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城市孩子培訓班加努力已經遠超農村放養孩子,農村孩子怎麼辦?

快樂農民頭


關鍵還得看學生後天的努力。城市學生因為家庭條件的優越,通過培訓班加個人的努力,只是說他在學業上有所斬獲。相反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在生活的適應能力以及意志力方面要比生活在城市的孩子要強很多,相信他們未來同樣會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凡事要從兩方面看,貴在看結果。


劉新澤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昨天接觸了一位家長,她帶著大兒子來諮詢英語培訓的事。

孩子已經上七年級了,英語和數學成績都在50分以下,在農村讀中學。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會覺得很棘手:如果只是補習英語的話,數學怎麼辦,將來的物理和化學怎麼辦?我們都很清楚他現在就讀的中學是怎樣的水平和校風。

我們校長是她的親戚,她幫忙出了個主意:讓這個孩子重讀七年級,幫他轉到城裡上中學。該家長有些猶豫。我就插了句:如果不想耽誤一年,那就完全依靠補課,全科都要補,這會是一筆很大的費用。

在認真和孩子詳談過後,最終決定重讀七年級。希望那個孩子未來的路會走得順一些!

從這件事也可看出:農村教育和城裡教育相差不止一點點。父母對待教育的態度,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都會影響到農村學校老師對待工作的態度。在農村學校工作的老師應該也會有想好好教育孩子的,但如果班上的學生都不好好學習,家長們也都不重視,估計那份激情也會慢慢被磨沒了…

一個農村家庭如果重視教育,就不要讓父母雙方都外出打工,並且要對孩子從小灌輸這樣一個觀念: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身的命運!即使在農村中學,只要努力,也還是會有出路的

一個好母親影響三代人,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靈魂。破解“農村孩子的出路在哪裡的問題”,要從農村媽媽身上著手。

題主總結了農村父母的兩個問題:一個是因為幹活沒時間關心孩子學習,一個是出去打工沒辦法關心孩子學習。總之,這兩種情況下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都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真正地關心和付出。

一個家庭,至少應該有一個人負責對孩子對孩子的日常教育、包括身體的成長、習慣的養成、學習的督促引導。大部分農村家庭,掙錢的任務主要還是爸爸的,那麼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責任就落在媽媽身上。

媽媽責任重大。

媽媽怎樣才能更好地擔起這個責任。

1.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擺在第一位。

一個民族的未來是孩子,一個家庭的未來也是孩子,孩子幸福快樂、有出息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功,但孩子的成才需要付出時間、勞動和心血。

做媽媽的要認識到這一點,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成長其實沒多長時間,一旦錯過,就再也補不回來了,多陪陪孩子,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引導他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克服困難,而不是平時不管不問,出了問題一味打罵。

掙錢沒有孩子的成長重要,錢有花完的時候,但有出息的孩子誰也奪不走。掙一座金山銀山 ,孩子不爭氣,早晚也會敗光。當父母的要想明白這個道理。

2.但不因此而焦慮。

武志紅說,有問題的家庭結構,往往是一個焦慮的母親,一個缺席的父親和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媽媽焦慮的原因多種多樣,夫妻不和、丈夫掙錢少、工作不順利、孩子不爭氣等。

這種焦慮很容易轉嫁到孩子身上, 在教育孩子上容易走極端,自己已經很不幸福了,希望孩子考好學校,長大找好工作,幸福生活。因為怕孩子落後於其他的孩子,所以對孩子的落後嘮叨、催促、甚至侮辱打罵,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甚至不如不管不問環境下長大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低幸福值,低自尊,無力無奈又很叛逆,長大後生活往往不幸福。

3.爸爸要給媽媽足夠的安全感。

很多家庭,媽媽焦慮、媽媽出去打工,都是因為爸爸這個家庭的頂樑柱,頂不了梁,能力不行,不能養家餬口,媽媽才焦慮,才無奈之下出去打工。

給不了女人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做媽媽的才焦慮不安,這種焦慮不安,對教育孩子來說,簡直就是大忌。

