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對這句你是怎麼理解的?

老孫遁世無悶


腦子想事,嘴上關事,好話多說,廢話少說。即便正確,話想三遍,傷人一百自損三千。


Grace65659471


大概是在讀富蘭克林傳記時讀到過這樣一句名言:傻子的心長在舌尖上,智者的舌長在心裡(大意如此不會錯)。當時就很喜歡這句話,所以一直就在記憶中保留下來了。

獨生子女特別不願意面對的一個事實是,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所定義的生活現狀,絕不是為你量身定做的,也不是為任何別人量身定做的。不是凡人凡事都要由著你的性子來,而是正相反,凡人凡事你都必須放低姿態,甚至放棄自我去識,去辨別,去學習,去適應。否則,你是難以融入生活適應社會的。

這就是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的現實必必然。

記得大概是《克雷洛夫寓言》裡說的。池塘裡的青蛙們的國王是一段朽木。起初青蛙們很敬畏這位國王,但一段時間以後便覺得國王不僅平淡無奇而且死氣沉沉,便齊聲沒完沒了地叫嚷,要求上帝另派一位國王下凡來統治它們。結果上帝不耐煩了,給它們派來一隻專吃青蛙的猛禽(對不起名稱我忘了)……

我本人早已退休賦閒,但經常提醒自己不要為老不尊。重點是少管孩子的事,因為孩子比我方方面面都強;不要顯得比媳婦兒強,這樣一日三餐不會單調,她叫你做的事也會越來越少(現已與疫情同步接近清零)。這可是"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帶來的實惠哎!


老頑童雲海


“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對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

“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出自曾國藩經典語錄。

那麼我們該怎樣理解這句話呢?

這裡我們不仿試著逐句的分析:

一、“行事不何任心”。

世間萬事萬物,不是以單一的形式出現,而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不能任意隨性,任由著自己的性子,毫無謹慎的行事。

行事不可任心:

1.面對繁雜的事物,應用心化繁為簡,即可看清待處理的事的來龍去脈,也可做出正確的研判,做到正確的處事。

2.做事不能憑著自己的感覺和單純的個人認知去做;而應客觀觀察,調查研究後再謹慎處置。

3.我們不能:做事僅憑自已內心的喜好,在看問題前就戴有個人的主觀色彩;做事喜偏向自我感覺,不去客觀多角度分析而為。

4.做事僅憑個人經驗。經驗固然重要,但在特殊的情況下,往往自已的經驗存在侷限性的,是無法到達事態的細節末梢。這時僅憑藉經驗做出判斷行事,必然會出現武斷,傷人害已。

5.做事前要悶心自問,自己所做的事是否客觀,是否做到公平合理。

所以,我們在做事前後,都應深思熟慮,不可任心而為。

二、“說話不可任口”

曾國藩也說過同樣一句話:“說話如水,做事如山”,可見說話要有技巧。

孔子說:“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可見說話是何等重要。

1.言為心聲,語言的處置能力,也能顯露出一個人的修養與學識。

2.無論是親情還是多麼深厚的友情,我們除用心相交之外,開口說話,也應注意說話的語氣,說話的分寸。

3.要注意語言所具有的色彩:褒義和貶義色彩。

說話時,要注意到語言、話語的褒義和貶義的感情色彩上的分辨,並能恰如其分的運用。

4.說話不能像小鋼炮似的直來直去,措辭要有分寸。即使自已處處在理,也不能措辭激越,會給人有得理不饒人的感覺,往往把簡單易處理的事,變得複雜。

5.說話不能口無遮擋,以該事不相干的事不要插入,不然把會把事情的是非,弄得曲屈彎彎。

6.說話時,不能實話直說,應像水一樣,潤物無聲;這樣,易於形成心與心的交流,促進心與心的融合。

7.平時不說:閒話、怨話、狂話、胡話、惡話。

①閒話,東扯西拉,易無事生非。

②怨話,多不思進取,不僅破壞自己情緒,也坡壞別人的思想和情緒。

③狂話,目中目人,易範眾怒。

④胡話,象病人一樣,沒有嚴謹的思想主題,亂七八糟的胡亂說話;讓人感覺言語不周、智障,厭惡,極難受常人待見。

⑤惡話,不寬容、不厚道、不積口德,傷別人同時,必遭惡報。

以上就是對“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這句話的理解和看法。


沿流溯源


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這句話很有警示和借鑑意義。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個人修養不外乎是如何做事做人。記得在校當學生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想當個“三好學生”。“三好學生”的三個要素是:思想品德好、身體好、學習好。同理套用,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也要做個“三好人”。“三好人”的三大要素是:說好話,做好事,做好人。

從上述“三好人”的自定義,“說好話”不是說一味地去說那些令人聽起來舒服的媚人媚眾的話,這裡指的是千方百計要把“說話”這件事認真辦好。比如說,你首先要弄清楚,這番話要對誰說,要達到怎樣的預期效果,要怎麼去說才得體等。同理,“做好事”也是要弄清楚,這件事情要為誰而做,要達到怎樣的預期效果,怎麼去做才有成效。

“行事不要任心,說話不要任口”告誡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慎重,要有計劃,要先思考,再認真去做。而不是說,辦事很隨意,很任性,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考慮方式,不念及成本,不計較後果。

