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太和殿為什麼是故宮裡級別最高的宮殿?

我是景大王


太和殿是故宮裡級別最高的宮殿,簡要答題如下:

1. 太和殿面寬九間,進深五間(九五之尊);

2. 太和殿的屋頂為最高等級的重簷廡殿頂;

3. 太和殿建在三層漢白玉須彌臺之上;

4. 太和殿屋頂用的黃釉琉璃瓦當和滴水為二樣(現今的太和殿為康熙時期建造,明永樂時期建造時,所用瓦當和滴水為一樣);

5. 太和殿屋脊上的跑獸共十個(這是唯一一個大殿屋脊上有十個跑獸的建築,太和殿屋脊上的跑獸比乾清宮多出了一個“行什”)。

綜上五點所述,太和殿名副其實為故宮裡級別最高的宮殿。



臧諾的視界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北京故宮三大殿南面第一座,是明清兩代北京城內最高的建築,也是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和屋頂最高的大殿,堪稱中華第一殿。因為它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比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等等,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有時候還要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因為重大事件都在此處理,所以它的級別最高。

太和殿修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當時叫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改名為皇極殿,到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才改名為太和殿。太和殿自修建完成後,屢次遭受焚燬,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太和殿是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後的樣子。作為整個紫禁城中級別最高的宮殿,它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三層漢白玉臺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採用最高形制。太和殿的匾額“建極綏猷”,是當年乾隆皇帝親筆所寫。現在我們看到的匾額是一塊複製品,真正的那塊匾額已經在袁世凱稱帝時被他換掉了。


京蜜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太和殿是明、清兩代皇宮的正殿,位於故宮南北中軸線的顯要位 置上。它建於明代永樂四年,永樂十八年完工。最初名為“奉天殿”,嘉靖年間更名為“皇極殿”。清朝初年改為今天的名字“太和殿”。建成後,這座高大的殿宇經歷了四次重大火災,曾經被燒成一片白地。

我們今天看到的太和殿,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的。太和殿不僅是封建王權的象徵,身份顯赫、地位尊貴,在建築等級上也是最高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太和殿面闊1間,進深5間,長64米,寬37米,殿內面積2377平方米,有將近6個籃球場大小;它高26.92米,連同底部8.13米的漢白玉石臺基,通高35.05米,相當於12層樓高。太和殿的這種規格,是其他殿宇遠遠不能比較的。



太和殿的形制更是無與倫比。它用的是宮殿建築中最莊重的重簷廡殿式屋頂。所謂廡殿式,是我國古代一種宮殿建築形制,它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組成,因此又稱五脊殿。垂脊從正脊兩端傾斜垂下,使屋頂形成四面斜坡,所以又叫“四阿頂”。


所謂重簷廡殿式,就是在第一重屋頂的四角之下各加一條短簷,形成 第二層屋簷,這層屋簷同時又生成四個屋脊,層層疊疊,巍峨莊嚴, 華美無比。現存的古建築中,只有太和殿、泰山天貺殿、武當山金頂和明十三陵長陵祾恩殿這些地位尊貴的建築才採用這種殿頂。但是,論規格和規模,其他大殿都比太和殿遜色許多。此外,太和殿殿頂的鴟吻也是古代建築中的最高等級。鴟吻,又作螭吻,是傳說當中龍的九子之一,龍頭魚身,喜歡東張西望,能夠吞下烈火。因為中國古代建築大多為木結構,極容易起火,所以歷朝歷代就把鴟吻裝飾 在宮殿正脊的兩端,認為可以辟邪,避免火災。太和殿的鴟吻由13塊琉璃構件組合而成,它高度近4米,寬度近3米,約重43噸,巨大無比是宮廷建築中最大的。從鴟吻的身上,也能看到太和殿的雄偉氣魄。 太和殿的四條垂脊也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裝飾,它的頂端是一位騎著 鳳凰的仙人,仙人的身後跟著10只神獸,分別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xia)魚、獬豸( xie zhi)、鬥牛、行什,它們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既有鎮邪的功用,也寄託著太平安樂、風調雨順的願望。