4.媽媽們可以多多學習,提高自己“當媽媽技能”。

世界上最需要培訓的是做家長,我們大部分人不會做父母,但遺憾的是,我們沒有做過任何培訓和學習就上崗了。做媽媽很難,尤其在農村做好媽媽,因為知識文化的限制,我們真的不懂得什麼教育孩子的方法,對教育孩子無能為力,有時候想做好,但是力不從心,不知道怎麼才能做好。

那麼我們就要多多學習,向會教育孩子的家長學習,多看書,多請教,讓自己變成一個懂孩子懂教育的智慧媽媽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沐坤科技智慧課堂C30


雖然一再提倡教育均衡發展,但是城鄉之間的差距,貧富家庭孩子之間的差距是越來越大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我記得剛教書那會,班級裡學習好的孩子家庭條件一般化的居多,學習差的往往都是父母生意忙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可是最近幾年,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學習成績是越來越好,家庭條件一般或是很差的孩子成績越來越差。

第一現在的孩子起點不同。可以說從懷了孩子就有了競爭性。有的家庭比較重視胎教,我見過許多孕婦去練習瑜伽,聽音樂,畫畫,對孩子怎麼有利就怎麼做。也有的孕婦坐在麻將桌前打個半天麻將的,或者沒事坐在小區門口三五成群聊天嗑瓜子的。

第二家庭重視教育程度不同。現在越有錢的家庭吃到了教育紅利,所以他們知道知識改變命運,對下一代會更加投入教育經費。可有些家長總喜歡拿一些讀書無用的個例來自我安慰,自己一年買幾部手機都可以,給孩子交幾百塊錢補習費或是資料費,總是懷疑老師怎麼怎麼樣,然後大罵一通。

現在教育改革提倡素質教育,學生每年都要寫素質測評,你就會發現,有的孩子能寫無數條,各種證書獎狀,有的孩子一片空白,只有自我評價能寫上幾句。農村的孩子如果不拼命努力學習,和城市裡的孩子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寒門出貴子的機會越來越小。

農村現在的學校條件越來越好了,可是軟件跟不上,無論是從師資水平,還是周圍整體學習氛圍,眼界等等都是無法和城市相比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要去市區買房子送孩子上學的原因。

農村孩子的出路在哪?如果你的孩子聰明,願意學習,家庭條件也還行,能送市裡的就送市裡學校,或是條件不錯的私立學校,也可以選擇口碑不錯的周邊學校。如果你的孩子不願意學習,自己也無力改變困局,那也要讓孩子堅持到初中畢業,然後去職業學校學一門技術吧!

以上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源小米


農村孩子放養?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在我們老家農村的孩子也是各種培訓班,不比城裡的孩子差。

在我們老家,條件稍微好一點的到孩子上上學的年齡都去縣城上了,租房子也好買房子也罷,反正為了孩子都挺拼的,這其中很多是父母在外打工而老人在家照顧孩子的。

今年暑假回家,走到鎮上遇到同村的一個叔叔,一問才知道是送孫上興趣班的,注意是興趣班,不是培訓班,他孩子還在上幼兒園,也是專門送到鎮裡上的,星期天還要專門送孩子去上興趣班,繪畫、跳舞什麼的都有上,對比之下反而我們孩子雖生活在所謂的新一線城市,出門都是興趣班,但我們卻還是在放養。

回到老家,我兒子興奮地去找他曾經的好朋友玩,結果跑到人家裡一問,人家去上幼小銜接班了,那孩子奶奶問我“你們今年也上一年級,不上幼小銜接班能行嗎”那一刻,我感覺被深深鄙視了。

