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疫情當前不出門就能掙錢,互聯網副業崛起


相信不用老徐鋪陳背景,大夥兒都知道最近疫情的嚴峻形勢。

疫情當前不出門就能掙錢,互聯網副業崛起

疫情當前不出門就能掙錢,互聯網副業崛起

股票比較敏感,僅放2支示例

在各個場合,疫情剛露苗頭不久俺就開始不厭其煩地在私下場合(如果公開,可能就進去了)進行各種提醒、警示,叮囑大夥兒提高警惕,做好準備,例如買好吃的喝的防護用品,以及暫時清空美股港股和A股。


畢竟,哪怕虛驚一場,那也將是最好的消息。


人好日子沒過多久的,別被歲月靜好給迷惑住了,生存歷來粗糲且殘酷。


時下疫情正值風頭,本來是不想說話的,一是不想去搶注意力,二是很多東西發不出來,發出來也容易遭槓精影響過年心情。


但不知不覺都年初五了,防疫抗疫的信息已經多到讓人焦慮,很多人不管願不願意都面臨返崗的壓力,不少恨不得有個洞鑽進去再躲一陣子。


這時候俺覺著可以有所發揮了,在賺錢生存這件事上給些解決方案,也算是功德一件。


長期以來,老徐都孜孜不倦地嘮叨親朋好友往互聯網方向轉,這裡有更多的客戶,更豐富的商業模式,最重要的是,哪怕你一年不出門也有機會賺得盆滿缽滿。


幾年前,灑家跟一個朋友聊天,他剛換工作,從新媒體編輯轉行做了BD,他說他喜歡出去跑,坐不住辦公室,俺笑而不語,一年後,他好像又換了工作,做回了內容運營。


實際上,沒有人喜歡奔波勞碌的,所謂喜歡出去跑,最好的狀態是待著不出門就能掙錢,想出門就出門。


俺可以100%負責任地告訴你,在辦公室坐著幹活絕對比在外面奔忙來得舒服和安全。


老徐之所以選擇互聯網行業作為這輩子不打算挪坑的領域,是經過慎重考量決定的。


要把這前因後果講明白得回溯一段歷史。


話說上大學了第一件事,我去查了一下學校的知名校友億萬富翁,作為一所財經院校俺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混得比較好的都是跨界人士,例如做財務軟件的、網絡營銷培訓的,他喵的靠始終做財務發跡的一個都沒有。


入學不到1個月,俺就確立了大學必須不務正業的基本方針。


期間,學生會混得還行,圖書館每一本書都摸過一遍也讀了其中不少,其次就是做QQ人氣空間和微博。


作為學院的一朵奇葩,畢業的時候俺並不缺offer,俺一次面試都沒去,老師就劈頭蓋臉給我扔了五六個選項,例如對沖基金,銀行,證券公司,國企……


但俺選擇了看起來最不靠譜的一個選項,得一面二面還得做視頻簡介,就衝“全國最大的網絡營銷培訓機構”幾個字就去了。工資還不夠吃飯的,雖然俺自己早早就接觸了互聯網,但系統打法的學習還是從我師兄公司開始的。


呆了將將一年就出來了,畢竟我那個部門實質上無限接近於售後客服,後面為了見世面,半年一跳,入職了幾個風口行業公司。不過俺加入之前都會給老闆講清楚,幫他搭建完一套網絡營銷體系我可能就會走(很多風口行業打磨產品很費時間,例如AR、VR智能穿戴設備,能不能商業化都是個問題,市場部沒多大發揮空間的),所以跟普通跳槽還是有差別的。


點一下俺的無厘頭職場經歷吧,前前後後應該有2年半,基本都是直接跟老闆談,出來1個月當主管,半年後跳槽成經理,後續再跳就是總監合夥人了,後面實在沒啥好玩的,俺就自己出來做事了。


關於title這個,大夥別去計較,俺一向篤定實質大於形式,為了劇情需要,此處略略點一下。


期間我確定了另一件事,打工對絕大部分人來講都是非常必要的,一個公司最大的乾貨就是它的業務模式和組織玩法,想吃豬肉最好先看看豬跑;一直單純打工是非常低收益的事,是幾乎不可能發財的,不能指望撞大運進個初創團隊後面熬到上市。


出來後,俺自己摸爬滾打又對互聯網以及生存模式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1,互聯網行業可進可退,萬能的狗皮膏藥,在有生之年都不會落伍,任何一個行業都可以藉助網絡煥發第二春。


互聯網項目選擇廣博,既可以賣東西務實,也可以搞培訓做內容務虛。


哪怕時下這種特殊時期,不少胡編亂造二把刀自媒體都被一篇篇10w+興奮紅了眼,遊戲廠商也喜提日活新高。


2,不抽菸,不喝酒不用全國跑,也有顧客搶著找你做生意。雖說人都是要死的,但是隻要對各類風險因素進行有意識控制是可以大大提高你長命百歲的幾率的。


例如,不抽菸也可以聊業務,不喝酒也可以搞定信任,這兩項就能續命10年,不用全國到處飛意味著空難跟你無緣,各類傳染病也拿你沒轍。


幸運在某種程度是可以操縱的,例如在室外馬路分出一根神留意車輛動向,不在高層建築下逗留或者行走,時間自由可以錯開高峰靈活安排休閒娛樂。


目前絕大多數人都是被社會機器規訓的,統一的上班時間,統一的放假時間,而人作為最不可控的因素,一旦聚集就會將極小概率的事故無限放大。


假如你可以週一~週五去迪士尼去逛商場,週一~週五回老家去自駕遊,相比那些不得不周末節假日出行的人幸運值是不是要高出幾個數量級?


