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研討會」丨林毅夫:重點關注四個層面的新時代

「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研討會」丨林毅夫:重點關注四個層面的新時代

中國增長的潛力主要來自供給側。這些增長潛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實現,取決於國際經濟形勢以及中國能否進一步深化國內改革、能否應對技術創新和工業升級過程中的外部性和遇到的其他問題。

「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研讨会」丨林毅夫:重点关注四个层面的新时代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胡畔

“中國改革開放40年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上宣佈,中國進入了新時代。我認為,這個新時代有很多層面,其中,有四個層面需要重點強調。”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的開幕式上作主旨演講時如是說。

第一,在新的時代,改革永遠在路上。林毅夫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解決腐敗、收入差距增大等難題,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過去多年,中國採取了漸進式雙軌制改革。在此過程中,由於技術和資本的不足,中國對於一些舊的大規模國有產業提供了補貼支持。雖然通過這種方式過渡轉型,一方面實現了經濟穩定,另一方面實現了經濟增長。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例如收入差距增大等。

“目前,中國已經採取了多方舉措,以徹底消除這些矛盾和問題。但需要認識到,即便中國執行所有計劃,新的問題仍然會出現,結構性問題仍然會存在。正因如此,中國必須有這樣一種態度——改革永遠在路上。”林毅夫說。

第二,中國仍然擁有非常強勁的經濟發展潛力。林毅夫認為,即便中國GDP連續多年處在9%的增長率之下,中國的增長潛力仍然巨大,因為中國在創新方面還大有可為。

“過去39年,中國的GDP年均增長率達到9.4%。在未來,中國是否可以維持這樣高速增長呢?答案取決於中國還存在多少後發優勢,取決於中國和高收入國家的收入水平差距。”林毅夫說,“根據安格斯·麥迪森研究院的研究,2008年,中國人均GDP是美國人均GDP的21%,這是1951年日本、1967年新加坡、1971年中國臺灣、1977年韓國的水平。這些亞洲經濟體恰恰是利用後來者居上的優勢,實現了連續20年8%—9%的年均GDP增長率。因此,中國未來20年應該還具有以8%的速度增長的潛力。”

林毅夫還指出,中國增長的潛力主要來自供給側。這些增長潛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實現,取決於國際經濟形勢以及中國能否進一步深化國內改革、能否應對技術創新和工業升級過程中的外部性和遇到的其他問題。

第三,中美之間的經濟結構是互補的,中美經貿關係是雙贏的。

林毅夫表示,中國的工業生產的主要是中低端、低附加值的產品,而美國生產的主要是高附加值的產品。中美貿易,意味著中國可以向美國的消費者提供廉價的商品以及較低成本的中間品。同時,中國還可以為美國的高附加值產品服務提供巨大的市場。從這一角度來看,中美貿易是雙贏的。

從另一角度來看,即便中國的收入水平達到了日本、韓國、德國的水平,中國和美國的貿易仍然是雙贏的。事實上,貿易取決於比較優勢,有比較優勢,就會共贏。正因為中國、美國經濟結構之間的互補性,中美之間的自由貿易恰恰能夠帶來生活更好、利潤更高的雙贏結果。

第四,中國需要為全球發展體系承擔更多的責任。

林毅夫表示,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世界上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很有可能在2025年左右成為高收入國家。與其他高收入國家一樣,中國需要向全世界作出貢獻,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增長、實現脫貧。

林毅夫認為,經濟發展是結構性改革的過程,從農業到製造業再到服務型的經濟體。在此發展過程中,有個別發展中國家抓住了發展機遇的窗口,實現了從農業國到製造業國的轉型。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中高收入國家,不遠的將來還會成為高收入國家,屆時,中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將會失去比較優勢,向其他國家轉移。在轉移的過程中,可能在製造業中釋放出8500萬個就業機會。若其他國家獲得這部分機會,將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他們的製造業發展。

同時,這也是非常好的機遇。例如,對發展中國家而言,他們面臨的最重要的瓶頸問題是基礎設施的問題。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其中就有合作聯通,即中國與其他國家和社區合作,對基礎設施進行投資。“總而言之,新的時代不僅僅意味著中國的復興,也意味著所有國家的共同繁榮。”林毅夫總結說。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研讨会」丨林毅夫:重点关注四个层面的新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