同樣道理,不管說什麼話,也都要先思考,要考慮到各種綜合因素,以及相關的連鎖反應。在我眼裡,很多情況下說話比做事更重要。在生活中,說話是多麼簡而易舉的一件事,非常容易犯錯。亂說話容易傷害人,破壞人際關係,造成人際環境緊張。我們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講。印證的就是這個道理。

綜上所述,請諸位銘記: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這是我的回答,也算是有感而發,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希望你從中得到啟發和借鑑。


桂林市韋氏教育


小時候,童言無忌,說些可愛的、萌萌的、傻天真的話,把大家逗的很開心。那時單純幼稚,認知有限,再隨意都是對世界、周遭事物好奇和探索

作為成人,首先要有約束自己的能力,這個社會也是有遊戲規則的。在工作中任性而為,不控制自己的言行,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只為發洩心中不滿,或是為己私利,中傷他人。一是不成熟,二是因果循環,充滿戾氣、任性而為、眼裡只有自己的利益,在這個社會也許一時能獲點小利,長久下來,一個不尊重他人,不為他人著想,只顧自己的人,能走的長遠嗎?

其次,一個不能控制情緒的人,能處理好事情嗎?說話不經大腦,做事不思考,凡事只憑心情,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維護好客戶,與父母、孩子、家人相處融洽嗎?

再有,有這種思維,我覺得源於家庭的管教,一個是溺愛長大,養成目無尊長,唯我最大;一個是從小被忽視,被虐待,家庭關係不和諧。內心的自我邊界不知道在哪裡,也想要找到認同感,可從小聲音被視而不見。要通過發聲、發脾氣,尋找認同感,但如果有讓他感到童年時不好的感受,就是觸發點,他會不受控制的爆發,而且觸發點很多,內心深處是敏感的。

溺愛長大的人,總是在被滿足中,一有要求未被滿足,就覺得被不公平傷害了,認為自己有權發脾氣,為自己感到難過,或者會以一種對別人有破壞性傷傷害性的方式來報復。他需要的是別人都圍著他轉。

一個行事任心,說話任口,很少是生活幸福的人,因為世界不是隻圍繞他,只服務他。他總是不滿意,不開心,有要求。這樣的人你說會幸福嗎?


春暖花開285870116


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認口。

說的是不可任性,不可為所欲為。

人們都有一個毛病,就是,都願意指手畫腳,好為人師。

都認為自己說的、自己做的,都是完全正確的,而別人的說法、做法,都是錯誤的。

從大的範圍來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

在仕途上,如果不是省長,也是市長,最起碼也可以當個區長,而你現在只是一個老百姓。

從錢途上來看,如果你所說的都是對的的話,那麼不是億萬富翁,也是千萬富翁,最起碼也是個百萬富翁,而你只是一個掙工資的小人物。

從這方面可以推導出,從出生到現在,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我們所獲得的知識,我們的判斷,可以說,完全都是錯誤的。

有句話叫做沉默是金。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句話,母親用幾年的時間培養孩子說話,但是卻要用一輩子的時間,讓孩子學會閉嘴。


市場推廣說法


表面上看這句話彷彿是要告誡人們,不要想什麼就說什麼,做事說話要有底線!其實這就是陰謀論勢力小人的典型嘴臉。

試想一下如果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口是心非,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那麼這個世界還有公理可言嗎?如果大家見到壞人和醜惡的事情都謹言慎行害怕惹事上身,那麼這個社會的道德規範必將徹底崩塌。

不能直接抒發心裡的感受,不能直接說出心裡想說的話語!每個人都裝腔作勢的戴著面具生活在虛偽的世界中,將是怎樣的一種生活?

依稀記得戰爭時期的一位勇士說過的一句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有死,兩者皆可拋”。

當然我們也不贊成隨心所欲的噴子和嘴炮!把懟人當成樂事……!但只要是真誠的情感,真實的人和事,善意純良的態度,為什麼不想為什麼不說?

希望人世間多一些真誠,希望世界多一點愛,希望人與人之間少一些虛偽和欺詐,希望真誠善良理解關愛永駐人間。


涼茶9881


有錢才能任性,一個整天為口奔馳的人是沒有任性的資格的,所以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都要小心翼翼,三緘其口,言多必失,更別說是任心任說了,多聽多做少插嘴是最安全的。

做一個簡單的人,好相處就處,不好相處就不處,不要一廂情願去迎合別人,你努力合群的樣子並不漂亮,不必對每個人好,他們又不給你打錢。



彩虹糖oO


我的理解是:不可任心就是做事一定要講底線,不可任口就是說話一定講口德。底線就是原則,什麼事可做什麼事不可做?自己心裡面要有數,只有明辨是非了,堅持原則了,心術才正,才不會去任意支配行為。講口德也是做人的標準,信口開河者從來不受歡迎,所謂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就是口無遮攔引發出來的,所以,古人十分崇尚一言九鼎之人,而力戒信口開河六輩。


記憶黔南智熠文化


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我的理解,不論做什麼事情,往往不是我們心裡所逾期的那樣。當前這個社會很現實,有時去做一件事情,結果有時突如期反,還有時意想不到,總之不管做什麼事吧,最好要做最壞的打算。再者說話不要任口,我認為,與人做事交往之前,一定要用腦考慮好了再說,最好是言簡意明。不要隨心所欲張口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