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想要皮膚好,化妝不爛臉,PS姐姐整理了這些化妝品知識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皮膚過敏反應與化妝品有一定關聯。每年有數以百計的研究新增許多有關化妝品成分安全性的信息。因此,新的使用規則和限制不斷的出現。

那麼問題來了,哪些成分最容易導致過敏?需要記住的是,化妝品法規對一些成分的使用做出了限制,要求在標籤上註明警告和注意事項,我們整理了三種最主要的致敏成分。

想要皮膚好,化妝不爛臉,PS姐姐整理了這些化妝品知識


1 香精和香料

這是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導致化妝品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最主要原因。香料可以是天然或化學合成的。在歐盟,有26種香料過敏源,當它們在駐留產品中(例如面霜和香水)的濃度超過0.001%,在沖洗類產品中(洗髮水和沐浴露)的濃度超過0.01%時,必須在產品標籤上註明。


這些成分中最容易致敏的有香葉醇(geraniol),肉桂醛( cinnamic aldehyde),羥基香茅醛(hydroxycitronellal),肉桂醇(cinnamic alcohol),丁香酚(eugenol ),異丁香酚(isoeugenol),戊基肉桂醛(amyl cinnamic aldehyde),芳樟醇(linalool )和橡苔(oakmoss )


不過,大約有3000種物質用於香料化合物中,它們中的許多種並不為人所知,而且他的可能被禁止使用。因此,容易過敏的人建議使用低敏或無香精化妝品。


2 防腐劑

這些活性成分會殺死那些汙染化妝品的微生物;它們還會與皮膚髮生反應,促進接觸性皮炎的形成。防腐劑的類型及其引起的皮炎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幾年前,甲醛和parabens(尼泊金酯類) 為導致過敏的最主要的防腐劑。不過,如今的化妝品配方中的新型防腐劑還會導致另外一種光敏感問題。


當前最容易導致過敏的防腐劑是基二溴戊二腈 (methyldibromo glutaronitrile,自2008年起歐洲禁止在駐留產品中使用),甲醛(formaldehyde )及會釋放甲醛的成分:聚季銨鹽-15(quaternium-15)、雙(羥甲基)咪唑烷基脲 (diazolidinyl urea)和咪唑烷基脲(imidazolidinyl urea),異噻唑啉酮類(the isothiazolinones)和碘丙炔醇丁基氨基酸酯 ( iodopropynyl butylcarbamate)。和所有的這些聲名狼藉的防腐劑相比,parabens導致的過敏率則相對較低一些。


今天的化妝品生產商都試圖改進產品,將防腐劑的用量降到最低點,使用特別設計防止化妝品受汙染的容器和選擇較安全的防腐劑——請記住,世上並沒用一種完全安全的防腐劑。


3 染料

大多數的著色劑,包括染髮劑中的都是強效的敏化劑。對苯二胺(PPD,Paraphenylenediamine )是最有名的,使用最廣泛的著色劑,因此也是消費者最容易過敏的著色劑。在不同的著色劑中,還存在著許多交叉過敏反應。法律嚴格限制這些成分的濃度,強制要求在這些產品的額標籤上標上警告。

想要皮膚好,化妝不爛臉,PS姐姐整理了這些化妝品知識


4 過敏原還有很多種

除了這三類最主要的過敏原外,還有許多成分也是致敏物質。不過,它們的過敏率較低主要是由於使用得少且致敏性較低。

美甲產品(指甲油和人造指甲)中含有對甲苯磺酰胺甲醛樹脂 (toluene sulfonamide formaldehyde resin),硝化纖維(nitrocellulose )和其他樹脂,更別提裡面還有含有丙烯酸酯(acrylates)了,它是人造指甲的主要成分。值得注意的是,大約有80%的過敏出現在離塗抹部位較遠的地方。

至於防曬霜,它的致敏率較低,不過隨著防曬產品的使用頻率增加過敏也會增加。防曬霜中最容易導致過敏的成分是二苯甲酮類(oxybenzone 和avobenzone)。


為什麼化妝品會被細菌汙染呢?


想要皮膚好,化妝不爛臉,PS姐姐整理了這些化妝品知識

培養皿中,從放置過久而細菌孳生的化妝品裡培養出的菌落(腮紅,唇彩,粉底,口紅與睫毛膏)

· 這是因為化妝品中含有水分、礦物質和動植物的油性物質,它們都是細菌滋生的溫床。這也是為什麼化妝品中都必須額外添加天然和合成的防腐劑,目的就是為了確保它能更持久的抗菌。有些朋友會擔心防腐劑會影響效果或者又不好的東西,其實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所有的化妝品都含有防腐成分,不然化妝品沒幾天就會變質,而正常的量不會影響化妝品效果。傳說中無添加防腐劑的化妝品,可能真的是廠家最後的操作的時候是無添加,但是在源頭成分處是添加了的,商家這樣說也沒錯。


使用被微生物汙染的化妝品會有哪些危害?

