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市州觀察丨“兩搶”並重 奪取“雙贏”——珠暉區復工復產穩定經濟發展走筆

陳羽唯 唐蘭榮 唐 曦

驚蟄將至,草木萌發。

這是一場“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連日來,衡陽市珠暉區全體黨員幹部下沉一線,築起抗擊疫情的堅強防線。

這是一場“鉚足幹勁、擂響戰鼓”的經濟發展保衛戰,珠暉區領導帶頭,主管部門和街道(鄉鎮)聯動,深化服務,為企業紓困解難。

“當前對於珠暉而言,就是要守好疫情防控的‘安全線’,按下復工復產的‘快進鍵’。”珠暉區決策層通過提前謀劃駐企服務、切實加強政策支撐、分類分批有序動員這一套“組合拳”,與疫情賽跑搶春時、與復工賽跑搶效益,奮力奪取防疫抗疫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贏”。

播灑甘霖,一片生機春光裡

一年之計在於春,疫情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

2月29日,在春日暖陽的照射下,位於珠暉區東陽渡街道的亮農蔬菜基地專業合作社,連片蔬菜大棚和露天菜田裡的各種時鮮蔬菜,鬱鬱蔥蔥,與來往運輸的車輛,構成了這個春天美麗的圖景。

市州观察丨“两抢”并重 夺取“双赢”——珠晖区复工复产稳定经济发展走笔

亮農蔬菜基地專業合作社裡,各種時鮮蔬菜長勢喜人。 唐蘭榮 攝

基地不遠處的育苗棚內,播種、育苗工作也同步進行。技術員魏全太正仔細察看辣椒苗的生長情況,務工人員則有條不紊地進行裝盤、放種、打包、裝箱等工作,準備第一時間將幼苗發往各地。魏全太說,為減少人員走動又不影響農戶耕種,該基地推行微信、電話、短信等多種銷售形式,由專人將農資配送到農戶家。截至目前,該基地儲備各類蔬菜種苗達500萬株,能滿足全市城區蔬菜耕種需求。

在湖南雁峰酒業有限公司釀酒車間內,酒香瀰漫,工人們戴著口罩,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忙碌著。配料、拌和、裝甑、攤涼、蒸餾,出酒口,香醇的美酒汩汩流出。公司總經理譚克洪表示,復工復產安全第一,從2月上旬復工復產以來,公司就對員工嚴格實施戴口罩、測體溫、分時分批就餐等防疫措施,“雖然煩瑣,卻是必需之策。只有在嚴格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復工復產才可持續有序推進。目前全廠210名員工已全部到崗,100%恢復產能。”

另一邊,衡陽運輸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各項生產工作也是如火如荼。“對於到崗的所有員工,我們均嚴格落實口罩佩戴、體溫監測等疫情防控措施。”該公司副總經理賀海平告訴筆者,在嚴格落實防疫措施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以來,該公司環保性能好的運輸機械備受市場青睞,在新產品試製車間,各崗位員工正操控著大型數控機床,對皮帶輸送的大型鋼構件和滾筒進行精細加工。湘衡鹽化有限責任公司轉運場的搬運工人更是忙碌不停,該公司平均日產鹽近8000噸,能滿足市場民生物資的正常供應……

沿衡州大道而行,在酃湖板塊核心區,施工車輛長驅直入,綠地衡陽城際空間站項目建設由此打下基礎。從高處俯瞰,12臺挖機50臺渣土車全面開動,工人們頭戴安全帽,佩戴口罩,各司其職,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這是2月26日綠地衡陽城際空間站復工的場景,據介紹,未來這裡將建起202米摩天地標建築、五星級酒店、繽紛城商業街、一線耒水風光帶、優質教育基地和健康宅品質社區等。項目負責人告訴筆者,復工以來,已有60名工人陸續返崗,項目方設置了體溫檢測點,每天在辦公室等區域進行日常消毒和員工進場體溫檢測,確保施工不受疫情影響。

不遠處正在建設中的珠暉酃湖萬達廣場,同樣是焊接聲、切割聲、錘打聲與機器轟鳴聲不絕於耳。“項目部要求工人在返工之前,必須提供當地的防疫證明和自己的健康證明,項目部還會跟蹤他們每個人的車次和交通運輸方式。”中建八局酃湖萬達廣場項目經理王宏雷介紹,目前現場工作人員總數達220人,大家都鉚足勁,一定要把工程進度趕上去。針對疫情防控,工地全線實行體溫監測、佩戴口罩、分散作業、分散就餐,同時每天對住宿區、生活區、辦公區進行消毒……

眼下,一幅幅如火如荼的生產場景,一處處機器轟鳴的建設工地,一個個幹勁十足的忙碌身影,讓人處處感受到戰“疫”中凝聚起加快發展的磅礴力量,成為珠暉在這個春天裡最具活力的風景。

同舟共濟,幫企紓困搶效益

從田間地頭,到工廠車間,再到工地現場,復工復產的節拍在春日裡活躍跳動。活躍跳動的背後,蘊含著科學、有序統籌。

珠暉區委書記、區長等區領導,先後多次深入企業、村組一線實地檢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同時,該區認真落實衡陽市支持實體經濟“十條意見”和穩定樓市“衡十七條”,直擊企業“痛點”——在穩定企業用工、減輕企業負擔、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加大項目投資、優化政務服務等方面,詳細明確幫扶措施和責任單位,讓廣大企業和項目吃下“定心丸”。

