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那些沒有編制,工資不到兩千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在筆尖的風


說實在的,沒有編制的人員,工資水平不高的確實很多很多,且勞動強度比較大。更重要的,一旦單位改革,首先離崗的,也是這些人。

而從目前很多單位、尤其是事實單位的人員來看,有事業編制的,還有什麼從事代理的,最後到勞務派遣。當然,還有極少數是臨時工的。他們都是在一線,不僅工資水平低,崗位也相對艱苦。

眼下,又到了機關、事業單位改革的時候了,這些勞務派遣人員和臨時工,很有可能又會成為首當其衝的離崗人員。單位好一些的,給些補貼,不好的,啥也沒有。儘管單位每年也公開一些有編制的人員,但能夠完全考成“正式編制”的人員,也寥寥無幾,只能等待離崗。所以,如何選擇單位,對年輕人來說,一定要慎重。事業單位最好不要輕易介入,那裡的工資太低,太沒有意義。


譚浩俊


曾經作為編外人員其中的一員,瞭解到的情況是有好有壞吧。

小雷本人是08年參加工作的,讀的大學還行,985高校,但是畢業那年正好金融危機,工作不好找,自己沒有了解清楚就回家鄉參加了某公司的招聘,入了勞務派遣的坑。

公司是央企,在外面都說自己是某某公司的,好像很高大上,但作為勞務派遣人員每個月拿的工資真的不到2000元,還不如正式員工試用期工資,那時候才明白了原來自己就是個臨時工。

曾經也懊惱和消沉過,想過換工作,而小城市更好的工作都是國企,而他們只招應屆生,而大城市我已沒有勇氣再去。兢兢業業地做了幾年,終於抓住了一次機會轉為了正式員工,但職級卻歸回了原點,和新員工一樣,原來我真的浪費了幾年的青春。最後因為私人原因,選擇考入了事業單位從原單位辭職。

從沒有編制到有了編制,算是變得更好了吧,收入更高了一些工作也更加穩定。只是勞務派遣那幾年讓我和同齡人不再是一條起跑線,也讓自卑磨去了我的激情,只能安安穩穩過日子了。


而同一批進入公司的那些人,其實進入公司後陸陸續續離職了許多,也早已沒有聯繫;而剩下的人在其中浮沉,即便公司後面進行了大批量轉正,但相較省招人員還是低人一等,只是工作更加穩定了,現在看起來也算變好了,而未來如何就看企業發展情況了。

而現在所在單位也有不少臨聘人員,從他們身上我卻看不到更好的趨勢。剛進單位認識的司機大部分在公車改革的時候就被清退了,也曾聽說單位換領導後對某個臨時人員不中意也直接解聘了,現在雖然還有一些做了好多年的臨聘人員,但也看得出只是混日子的,而隨著政府加強對於臨聘人員的管理,未來的日子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臨聘人員來說只會更不好過。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當年那些沒有編制,月工資不到2000的人,現在都已經到2000了,有的已經3000左右。也有極少數,像某些社工,依靠單位領導幫爭取到的補助,每個月收入已經到四五千了。

題主所說的當年,大概是2008~2018,也就是這10年間。拿2011年來說,我居住的城市,從朋友那裡打聽到,社工平均工資可以到2000,行政和事業單位裡的派遣工可以到1300,行政事業編有2800。

現在沒漲多少,大概平均漲個八九百。

你問過得怎樣,當然是過得很不如意,特別對於男性來說。沒有編制的人,最好不要在單位透露自己的本事,不然領導會給你安排一些“重要”的崗位,這些崗位除了加班就是加班,工作內容,無非就是幫別的崗位擦屁股,各個崗位落下來的工作,全部都要由你一人補完。

你以為自己是單位的老資格,以後有轉正的好處,第一個輪到你,那就大錯特錯了。

像擦屁股補漏這種工作,到一定程度,出現無法填補的漏洞了,那就由你來背鍋,背鍋的年齡一般在33到43歲左右,他不會拿年輕人來背鍋,第一,年輕人不擔任這種擦屁股的崗位,他不知道崗位上出現了什麼問題,原則上不會由這種人背鍋,第二,用人單位不喜歡和年紀大的臨時工續約,他願意留年輕的。

而且,因為沒有晉升機制,沒有專人專崗的考評機制,正式工內心裡面對你歧視不已,不認為你有任何貢獻。而你的內心深處其實早已看淡,早已冷漠,你也在等待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

有時候,人並不是不能幹,而是因為出身不好,錯失了很多機會。


夢裡瀾濤


可憐,沒有編制的人們。

我國的國企和央企中有大量的沒有所謂編制的人員。他們的收入比有編制的員工低一半左右,生活很艱難,有的無編制員工甚至每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元。

我的同學就在中國電信工作,但是他沒有編制。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戶外鋪設纜線,非常辛苦。現在他已經50歲了,為了每月不到兩千元的收入依然在工作。其實像他這樣沒有編制的人非常多,大多數都一直為了維持生活,一直就這樣在國企的底層工作著。

