去選購新發行的基金。

那麼,在這種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是否該徹底放棄新發行基金的投資呢?這樣做的話太絕對了,雖然市場比較低迷,但是不代表所有的新發行基金都不行,在選擇的時候,多對比一下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還是能夠選到比較好的基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