“多虧了你們,幫了企業大忙!”這是來自衡陽華勝眼鏡有限公司負責人貝學平的感激。因年前積壓了12萬付眼鏡出口訂單急於交貨,疫情當前,工人防疫物資不足,疫情防控和生產怎麼抓?毫無頭緒。接到企業需求後,珠暉區駐企疫情防控聯絡員第一時間進駐指導,並給企業送去口罩、酒精、消毒水、中藥湯劑等,幫助企業安全如期復工。

市州观察丨“两抢”并重 夺取“双赢”——珠晖区复工复产稳定经济发展走笔

綠地衡陽城際空間站項目全面復工。 唐蘭榮 攝

“需求在哪裡,我們就出現在哪裡。”全區102名“駐企疫情防控聯絡員”,建立29個聯絡小組,進駐133家企業,重點開展“全員監測、全域消毒”“定點取藥、定時發放”“主動篩查、存疑必查”“專職負責、責任到人”四大行動,確保服務到“邊”、企業不漏一家。

一場疫情,讓不少企業面臨難題。為企業雪中送炭,需要“真金白銀”扶持和“硬核”政策加碼。珠暉區在2020年財政預算草案中初步安排資金1000萬元,保障疫情防控當前及後續工作需要。並第一時間指導企業申報2020年度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上級專項政策,幫助企業儘早獲得補助資金,加快財政獎補資金的撥付進度。統籌安排區級專項資金,對疫情期間影響明顯的實體企業(“四上企業”)進行扶持,對2020年春節期間未停工停產的企業或2月底前復工復產的企業,在流動資金貸款方面給予適當貼息;對在2020年一季度啟動技改項目且6月份之前可投產的企業,技改投資貸款予以適當貼息;對疫情防控期間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創新創業平臺、直接參與疫情防控貢獻突出的企業,適當予以獎補。

在金融支持上,轄區銀行對重點企業開闢綠色審批通道;針對復工復產企業下調貸款利率,除貸款利息外,不收取任何與授信有關的其他費用;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提供金融支持,延長還息週期、寬限還本期限,採取靈活辦理展期或無還本續貸、實施貸款重組、降低貸款利息等措施,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針對復工復產企業資金需求,開發新型金融產品,對有需求企業做到應貸盡貸。落實減稅降費,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進行增值稅費等的減免;對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和種植養殖大戶,幫助解決用工招工、專業技能培訓、農資供銷、農產品銷售、融資需求等方面困難。

復工復產,人力資源要素至關重要,也是很多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恢復生產所面臨的痛點和難點。針對這一關鍵問題,珠暉區下足了工夫。推行穩崗補貼、一次性崗位補貼、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和小微企業吸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一系列硬規、細規陸續出臺落地,為疫情防控形勢下的復產復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貼心護航,抗疫發展奪“雙贏”

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抗爭,珠暉區復工復產穩步有力推進,經濟社會秩序有序恢復的好消息陸續傳來:截至3月2日,全區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僅1例,已治癒出院。全區7個市重點辦考核項目已全部復工。全區18家重點農業企業,已復工17家,復工比例達94.4%,復工人員比例達90.4%。全區32家重點蔬菜合作社(基地)已復工31家,復工比例達96.9%,復工人員比例達86%。全區“四小”門店已開業407家,開業比例達75.4%,其中,旅館住宿業已開業106家,開業比例達72.6%;美容美髮店已開業266家,開業比例達78.7%;足浴洗浴店已開業35家,開業比例達72.9%。茶山坳、雙水灣2家3A級風景區有序開放。

無論是抗疫保供,還是復工復產,珠暉企業無疑都是衝鋒在第一線的“主力軍”,積極開展“保產抗疫”行動,為實現首季“開門紅”奠定堅實基礎:湘衡鹽化有限責任公司1月份總產量達23.7萬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7%,2月份總產量達20.1萬噸鹽,比去年同期增長12%以上;衡陽運輸機械有限公司一季度接到15個訂單,涉及合同金額達2.04億元;海大集團湖南創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季度預計產值同比增長220%;湖南雁峰酒業有限公司爭取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

通過前一階段全區上下迅速行動、精準施策,珠暉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目前形勢依然複雜、任務依然繁重的背景下,如何做好下一階段工作?“精神要再振奮,重點要再突出,措施要再加強,氛圍要再升溫,服務要再精準,責任要再壓實。”在2月28日的珠暉區委常委會議上,該區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再部署,堅持無新增病例是硬道理,穩經濟增長是硬任務,抓秩序恢復是硬要求,毫不放鬆地抓好各項工作。

非常之戰,須有雷霆作風;非常之考,要有非凡膽識。當前,珠暉區正把初心和使命寫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從群防群控向復工復產遞進,朝著“雙勝雙贏”的目標,行走在春天裡。

市州观察丨“两抢”并重 夺取“双赢”——珠晖区复工复产稳定经济发展走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