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誤殺?勿殺

今天,忙裡偷閒,看了已經期待很久的《誤殺》,同行的女伴哭的稀里嘩啦,而我卻彷彿丟掉了什麼?悵然若失。

《誤殺》作為12月院線上比較優秀的一部作品,雖然造勢不多,但因為有幾部《唐人街探案》做底,我對陳思誠和肖央還是有很大期待的,期待了良久,終於上線,找了個時間,去觀看了這部電影,不得不說,雖然是一部商業片,但是整個的懸疑效果做的還是不錯的,整個觀感也是在中上,但是不得不說,單從情節來看,還有一些內容是可以改進的。


誤殺?勿殺


精華部分,值得關注的內容,也是整部電影的精彩節點:

象徵、譬喻部分,是真的精彩。誤殺整個的故事線就是圍繞著兩方的“你來我往”進行的,內容的穿插非常的細緻到位,更有一些細節值得品味。

羊,替罪的永遠是羔羊。這部電影裡,羊是隱藏在暗處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一個重要支點,在剛開始,素察死後,李偉傑處理跑車,將跑車推進水潭時,一個牧羊人趕著一群羊路過了這裡,牧羊人無視,但羊卻一個一個的瞅著水潭,並沒有做出反應,當羊倌真正的回頭時,水已經沒過了汽車,這是整個畫面第一個高潮部分,之後在課堂上,老師揭開了謎底

羊是天生盲瞎的動物,對遠處的事物看不清楚

這段內容,無疑為下面的“不在場證明”進行了鋪墊,每個人都只相信眼前的東西,不望遠處,同時也為全片買下了深深的引子,拉韞的愛子心切,都彭的急功近利,與那一群“盲目”的羊群也頗為相似。另一點,就在於替罪的羔羊,羊是無辜的,但是它卻兩次成為了關注的焦點,一次是桑坤的誤殺,一次是李維傑的利用,但凡你會凌駕於別人之上,遭遇挫折的就永遠是弱者,即使你本身也是受害者,一樣將這樣的傷痕轉嫁給他人,手握權力便是如此。


誤殺?勿殺


人物表演精到,形象的刻畫到位

雙線推進,兩位主人公完全撐起了整部的電影。

李維傑,喜歡電影、愛看泰拳,唯唯諾諾,是社會底層。肖央的表演完全hold住了這個人物,從眉眼之間,能看到作為一個社會底層的不斷忍讓,但從女兒平平的事情發生之後,父愛的本能催使他成為了一個“步步為營”的謀略家,每一個表情、動作、語言都蘊含著對親人的關切和掛念,如果出了問題,擺在家人面前的可能是九死無生的路。

拉韞,警察局長,市長候選人的老婆,社會上層,位高權重,跋扈囂張。但是同李維傑有一點相同,都是對孩子的愛,他知道兒子是什麼樣子的人,但是畢竟是親生骨肉,她依然要為自己的兒子討回公道,以至於到後來喪失理性,反為李維傑的計劃做了嫁衣。但陳沖真的將一個警察局長的幹練、果決的氣質演了出來,常給人以不怒自威的感覺。

其他的角色也各有長處,比如譚卓扮演的阿玉,雖然整場下來不溫不火,但是最後與陳沖的對手戲,卻演的酣暢淋漓,將一個母親的尊嚴、一個底層人民的怒氣,通過對峙展現的淋漓盡致。

戲劇張力足夠

戲劇張力,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反差,角色的反差、境遇的反差、情節發展的反差,這部戲整個的情節安排是有其足夠的對比的:

  1. 人物地位:素察一家和李維傑一家對比,素察一家便是當地的王,一手遮天,孩子的桀驁有父母來買單,父母的作為由百姓來承擔,一環扣一環,才出現了片中的最大沖突,素察的失蹤與兩個家庭的對壘,李偉傑的維諾,根本原因也在於自己能力不足,僅此而已,這樣的劇情限定,本身就很吸引眼球。
  2. 人物定位:整部劇像畫面中的泰拳賽,逐一對壘。每個都是一靜一動,主力拳手自然是拉韞和李維傑,但是次級選手阿玉和都彭也提供了很大用處,一靜一動的家庭,正如傳統文化中的陰陽魚,相互協調,制衡才能長治久安,像是李維傑一家,眾志成城,而一旦失衡,便是滿盤皆輸,比如孤注一擲的拉韞。
  3. 人物的成長與消亡:

只要你看過1000部的電影,世界上就沒有什麼離奇的事

這是李維傑說的話,他是前後反差最大的一個,平時只是一個觀影愛好者,喜歡看一些懸疑的片子,充實一下自己的業餘愛好,但到了後期,這個經歷給他的反抗提供了不少的幫助,從製造不在場證據的時候開始,李維傑就已經反客為主了。之後的事情,彷彿刻畫在他腦中一樣,每一步都設計到位,不給警方一點機會。

但是,即使這樣,他也不是一個窮兇極惡的掩蓋事實真相的人,他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悲痛,片中多次出現了寺廟,李維傑也多次到寺廟裡祈福、還願、求得寬恕,整個情節都讓我們很立體的感受到這個人物的成長。


誤殺?勿殺

求佛


拉韞也是,本來的形象是做事幹練,待子溺愛的這樣一個人物,前期的角色給人感覺最多也就是鐵血了一點,但是在揭穿李維傑的謊言之後,逐漸喪失了冷靜和理智,走向了偏執的邊緣。她開始不顧形象的跟阿玉怒吼,威脅安安這樣一個孩子,雨夜抓住最後的一根稻草,想要置李維傑於死地,卻不料滿盤皆輸,最後只得在廟裡,找尋答案,也是悲涼。


誤殺?勿殺

拉韞逼問安安


鏡頭語言交代不錯

全篇的鏡頭語言交代的都很不錯,有些內容算得上是點睛之筆,下面把我印象比較深的幾處來進行評點一下:

  1. 拳賽的激烈和殺人場景的緊張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難以言表的感官衝擊力,這段電影語言的運用,讓我們有了身臨其境之感,也能夠更加融入到劇情之中。
  2. 特寫鏡頭的運用,片中給出過很多組特寫鏡頭,背鍋的羊、肖央的大頭、人影下的小女孩,鏡頭交代乾淨,但每一個鏡頭下都暗藏著隱喻與延伸,看起來非常的暢快,看完後又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3. 蒙太奇手法。全片中,唯一的懸疑點就在於蒙太奇的運用,靈感來源於和韓國電影《蒙太奇》,通過製造時空錯亂來混淆跟自己有接觸的人的時間認知,來製造自己的不在場證明,較為成功的是2號拳賽的的鏡頭成為了少有的輔助證據,這是全片最成功的一個情節拍攝。

有這麼多的優點,又是什麼讓我悵然若失呢?

  1. 最大最大的遺憾是結尾,李維傑的投案自首,將整個的情節拉到底,像是原本要吃正餐,主菜卻是一隻蒼蠅一樣難受,所有的安排,所有的表演都沒了意義,雖然前面已經多次鋪墊,我也已經做好準備,但還是感覺太過牽強。
  2. 其餘人物片面化。無論是平平、桑坤、都彭,素察,人物性格都是很單調的,沒有發生變化,甚至都到了脫離現實、不合邏輯的地步,都彭是市長候選人,怎麼可以任由妻子亂來;桑坤是杆槍,但不能是這樣愚蠢的一杆;素察的暴虐、乖張演的還是不錯的,可能壞人比較好演吧,但出場不多,深入的內容挖掘也不深。
  3. 部分鋪墊沒有結果。裝修房子挖下的大坑,肯定是用來裝屍體的,但是然後呢?為什麼要在哪裡?職務之便嗎?可以深挖的點沒有去細挖。掀開棺材後的素察血跡,沒人去管,卻也用特寫鏡頭進行安排,轉而把畫面交代給李維傑,李維傑心裡是有波動的,但後面就再沒有交代,也顯得有些處理不夠,難道這是李維傑最後自首的原因嗎?真相會敗露。但很明顯他已經坦白了,再說血跡就有些牽強。

整體上來說,這部電影稱得上一部佳作,值得一看。伴著頌恩大叔的一抹淺笑結尾,或者會有更綿長的溫情故事反生,亦或是黑暗,所有人都是事情的參與者,至少頌恩大叔瞭解,凡此種種,讀者自鑑,到此結束。


誤殺?勿殺

最後的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