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LY_
很簡單,許褚之子因為犯了錯誤,遇到了自信心和驕橫之心正處於上升期的鐘會,所以被殺。
當然了,這只是許儀被殺的藉口,真實的原因就是因為許儀是許褚的兒子。
許褚的兒子叫許儀,因為鍾會伐蜀時,許儀擔任先鋒負責修路鋪橋,顯然橋沒修好,鍾會經過時,戰馬陷入坑中,鍾會因此而殺許儀。
當時的許儀是個牙門將軍,這事可重可輕,如果要嚴肅軍紀,可以斬殺;如果要糾正錯誤,可以讓許儀帶罪立功,或者貶官罷爵,何必殺呢?而且其父是許褚,曹操時代的名將,曹操身邊有名的護衛保鏢,功勞巨大,何必殺呢?
問題恰恰在這裡。許褚是曹操的保鏢,與曹操非常親近,許褚的兒子從天然上就應該更加接近曹氏政權,但問題是當時的曹魏是司馬昭掌權,鍾會的行為,更加符合司馬昭的心意,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鍾會要殺許儀了。
但要完全明白鍾會的行為,還得了解鍾會的經歷。
鍾會出身名門士族潁川鍾氏,是太傅鍾繇的最小的兒子,從小就聰慧敏捷,精通玄學,出仕後受到司馬懿父子的賞識,成為司馬氏幕僚,協助司馬氏平定淮南三叛中的二次叛亂,在司馬師去世後,阻止曹魏皇帝曹髦奪回大權,還陷害殺害了嵇康,嵇康是誰?曹操的曾孫女婿,當時的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
鍾會的一系列行為,都是迎合司馬氏,而反對曹魏宗親的行為,不僅如此,鍾會還善於迎合司馬昭,曹魏皇帝曹髦被司馬昭手下賈充指使成濟殺害,司馬昭為了轉移注意力,準備伐蜀,當時的司馬昭手下大部分人都反對伐蜀,包括鄧艾都反對,而唯有鍾會全力支持司馬昭伐蜀。
說到這裡,就很容易理解鍾會殺許儀的行為了,唯一不好理解的就是鍾會為什麼要謀反?
鍾會以一個謀士的身份首次領軍就謀反,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從鍾會謀反僅僅三天就被殺來看,鍾會的準備完全不足,不像是長期謀劃的結果,更像是臨時起意。
從殺許儀,罷免諸葛緒來看,鍾會在伐蜀早期的行為更像是獨攬大權,而不是早有預謀。被姜難堵在劍閣時,鍾會甚至有了退後人的打算,司馬昭的這次伐蜀,魏國大部分都認為不會成功,要不是鄧艾的奇襲陰平,估計也就是一次不成功的軍事行動。
而正因為伐蜀的成功,最大功臣鄧艾被誣陷,使得鍾會獨掌魏國18萬大軍,及蜀國近8萬降軍,讓鍾會的野心一下子膨脹起來了,鍾會在伐蜀前,因為受司馬氏的寵信,步步高昇,朝廷大小事情,鍾會都有插手,鍾會的自信心和驕橫之心日 漸增長,人不是一下子膨脹的,都是經歷一個又一個的的過程才會膨脹得失去自我。
到鍾會獨掌蜀漢大權及近26萬大軍時,鍾會臨時起意,想自立為王,而姜維的說辭不過是鍾會內心的想法一致罷了,若不是鍾會自身的野心,姜維也不可能說的動鍾會謀反,也許這才是鍾會謀反的真正原因。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許禇之子名叫許儀,隨鍾會大軍徵蜀,被其任命為先鋒大將,但就在征途中,被鍾會找藉口殺掉。
其實,鍾會這個人可不是個善類,他早就懷有異心,並不斷地創造機會,為自己的圖謀做準備。終於,司馬昭伐蜀,鍾會立即獻上了早已謀算好的軍事計劃,得到司馬昭的認可,封其為鎮西將軍,獲得了伐蜀主帥的職位。
在《三國演義》的第一百十五回中,鍾會謀劃伐蜀的方略。
回目:詔班師後主信讒 託屯田姜維避禍
鍾會並不急著進軍,而是大肆修造戰船
。司馬昭問他,鍾會解釋說,這是為了作出伐吳的架勢來,使吳國不敢援蜀,等平滅蜀國後,再利用這些戰船去征伐吳國。
司馬昭點頭認可,但鍾會真是這樣打算的嗎?