這些奢華的內容,都是殿宇當中絕無僅有的。太和殿並非像電視上那樣“有事早奏,無事退朝”,是皇帝每天與群臣商議國家大事的地方,而是僅在元旦、冬至或皇帝登基、大婚、生日等重要時刻舉行典禮才時使用,由此也更能看出太和殿的尊貴。所以,這座象徵著封建王權、代表著帝王無上權威的宮殿,享有最高的建築等級和建築規格,也是不難理解的了。


尚武菌


記得大學剛畢業第一份工作就在北京,週末閒暇時去過兩次故宮,確實氣勢恢宏,那種厚重的感覺是熒幕無法體現出來的。而太和殿又是故宮中級別最高的宮殿,堪稱中華第一殿!

其主要原因是:因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重大儀式都在此進行。它是皇權的象徵,因而在各種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以示與眾之不同。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燬,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在太和殿的屋角上有一些造型各異的神獸,這些神獸你都認識嗎?

套獸,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脊獸之一,安裝於仔角梁的端頭上,起作用是防止屋簷角遭到雨水侵蝕。


狻猊,形狀象獅子,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的猛獸,它頭披長長的鬃毛,因此又名“披頭”,兇猛殘暴,吃虎,也有說為龍的九子之一。

狎魚,是海中異獸,傳說和狻猊都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獬豸,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猛獸,與獅子類同。《異物志》中說“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鬥則不觸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鬥牛,傳說中是一種虯龍,無角,與狎魚作用相同,它是一種興雲作雨、鎮火防災的吉祥物。立於殿脊之上喻鎮邪、互宅。

其他神獸就不再贅述了!


普通人的生活百態


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正殿,也是最體現皇權帝制的象徵。這裡曾是多少人以假為真、爭權奪利的修羅場,又曾是多少人付出生命和熱望的歸屬地。

順治之後的清朝皇帝,均在修繕一新的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典禮隆重莊嚴,禮儀煩瑣。一般人會以為,皇帝上朝處理政務會在前朝的太和殿,亦即民間傳說中的“金鑾殿”。實際上,太和殿政治上的象徵意義大於其實際功用。


太和殿是舉行各種重大典禮的場所,如皇帝登基、大婚, 恭上皇太后徽號,冊立皇后、太子,命將出師,新授官員謝 恩,宴飧等 ;皇帝祭天、祈雨、祈谷的前一天,要在這裡閱 視祝版(即祭祀書寫祝文之版)。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 1789 年)之前,科舉考試的最高 一級“殿試”,亦在太和殿舉行,稱為臨軒後策士。後來雖 改為保和殿,但殿試後欽點狀元、宣佈進士名次的“傳臚” 儀式,仍在太和殿舉行。

此外,每年元旦(清朝的元旦即春節)、冬至、萬壽(皇帝 的生日),一年中三個最重大的慶典日,皇帝在此舉行“大朝儀”, 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元旦是歲之首,月 之首,時之首。冬至是一年當中光照時間最短的一天,古人認 為這是陰陽轉樞的日子,從次日開始,陽氣一天天漸長,陰氣 一天天漸消,值得大慶。皇帝齋戒三日,在冬至當天前往天壇 祭天。次日,在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賀。萬壽節則是當朝 皇帝的生日。皇帝生日成為節日是從唐玄宗時開始的,當時稱為千秋節。明清兩朝將皇帝的生日稱為萬壽節,將皇太后、皇 後的生日稱為千秋節。


舉行大朝儀時,也不是所有人都聚集在太和殿,文武百官在太 和殿廣場上按品級跪拜、朝賀。太和殿之後是中和殿、保和殿。中和殿相當於大典前的後臺, 皇帝在此稍事等待。清初,保和殿曾做過順治皇帝的寢宮。保和殿也是殿試、宮中賜宴外藩的地方。清代,公主下嫁前, 皇帝宴請額駙家男性的家宴也在此殿(女性則在內廷)。保和殿外的 平臺曾是崇禎皇帝調兵遣將、託付將領的地方。


