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十三朝都城長安,又是千古第一“京”,為何走上無人問津之路?

公元前202年,劉邦大敗項羽,在山東稱帝,定都關中長安,長安,也便成為今天西安的古稱,縱觀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所出現的都城數不勝數,根據現在歷史學家統計,算上割據王朝以及少數民族政權,我國先後一共出現過217座都城,其中很多都如同曇花一現,比如東漢末年劉備就所的都城—四川成都,只有長安,十三個王朝在此定都,經歷一千多年的發展,經濟文化都已經達到巔峰,那麼為何在唐朝中後期,作為千古第一“京”的長安走上了無人問津的之路?

十三朝都城長安,又是千古第一“京”,為何走上無人問津之路?

長安復原圖


長安城的優勢:

根據繆希雍的《葬經翼》:記載:“關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龍首也。”從地勢來看,地勢險峻,進可攻,退可守,南面秦嶺交錯,北面溝壑縱橫,西面環山鄰水,只剩下函谷關唯一入口,不管敵人從哪裡進攻,只要掐住函谷關,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安全首先的到了保障,接下來就是經濟,作為國都,必需要有經濟支持,根據《史記》記載:“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從經濟上來看,關中平原本就沃野千里,北有胡人畜牧,南有巴蜀富庶,不論是水運,還是陸運,都是遍佈天下,向東出還可以順水牽制諸侯,完全就是上天賜給我一塊富庶寶地。

十三朝都城長安,又是千古第一“京”,為何走上無人問津之路?

關中地形圖


土地肥沃,水系充足,在農耕時代只要有足夠的勞動力,成為經濟中心是遲早的事,根據唐代韓愈的《論今年權停舉選狀》記載:“今京師之人,不啻百萬。”通過韓愈的描述,值盛唐之時,人口已經超過了百萬之多,而且根據《新唐書》的一些歷史資料記載,唐朝對人口遷徙是有著明文規定的,京師之人是不允許外遷的,所以長安人口會持續性增長,足以保證勞動力。

長安既為天府之國,不僅只是沃野千里,而且根據《史記》中記載在漢朝就已經有了“八水繞常長安”的美譽,正是這八大水系孕育了古都長安,澆灌出燦爛文化。但是歷史變遷,終究逃不過“天災”、“人禍”,八大水系逐漸乾涸,就連八百里秦川也不復存在。

十三朝都城長安,又是千古第一“京”,為何走上無人問津之路?

河水乾涸


1、自然環境的變遷

根據《詩經》中的描述:“旱既太甚,滌滌山川。”早在西周時期,長安就已經經歷了旱災,從描述中能看出大山已經無木,河流已經無水,可見旱災的可怕之處,根據記載,從東漢建立,到大清滅亡,這期間陝西一共發生了63次旱災,平均30年就會發生一次,其中唐朝是最為頻繁的,290年的時間裡就發生了18次旱災,差不多16年就有一次旱災,《新唐書》就有相關的記載:“貞元元年,春旱無苗,至於八月,旱甚,灞滻將竭,井皆無水。”在貞元元年春天發生了一次旱災,一尺持續到八月,就連灞水和滻水兩大水系都即將要乾涸,就連供老百姓生產的井水都蕩然無存。即便是旱災如此嚴重,但從從長安八大水系的歷史來看,每次旱災過後都能恢復生機,可見旱災雖然有影響,但不是根本原因。

十三朝都城長安,又是千古第一“京”,為何走上無人問津之路?

長安盛景


旱災、洪災、地震併成為自然三大災害,既然旱災不是根本原因,那麼我們分析一下地震,根據《國語》和《史記》相關記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涇、渭、洛三河堵塞,遂西周亡。”從此很多人將地震作為“亡國之徵”,看來地震對河流還是有很大影響的,,《舊唐書》記載:“貞元四年,甲辰又震,灞水暴溢,殺百餘人。”由此看見,地震會引起山崩地裂,輕則山崩堵河,使河水斷流,重則地裂水湧,使洪水氾濫,但不管是斷流也好,還是氾濫也好,也都只是暫時的,可見旱災、洪災、地震對長安衰落的影響並不是很大。

《荀子》中有云:“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利多。”這是描述關中地區林木茂盛的景象,在《漢書》也提到隴山以西、渭水上游各地遍佈森林,由此可見,在漢代之前那,關中、秦嶺地區都被森林覆蓋,但是漢朝大力發展農業,開墾荒地,森林受到了破壞,劉邦新建都城,大興土木,緊接著大量的自然資源都運用到了人們生活之中,再也沒有往日的山林秀色,雖然東漢建都於洛陽,雖然在兩百多年的時間裡,長安的森林有所恢復,但終究沒有逃過隋唐時期被摧殘、破壞的命運。

根據現代科學論證,森林的破壞極大程度的打破了生態的平衡,使得土壤流失,河床增高,最終萎縮乾涸,張禮曾在長安城郊遊時說:“過瓜州村,復涉潏水。”潏水,不論是在漢代,還是隋唐,都是長安城內人們賴以生存的水系,長安的冬天雖然不會下雪,但是天氣也是十分嚴寒,不論是皇宮還是百姓家中,都需要大量的薪炭來供暖,但是從張禮的描述來看,已經可以徒步淌過潏水河了,根本不足以運輸長安城內薪炭供給了。

十三朝都城長安,又是千古第一“京”,為何走上無人問津之路?

