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岳飛事母至孝,為何絲毫不顧親情,親手將舅父殺死?

岳飛是名將,更是孝子!岳飛出身貧寒,自幼喪父,與母親姚氏相依為命。在生活上,外祖父姚大翁一家沒少幫助岳飛,還推薦岳飛向槍手陳廣學習槍法。後來,岳飛成為南宋的一員戰將,率領軍隊抵抗金兵南下。期間,岳飛做了一件讓人震驚的事情,他居然親手殺死自己的舅父,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事情發生在紹興元年,也就是1131年,當時岳飛正擔任通泰鎮守使,兼任泰州知州。從表面上,朝廷似乎很器重岳飛,畢竟讓他獨當一面,還出任地方官。其實不然,原來當時南宋朝廷實力孱弱,因此在江淮一帶有許多遊兵散勇,由於朝廷無力制服,所以只好承認現實,任命這些人做鎮守使。

岳飛事母至孝,為何絲毫不顧親情,親手將舅父殺死?

​岳飛效忠朝廷,沒想到朝廷卻把他當成“流寇”,所以他一度上書要求將自己的母親、兒子作為人質,免去他鎮守使的職務,讓他上前線抗金。不過,朝廷並沒有答應岳飛的請求。岳飛只好率領自己的軍隊前去泰州赴任。當時,各地鎮守使的軍隊軍紀敗壞,無惡不作,而岳飛所部軍紀嚴明。

不過,當時岳飛的軍隊中魚龍混雜,也有不少敗類。比如前軍統制傅慶,他作戰勇敢,深得岳飛的賞識。可是傅慶居功自傲,不把岳飛放在眼裡。最後岳飛下令將傅慶斬首,以明軍紀。時間到了紹興十年正月初十,岳飛接到詔書,讓他的軍隊轉移。因此岳飛率軍離開江陰,同時到宜興縣,把自己的老小送到徽州。

岳飛事母至孝,為何絲毫不顧親情,親手將舅父殺死?

​當岳飛到宜興縣時,接到了當地百姓的控訴,原來在岳飛不在此地期間,他的舅舅姚某騷擾地方,激起了民憤。於是岳飛將舅舅召來,責備道:“舅所為如此,有累於飛。飛能容,恐軍情與軍法不能容。”不過當時岳母姚氏在旁邊,在她的極力勸說下,事母至孝的岳飛沒有按照軍法從事。

過了幾天,岳飛率領官兵押解馬匹,他的舅舅也一同前往。突然間岳飛的舅舅姚某催馬前往,跑到了岳飛的前面。接著,姚某張弓搭箭,回身射向岳飛,結果射中了馬鞍,並沒有射中嶽飛。這下徹底激怒了岳飛,他立即拍馬向前追趕,很快就將姚某擒住,然後押到營中。

岳飛事母至孝,為何絲毫不顧親情,親手將舅父殺死?

​岳飛讓副將張憲、王貴捉住舅父的雙手,將其按住,“自取佩刀破其心,然後碎割之歸”。接著,岳飛將殺舅這件事告訴了母親,母親非常驚訝,“我鍾愛此弟,何遽如此?”岳飛解釋道:“若一箭或上或下,則飛死矣。為舅所殺,母雖欲一日安,不可得也。所以中鞍鞽者,乃天相飛也。今日不殺舅,他日必為舅所害,故不如殺之。”

母親這才沒說什麼,“母意亦解”。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岳飛所部軍紀嚴明,即使自己的舅舅觸犯軍紀,也會被嚴懲。此外,岳飛非常注重自己在軍中的權威,作為軍中的主將,他必須以鐵腕的手段治軍,絕不能心慈手軟。這也是岳飛後來成為名將的原因之一。

參考資料:1.《宋史》;2.《三朝北盟會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