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辭海》的初版,是於1915年舒新城先生主編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辭典。一百年來已經印了上百個版本,提了無數個毛筆字。但最好的還是初版時下面這兩個書法字體,因為它是集漢隸著名的摩崖刻石《石門頌》。

《石門頌》是“石門十三品”摩崖石刻中的一塊。1967年因在石門所在地修建下圖所示的大型水庫,乃將此摩崖從崖壁上鑿出,1971年遷至漢中市博物館,保存至今。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石門頌》素有"隸中草書"美稱。他與陝西安康《郙閣頌》、甘肅成縣《西狹頌》並稱為“漢三頌”。全文共655字,全面、詳細地記述了東漢順帝時期司隸校尉楊孟文上疏請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經過。此摩崖書法古拙大氣,筆法變化豐富。清代張祖翼評說:“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也。”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楊守敬《平碑記》說:“其行筆真如野鶴閒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

《石門頌》是東漢隸書的極品,自古以來摩崖石刻的典範之作。它極大地影響了後來的書法藝術發展。當之無愧為“國之瑰寶”。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石門頌》目前所知道,只有當時的漢中太守王升。於桓帝建和二年(148年),來到褒斜道上視察工作,為了弘揚正能量,讚美同鄉楊渙開鑿石門的創舉,撰寫了《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並於石門石壁上刻文。至於書法是誰寫的,現在還是個未解之謎。

它的出處是陝西省漢中市,之所以叫漢中,是因為它是漢高祖劉邦建都的城市。我們常說的大漢民族,漢唐雄風,還有漢字的“漢” 。 歸根結底都來自這個地方。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石門頌》只是漢中這個地方,文物聖蹟的一個縮影,這個城市的山水之間裡面,我們耳熟能詳的東西,可以說多不勝舉。比如,諸葛亮的武侯祠多了,但武侯墓只有一處,就在這裡;武侯墓,即諸葛亮墓,位於漢中市勉縣的定軍山腳下,史書記載:”建興十二年蜀漢丞相諸葛亮與魏司馬懿在渭河兩岸相抗,病死於五丈原軍中,葬漢中的定軍山下“。還有諸葛亮的對手魏王曹操,我們書法典籍裡看到的其唯一書法“袞石"二字,也是在距離《石門頌》不遠的地方出土的。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石門棧道附近不遠處的小樹林,就是蕭何月下追趕韓信的地方。此地還是著名美女褒姒的故鄉(著名!褒姒是搞啥工作的?就是總不笑,最後讓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才樂開懷哪位),所以石門水庫的所在河流叫褒河。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另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條成語典故。當年就是修建在這條棧道。想當年這裡刀戈鐵戧,戰火紛飛,烽火連三月 。而如今靜靜地矗立在這裡,四周一片寂靜。宛如世外桃源一般,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似的。感慨萬千,恍如隔世。覺得還是明代楊慎那首詩詞,把該說的都表達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大多人都竟然沒認出來,“辭海”這兩筆遒勁的書法出自何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