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對越反擊戰,越軍特工營長親自帶隊偷襲,結果被當場擊斃

490高地位於越南高平市東南3.5公里處,是一個由7個山頭組成的長形高地,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西側有一條鄉村大道通高平市,東臨4號公路。該高地全是土山,山腰山谷樹林茂密,便於隱蔽,山頂雖然雜草叢生,但便於觀察射擊。主峰和各個山頭均能俯瞰高平全貌,地形險要,既有利於我軍憑險防守,也便於敵人隱蔽接近實施偷襲。戰前,越軍346師指揮的特工第20營一部在490高地據守。我軍發起自衛還擊作戰之後,廣州軍區42軍124師371團於1979年2月20日攻佔了該高地。

潰散的越軍並不甘心失敗,不斷利用附近的隱蔽地形實施反衝擊和偷襲,企圖奪回失去的陣地,以保障高平南側的安全。為了更加有力地指揮炮兵攻打高平市,124師炮群前方觀察所於22日轉移至490高地主峰。出於保障該觀察所安全起見,370團7連3排於22日10時奉命由652高地進至490高地主峰擔任警戒任務。10時30分,3排在連長率領下由652高地出發,於當日17時35分到達490高地。連長立即組織各班、排長勘察地形,研究敵情,部署兵力,制定作戰預案。

對越反擊戰,越軍特工營長親自帶隊偷襲,結果被當場擊斃

3連長的具體部署是:7班在高地西南側控制鞍部以南小道,8班據守高地東南側山腰,9班扼守高地北側。為了防止敵人夜間偷襲,各班在敵人可能接近的地點派出了潛伏哨,並在各潛伏哨前面敵人的必經地段上,用手榴彈設置“絆雷”(把手榴彈隱蔽在草叢中,拉火環繫上3至5條小繩成網狀張開,距地面15釐米,固定在物體上)。各班進入指定位置後,迅速改造搶修工事,研究戰鬥預案。3排還主動和師炮群前方觀察所以及在400高地防禦的371團2連3排取得了聯繫。

2月22日19時左右,8班潛伏哨聽到山腰有響聲,經過仔細觀察,發現越軍約1個班的兵力沿東南山溝和正南小道分為兩路正向8班、7班陣地摸來。潛伏哨哨長一邊指揮全組做好戰鬥準備,一邊向連長報告敵情。連長命令各班佔領陣地,做好戰鬥準備,並指示要把敵人放近了再打。當敵人接近至8班陣地20米左右時,班長周桂華令全班一齊開火,當即斃敵3名,餘敵慌忙逃竄,7班長又以衝鋒槍斃敵1名。打退越軍特工的第一次偷襲之後,連長和排長根據這次戰鬥情況,及時進行總結,要求全排加倍提高警惕,做到:敵遠了不打,看不清不打,沒有命令不打。

對越反擊戰,越軍特工營長親自帶隊偷襲,結果被當場擊斃

23日5時,9班潛伏哨報告山腳傳來響聲,觀察員又發現陣地前不遠有黑影向我陣地蠕動。班長迅速到觀察員身邊,仔細觀察潛聽,隱隱約約地聽到拔草和嚼草的聲音,最後發現是一群黃牛向我陣地走來。班長判斷牛群后面可能有敵人,立即將情況報告了連長。連長命令各班進人陣地做好戰鬥準備,注意觀察敵情,先把黃牛放過去,聽到命令再開火。9班接到命令後,迅速取回“絆雷”,讓牛群安全通過。

跟在牛群后面的10餘名越軍特工,看到牛群安然無恙地過去了,自以為得計,就沿著山坡向9班陣地接近。當敵人進至距離我軍陣地10多米時,9班在統一命令下一起開火,當即斃敵指揮官1名(戰後查明是越軍特工20營營長),傷敵數名,殘敵倉惶後撤。在9班消滅敵人過程中,另一小股敵人從東南方向朝8班陣地衝擊,企圖增援北面之敵。8班沉著應戰,待敵進至10多米處時,全班開火射擊,斃敵2名,傷敵數名,擊退了敵人的衝擊。到6時,整個戰鬥結束。

對越反擊戰,越軍特工營長親自帶隊偷襲,結果被當場擊斃

此次夜間警戒戰鬥,3排嚴密組織,沉著冷靜,機智靈活,近戰殲敵,堅守陣地11個小時,粉碎敵人3次偷襲,斃敵特工營營長以下8名,傷敵10名,繳獲手槍1支、衝鋒槍1支、火箭筒2具、火箭彈7發、子彈300餘發、手榴彈4枚,自身無一傷亡,戰後,3排榮立集體二等功。這次作戰的戰鬥經驗有三個方面:

1、正確選擇警戒陣地,嚴密採取戒備措施,是完成好警戒任務的基礎。2排進人490高地後立即組織勘察地形,研究敵情,選擇哨位,佈設封控,形成了以班哨陣地為核心,潛伏哨為輻射,拌雷控制複雜地形的環形、多層、雙保險警戒圈,把警戒目標層層護衛起來,從而大大增強了師炮群前方觀察所的安全係數。

對越反擊戰,越軍特工營長親自帶隊偷襲,結果被當場擊斃

2、提高警惕,恪盡職守,機警監視,是完成好警戒任務的保障。3排完成警戒準備後,11個小時中,敵人實施了3次偷襲,每次都被潛伏哨及時發現,這得益於全排戰士警惕性高,自覺性強,能格盡職守,嚴格執行警戒紀律。由於哨兵警惕性不高,哨位被摸掉,部隊遭偷襲,傷亡損失慘重的實例並不少,失敗的關鍵在於警戒人員是否能高度警惕,忠於職守,這是完成好警戒任務的重要保證。

3、沉著冷靜,靈活機動,是嚴密警戒、有效殲敵的關鍵。3排之所以出色地完成了警戒任務,重創偷襲之敵而無一傷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指揮員沉著冷靜,靈活機動。他們聽到動靜後,不是盲目開槍,恐嚇敵人,而是冷靜地觀察敵情,把敵人放近瞄準了再打。特別是敵人第二次偷襲時採取詭計,企圖達到用牛麻痺我軍和趟路、引誘我軍暴露的雙重目的。3排仔細觀察,查明真情後將計就計,取回絆雷,放過牛群,誘敵上鉤,待敵進入最佳射擊位置後,突然開火,打死敵特工20營營長,傷敵數名。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