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人文地理,日本女生制服的變遷

日本從明治維新之後,受到了歐洲文化的影響,開始重視女子教育、設置女子學校。在歐化風潮下,一些女子學校也要求學生穿著洋裝。

人文地理,日本女生制服的變遷

於是方便行動的“袴”作為女子校服流行起來,

人文地理,日本女生制服的變遷

大正時期(1912年開始),學生開始穿皮鞋上下學,擁有一雙皮鞋是一件非常“時髦”的事情。和服配袴、頭繫絲帶、腳穿皮鞋成了當時女生的經典造型。

人文地理,日本女生制服的變遷

1920年京都平安女學院採用一款類似水手服的連衣裙作為校服,1921年福岡女學院校長伊麗莎白·李也開始推行上下分體式水手服。

人文地理,日本女生制服的變遷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日本物資匱乏,很多女學生失去了上課的機會,只能下田地或去工廠勞作。為便於勞動,水手服的半裙被像燈籠褲的勞動褲(もんぺ)所取代。

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後,水手服才逐漸復甦(

人文地理,日本女生制服的變遷

80年代末期,高速發展帶來的泡沫經濟破滅了。

這時,制服廠家和品牌商聯合舉辦了一場學生制服的時裝秀,世界著名設計師森英恵和小篠順子參與設計。此舉引發了名設計師設計品牌制服的熱潮,讓制服變的多樣化的同時,也讓制服的價格變得昂貴起來(日本校服是自費購買)。

人文地理,日本女生制服的變遷

如果說80年代的女高中生標誌是水手服,那麼90年代的女高中生標誌就是泡泡襪,當時有超過九成的女高中生穿泡泡襪。即使學校禁止,也有學生在放學後將直筒襪偷偷換成泡泡襪。

人文地理,日本女生制服的變遷

日本的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要好,只有成績好的人才能考上,因此“穿直筒襪”漸漸變成了“好學生”的代言詞。這時候的泡泡襪也變得不怎麼流行,2000年後很多女生開始穿回及膝的直筒襪。

人文地理,日本女生制服的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