孩子奶奶可能看出我比較尷尬,忙說:是孩子爸媽讓他們,他們文化程度不高,在家教不了,孩子爸媽雖然不在身邊,但教育孩子上還是得聽他們的。

所以,在我看來,現在農村孩子的教育不但不落後,反而他們的父母更雞血,也可能是不能陪在孩子身邊的補償心理,也可能是在大城市的影響,在孩子的教育上他們還是很捨得投入的,雖然這種投入不一定能彌補不在身邊的陪伴,但有總比沒有好。

最後說一下,我們老家人是中部地區的一個普通農村,不是特別富裕,大多數年輕的父母在外打工,留老人在家裡照顧孩子,雖然不太認同他們在孩子最該陪伴的年齡外出,但他們也在儘自己的努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和教育條件。


雙寶媽育兒


昨天接觸了一位家長,她帶著大兒子來諮詢英語培訓的事。

孩子已經上七年級了,英語和數學成績都在50分以下,在農村讀中學。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會覺得很棘手:如果只是補習英語的話,數學怎麼辦,將來的物理和化學怎麼辦?我們都很清楚他現在就讀的中學是怎樣的水平和校風。

我們校長是她的親戚,她幫忙出了個主意:讓這個孩子重讀七年級,幫他轉到城裡上中學。該家長有些猶豫。我就插了句:如果不想耽誤一年,那就完全依靠補課,全科都要補,這會是一筆很大的費用。

在認真和孩子詳談過後,最終決定重讀七年級。希望那個孩子未來的路會走得順一些!

從這件事也可看出:農村教育和城裡教育相差不止一點點。父母對待教育的態度,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都會影響到農村學校老師對待工作的態度。在農村學校工作的老師應該也會有想好好教育孩子的,但如果班上的學生都不好好學習,家長們也都不重視,估計那份激情也會慢慢被磨沒了…

一個農村家庭如果重視教育,就不要讓父母雙方都外出打工,並且要對孩子從小灌輸這樣一個觀念: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身的命運!即使在農村中學,只要努力,也還是會有出路的!


風中起舞


對於這個問題,我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在城市孩子優勢很多,比如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讓孩子上培訓班,捨得花錢,晚上陪伴學習。在學校裡絕大部分學生學習刻苦認真,成績優秀,是因為大環境有利於孩子的學習,環境影響人。城市家長的素質普遍比較高,從遺傳的角度來看,其孩子也優秀。

農村孩子在學校裡學習,由於範圍小,競爭力相對弱,刻苦程度不夠。家長整天干農活,早起床,晚睡覺,掙點錢謀生,哪裡捨得花錢讓孩子上培訓班。晚上也不可能陪伴孩子學習、讀書、做作業,幾乎是放養孩子。

總之,城市與農村孩子是有差別的,希望農村家長多向城市家長學習,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多陪伴孩子學習,掙錢重要,培養孩子更重要,讓孩子將來有個好前途。


葉立存


論條件,農村孩子完敗

不得不說,城市的孩子學習條件要比農村的孩子學習條件優越的太多。無論是從家庭條件對比,還是從師資力量對比或者是學習環境的對比,城市的孩子都全方位的碾壓農村的孩子。

各種先進的教學設施和教學手段,非常優秀的老師和優越的教學環境,全部都集中在城市,城市的孩子每天補課的時間都要比農村孩子學習的時間長,所以在城市的孩子和農村孩子對比的時候,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因為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差距巨大,這才是導致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有天壤之別的原因。

農村孩子別灰心,學習還是靠自覺

不過學習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活動,他不單純決定於有好的老師好的環境,好的教學手段,好的補課班,最重要的還是孩子有一顆自覺學習的心以及強烈的自律。

在城市當中也有很多孩子,雖然上著很貴的補習班,上著很貴的私立學校,在很優秀的老師手底下學習,但依然啥也不是。

最重要的就是孩子他沒有一個自律精神以及對於學習的渴望,工作孩子的一點優勢就在於很多孩子他渴望通過學習去改變命運,也只能通過學習去改變命運,而城市孩子可能選擇要更多一些他們享受的東西更多一些所以心思和精力又要分散一些。

