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城市好還是郊區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為何會掀起“郊區熱”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大量的城市居民湧入了郊區,並打算在那裡長期居住,其中以白領為主要力量的中層階級佔了大多數。

這種現象與二戰後城市危機、環境汙染以及人們對自身生活的要求都有著很大的關係。

城市好還是郊區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為何會掀起“郊區熱”

一 工業經濟的發達衍生的各種問題

由於市場經濟的發達,美國的城市發展也是超前的,但是城市化速度過快就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二戰結束後,美國開始大力發展工業經濟,一方面發展工業經濟可以提升國家的經濟實力,提升國際地位,另一方面出於與蘇聯爭霸的需要,發展工業經濟也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工業經濟的發展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間接推動了美國“郊區熱”的盛行。

首先,工業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與蘇聯爭霸,20世紀中期的美國和蘇聯處於“冷戰”階段,蘇聯原本就是工業大國,為了對抗蘇聯,美國的工業發展更是首當其衝。為了隨時同蘇聯作戰,美國修建了大量非常寬闊的道路,用於飛機跑道起飛和坦克行動的暢通無阻。寬廣的道路雖然適用於作戰,但是對人民的生命安全和交通卻產生了極大的隱患

。由於道路過於寬闊,常有車輛因為行駛速度過快而無法剎車,造成交通事故甚至車毀人亡,路上的行人也常常因此出現意外。

其次,工業經濟的發展使一些老人無法適應,城市的喧囂使他們更加嚮往心中的田園生活,中產階級和社會上層精英的差距可以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向郊區遷移則可以生活的更加自由,減少生活的壓力。郊區的房子和城市相比自然也廉價了很多,老人在郊區居住可以頤養天年,年輕人在城鎮居住可以隨心所欲。

城市好還是郊區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為何會掀起“郊區熱”

其三,工業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從二戰結束後,不僅美國,歐洲和亞洲一些國家也因為工業發展而忽視了環境汙染的問題。出於和蘇聯爭霸的軍事原因,核武器的研究和各種化學材料使用造成的汙染,使城市的環境和土地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城市的環境變得惡劣。美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內華達州,城市的居民都出現了甲狀腺腫大的病情,而其中的水、食物、動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與城市這些糟糕的情況相比,空氣清新的郊區則更加被人們所青睞,大量的城市居民向郊區遷移。

其四,美國政府忙於和蘇聯爭霸,沒有時間關心城市化過快造成的大量居民“郊區熱”的問題,儘管有相應的改革措施,但都成效甚微。

二 人口的增長使城市擁擠

20世紀初期,人們出於大城市能賺錢的夢想不斷向大城市湧入,雖然經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人口大量減少,但是工業的再次興起,使城市的居民又活躍起來。美國地大物博,各種資源豐富,應有盡有,東部沿海和中西部平原相互連接,有頻繁的貿易往來。

經濟的發展必然使人民生活富裕,人口不斷增加。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也越來越擁擠,主要表現為住房緊張、交通堵塞、人民的就業和看病壓力也逐漸增加。

城市好還是郊區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為何會掀起“郊區熱”

既然城市的擁擠使居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那麼同樣廣大卻居住量很少的郊區就成為了他們的首選。以中產階級為代表,他們在社會上處於一個不高不低的位置,比起在城市巨大的生活壓力和人口的密集,不去去往郊區,那裡不僅人少,而且也會使他們的地位得到認同,還可以減輕壓力,何樂而不為?同樣比起在城市的交通擁堵,郊區雖然有些不太方便的地方,但是卻不會堵車,從而對自己的工作造成影響。

三 美國人對居住環境的要求

進入新的時代,由於戰爭剛剛結束對人們心理和身體上造成的傷害,使得人們需要相對安靜的環境,這種環境不能是喧囂的城市,而應該是平靜祥和的田園。於是許多人對城市的反感和對新城鎮的嚮往推動了城鎮化的進程,人們的嚮往,正是城鎮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市場經濟的盛行,拉動了消費水平的上升,在城鎮生活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主流,也成為了社會發展的潮流。

20世紀60年代,美國實行了“示範城市”的計劃,大力開展城鎮化,尤其注重發展小城鎮。在此後的幾年間,大城市的人口不斷減少,而周邊的鄉鎮人口開始逐步增加。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城鎮的工商業經濟也不斷髮展,可以說美國政府的這一試驗,使人口的流動分配更加均衡,實現了資源的合理配置,帶動了中小型城鎮的發展為美國的城鄉結合戰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城市好還是郊區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為何會掀起“郊區熱”

但是在城鎮化過程中,由於美國政府過度的強調市場經濟,使得這些城鎮的經濟一度不受控制,土地汙染、環境汙染、水質汙染等問題捲土重來。好在後來政府加強了宏觀調控,提出綠色環保的理念,才讓城鎮重新煥發了生機。

四 總結

美國的城鎮化是一部曲折的城鎮化史,它不同於任何國家由於外在的原因被迫進行,而是處於本國發展的需要,積極自主的進行的試驗。它是在城市和鄉村的矛盾中產生的,是美國中小鄉鎮工商業蓬勃發現的見證。美國城鎮化的發展同時也帶給了中國鄉鎮發展很多啟示,其中資源合理配置、綠色環保、城鄉同步的理念,與中國的科學發展觀極為相似。

其城鎮化的過程中,尤其注意人民的想法,無論城鄉如何發展,都是需要人民去推動的,人民對城鎮化的推動和信任,

才能使美國既擁有繁華的城市又擁有富饒的鄉鎮。這也是美國人“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

城市好還是郊區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為何會掀起“郊區熱”

總之,美國的城鎮化經驗值得全世界“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選擇性的吸收,才能創建一個更優秀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