歷朝長安城圖


渭水對長安城有多重要想必大家應該都知道,自古以來長安的物資運輸離不開渭水,《左轉》中所說的“泛舟之役”就是秦國通過渭水給晉國運輸糧食,漢朝之時,所運往長安的糧食可以通過渭水直接送到門口,就像是快遞一樣方便,隋唐之時,渭水雖還可運輸糧食,但已經不能滿足日常所需了,於是開鑿水渠輔助運輸,唐末之時,更是隻能通過小舟擺渡,再也難以行船。

由此可見,從漢朝開始,長安城自然災害逐漸增加,旱災、洪災、地震頻發不斷,農耕經濟的加速發展,導致生態破壞,大量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劇,那些沙土堆積在河流裡導致河床增高,最終導致八大水系乾涸,再也難以維持農耕、生存、加速經濟的衰敗,終不再能支撐軍事供給。


十三朝都城長安,又是千古第一“京”,為何走上無人問津之路?

昔日長安圖


2、全局形式的轉移

公元前604年,隋煬帝楊廣繼承大隋天下,斥資開鑿京杭運河,新建東都洛陽,導致民不聊生,成為了我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暴君之一,其實楊廣這一做法實則在挽救天下,但卻跟秦始皇修長城一樣操之過急。京杭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從北京開始,到杭州結束,全場1797公里,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與長城、坎兒齊名。

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北方由於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經濟開始慢慢衰落,而南方水域充足,農耕得到飛速發展,在隋唐時期中原、江南等一些地區早已超過北方的經濟,為了維持一個國家的平衡發展,更好的鞏固大隋的天下,楊廣不得不開鑿京杭運河,實現南水北調,以此來提高北方的經濟。

十三朝都城長安,又是千古第一“京”,為何走上無人問津之路?

京杭大運河現況


京杭運河的中心—洛陽,便成為了炙手可熱之地,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成為全國上下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要是等到京杭運河開鑿完成,洛陽必定會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所以洛陽成為了國都的首選,楊廣開始著手新建東都洛陽,希望遷都洛陽,藉著京杭大運河佑他大隋天下。

雖然楊廣開鑿運河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橫徵暴斂卻加速了大隋滅亡,到了唐朝後,藉著大隋的便利,長安人口急劇增長,已過百萬之多,歌坊林立,詩人輩出,李白、杜甫就兩極好的例子,兩人執掌中華詩壇之牛耳已上千年之久,無人撼動,但晚唐爆發安史之亂後,長安大量文人南遷,洛陽、開封、南京等地漸漸成為文化之都。


十三朝都城長安,又是千古第一“京”,為何走上無人問津之路?

黃巢起義


3、晚唐的政治動盪

唐朝,我國曆史上軍事力量最為強大的王朝,不論是唐太宗也好,還是唐玄宗也好,都是勵精圖治,將唐朝帶上盛世,不過自安史之亂後,唐朝不負往日輝煌,杜甫的《春望》就能看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此時的長安早已是一片蕭條。

安史之亂,只是晚唐政治動盪的開端,戰亂被鎮壓後,安史餘黨依然盤踞在河北等地,不斷煽動藩王聯合,準備捲土重來,使唐朝天下漸漸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勢,朝廷為了能控制住藩王,只能加大稅收,有錢才能招兵買馬,才能壯大自己的拳頭,這樣才能保住李唐天下,最終百姓不堪稅收重負,只能選擇起義,雖然朝廷能出兵鎮壓,但同時也再消耗這國力,直到黃巢之亂,朝廷戰敗,根據《舊唐書》相關記載,黃巢軍隊佔據了長安三年的時間,在城內燒殺搶掠,昔日的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如今都隨風跌入塵煙裡,巍峨的大明宮僅剩下一座含元殿,晚唐詩人韋莊也在《秦婦吟》中寫道: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樓前荊棘滿。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蒼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十三朝都城長安,又是千古第一“京”,為何走上無人問津之路?

西安鐘樓


真正的長安毀滅從黃巢之亂才開始,黃巢之亂結束僅兩年的時間,藩鎮軍閥再次打入長安,不僅逼迫皇帝離開長安,更是下令全城放火,皇城幾乎燒燬殆盡,雖然之後修復了一些,但是乾寧三年,軍閥李茂攻入長安,到處殺人放火,讓長安城雪上加霜。

雖然三次戰亂都對長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毀壞,但依然還能生存下去,直到天祐元年朱溫對長安城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舊唐書》記載;“朱溫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長安自此遂丘墟矣。”朱溫迫使唐昭宗遷都洛陽,還下令毀區長安全部房子,取走所有木材,沿著黃河前往洛陽,從此長安變成了一片廢墟。

十三朝都城長安,又是千古第一“京”,為何走上無人問津之路?

長安盛景


綜上所述,長安經歷了桃花灼灼的繁華,也經歷了國破山河的蕭條,雖然戰亂讓長安城變成了一片廢墟,但是真正讓長安毀滅的卻是自然環境的變遷,生態的破壞讓長安水資源逐漸匱乏,人口承載力下降,千古第一“京”也隨著水土的流失不負存在,再也承擔不起巨大的人口負荷,從宋朝宋太祖趙匡胤之後,長安便逐漸無人問津,王氣散盡,通過長安的衰落,我們也能看出生態環境對一個城市發展,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有多重要,所以現在的我們應該以史為鑑,開始保護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