多數農村條件並不太差

其實現在有很多農村的條件並不是很差,現在農村的學生都到鎮裡去上課,這裡的教育水平其實和很多縣級市的教育水平幾乎沒有差異,用的教學設施和手段也都是一致的,現在的農村家庭,大多數都比較富裕,也捨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資。

只有個別的偏遠地區的農村條件要差一些,那裡的孩子受到的教育要次一些,但是這絕對不是大多數,是極少數。

農村家長要多學習,教育要多投入

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個拉開差距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來自於雙方父母的能力上的差距以及思想認識上的差距,多數的城市的孩子的父母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在教育的孩子的時候有著良好的方法和很多農村孩子的父母卻不具備,所以很多農村的孩子,他的家庭教育並不是很出色。

同時國家對於農村教育的投入也應該要更大一些,更多一些保障農村中學或者小學,能夠有一些優秀的老師新鮮的血液流入進去,優秀老師帶去的不僅是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更能夠給孩子一些新鮮的指導,充實教師隊伍,激發當地的教育的活力。


宇宙最好老師


不可否認,城市裡面的孩子所享受到的教育條件肯定是優於農村孩子的。不管是學校的硬件還是師資或者是課外的培訓班學習。這也是近年來好多農村家庭遷徙到城市來,只為一個目的,那就是讓孩子接受到好一點的教育。

一個人的成功與否,環境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古代有孟母三遷一說,而今有大量農村子弟湧入城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然而,難道真的是隻有城市孩子才能接受到好的教育嗎?事實並不然。因為,目前的高層領導人一再強調教育要均衡化,為縮小差距,不斷地輸入優秀的教師出去支邊和支教,增強流動性。讓每個孩子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

再說,這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你真的想學習好,那是有很多途徑的,未必一定要到所謂的培訓班裡去才行。孩子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遠程學習,獲取好多的知識經驗。

筆者認為農村孩子的學習好壞最大的根源還在於父母的一種意識,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打地洞”,這就是說每個父母對孩子的預期是什麼?你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你就得照著那個方向去努力。

我有個表妹,家庭條件一般,生了二胎後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大的孩子沒有錢送培訓班學習,妹夫就給孩子買了一本課外書,讓孩子自學,不懂的地方,問問高一級的孩子。因為課外書最後都有答案附在後面,孩子一邊自學一邊摸索著做題,成功了就很高興,學習成績也非常好,後來考上了一所很不錯的大學。

所以說農村孩子與城裡孩子學習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我是不認同的。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的孩子,我覺得差異不是很大的。當然,偏遠地方可能會存在這種問題。

我是佳期有遇 歡迎互動留言


佳期有遇


一個好母親影響三代人,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靈魂。破解“農村孩子的出路在哪裡的問題”,要從農村媽媽身上著手。

  • 題主總結了農村父母的兩個問題:一個是因為幹活沒時間關心孩子學習,一個是出去打工沒辦法關心孩子學習。總之,這兩種情況下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都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真正地關心和付出。

一個家庭,至少應該有一個人負責對孩子對孩子的日常教育、包括身體的成長、習慣的養成、學習的督促引導。大部分農村家庭,掙錢的任務主要還是爸爸的,那麼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責任就落在媽媽身上。

媽媽責任重大。



媽媽怎樣才能更好地擔起這個責任。

1.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擺在第一位。

  • 一個民族的未來是孩子,一個家庭的未來也是孩子,孩子幸福快樂、有出息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功,但孩子的成才需要付出時間、勞動和心血。
  • 做媽媽的要認識到這一點,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成長其實沒多長時間,一旦錯過,就再也補不回來了,多陪陪孩子,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引導他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克服困難,而不是平時不管不問,出了問題一味打罵。
  • 掙錢沒有孩子的成長重要,錢有花完的時候,但有出息的孩子誰也奪不走。掙一座金山銀山 ,孩子不爭氣,早晚也會敗光。當父母的要想明白這個道理。


