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為鋰礦發動政變?“小金屬”變成“大金屬”鋰礦再迎來黃金十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儲能網訊:摘要:據統計,全球近一半的鋰資源開採控制在中國企業手中,甚至全球約60%的鋰電池產能也是由中國企業提供。目前,中國在該領域牢牢佔據著主導地位,但其他國家也不容小覷!

據報道,玻利維亞前總統莫拉萊斯表示,他是被美國策劃的政變趕下臺的,這場政變的目的是幫助美國獲取這個南美國家豐富的鋰資源。此前玻利維亞選擇與俄羅斯和中國,而不是美國建立鋰礦開採合作伙伴關係,這一點讓美國無法“原諒”。

玻利維亞擁有“世界上儲量最大的鋰礦”——烏尤尼鹽湖,烏尤尼鹽湖的儲量目前還只是預估,以最大深度140米計算,能保證儲量至少在100億噸以上,也就是中國最大鹽湖的5倍以上。2009年的衛星校準數據顯示,烏尤尼鹽湖的就猶如一塊巨大的冰蓋,表面平滑如鏡面般,而鹽湖上方的空氣又因無工業汙染與高海拔,常年空氣乾燥且清澈,折射在一望無邊的鹽湖鏡面後得名“天空之鏡”。

無關政治,隨著近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大力發展,鋰礦早已上升為一種戰略性資源,也是全球競爭焦點。

挪威2025年正式限制傳統汽車銷售;印度則是2030年後只賣電動車;西班牙與英法三國宣佈2040年起將限制燃油車的銷售。此外,中國工信部也在研究停止傳統汽車的時間表。

這麼多個大國表現出的態度其實也都在表明,新能源汽車就是汽車行業的未來。各國的資源戰略也是旗幟鮮明:美國將鋰列為43種重要礦產之一;歐盟將鋰定義為了14種關鍵材料之一;而我們中國也是將鋰礦列入了24種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之一。

为锂矿发动政变?“小金属”变成“大金属”锂矿再迎来黄金十年

據國際知名投行高盛的一份報告顯示,每增加1%的新能源汽車,就會增加全球40%的鋰礦需求。這並不誇張,就美國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而言,單單是一輛新能源汽車的鋰電池,所需碳酸鋰就高達63千克,因此碳酸鋰被形象地稱為“新汽油”和“白的石油”。

2018年鋰行業全球的需求大致在27.2萬噸碳酸鋰當量,約330億人民幣左右的市場規模;到了2028年,鋰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00萬噸的碳酸鋰當量,單單鋰行業將有望達到千億市場,成功完成從“小金屬”向“大金屬”的成長,並持續高速增長。

未來十年仍是鋰行業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为锂矿发动政变?“小金属”变成“大金属”锂矿再迎来黄金十年
为锂矿发动政变?“小金属”变成“大金属”锂矿再迎来黄金十年

儲量方面,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全球已勘明的鋰礦儲藏量超5300萬噸。其中,阿根廷儲量位列第一,高達980萬噸;智利為840萬噸;澳大利亞則為500萬噸。而中國儘管有700萬噸,然而整體上鋰礦品質以及開發條件較差,故而目前中國的鋰礦資源80%以上都是依賴進口的。

为锂矿发动政变?“小金属”变成“大金属”锂矿再迎来黄金十年

各國鋰資全球主要鋰礦床分佈圖

產量方面,南美的鹽湖資源和西澳鋰礦資源是全球最大的鋰資源供給基地,兩者合計供給了全球90%的鋰鹽資源供給。鹽湖擴產週期較長,未來3年鋰資源增量主要來自西澳鋰礦,2020年,預計西澳鋰精礦佔全球鋰供給將達到60%,西澳鋰礦的重要性還將進一步提升。

鑑於鋰礦日益重要的地位,中美日歐各國紛紛開始部署鋰礦分佈格局。

中國天齊鋰業控股全球最大的鋰礦開採商-澳大利亞塔利森鋰業公司,該公司旗下的格林布希斯鋰礦(Greenbushes)擁有全球最大的鋰輝石儲量,其鋰輝石品質也是最高的。僅僅是Greenbushes的儲量就可滿足約75%的中國鋰需求和約40%的全球鋰需求。

今年9月,中國最大的電池製造企業寧德時代宣佈斥資5500萬澳元(1澳元約合4.8元人民幣)收購澳大利亞鋰礦公司皮爾巴拉礦業公司8.5%的股份。

據統計,全球近一半的鋰資源開採控制在中國企業手中,甚至全球約60%的鋰電池產能也是由中國企業提供。目前,中國在該領域牢牢佔據著主導地位,但其他國家也不容小覷!

中國天齊鋰業控股的格林布希斯鋰礦,美國雅保公司也掌握了49%的股權;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力拓正在研究從美國一座礦山的廢石中提取鋰礦的方法,並計劃斥資1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080萬人民幣)建立一座試驗工廠;日本著名的軟銀集團正大舉進軍鋰礦產業,投入約80億日元,取得了內瑪斯卡鋰業9.9%的股權。

为锂矿发动政变?“小金属”变成“大金属”锂矿再迎来黄金十年

目前,中歐美日等大型經濟體鋰礦資源爭奪戰愈演愈烈,鋰資源將成為產業鏈的戰略制高點之一。

原標題:為了鋰礦發動政變? “小金屬”變成“大金屬”,鋰礦再迎來黃金十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