如果說每個行業都有身不由己,那麼互聯網行業就是最少的那一個。

疫情當前不出門就能掙錢,互聯網副業崛起

疫情當前不出門就能掙錢,互聯網副業崛起

3,互聯網支持全網協作,異地辦公,非常適合當副業,屬於可進可退的選項。

時下疫情不可避免地對很多實體行業造成了極大影響,尤其是電影、旅遊、餐飲酒店等行業。做企業最怕的不是疫情,而是強力的一刀切,莫名其妙就在某個偉大目標下被獻祭,實體太難了。


偏向務虛的互聯網恐成“流民”最後的庇護所。


為啥強調互聯網副業崛起,而非主業?


首先,灑家要再次強調一句話——別被歲月靜好迷住雙眼,生存歷來粗糲且殘酷。


什麼意思呢?就是人要有憂患意識,別看人類現在車水馬龍高樓大廈,但僅憑目前的科技條件人類處境依舊危機四伏。要想贏得生存這場遊戲,就不得不提前預置生存冗餘,以便有充足的空間應對突如其來的不確定性。


狡兔三窟,具體到職業選擇來看,構築一套可進可退的收入矩陣尤為必要,互聯網副業是目前絕大部分職場人士急需補足的一環。


要大膽預想最壞的情況,同時做好應對方案。


例如,假如停運,可以做遊戲,做培訓,假如斷網回石器時代還能回老家種地。


哪怕是互聯網項目也要虛實結合,風險對沖,除了斷網沒轍,確保其他的任何狀況都不會動搖生存這個基本盤。


就現實來看,收入矩陣,上班的肯定是絕大多數,絕大部分人不適合出來創業,結合自己的特長或者職業順帶搞個互聯網項目作為補充將是非常合理且必要的。


哪怕是網絡創業老兵,99%的也是從互聯網副業開始的。


互聯網項目雖然門檻低,但也意味著競爭更加激烈,要做出成績難度也不小,因此收入不穩定是絕大部分人的常態,做副業賺1塊不虧,但當主業就得去喝西北風。

疫情當前不出門就能掙錢,互聯網副業崛起

李永樂老師堪稱藉助互聯網搞副業的典範如果副業做不好,也別對拿來當主業抱太大希望,但只要方法得當勤快一點,注意與主業協同副業做出成績是概率很大。


如果此次黑天鵝事件給了你巨大的危機感,那麼你尤其要認真重新考慮一下互聯網副業了,相信此次事件過後,互聯網副業會越來越火。


至於企業老闆的應對策略,中小項目可以實行合夥人制,一邊要砍成本一邊要捨得分錢。


項目的錢可以自己先投,有特長或特定資源的成員佔分紅比例,項目成了才分錢,不成就不分,當然人性化一點可以給成員提供一定的保底津貼。


像社保之類的都可以自行解決,初期甚至可以採取網絡協作的方式驗證項目,有項目開幹吃肉,做大了再考慮線下進一步落地,沒項目或者項目掛了暫時各回各家。


無人化,線上化的將成為企業新的追求。(都能另起一篇)


目前大環境不太樂觀,真相真理無法露出,違背客觀規律的現象比比皆是,現實和應然狀態嚴重背離,後續不確定性只會增多。除了藉助互聯網降低風險,不能肉身出牆的甚至可以把農村老家的一畝三分地安排人利用起來,每年收的糧食別賣,新一年的糧入倉了出舊糧。


家裡常備醫藥箱懂伐?


住城裡日常也儘量備點冗餘糧油曉得不?

疫情當前不出門就能掙錢,互聯網副業崛起

友情提醒,智力密集型行業,瞭解不深者慎入2020年加密數字貨幣這個賭場肯定又會有不少故事,適當屯點幣省得某天醒來紙幣擦屁股都沒人要,瞭解?

疫情當前不出門就能掙錢,互聯網副業崛起

疫情當前不出門就能掙錢,互聯網副業崛起

去年儘管不是大牛市但灑家在社群裡跟兄弟們對賭的幣最高也近8倍收益。別激動,話說灑家已經把社群關閉了,因為該說的都說了,系統的技能樹基本點齊了,就沒必要再去拖時間擼大夥兒群費了,最後提醒一點,儘量別去玩槓桿。


當然,客觀來講,進體制跟大船綁定是可以安穩地苟住一段時間的。


然後關於此次疫情,灑家的看法是,持最高的警惕,但沒必要去過度焦慮,關注本號的基本都互聯網人而且多數正當旺年,想掛還挺難的,更需要留意的是天災及其衍生的人禍對行業的潛在衝擊和機會。


建議趁這段難得的空閒規劃一下自己2020年的項目計劃,清醒一點,堅韌一點,明確凡事都得靠自己,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別像一些乳臭未乾少不更事的小粉紅一樣,用愛發電相信世界自然會變美好XXX戰無不勝,哭唧唧,棒棒噠,好可愛,不分場合無腦樂觀……


日後鐵拳和生活都會給以重錘,告訴你,樂觀應當建立在對世事的洞察、自身的生存能力之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祝好~----
相關閱讀:

------

記得訂閱本號,學習更多網絡營銷猛料。

-------

老徐的歷史文章可以百度“徐戈博客”方便查看

學習網絡營銷技能點推薦用電腦註冊“握草論壇”

更多猛料文章參見微信公眾號:daai1024,老徐有話說。微博@徐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