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知否》原著“白蓮花”大秦氏:她的“假”愛情,不該被女人羨慕

《知否》原著“白蓮花”大秦氏:她的“假”愛情,不該被女人羨慕

文|公子逸

大秦氏,長得很美。

原著小說裡,盛明蘭第一次見顧廷煜的時候,覺得他的眉眼秀美精緻,只有當時有“第一美男子”之稱的齊衡,能與之媲美。而顧廷煜肖似其母大秦氏。

顧府裡的老人,對大秦氏的美,也是認可的。舊僕們道:“秦家大小姐,美若秋荷,靜極生妍。”

大秦氏不僅長得美,還有才華:“善詩詞,工曲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

可這樣美麗的女子,生在花團錦繡的東昌侯府,還是千寵萬嬌的嫡長女,卻長到一十八歲還未嫁出去。原因很簡單:她身有重疾,體弱多病,不能理事,也不會管家,非但壽命不知幾何,連子嗣都艱難到不可能。


《知否》原著“白蓮花”大秦氏:她的“假”愛情,不該被女人羨慕

我寫《知否》原著的時候,看到很多人評論大秦氏。有人說,她很羨慕大秦氏的愛情,因為她得到了男人最珍貴的愛情。她沒有察覺到顧府潛藏的危機,不是她的錯。顧家大難臨頭,也不是她的錯。相反,她還是顧家的“犧牲品”。

顧家為了保住自己的爵位,顧偃開為了父母兄弟,犧牲了大秦氏,大秦氏何其無辜。

大秦氏真的無辜嗎?

其實,大秦氏有三幅面孔。她的第一幅面孔對著的是“為她著迷”的顧偃開。

她對著顧偃開是極致的脆弱。

脆弱到讓顧偃開這樣的一個沙場武將只想把她護在自己的方寸之間。顧偃開對大秦氏,那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著手心怕掉了。

大秦氏是體弱多病,但是完全沒體弱到站一會兒就會暈倒的地步。她可是琴棋書畫無一不精,難道,她擺弄琴棋書畫這些東西不需要花費任何力氣?可是她嫁給顧偃開之後,只是在飯桌旁邊站了一會兒,她婆婆的筷子還停在半空,她就直接“暈”了過去。

她不是不知道如此作為會得罪公婆,她只不過是恃寵生嬌,仗著顧偃開的寵愛,擺公婆一道罷了。她就是要裝成如此“虛弱”的樣子,讓顧偃開捧著她,哄著她。她要讓顧偃開知道,她是如此“虛弱”,如果顧偃開不能護著她,她真的會活不下去的。

能哭會裝。

顧偃開的一顆心,完全被大秦氏的繞指柔繞住了。這樣一個“沒你我就活不下”的嬌柔女子呈現在顧偃開面前,美若秋荷,靜極生妍,善詩詞,工曲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還沒顧偃開不行。

顧偃開恨不能為她赴湯蹈火,要生要死。


《知否》原著“白蓮花”大秦氏:她的“假”愛情,不該被女人羨慕

可這只是顧偃開眼裡的大秦氏。大秦氏身邊的人,又是怎樣評價大秦氏的呢?

最有發言權的就是她的貼身丫鬟。

大秦氏能如此籠絡住顧偃開,跟她身邊丫頭的忠心和能幹是分不開的。原著裡,顧偃開曾經為了父母妥協過,他想過要跟別的女人先生個孩子。可大秦氏雖然“嬌弱”無比,但是卻“耳目靈通”。顧偃開這邊還沒來得及說句話,她就又“暈”了過去。

看清楚了,是“又”暈。

猛然想起了電視劇裡王若弗的經典臺詞:“又暈,又暈。”

想當初,林噙霜也是暈了一次又一次,次次弄得盛紘心軟,恨不能更憐香惜玉一點。盛紘一個以家族興盛為己任的人,都次次著了林噙霜的道。更何況,武將出身,血氣方剛的顧侯爺,看到這樣“嬌弱不能自理”的大秦氏,那真的恨不得把心都給掏出來。

但多可惜,大秦氏的“又”暈,不是“情深不能自抑”。而是需要丫鬟、僕從、醫生、環環相扣的配合,還得讓顧偃開及時知道的暈。

在這件事情上,她的丫鬟居功至偉。

可她又是怎麼對待自己的丫鬟的呢?

兩個為了風花雪月躲到邊關的人,面對家族大難。顧偃開選擇放棄大秦氏,把無辜的白氏拉進來。而大秦氏臨死都在想著要給白氏添堵,讓顧偃開跟新進門的妻子,夫妻不和。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她把自己身邊的一個丫鬟指給了顧偃開。她要放這樣一個人在顧偃開身邊,讓顧偃開時時刻刻都能想起她。

可這個丫鬟早就有了合心意的婚事,但是大秦氏為了自己,壓根不管人家願意不願意,就把人家推了出去,給惦記亡妻的顧偃開當了妾室。

人家本可以出去堂堂正正地做當家大娘子,卻被大秦氏推進了顧家這個是非窩裡,不僅自己一輩子是妾,還要連累自己的孩子。

大秦氏對著顧偃開嬌弱不能自理,情深不能自抑,可對著自己的丫鬟,卻是臨死都要害人的。

盛紘在盛家老太太,孔嬤嬤,以及祖輩們“寵妾滅妻”的慘痛教訓裡,最終醒悟。

而顧偃開,死了大秦氏,來了把大秦氏掛在嘴邊的小秦氏,再加上顧廷煜,顧廷燦,他時時刻刻都活在大秦氏的陰影裡,至死都沒走出來。


《知否》原著“白蓮花”大秦氏:她的“假”愛情,不該被女人羨慕

顧偃開如此愛大秦氏,那大秦氏愛顧偃開嗎?

