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左宗棠八萬官兵收復新疆,唯一留下照片的士兵,你肯定知道他名字

這個普通士兵的知名度很高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陰人。我國近代史上,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愛國主義者,1878年1月宣佈收復新疆,把人生功業寫在藍天大地,140多年來為人津津樂道。然而,在收復新疆的重大歷史事件中,左宗棠麾下8萬普通士兵中,僅有一個普通士兵留下了姓名和照片。

左宗棠八萬官兵收復新疆,唯一留下照片的士兵,你肯定知道他名字

左宗棠把人生功業寫在遼闊大地

我們能夠看到的這張照片,是這個士兵退伍之後拍攝的。現在看來,他的身材並不高大,沒有偉儀的豐貌,淳樸和善的氣息溢於畫面。左宗棠收復新疆後,他遭到裁汰,從此浪跡甘肅西部,成為一名虔誠的道士。所有熱愛敦煌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所有遊歷過敦煌的人,也都知道他的名字。

左宗棠八萬官兵收復新疆,唯一留下照片的士兵,你肯定知道他名字

左宗棠

直到今天,他仍然是一個話題人物。有的人尊重他,但更多的人痛罵他,功罪雜呈集於他一人之身。譬如,餘秋雨的筆下,他是一個著名的小丑。時移世易,不論怎麼說,這個退役的清朝士兵,至今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很高。

左宗棠八萬官兵收復新疆,唯一留下照片的士兵,你肯定知道他名字

敦煌道士王圓籙

王圓祿曾在左宗棠麾下當兵

這人正是大名赫赫的敦煌道士王圓籙!

1875年正月,欽差大臣、陝甘總督左宗棠,進駐甘肅西部的肅州,準備領導西征大軍收復新疆大計。彼時,左宗棠的西征大軍中,作戰部隊和保障部隊的總兵力達到8萬人。這一年,25歲的湖北麻城人王圓籙來到了肅州,參軍入伍,當兵吃糧。當時的甘肅肅州,即今天的甘肅酒泉,是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大本營。左宗棠收復新疆時,坐鎮酒泉,設置行營。王圓籙所在部隊,是肅州巡防營。

左宗棠八萬官兵收復新疆,唯一留下照片的士兵,你肯定知道他名字

肅州嘉峪關

那麼,王圓籙有沒有直接參加收復新疆的戰役?王圓籙墓誌銘說,他年輕時“歷盡魔劫,恢心名利”。學者考證說,王圓籙投軍後,在肅州巡防營當兵,並且有過去新疆遊歷的經歷。除此之外,我們看不到王圓籙身在軍旅的更多信息。是否直接進疆參加平定阿古柏的侵略,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是,左宗棠坐鎮肅州時,王圓籙正是其麾下一兵。

左宗棠八萬官兵收復新疆,唯一留下照片的士兵,你肯定知道他名字

左宗棠在肅州的兵營

王圓籙有沒有直接參加收復新疆的戰役,並不重要。無論怎麼說,左宗棠劍指天山之際,恢復固有疆土時,普通士兵王圓籙枕戈肅州,亦是豪情壯舉,可歌可風。有趣的是,左宗棠收復新疆的8萬士兵中,只有他一個人同時留下照片和姓名。

左宗棠八萬官兵收復新疆,唯一留下照片的士兵,你肯定知道他名字

莫高窟

風兒從道士塔的邊上刮過去

王圓籙在肅州投軍之時,一些道士喜歡在兵營裡活動。身在軍旅的王圓籙,此時皈依了道教。1878年,左宗棠宣佈收復新疆。兩年之後,清政府為縮減軍餉,對士兵進行大量裁汰。士兵王圓籙,此時已過而立之年,成為裁汰對象。退伍之後,身份很快轉變為王道士。

左宗棠八萬官兵收復新疆,唯一留下照片的士兵,你肯定知道他名字

敦煌莫高窟壁畫

晚清時節,肅州道士熱衷把沒有僧侶的佛教石窟寺,改造成道觀,王道士也不例外。19世紀末期,王道士來到敦煌莫高窟,居住在下寺所屬的第344窟中。1900年6月22日,在改造石窟過程中,他居然發現了藏經洞。

左宗棠八萬官兵收復新疆,唯一留下照片的士兵,你肯定知道他名字

王道士發現藏經洞的位置

王圓籙把一些佛經的卷子送給路過的士紳和官員,換些錢以便營建太清宮,修葺千佛洞,植些樹造些林。王道士的這些努力,被寫進了墓誌銘。而王道士的這種行為,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盜賣文物。

左宗棠八萬官兵收復新疆,唯一留下照片的士兵,你肯定知道他名字

斯坦因是第一個介入莫高窟的外國人

甘肅學政葉昌熾、直隸總督端方,是敦煌經卷的早期持有者。他倆人都是金石學家,都是收藏的行家,遺憾的是都沒有詢問過這些經卷的出處。王道士等來的,是英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以及日本、德國和俄國的考察隊……

左宗棠八萬官兵收復新疆,唯一留下照片的士兵,你肯定知道他名字

敦煌莫高窟中的珍品

結語:1931年農曆4月,王道士去世,享年81歲。彼時,敦煌已成為世界的敦煌。陳寅恪說:“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今天,藏經洞的發現者——王圓籙的道士塔仍矗立在曠野中,漠風吹過,碑文已看不清楚。道士塔,絕不是我們憑弔的對象,那是敦煌輝煌文化的恥辱柱,更是一個大大的警示號。(文/樊前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