2.但不因此而焦慮。

  • 武志紅說,有問題的家庭結構,往往是一個焦慮的母親,一個缺席的父親和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媽媽焦慮的原因多種多樣,夫妻不和、丈夫掙錢少、工作不順利、孩子不爭氣等。
  • 這種焦慮很容易轉嫁到孩子身上, 在教育孩子上容易走極端,自己已經很不幸福了,希望孩子考好學校,長大找好工作,幸福生活。因為怕孩子落後於其他的孩子,所以對孩子的落後嘮叨、催促、甚至侮辱打罵,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甚至不如不管不問環境下長大的孩子。
  • 這樣的孩子低幸福值,低自尊,無力無奈又很叛逆,長大後生活往往不幸福。


3.爸爸要給媽媽足夠的安全感。

  • 很多家庭,媽媽焦慮、媽媽出去打工,都是因為爸爸這個家庭的頂樑柱,頂不了梁,能力不行,不能養家餬口,媽媽才焦慮,才無奈之下出去打工。
  • 給不了女人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做媽媽的才焦慮不安,這種焦慮不安,對教育孩子來說,簡直就是大忌。

4.媽媽們可以多多學習,提高自己“當媽媽技能”。

  • 世界上最需要培訓的是做家長,我們大部分人不會做父母,但遺憾的是,我們沒有做過任何培訓和學習就上崗了。做媽媽很難,尤其在農村做好媽媽,因為知識文化的限制,我們真的不懂得什麼教育孩子的方法,對教育孩子無能為力,有時候想做好,但是力不從心,不知道怎麼才能做好。
  • 那麼我們就要多多學習,向會教育孩子的家長學習,多看書,多請教,讓自己變成一個懂孩子懂教育的智慧媽媽。



最後,總結一下,農村孩子成績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家庭,媽媽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孩子身上,爸爸要給媽媽足夠的安全感,二人共同打造一個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將來既成人又成才!


終將長大


家庭是孩子人生成長的起始點。自然賦予地球上每一種生命呼吸同樣新鮮空氣、平等享用自由空間等自然資源的權利,法律給予每個人平等生存的權利。但是,就生活的實質而言,人們自出生的那一刻就擁有了完全不同的特質,每個人所攜帶的遺傳基因不同、每個人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同、每個人出生所在的原生家庭不同......簡單的說就是每個人自出生之日起就擁有了平等的生存權利。但是,每個人所擁有的生長環境卻又是天然不同的,人們出生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不同的。

指引成長方向

1、父母是孩子成長的起跑線

生活中人們長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的成長起跑線是什麼呢?是農村與城市?是的,農村和城市給予了孩子們不同的成長起跑線。在城市,孩子們能接觸的新鮮事物更多、生活節奏更快,所能接受的教學服務更優,這是可否認的事實;在農村,孩子們擁有廣闊的活動空間、純淨的泉水、新鮮的空氣以及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這些都是城市人“渴望不可及”的美好生活。

古人云:“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可沒有提及孩子的成長與父母之外的其他資源。是的,影響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因素是孩子的父母,父母才是每個人生成長真正的起跑線。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影響孩子成長、成才的高度,個人的成長不僅僅物質生活上隨父母,而且在諸如自然資源享用【產權歸屬】、經濟資源調用、人生閱歷等方面都深受家庭的影響。這是一個現實且殘酷的問題,絕大部分孩子的成長起跑線是父母的肩膀,孩子的人生成就也與父母有莫大的關係。孩子從小生活的環境,接觸的人,以及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相對來說高眼界的和格局的父母大概率會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孩子本就是小天使,是父母雙方愛育的結晶,每個人都是善與惡的完美結合體。孩子的人生成長是可塑的,《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孩子的成長如同注塑或3D打印,您設計什麼樣的團就會生產出與之相同的產品。“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虎父無犬子”,同時也告誡我們,只有自己成龍、成鳳了才能教導出龍、鳳般的孩子。也即是說:想教導出小天使,父母應該先具備天使般的言行