當然不可能。大造戰船,必然耗費大量的錢財,糧食,人力和物資,而鍾會伐蜀,再帶走大批軍費糧草,他若平滅蜀漢,在當地就能恢復補充,再起兵反叛,而魏國則因大量虛耗而缺乏足夠實力去征伐他。等魏國緩過勁來,鍾會也就早已立穩了。
司馬昭會相信鍾會嗎?當然不會,早就防著他呢。
連卲悌都能看出來,司馬昭這個狐狸豈能不知。
鍾會出徵,隨他出徵的有哪些人呢?看《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六回中的記敘。
回目: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
監軍衛瓘、護軍胡烈,這都是司馬昭安插在鍾會身邊的暗線。田續、龐會、丘建等也是司馬氏的死忠,這些人在鍾會身邊,就是要盯死了他。
鍾會很聰明,對於這些情況,他非常清楚,但他也不是甘於就範之輩。出征前點兵派將,他要選個先鋒大將,這時候,許儀就冒出來了。
許儀乃是曹操麾下猛將許禇的兒子,出身將門,武藝雖然比不上他爹,但忠心是一般無二的,而眾將也紛紛讚許,鍾會心中暗暗冷笑,同意了,但早就埋下了殺心。
,也並不是很大損失。但糟糕的是,鍾會的馬被陷住了,嚇得他棄馬而逃,差點丟了命。這下子鍾會找到了理由,非要殺許儀不可。理由是:先鋒大將應該“逢山開路,遇水疊橋”,橋的質量不好,出了“馬禍”,許儀做為先鋒大將,應該負全責。
所以,鍾會就下令將許儀推出去斬首示眾。
說句實在話
,這事真不能怪許儀,這橋又不是他率人修建的,這個豆腐渣工程是蜀國人自己乾的,反而讓他來承擔責任,實在是冤枉透頂。
就算許儀有負責修橋補路的責任,他也不可能冒著敵人的箭雨刀林,為蜀國的基建工程來搞維護吧!
先鋒大將搞工程倒了黴的有先例,當年漢中之戰,曹軍大將夏侯淵就是因為閒得屁股疼,跑到營地外面去修補防禦工事,被敵人抓住機會,一刀給乾死了。
所以說,許儀死得挺冤。
鍾會這麼幹,也有他的盤算。這是警告眾將:別看你們是司馬昭派來盯我的,但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離開了都城,到了前線,都是我說了算,誰敢炸刺,壞了我的事,我就先要了他的命!
即然連先鋒大將都因為工程質量問題丟了性命,那麼再往後,保不住還要因為飯菜和旗幟而殺人,鍾會怎樣也能找到理由,大家就必須小心翼翼,謹言慎行了。誰也不敢對鍾會的大小決策表示異義。
而鍾會就能順利地實施自己的謀叛事業。
饞嘴肥貓鏟史官
許儀死得有點冤,263年,司馬昭讓言蜀漢可伐的鐘會為主帥帶十萬兵馬為主,命徵西將軍鄧艾率軍三萬進攻牽制在沓中屯田的姜維軍,命雍州刺史諸葛緒領兵三萬進駐陰平橋頭,堵住姜維回師之路。部署已定,大軍出發,鍾會讓許褚之子牙門將許儀當先鋒,先鋒一職,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責任,許儀在前開路,工作不夠完美,鍾會大軍通過時,座下馬不慎踩到一處泥坑,差點把鍾會甩下馬來,鍾會大怒,不顧眾將的勸阻,以先鋒沒有盡責為由,在軍中斬殺許儀。
許儀是虎將之後,事實上卻沒有多少出彩表現和戰績,應該是父蔭得以上位。(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許褚人稱虎侯,從黃巾之亂築塢保民到跟隨曹操,一生身先士卒,打仗時悍不畏死常衝鋒在前,攻打宛城時為先登,得到曹操賞識,收在身邊為近衛,與典韋齊名。當上近衛隊長又鐵面無私,全心全意為領導的安危著想,曾以將軍雖親在外,褚雖疏重任在身為由,拒絕半夜有急事前來見曹操彙報的曹仁。
潼關曹馬大戰,馬超邀請曹操陣前對話,打算憑自己武力突襲殺死曹操,曹操雖上前答話,卻帶著許褚在側保護,馬超得知其人就是虎痴虎侯,忌憚不已,自問沒有把握突擊成功而不敢動手。過後,曹操回想與馬超交談時,他的眼光遊移不定,神情繃緊似欲有所圖,細思良久才恍然大悟說,幾為小賊所算,幸好仲康在我左右!(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便專門為他設立官職,封為武衛中郎將,又因有渡河救曹之功,更受倚重。許褚死後,其子許儀繼承中牟侯位,在戰陣上未見功績,到伐蜀這一年身死。
