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上海已完成來滬重點人員集中和居家隔離,嚴格隔離14天

防控新冠肺炎,上海這個超大城市如何佈局一張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的網?又如何讓這張網發揮作用?

1月26日,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控情況新聞發佈會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表示,各轄區落實屬地責任,對重點地區來滬人員進行全面排摸檢查,目前已對來滬重點人員完成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

截至1月25日24時,上海市累計發現確診新冠肺炎病例40例,其中37例目前病情平穩,1例病情危重,1例出院,1例死亡。死亡病例為88歲男性,合併嚴重心肺腎等多臟器功能不全。目前另有95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之中。

這40個病例中,武漢居住地的病例15個,到武漢旅行過的病例16個,還有9個病例是有非常明確的病例接觸史。

上海已完成来沪重点人员集中和居家隔离,严格隔离14天

入滬通道的安全防控

1月26日,上海市交通委公佈了省際道路客運暫停營運方案:即日起,上海省際客運站發送與到達所有班車(含外籍班車)、省際包車(含外籍包車)停運。

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將配合公安等部門在進出市境道口查堵勸返,對違反停運規定的本市經營企業將予以重處,涉及的省際班線經營權一律收回、涉及車輛的道路運輸證一律吊銷。此外,對違反上海市政府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一級響應相關規定的,還將移送相關部門依法處罰。

1月24日,上海宣佈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鄔驚雷說,上海也在嚴格檢查各類來滬人員。上海市交通委、公安和民航等部門通力合作,在高速公路主線和收費站、公路道口和機場對外地來滬人員和車輛進行全面排查,重點檢查疫區來滬人員和車輛。可疑人員落實屬地化管理原則,發現疑似病例,由當地急救中心送當地發熱門診就診。

與此同時,上海全面落實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措施。各轄區落實屬地責任,對重點地區來滬人員進行全面排摸檢查,目前已對來滬重點人員完成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嚴格落實14天的隔離時間要求,確定各區隔離賓館,並進一步完善集中隔離規範。

隔離觀察的人在隔離期不能串門、不能外出,同時實行每日兩次測體溫,以及其他症狀、健康狀況的登記和報告,隔離觀察點也會指導他們做個人的防護以及隔離點的日常消毒。

目前在各區設置的集中隔離觀察點,是不是會對周圍的市民健康有影響?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市預防醫學會會長吳凡明確表示,設置的集中醫學觀察點對周邊的居民沒有影響。

吳凡說,被隔離觀察的人在被隔離的當時是健康的,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之所以隔離,是因為從目前有限的對病毒本身的瞭解來看,病毒感染以後可能會出現一些輕症患者,有的可能當做普通感冒沒有去醫院看,也可能出現“隱形病人”。

“設置14天的集中隔離,就是為了消除這些處於潛伏期或者隱性感染期的人對市民造成傳播的可能。”吳凡說。

鄔驚雷說,目前判斷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是在14天以內。為了市民的安全,需要給重點地區來的人們集中提供一個住處,同時進行醫學觀察。這是一個負責任的舉措。

同時,這些集中醫學觀察點區域還會實行各項嚴格的消毒措施,工作人員也會做好防護,會對裡面的生活垃圾做專門的處理,避免可能出現的交叉感染。

“這些人需要觀察,在觀察期間他們不是病人,請市民朋友們放心。”鄔驚雷也同時表示,有發燒等症狀的人,已經從另外的途徑,安排到發熱門診進行排查。

在篩查過程中,鄔驚雷介紹說,上海採取的措施是:對發熱並有呼吸道症狀的病人,通過全市110家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精準分診,對可疑待排重點人員由健康觀察點發放口罩,並按照要求,將其就近轉送至二級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進行診療。

如發熱門診判定為疑似病例的,醫療機構會立即向所在地的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並採集病例樣本,由區疾控中心開展樣本實驗室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

一旦確診,將由專用的救護車將這些病人轉運到定點醫療機構,按照集中收治的原則進行隔離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一方面是統籌醫療資源,安排最強有力的醫療力量和醫療機構進行醫療救治。一方面是科學救治患者。成立市級、區級、院內醫療救治專家組,定期組織專家會診,制定有效的醫療救治方案;加強定點醫院醫護人員配備,確保對集中收治病例日常救治。

同時,全力救治重症患者。“關注確診病例中的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特殊人群,重症病例加強重點會診。成立由華山、中山、瑞金、市一等醫療機構醫療專家組,分批輪換入駐定點醫院,共同做好重症病例、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鄔驚雷說。

目前,在整個確診的40例病人當中,第1例患者已經出院。

目前救治中物資消耗比較多,除了醫用口罩、密閉隔離衣,還有檢驗設備等,“我們也及時做好採購、儲備以及發放的工作,保障醫療救治能夠順利進行,同時也是保護好我們醫護人員,全力防止醫護人員的感染髮生。”鄔驚雷說。

不發佈各區數據

目前外地有些地方通報中會通報不同的區或者地級市病例的具體情況,不過上海並未發佈各區數據。

對此,鄔驚雷解釋說,上海相對地域面積比較小,人口流動比較大。從確診的病例情況來看,每一個病例都有不止一種標籤,比如戶籍地、居住地、就診醫院所在地等,從流行病學調查來看,這些標籤並不是太科學和規範。

因此,上海對這些有傳染性的疾病更多的是用流行病學調查的數據來體現人的回溯軌跡。“我們沒有很刻意地分區發佈,而是更加關注流行病學史。”

吳凡也表示,在做流行病學調查的時候,已經把病例可能的連接者進行了嚴格的排查。一旦病人送院治療,他在此前14天中有可能接觸的人都已經納入到嚴格的、密切的管理中。所有的密切接觸者又分為兩個管理措施:居家隔離觀察,或集中的醫學觀察。

“從國家傳染病統計要求來說,是以診斷地作為標準的。(因此)各家醫院所在地、兒科集中定點治療點所在地的數字都會很高。”吳凡說,這樣的信息如果公佈給市民,反而會產生誤導。

確保口罩不斷銷、不斷檔

新冠肺炎發生以來,上海市民對口罩的消費需求急增。需求突然爆發,再加上企業春節放假,庫存一時難以補足,所以一些零售網點出現了斷銷的情況。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說,上海市商務委第一時間組織了上海市主要的醫藥零售連鎖企業,如國大、華氏、第一醫藥、益豐、雷允上、余天成等,緊急調貨,補充庫存,確保口罩供應,並按照日常價格銷售。各相關部門也在企業組織採購的基礎上,多方努力,挖掘潛力,統籌國內外市場的資源,擴大市場供給。

據初步統計,1月22~26日,在上海市主要醫藥零售企業銷售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向零售端投放口罩超過400萬隻,確保每日都有穩定的供應量。據監測,截至今天(26日)16時,上述主要醫藥零售連鎖藥企口罩銷售量為143萬隻。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做好口罩等重要商品的動態市場監測,進一步加強和保障供應。”劉敏說,一方面,商務委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挖掘本市產能,儘快組織恢復生產,擴大產能,增加供給。二是積極會同各大醫藥零售連鎖企業拓展渠道,籌措貨源,並根據市場供求的變化,優化零售網絡佈局,確保市場不斷銷、不斷檔。

隨著春節假期結束,生產企業的產能將進一步恢復,口罩供應的能力也會逐步提升。

最新的反饋信息是,上海松江區一家口罩生產企業已經提前復工,一條生產線恢復生產,將逐步進入正常的生產供應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