幸福家庭

2、教導活動給予孩子二十年後獨擋乾坤的智慧

人生的學習成長不同於飢渴時所攝入的食物和水,不能立刻有溫飽的感覺,學習知識文化是為明天的生活儲備能量,“學以致用”今天所用的知識是昨天獲得的技能。孩子的成長過程是緩慢的,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孩子就開始了學習成長。出生之後,學習更是成為了孩子最核心的工作,而孩子所有學習活動的本質就是為孩子二十年之後獨自生活、獨擋乾坤打基礎。

社會隨著時光一刻也不停息的在向前發展,生活時刻都在發生變化,適應生活最好的能力就是應變,給予孩子獨立生活技能的本質就是引導孩子學會應對一切生活挑戰,教導孩子應對世界的千變萬化的能力。那麼,應對世界的千變萬化的能力都包括什麼呢?

1】好奇心。每個剛出生的孩子對這個未知的世界總是充滿了無盡的好奇,總是想一探究竟,這便是科學界常說的科學精神。是的,孩子天生具有科學探索精神。但是,生活中家長髮出的“別亂問”、“別亂動”、“別亂摸”、“別......”正在抹殺孩子愛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早期家庭教育與早教的目的,並不是說讓家長早早地趕著教孩子數數、認字、將孩子推入教育系統,而是希望父母早點意識到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如果不等孩子好奇和探索之心長大,就早早將各種知識強行“灌輸”給他們,孩子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滋養,興趣就很容易被磨滅。等孩子到了學習的年齡,可能最討厭的就是學習、討厭接觸新事物,真的變成了“厭心”。孔子講:“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不厭”建立在對新鮮事物有濃厚興趣基礎上的。為什麼不厭倦?因為孩子一直保有濃厚的興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才能夠想要去探索,並且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收到良好的反饋,從而更加主動地再往更深層次探索。和孩子所學的知識相比,對事物產生興趣的能力,才能使孩子保持進取、探索、成長的動力,才是保證孩子在社會鉅變潮流中保持探索精神、具備核心競爭素養。

創作

2】創新、創造能力。《遊戲力》:“讓人最尊敬的人是那些能夠創造產業、創造就業崗位的人。”未來究竟會怎麼樣,現在誰也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而所有生命活動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創新和麵對不確定性的未來能夠靈活應對。因此,相對於瞭解孩子在學校是否聽話、成績如何,更應該關注孩子是否具有創新、創造力,是否對不解難題“刨根問題”。好奇心是孩子創新、創造的動力源泉,沒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就不可能發現生活中的問題、解決人們生活的必須,進而創造出對人類、社會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孩子們的奇思異想並不是胡鬧,“五彩樹”、“藍太陽”並不是瞎想,這是孩子對生活獨特思維想象的體現。有人說創新、創造是個體先相信,而後將所相信的事物付諸實踐的過程。人工智能時代已來,想象力、創造力是人超越機器人的關鍵。作為家長,應注重培養孩子不斷創新的能力,讓孩子以創新的觀點和態度解決問題、適應未來生活。

3】懂得管理情緒。是人就會有情緒,孩子會哭會鬧、成年人會有各種生活的煩惱。當孩子哭鬧時,家長正確的引導不是壓制孩子的情緒發洩,而是引導孩子找到宣洩的方式或者換角度思考,能夠懂得如何妥善緩解情緒,使心情平復。有宣洩、能轉移情緒,才能使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能夠自如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和挑戰。擁有管理情緒的能力,即便日後身處逆境,孩子也能夠在強大內心的彈力下,轉化情緒帶來的巨大的波動和傷害。