鍾會殺死許儀,是小題大做,殺人立威以震懾大軍。三路軍統帥只有鍾會沒有當過主帥的經歷,之前他總是以司馬家謀士出現,打探消息和圖謀設局,曹髦欲利用司馬師死在陣前的機會,令司馬昭許昌待命聽封,命傅嘏率大軍回洛陽欲收回軍權,被鍾會識破,請司馬昭自率大軍還京,又獻奇謀平定諸葛誕叛亂,人稱張良再世。(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在司馬集團中舉足輕重,惜沒有獨率一軍的資歷經驗,而伐蜀又是軍國大事,不容有失,大凡此時,主帥必會藉機殺人立威,誰碰上就倒黴,而許儀父親為虎將聞名三軍,又為曹家所喜重,用來殺雞儆猴條件適合,正如孫武斬吳王闔閭愛姬樹威一般。
鍾會的立威動作還不止在這一處,殺了許儀後三軍懍然,無不懾服,收到預期效果。而三路軍其他二路受命合擊姜維,鄧艾雖打敗姜維卻也讓其軍遁走,而諸葛緒守在陰平橋頭截堵姜維,也被他以假裝要進攻雍州的姿態嚇著,怕轄地有失,收兵回守,讓姜維得以從容入川,與董厥等軍會合,共守劍閣阻擋鍾會大軍。二路都達不到預期目標,鄧艾是名將老將,連司馬昭也忌憚三分,鍾會不敢下手,就挑軟的諸葛緒捏,以誤軍機的罪名奪了他的軍權,兵士收歸帳下,三路軍變成二路軍。
南方鵬
典韋死於宛城之戰後,許褚就成為曹操的護衛武將。建安四年,官渡之戰之前,有一個叫徐他的想要刺殺曹操,看到許褚一直在曹操身邊,一直不敢動手,最後被許褚發覺,曹操逃過一劫。
建安十六年的時候,許褚隨曹操征馬超,曹操被馬超追趕,要渡河的時候,其他兵士要搶著上船,被許褚斬殺,許褚又舉著馬鞍給曹操擋箭,又救了曹操一命。
曹操與馬超、韓遂對話的時候,馬超想偷襲曹操,但看到許褚在旁邊,就問曹操的虎侯在哪裡,曹操手指許褚,馬超就不敢輕舉妄動。
曹仁要來找曹操的時候,曹操還在自己的寢殿沒有出來,曹仁想和許褚到私下閒聊幾句,許褚直接說:魏王快了來了,然後就不跟曹仁說話了。有人就問許褚:曹仁將軍是曹魏的宗室重臣,地位那麼高,他想跟你說話,你怎麼給拒絕了。
許褚說:他是藩將,我是保護魏王安全的,有什麼話公開說,不能私下說。曹操聽說這個事情,覺得許褚做得特別好。
曹丕稱帝的時候,許褚被封為萬歲亭侯,武衛將軍,還是繼續掌管宮中禁衛,保護曹丕的安全,曹睿繼位後,許褚被封為牟鄉侯,封邑七百戶。
可見曹家對許褚是十分看重的,許儀在許褚死後,就繼承了許褚的牟鄉侯的爵位,官至牙門將。在鄧艾、鍾會伐蜀的時候,擔任的是先鋒開路。但是,當鍾會過一個橋的時候,這個馬將橋踏破了一個洞,馬蹄就陷進去,鍾會就十分生氣,完全不顧許褚為曹魏做了那麼多功勞,就將許儀給殺了。
那鍾會為什麼要將許儀給殺了呢?這個事情看起來,也不大呀,為什麼非殺不可呢?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鍾會要殺許儀立威,樹立自己在軍中的威望,鍾會其實之前沒有領過軍,充當的是軍師的角色,所以司馬昭稱他是子房(張良的字),而這次卻是統率十幾萬大軍,肯定有會很多人不服他,他就是故意殺許儀的,用來震懾這些人。
第二,鍾會的心眼很小,鍾會十分想結識嵇康,但是嵇康對他完全不理會,他就懷恨在心,後來就獻讒言,害死了嵇康。許儀的過錯,讓他受了驚嚇,他就小題大作。
第三,鍾會有謀反之心,後來他誣陷諸葛緒 ,把諸葛緒的三萬兵馬收為己,又誣陷鄧艾,他就是想成為蜀王。
歷史簡單說
許褚是喜歡三國的朋友非常熟悉的人物,他是曹操身邊的親信大將,武藝超群忠心耿耿,跟隨曹操東征西討,幾次三番在危急關頭救過曹操的性命,可以說是戰功卓著,曹操對許褚非常信任和倚重,稱他為自己的樊噲。後來的曹丕和曹睿對許褚和他的後人也非常好。
許褚死後,他的兒子許儀繼承了許褚牟鄉侯的爵位,在軍隊中當上了牙門將。但是許儀後來為什麼又會被鍾會所殺呢?