安意如


太和被稱為故宮裡級別最高的宮殿,秘密就在於他垂脊上的十個漂亮小獸。

這些神秘小獸叫做垂脊獸,本來是用來保護垂脊上的瓦片和瓦釘的。

因為垂脊越靠近尾端,坡度越大,為了防止簷角的瓦片滑落,用瓦釘把瓦片固定住,同時為了達到美觀的要求,就製作成了這樣的小獸模樣。

我國的建築大師梁思成形容這些小獸“使本來極無趣笨拙的實際部分,成為整個建築物美麗的冠冕”。

不過,我國古代等級森嚴,處處體現出地位的不同,作為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房子自然也要體現,除了建築的樣式和建築材料外,屋簷上美觀奪目的垂脊獸自然也是體現等級的最好方式。

所以古代對垂脊獸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要求,首先順序上:

《大清會典》上記載,這10只神獸的排列順序為:“一龍二鳳三獅子,海馬天馬六押魚,狻猊獬豸九鬥牛,最後行什像個猴

其次數量上,不同等級的宮殿垂脊獸的數量不一樣,等級越高數量越多。比如太子東宮5個、坤寧宮7個,乾清宮9個。最厲害的太和殿,有10個。

所以太和殿也被成為故宮裡等級最高的建築。


桂西散人


太和殿是故宮外朝的主殿,俗稱"金鑾寶殿”。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時,初名“奉 天殿”,清順治二年(1645)改今名。太和殿建成後曾屢遭焚燬,多次重建,今天的太和 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重建後的形制。太和殿高敞開闊,面闊11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達2377平方米,不僅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而且也是形制規格最高的建築。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下為高8.13 米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太和殿的屋頂為重簷廡殿頂,屋頂正脊兩端安 有高3.4米、重約4300千克的龍吻。

中國古建築垂脊上蹲脊獸的排列有嚴格的規定,太和 殿垂脊上的蹲脊獸共有10個,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其至高無上 的地位。太和殿的內部裝飾也十分華麗。簷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內外梁枋上有級別最高的和 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裝有鐫刻龍紋的鎦金銅葉。 殿內有立柱72根,最高的12.7米,最粗的直徑1.06米,其中66根大紅漆柱分佈兩側,6 根瀝粉貼金的蟠龍金柱分列在寶座兩旁。

寶座設在殿中央的高臺上,通體雕以金龍,寶座 背後是7扇雕有云龍紋的髹金漆大屏風。座前還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等陳設。殿內 靠近寶座的梁枋上的群龍彩畫也全用瀝粉貼金。作為前朝正殿,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儀式的場所,如皇帝的登基大典,每年的元 旦、冬至、皇帝生曰等節慶,皇帝就會駕臨此殿,接受群臣朝賀。其他如派遣將領出徵、 宣佈科舉殿試結果、恭上皇太后徽號、冊封皇后、冊封太子等儀式,也在太和殿舉行。


檸檬扒


為什麼是級別最高的宮殿?其他的友友已經回答得天衣無縫了,因此我也就不能夠再照本宣科。

在這我只想回答的是,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是集最大權利、最高地位於一身的王者。因此,王者公幹的地必須是最高檔次的,毫無理由!

關於太和殿,在此分享一個小故事:四歲的小皇帝溥儀在太和殿登基,他的父親跪在寶座下扶著他,可是他卻不樂意,大聲喊叫要回家,不要在這兒。父親只好說:“”不要哭了,不要哭了,快完了,快完了”。典禮結束後,百官紛紛議論說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果然,三年後,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帝制!

回答完全跑題了,敬請見諒。


井岡溜柒山


其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

其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殿內金磚鋪地(也因此又稱金鑾殿),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件,採用的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築之首。

其長64米,寬37米,建築面積2377.00平方米,高26.92m,連同臺基通高35.05m。所以說太和殿為故宮內規模最龐大,體積最大,級別最高的宮殿。


253675825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很奇怪,是問為什麼是級別最高還是怎麼表現出是最高級別呢?房屋的用途決定級別而古代是相當講究理法和規制,相應的界別是由相應的表現形式來體現,比如大到臺基高度、臺基層數,開間數,重簷,瓦的顏色,小到走獸數量,彩畫形制,甚至窗戶的類型等等不勝每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