4】延遲滿足。什麼是延遲滿足?延遲滿足不是一種純粹的忍耐力,還是一種權衡能力和判斷能力,懂得並能判斷出通過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獲取更大的利益,延遲滿足是選擇力、判斷力和權衡能力的集中呈現。所以,家長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不要將孩子放在被動的位置上去管控和學會忍耐,而是要讓孩子逐不發展出掌控自我需求的能力,從被動走向主動,依靠自己不斷提升的判斷力、行動力去實現生活自控。

5】學習力。學習力就是孩子根據自身興趣、成長需求,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完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力呢?那就是引導孩子察覺自己現在想要得到什麼、理想是什麼、擅長什麼?現在擁有什麼、準備怎麼做?未來在前方,一直在不斷的進步、完善。今天學習的很多知識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淘汰,面對變化中的世界,保持強大的學習力,是“勇立潮頭”的不二法則。所以,生活中越是優秀的人越愛學習,保持不被時代落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斷奔跑。學習力不僅限於學習文化知識,它還包括與人協作、自我成長、應對突發事件等一系列能力。

教導孩子不僅僅是現在給予他們開心和快樂,更重要的是教導他們如何應接挑戰,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決定了他們在教導孩子成長過程中能夠調用多少現在的智慧預見未來的發展。今天的國家制度影響明天國家的發展方向,父母教導孩子成長髮展的眼界和格局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高度。在教導孩子成長、成才這條道路上,充滿著太多的不確定。作為家長,不斷優化自己才能扮演好父母這個角色,引導孩子向著更廣闊的方向成長。

陪伴好心情

3、自然賦予所有生命相對的生存平等

世界上所有物種生存的權利是平等的。俗話說:“上天有好生之德”,大自然給予每種生命的資源是平等的。每種生命體都能享用同樣的陽光、空氣、水、土地等自然資源,自然給予每種生命每天的成長時間是相同的,自然賦予每種生命獲取食物、供給給其他生命體養料的天然稟賦,這就是生命食物鏈。細菌通過對自然物質的降解為綠色植物提供養分;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儲備蛋白質為素食動物提供食物;素食動物為肉食動物提供補給,素食動物和肉食動物的排洩物以及殘軀又為細菌提供降解的物質。食物鏈是地球生命多樣性的基礎,是每種生物體都能自然存活的基本保障。所以,上天賦予每種生命的生存權利是平等的。

個體生命所擁有的自然生存資源不平等。地球是球體,地表大範圍是弧線形的、小範圍內有河流、高山、草原、海洋。人們常說:“地球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地球上同樣沒有兩處完全相同的土地,土裡所蘊含的礦物質成分不同、接受陽光照射的角度和時間不同、地表的溫度不同......因此,任何兩個生命體都不可能擁有完全相同的自然生存資源。人是自然生命家族中的一員,自出生的那一刻就註定了每個人所處的成長時代、生活地域......而正是時代、地域等的不同最終決定了每個人所能享有自然資源的多寡,比如原始社會人們只能通過狩獵和採摘獲取食物;農業時代農民通過種植、養殖提供食物,工匠提供農民所需的生產工具,商人通過成為剩餘價值交換的中介,不同勞動分工的人們通過各自的勞動為他人提供給養。同時,也從他人的勞動中獲取生活資源;今天,人們的勞動分工進一步細化,每個人都在從事屬於自己的那份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是獨特的、必須的,常言到:“360行行行出狀元”,工作不分貴賤,只是分工不同。

自然生命,人人生而平等。個體成長世界,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父母是孩子成長起跑的基準線,影響孩子的成長高度與成就。期待孩子人生成長的更高、更好,那麼就從父母做起,與孩子一起同步成長,給孩子做終身學習、學習終身的榜樣吧!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以鄰里互助,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一項公益普惠的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即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