還有少部分年輕人離開沒有編制的工作自己出去打工。有的去做美團送外賣,有的去4S店做銷售,有的給人開貨車。。。。。這種敢出去打工的人,大多數年紀不大,有體力和精力去外面闖一闖。但是其中絕大部分的人由於沒有文化和特長,在私企的打工收入也不高。

只有極少數的沒有編制的人,他們自強不息,不甘心命運的束縛。他們自己在工作時間學習和努力。有的買斷工齡,自己出去做生意開飯店,有的考入公務員,有的憑能力成為某行業的專家。這樣的人真的是值得敬佩的。

總的來說大部分沒有編制的人都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只有極個別的人憑本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孟可的思想空間


拿著2000月薪,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做著編外工的人,現在混得怎麼樣了?其實這跟他們自己的背景以及進來做編外工的目的有著很大的關係,根據這兩點,大體上可以把這些編外工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家裡不差錢的,或者對職業生涯沒有太高追求的人,主要以女性為主。對於這類人來說,找一份相對輕鬆的工作,賺一點點補貼家用的錢或者自己花花的錢,已經足夠了,不需要自己賺多少錢,能升到什麼職務,只要能找點事做做,打發打發無聊的時間就可以了。一般這類人有個特點——比較穩定,我也不求上進賺大錢,只要安安穩穩地過個日子就行,提前過養老的日子。現在他們混得怎麼樣?以前怎麼樣,現在基本還是一個樣子,工資拿1000拿2000,甚至拿5000,對他們來說關係都不大,總之就是找個事情做做,對外說體制內工作,也有面子。

第二類,是暫時沒有找到其他好工作,來臨時做一下,過渡一下,這類主要是以男性為主。現在好的工作沒有那麼好找,尤其是在三四線小城市,沒什麼像樣的大企業,做普通工人連正常的休息天都沒法保障,好的工作,例如公務員以及事業編工作,競爭都非常激烈。這一部分人,暫時沒有考上體制內工作,或者沒有找到比較好的工作,所以選擇來過渡一下,畢業做個無業遊民壓力也很大。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做編外工,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工作相對輕鬆,雙休節假有保障,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考試或者去尋找其他工作,因此,這類人在單位裡算是有志向的一類人,一旦有好處去,就馬上跳槽,比如考上編制,我們單位裡就有考去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還有去更大企業的,身邊也有2/3個例子,工資待遇提升了,不過相應的壓力也更大了。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類型的人,比如說他本身就做一點小買賣的,但是生意並不忙,也沒有特別的豐厚的收入,自己交社保代價比較大,時候他就來應聘一份編外工,來解決自己養老的問題。當然,這些都是特殊情況,最主要還是前文提到那兩類人。

總結一下,那些沒有編制,工資不到兩千的人,如果家裡有礦,往往還是安安靜靜地待在單位裡,肯挪窩的,八成是有了好去處,收入待遇不會比原單位差,既沒有礦,又沒有挪窩的,那應該是比較慘的,至於具體過得怎麼樣,只有當事人才最清楚。


老陳的閒聊


那些沒有編制,工資不到兩千的人,在我所處五六線級別的城市還是很多的,以我所在單位為例,這些人群不在乎以下幾點:

一剛畢業的大學生,本著學校積累經驗,應對面試這一關來校教學。她們的工資按一節課27元來算,多勞多得,少勞少得,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補助,當然保險更是天方夜譚,不可能的事兒。這些人在單位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領導還時常教導“你們要有奉獻精神”。於是這些人有的在考試中成功上岸,沒有上岸的繼續在水邊逗留。

二年齡大點的,努力了多次仍舊沒能上岸,也許是習慣了,也許出於其他考慮,繼續待著的。無外乎結婚生子,生活的重心已發生轉移,工作已是其次,家庭才是第一。這種情況,即便考到偏僻的城鎮,也要認真思量去留。畢竟要考慮到子女的教育、醫療自己夫妻感情等。

三待夠了,無指望了,心累了,死心了。於是決然而然的選擇離開,自主創業。

這就是現狀,無可奈何的現狀。一考定人生,要麼成功上岸,要麼水邊逗留,要麼決然離開。





女人為母則剛


我就是在鄉政府幹了十五年沒有籤任何合同的臨時工,現在幹成了扔了覺得可惜(不是稀罕工作,是乾的年份有了),撿起覺得噁心的感覺,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上善若水hyxk


勞務派遣確實是個大坑

但是 話又說回來了 這派遣公司也是經過市場調查的

開出的工資 不高 也不低 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

你要一個月能掙4000 你肯定不在2000的地方帶著

找半天 外面的工作可能高一點點 2100 2200 回頭一想 還是湊合待著吧

都是騎驢找馬

不差錢的不說了啊 在哪待著都一樣


圈外人說圈裡面的事兒


在央企做派遣工已經15年了,從05年的一個月500元左右,做到了現在的3800元每個月,今年現在物價這麼高,都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了。


煙勤話少脾氣爆8890


幹活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