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關於加強高中階段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出臺 聊城將啟動實施特色高中建設計劃

記者 劉敏

日前,聊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公佈了《關於加強高中階段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根據人口變化趨勢、學生就學半徑、新型城鎮化規劃和產業發展需求,聊城將合理規劃高中階段學校佈局。

按照辦學條件標準,聊城將新建、改擴建一批高中階段學校,繼續實施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設項目,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同時,嚴格控制超大規模普通高中學校,新建普通高中規模不得超過60個班。全面消除50人以上普通高中大班額,建立健全大班額監測和長效防控機制。

到2020年,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實現辦學條件標準化。

此外,《意見》還就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啟動實施特色高中建設計劃

探索發展綜合高中,實行職普融合

普通高中學校調整學科課程結構,減少必修內容及學分,增加選修內容及學分。全面推行選課走班教學,探索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推進課堂深度學習變革。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推進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改革。

啟動實施特色高中建設計劃,建立市縣兩級特色高中遴選認定機制,經評估認定的特色高中可根據辦學需要,適當上浮學費標準。推動我市普通高中由標準化、規範化向高質量、特色化發展。到2020年,全市形成10所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特色普通高中。

實施高等學校和高中階段學校聯合育人計劃,支持本科高校與高中階段學校聯合開發課程、共建共享教育資源;支持高職高專學校與普通高中探索“2+1”人才培養模式,普通高中學生完成高中二年課程學習後,可在第三學年選修職業技術類課程。

完善中等職業學校與高等職業院校合作辦學機制,擴大初中後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培養規模。探索發展綜合高中,實行職普融合,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機會。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合作機制,探索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學籍互轉、資源互通。

改革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方式,推動建立多次考試、等級表達、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機制。取消國家明確規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項目,健全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公示制度。完善優質普通高中指標生分配辦法,招生名額適當向區域內農村學校傾斜。

逐步實行後勤服務社會化

騰出更多編制給專職教師

支持普通高中聘用專業人士開設特色課程,所需費用由學校統籌解決,有條件的可納入財政預算。

推進縣域內高中段教師跨校交流,實現城鄉之間、學校之間教師交流制度化,促進縣域內教師資源均衡配置;開展教師全員培訓,實行學分管理。

支持高中階段學校引進高層次、短缺專業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面試、試講、考察等方式公開招聘;開展績效工資制度改革試點,科學確定績效工資分配辦法,充分考慮課時、崗位工作量、崗位職責等因素,允許在績效工資內設班主任津貼等項目,併合理確定班主任津貼標準,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切實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各縣(市、區)要根據縣域內高中教師隊伍現狀,按照編制標準配足配齊教師。教育行政部門每年在核定的編制總量內,按照班額、生源以及師資結構等情況具體分配到學校,實行動態調整,併到機構編制、人社和財政部門備案後實施。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後勤服務問題,逐步實行後勤服務社會化,騰出更多編制用於專職教師崗位。

另外,依法保障民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教師待遇,落實民辦高中階段學校教師社會保險政策,落實非營利性民辦高中階段學校教師養老保險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待遇試點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