公元263年,司馬昭命令鍾會和鄧艾率大軍分三路進攻蜀國。許儀跟隨鍾會一路伐蜀,大軍出發後,鍾會命令牙門將許儀為先鋒先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鍾會的大軍隨後通過一座橋時,因為經過的人馬很多,橋面被踩出了一個大洞,鍾會經過時,他的戰馬正好陷入了洞中,鍾會因此怒不可遏,不顧眾將士苦苦求情,執意將許儀當場斬首。
其實這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那麼鍾會為什麼非要殺許儀呢?我想應該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鍾會性格陰暗孤僻,氣量狹小,睚眥必報。一點沒有容人之量。
二:殺雞儆猴,借殺許儀樹立鍾會個人權威,震懾全軍,以便以後可以獨斷專行。
三:許儀不是出身世家大族,殺他沒有後顧之憂;同時因為許褚對曹魏忠心耿耿,司馬家族對此頗為忌恨,鍾會藉此可以向司馬昭表示忠心。
但是鍾會的濫殺無辜也招來了大家的無聲抗議,後來鍾會在成都叛亂時,手下的將軍和士兵們都集體反抗,鍾會也最終眾叛親離身敗名裂。
未鳴讀史
鍾會殺許褚之子許儀,一是是因為鍾會這個人本來就有點心胸狹窄,二來鍾會也是想借這個機會立威。
按照《三國志》記載,在鍾會伐蜀時,在經過一座橋時,橋面突然洞穿,鍾會的戰馬陷入坑中,於是鍾會將負責在前面修路的許儀斬殺。
先命牙門將許儀在前治道,會在後行,而橋穿,馬足陷,於是斬儀。儀者,許褚之子,有功王室,猶不原貸。諸軍聞之,莫不震竦。許儀負責給大軍修路,結果橋面不牢固出了事情,確實有罪,不過事情不大,許儀又是許褚之子,如果換個別人,可能就處罰一下,不過鍾會這個人心胸狹窄,就沒這麼客氣了。鍾會曾經很仰慕名士嵇康,但是嵇康卻不怎麼理他,最後鍾會借呂安案將嵇康陷害至死。由此可見,鍾會這個人氣量確實不怎麼樣,許儀在他手裡犯了事,自然討不了好。
而更重要的是,鍾會要借這個機會立威。鍾會很聰明,在司馬懿和曹爽爭權時,雖然他哥哥鍾毓和曹爽關係很好,但是他卻一直堅定不移的站在司馬懿這邊,後來也不斷為司馬家出謀劃策,平定淮南三叛時也是提了很多建議,應該說他還是很有軍事才能的。
然而他一直是以謀士身份協助司馬師等人出征,伐蜀之戰還是他第一次獨擋一面,所以在軍中沒有什麼威信,而許儀這件事無疑是個好機會。許儀雖然只是一個牙門將,職務不高,但是他是功臣許褚之子,正常情況下就算有罪也應該寬大處理,現在從重直接殺了可以顯示鐘會執法嚴厲,讓諸將不再敢輕視自己。從這點來說,許儀死的確實有點冤枉。
而這麼做效果也確實很好,斬了許儀以後“諸軍聞之,莫不震竦”,鍾會達到了自己預期的目的。不過鍾會這麼做只能讓部下武將對他害怕,卻沒有真正敬服,所以最後造反時沒一個人聽他的,以失敗告終。
不沉的經遠
虎痴-許褚,三國時期曹魏猛將。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
有一次,因為沒有糧食許褚不得已和賊寇用牛交換糧食,可是牛它自己又跑回來了,而許褚二話沒說直接拖著牛尾巴走了百十步。賊寇大驚,紛紛逃竄,自此許褚威震淮汝。
許褚後來歸順曹操,成為其護衛,多次救曹操性命,深受信用,官封總督中軍禁兵。
一生忠於一人,在其位謀其職。這是許褚一生的寫照。許褚只聽從曹操的命令,沒有過多理會其他人,專心保護曹操的安全,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曹操手下的大將曹仁從荊州趕來朝謁,曹操在自己寢殿尚未出來,在外面看到了許褚,就請他去偏殿坐坐。許褚一副愛搭不理的表情,就說:“魏王(曹操)快要出來了”,轉身走了。曹仁感到沒面子,對許褚怨恨起來。
許褚死後,其子許儀繼承其父牟鄉侯爵位,而以前的許褚得罪的人紛紛指向許儀。在鍾會伐蜀時,任命許儀為先鋒遇山開路遇河搭橋,自己親率大軍隨後來。不過鍾會騎馬經過一座橋時,陷入坑中,找一個沒有把事辦好的藉口就直接把許儀斬首示眾。
歷史長廊展
許褚死後,許儀繼承了他的爵位(牟鄉侯)。景元四年(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指令三路大軍進攻蜀漢,許儀隨鎮西將軍鍾會,十萬大軍從斜谷、駱谷進軍。鍾會命令許儀在前方開路,自己在後面跟隨,結果有一座橋橋面穿裂,導致後面馬蹄陷入。由於鍾會被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有生殺大權,於是立即將許儀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