這就要看大秦氏的第三幅面孔,她在孃家,在婆家是怎樣的面孔。

大秦氏給顧偃開呈現的是美麗和嬌弱。對著丫鬟們呈現的是狠心和算計。而對著婆家和孃家呢?

對於孃家,我們一定要說說為什麼小秦氏作為侯府的嫡次女,到了年齡,卻沒有說上一門像樣的親事。而是在過了適婚年齡後,給顧偃開做了填房。

一個原因是,東昌侯府早就虛空了,小秦氏的嫂子捨不得一份體面的嫁妝。另一個就是因為大秦氏在婆家呈現的樣子。

大秦氏固然很受夫君寵愛,卻也壞了所有秦氏女子的名聲。外頭的人都說,秦家姑娘,慣會恃寵生嬌,又不好生養,是以小秦氏才沒能在十四歲前定下一門像樣的親事。

孔嬤嬤曾經說過,在大宅門裡,兄弟姐妹之間是一榮共榮,一損俱損的狀態。大秦氏只想著自己恃寵生嬌,暈了一次又一次,讓夫君把自己捧在手心了,可是她想過她的這種行為,對別人的影響嗎?

完全沒有。

再看看,她對自己的公婆。顧老侯爺和顧老夫人都是極其厚道的人,他們完全沒想過要“虐待”體弱嬌柔的大秦氏。可以這樣說,要不是顧老侯爺夫婦如此厚道,他們就不可能明知道大秦氏不堪為宗婦的情況下,還為自己的兒子去求親。

他們為顧偃開求娶了大秦氏,也就相當於他們認可了大秦氏。他們冒著家族可能就要不興盛了的危機,接納了大秦氏這個“好人家都不要”的女人。

可是,結果呢?

就像梁夫人討厭盛墨蘭。自己的兒子明明引導一下還能有一番仕途的。但是偏偏遇到了一個整天給丈夫找通房妾室,不求丈夫上進的盛墨蘭,引得梁晗毫無進取之心。梁夫人豈能不恨。

顧偃開是長子嫡孫,是侯府未來的繼承者。顧老侯爺夫婦還指望著這個兒子光耀門楣呢。卻不想,娶進了大秦氏,今天暈了,明天暈,讓顧偃開連前程仕途,子嗣傳承什麼都不顧了,抱著妻子一溜煙跑到了邊關。

大秦氏是得償所願了。可顧家呢?顧偃開呢?秦家那些未嫁的女子呢?


《知否》原著“白蓮花”大秦氏:她的“假”愛情,不該被女人羨慕

有女人說,她羨慕大秦氏的愛情。

如此愛情,有什麼可羨慕的。為了讓男人哄著你,捧著你,完全無視他應該承擔的一切。你確定這真的是愛他,不是毀他?

愛是什麼?

愛是,我希望你好。大秦氏希望顧偃開好嗎?

她只希望顧偃開鬨著她,捧著她,對她好。至於顧偃開好不好,她活著的時候,沒想過。臨死的時候,只想要他跟新妻子不睦。

也只有顧偃開這樣的“缺心眼”才覺得大秦氏“美貌高貴,心慈柔弱,是位世間難以企及的好女子”。

他是糊迷了心竅,只看到了大秦氏的其一,卻沒看到這種“白蓮花”背後的心機。

當然,以顧偃開的缺心眼,他也看不到。被大秦氏“迷惑”,被小秦氏“矇蔽”,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兒女。到死才明白了點,卻早就無力改變。

若不是白氏生了個顧廷燁,顧府早就被奪爵毀劵,祖宗的百年基業徹底毀於他的“糊塗昏聵”。


《知否》原著“白蓮花”大秦氏:她的“假”愛情,不該被女人羨慕

至於大秦氏得到了顧偃開“最珍貴”的愛情。

姑娘們,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這種“最珍貴”的愛情都不值得被提倡。

原著裡小秦氏對於顧偃開對大秦氏的愛情,有這樣的解讀:“他對姐姐是糊迷了心竅的著迷,是前世的債。”

當愛情成了“還債”,那麼還債的人何其可悲。更何況,不是所有男人都是缺心眼的顧偃開。顧廷燦也想要學大秦氏讓“男人捧著一輩子”來,但是結局悲慘。

女人不要覺得“讓男人捧著一輩子”才是美好的愛情,美好的婚姻。因為這真的要靠運氣。可即使靠運氣遇到了,也不該是大秦氏“白蓮花”的樣子。

評論裡有人提到了餘嫣然的祖母就是被餘閣老捧了一輩子的。親人們,餘嫣然的祖母不是“白蓮花”。她是真的愛餘閣老,是真的為餘閣老好,她才是真的“柔弱不能自理,情深不能自抑”。她絕沒有大秦氏的心計,更不會跟大秦氏一樣臨死了還要害人。

若餘嫣然的祖母,是大秦氏“白蓮花”的樣子,憑著外能指揮朝堂,內能安定內宅的餘閣老的精明,大秦氏根本就進不了餘家門,即使她進去了,也會被休出去。

要知道,餘閣老是敢給兒子休妻的人物。

餘家留不得“心思歹毒”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