· 正常情況下,化妝品上也是有細菌的,但是這些細菌很多並不致病。而當化妝品被汙染後,表面的微生物環境會發生變化,這時候致病菌的數量會大幅增加。對化妝品進行微生物純度檢測,經常能從受汙染的化妝品中檢測出葡萄球菌屬中的相對厭氧的細菌,比如大名鼎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和鮑氏桿菌(S. warneri)。此外還有芽孢桿菌屬、梭菌屬、假單胞菌屬、微球菌屬、黃桿菌屬等。

·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天然的人類微生物菌群,它可引起化膿性皮膚感染,如,毛囊炎、梅毒、癤子、化膿性汗腺炎和細菌性結膜炎。此外,還可能引起新生兒大皰性膿皰病。這種細菌是被明文規定不可以出現在新生產的化妝品中的

· 護手霜和乳液中最常見的是真菌,比如白麴黴、黑麴黴、煙麴黴和青黴屬,真菌不僅會降低化妝品的質量,還會引起皮膚、黏膜、頭髮和指甲的感染。

· 很多女生們喜歡的眼影和睫毛膏,最可能被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和肺炎鏈球菌汙染,少數也會被棒狀桿菌、不動桿菌、莫拉克菌、奈瑟菌和真菌等汙染。它們可引起肺炎、耳、眼睛的感染等。

· 當然,這並不是說只要化妝品被汙染,就一定會得這些病,細菌致病還需要滿足一些條件,比如自身免疫力降低,細菌含量足夠多等等,但不管怎樣,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天天和致病菌在一起,生病的幾率肯定會升高,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小心小心再注意!

想要皮膚好,化妝不爛臉,PS姐姐整理了這些化妝品知識



既然化妝品很有可能被細菌汙染,我們應該怎麼辦?一定要注意這5點。

· 1、儘量不要和他人共用化妝品

科學研究發現,多人共用的化妝品中的細菌含量比單人使用的化妝品高很多,所以我們要儘量避免和他人共用一個化妝品。共用化妝品最常見的地方在於家庭中,朋友中,很多人喜歡和媽媽共用化妝品,很方便快捷,而且媽媽的化妝品看起來好像更加高級,其實你也是在和媽媽共用細菌。另外一個場合就是大型商場或者專櫃裡面的大品牌的試用裝,化妝品工具比如粉餅、刷子,以及一些睫毛膏,因為是免費的於是就隨便用,要知道,每個人都在哪裡試用同個東西,每天試用的人數以幾十人,這就很容易交叉感染,皮膚非常容易出現過敏反應。

如果迫不得已非要和其他人共用口紅,建議可以用刀片先切掉口紅的末端的接觸面再進行使用,或者試用側面的唇膏。

想要皮膚好,化妝不爛臉,PS姐姐整理了這些化妝品知識


· 2、注意要在保質期內使用

就像食物一樣,化妝品也是有保質期的,過了保質期化妝品裡的防腐劑就逐漸失效了,有害微生物的生長也就得不到控制了。買化妝品時最好在包裝上找一找保質期,雖然廠家規定未開封保質期是3年,但是如果瓶身上標了"12M" "6M"的字樣,就代表開封后的使用期最多隻有12個月或6個月哦。遺憾的是,有時候並不是我們沒有仔細找,而是化妝品上根本就沒有標明生產日期或保質期,遇到這種情況,一般可以在包裝上找到批號,如果是知名品牌的化妝品,用這些批號在網上也可以查到生產日期,化妝品建議不要使用到期限內的最後幾天,最好提前一個月會比較安全放心。如果你比較懶也沒關係,下面這張表給大家總結了常見化妝品在開封后的有效期(當然,請以產品包裝為準)。

想要皮膚好,化妝不爛臉,PS姐姐整理了這些化妝品知識


· 3、留意化妝品是否有變化

當化妝品出現氣味、黏度、顏色的變化,或水油分離,有沉澱物等,可能是化妝品被汙染的信號,這時最好不要使用。

想要皮膚好,化妝不爛臉,PS姐姐整理了這些化妝品知識


· 4、注意分類使用

化妝品也是有"身份地位"之分的,根據美國FDA的規定,兒童化妝品、眼部化妝品屬於一類化妝品,它們在出廠時所含細菌數量的上限比普通化妝品更嚴格——普通化妝品的細菌數量上限是一類化妝品的2倍。所以,在塗抹眼睛周圍或者給兒童使用化妝品時,要儘量使用專門的針對性的產品更安全。


· 5、儘量選擇品牌有保障的化妝品

化妝品在送到我們手上之前有可能已經被汙染,原料不衛生,工藝流程不乾淨都是潛在的風險。舉例來說,生產過程中罐子和瓶子更容易造成微生物汙染,儲存地方的環境問題也值得關注,而封閉系統配置(密封的壓泵裝)更不易受到汙染。因此,購買化妝品切忌貪圖便宜而買質量不能保證的品牌,很多化妝品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衛生度卻可能因生產工藝而異。

想要皮膚好,化妝不爛臉,PS姐姐整理了這些化妝品知識


謝謝你看完PS姐姐的這篇文章,免費送你一本價值288元的PS美膚秘籍,讓你少走20年的護膚彎路,省下80%亂買護膚品的銀子。想要領取的寶寶點擊我的頭像關注後,私信發消息:01,即可免費獲取,也可以找我詢問化妝品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