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寡婦上聯“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樂”,秀才對出下聯兩人成親

中國的對聯文化,有著歷史悠久的傳承和發展,不同於那些曲高和寡的國學經典,對聯文化其實是一種雅俗共賞的文學藝術,真正做到了世人同樂的地步。在古代,不管是學富五車的才子佳人,還是目不識丁的老百姓,都對對聯情有獨鍾。可以說對聯文化在中華文化中一騎絕塵,成為最耀眼的明珠,和每個人的熱愛是分不開的。


寡婦上聯“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樂”,秀才對出下聯兩人成親

對聯,以前又稱楹聯或者桃符,通常都是木工雕刻在一塊木板上,然後懸掛在門的兩旁。這種雕刻有的是文字,有的是門神畫像。可是後來人們發現用這種雕刻的方法既費時又費力,於是就改用了毛筆書寫。

對聯講究的是平仄押韻,對仗工整,上聯有的文字,在下聯要儘可能地避免。而且對聯的上聯又叫出句,下聯叫對句,出句的“出”字很有意思,古代選拔人才往往都會出題,而對對聯是考驗一個人是否有真才實學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對聯還要求意境高遠,要有深刻的內涵,不能只是為了填字造句,這樣便失去了對聯本身的意義。


寡婦上聯“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樂”,秀才對出下聯兩人成親

對聯的形式也包含很多,最開始的對聯都是很簡單的,但後來人們為了增加難度,發明了很多種類,比如說諧音聯、合字聯、拆字聯、數字連、謎語聯、迴文聯等等。這些對聯形式的發展,也從側面說明中國對聯文化慢慢地進行擴張和應用,而且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

歷代有關對聯的小故事有很多,比如宋代的蘇軾和蘇小妹就有很多有趣的對聯佳話,還有唐代的解縉、唐伯虎,清代的鄭板橋、紀曉嵐。他們作為對聯的大師,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素材。名人對對子誠然是不足為奇的,但是民間因為對聯喜結連理的故事就引起我們濃厚的興趣了。


寡婦上聯“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樂”,秀才對出下聯兩人成親

在北宋年間,有一對夫妻,他們之間彼此恩愛,過得十分的幸福。但是由於丈夫常年在外奔波,最後因病去世,這位女子就成了一個寡婦。在古代的家庭中,男子可是頂樑柱,如今丈夫不在了,這名女子又帶著孩子,生活必然是十分的艱苦,但為了生活,只好做一些針線活勉強度日。

這一天,這名寡婦做完了針線活,就領著孩子去外面散散心,不知不覺就帶了油桐林之中,油桐樹上長滿了大大小小的桐籽,枝葉濃密,非常好看。小孩子看到油桐樹,更是歡呼雀躍,於是撿起地上的石子用力拋出,剛好打到了桐籽之上,桐籽紛紛墜地,小孩子咯咯地笑了起來。


寡婦上聯“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樂”,秀才對出下聯兩人成親

寡婦看到這一幕,心中有感而發,於是就吟出了一個上聯“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樂”,這個上聯是應景之聯,描述的是自己的孩子打桐籽這件事情,也屬於敘事聯。這個時候剛好有個秀才從此處經過,聽到有人吟上聯,就來了興趣,仔細一聽,更覺得這副上聯很有意思。

大才子又看到了油桐樹下的寡婦,心中也多了幾分喜歡,於是就想在這位女子面前展現一下自己的才學,他苦思冥想一陣子後,對出了下聯“家人給嫁人,家人願,嫁人願”。這個對聯一出,和上聯可謂是珠聯璧合,堪稱是妙對。寡婦聽到後芳心暗動,這位秀才知道寡婦的心意,於是就託媒婆介紹,最後兩人喜結良緣,從此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寡婦上聯“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樂”,秀才對出下聯兩人成親

看來對聯還能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緣,這就是對聯文化的魅力所在。秀才滿腹經綸,正好又是單身,寡婦無依無靠,兩人的這段婚姻,可以說是天作之合了。

今日話題:如果上聯是“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樂”,你能對出下聯來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寫出自己的奇思妙對,說不定也能抱得美人歸呢!

文 | 國學大觀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