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功夫一直受到很多人噴是花架子,又出了一堆“大師”,那麼古代的萬人敵是怎麼回事?

剛日讀史


都是小說,哪有什麼萬人敵?將軍征戰,身邊都是最能打的親兵,哪有自己有幾萬兵,對方只有幾百兵,將軍們跑出去單挑送人頭的道理?

將軍們既能行軍佈陣,又能練兵才是關鍵。當然了,要懂得練兵自己先得練體之道,這就需要將軍們自己先懂武功。

同時,古代貧富差距大,能吃肉的頓頓肉,不能吃肉的只有節日才有機會吃肉。頓頓肉打頓頓素的人,體力上有差距,自然有優勢。

但真有萬人敵嗎?我覺得不可能。一個人無論拿什麼冷兵器,十幾個懂得配合的兵拿著長槍圍上來,誰都得死。

忘記了,還有騎兵優勢。冷兵器時代騎兵完克步兵,有機動性。但這是兵種優勢,也不可能個人武力值能萬人敵。

因此,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我信,萬人敵?跑得掉已經很幸運了。


崑崙奴王富貴


功夫這東西其實分很多種:

一種是類似五禽戲這樣的。嚴格來說屬於健身體操,適當鍛鍊提高身體協調度,主要功能是延年益壽。

一種是近身搏鬥型。比如八極拳,詠春拳,八卦掌這一類的。嚴格說起來這都是屬於街頭鬥毆,黑社會打架用的,一開始實戰還可以,但慢慢的大家都信奉點到為止,實戰角度就差了。

還有一種是軍中功夫。大開大合真刀真槍的衝突,主要是練習力量,和簡單的直來直去的幾招,靠的就是身大力猛欺負人。你說的項羽張飛關羽這都屬於這種。

如果你注意到,就會發現這些萬人敵都是身高體重超出常人的大漢,而且並不是一個人,而都是帶著親兵部屬一群幾百個。這種力量型選手,加上優良武器和快馬,特別是優勢的鎧甲,集群衝鋒起來,拿著劣質兵器的布衣步兵自然是對付不了的。李世民個人武力不見得突出,但是加上三千玄甲重騎兵,普通步兵來個幾萬根本不在話下。

所以,真正的功夫要有實戰,平時練招式架子提高反應速度和身體柔韌性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鍛鍊力量。身大力不虧,有了力量身高臂長,打起來先天就有優勢。

就拿我本人來說,身高188體重180,雖然沒正經練過什麼功夫,但平時注重一些力量和身體鍛鍊,會寥寥幾招散打和巴西柔術的地面技,已經基本不輸了。手裡再拿個長傢伙的話,估計也能扛幾個。



天刑17


武術絕不是花架子,而是真功夫。大師也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由於現在的武術多是為了表演而改編的套路,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武術的技擊作用,結果就讓很多人認為武術成了花架子。

武術大師有名副其實的,也有濫竽充數的。霍元甲、王子平、孫祿堂等大師都是跟外國拳師打過並取勝的,這都是武林佼佼者,絕非浪得虛名。現在民間也應該還有真大師。當然,現在的假大師也不少。

至於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孰優孰劣,這就很難說了。我認為二者不存在優劣、強弱,只存在修煉者的“道行”深淺的不同。


朕不告訴你


武術來自於實戰,中國古代內部各種起義不斷,外部有北方遊牧民族入侵,可以說戰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打這麼多年仗,怎麼可能沒有發展出搏擊技術?有些人固執的堅持中國武術都是花架子,中國沒有搏擊技術,那純粹是崇洋媚外跪久了,站不起來了。

韓慕俠

那為什麼現在中國搏擊技術實用性變差了呢?這和中國曆代禁武政策不無關係,所謂“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為了維持王朝穩定往往會施行禁武政策。這對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是一個很大的限制。小說裡政府都很反感甚至總想剿滅江湖人士是符合歷史實情的,畢竟任何政府都害怕國內有一支脫離掌控的力量。

李書文

不用說那些真的和外國武士打過,展現中國傳統武術的霍元甲、王子平、孫祿堂等人都是實戰技能很高的傳統武術名家。民國時期很多傳統武術家還是軍隊的武術教練,如八極拳名家李書文,創編“無極刀”刀法的李堯臣,黃埔軍校首席國術教官韓慕俠等。這些前輩都是以傳統搏擊技術出名,因為搏擊技術高明後來被請進軍隊做武術教練。如果說他們實戰能力不行,難道進軍隊是教軍人健身的嗎?要知道軍隊是專業的殺戮機器,能夠獲得軍隊的認可本身就足以證明傳統武術的搏擊性能。

李堯臣

建國後國家開始組建武術協會,對傳統的武術套路進行編訂和簡化,對武術行業進行規範化,提倡競技武術。加上建國後國內總體比較太平,進武館學習的學徒也都是為了強身健體,參加武術競賽等目的。需求沒有了,傳統武術的實戰性內容也就慢慢隱於幕後了。

至於現在的這些“大師”,本來就是實戰武術轉向競賽武術的產物,他們的實戰能力低也是正常。你讓國外的那些職業搏擊選手去打地下黑拳試試,一樣被人捶死。所以,中國武術實戰性能的退化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全世界都一樣,沒必要自我矮化,非貶得一文不值。


孔夫劍


題主不會以為萬人敵是勇猛的能打一萬人吧?

我們先看看《史記》怎麼形容萬人敵的。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

看到了?項羽要學“萬人敵”,項梁開始教兵法。

將軍不一定是猛將,但萬人敵一定是領兵打出來的,而不是自己殺出來的。

另外武術同軍隊戰法不一樣。武術是單對單,或者單對數,目的是先保自身,然後才殺傷敵人。

西方搏擊是硬對硬,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拳,看誰先扛不住。

武術則是,你打我,我跑、我躲,不跟你玩硬的。

軍隊是殺人的,你跑個試試?

另外古代軍隊靠陣,而非個人勇猛。除非一個人刀槍不入,否則哪怕耐力真能揍完一萬人,也扛不住長槍。

咱就不說弓弩了,長矛短的三四米,長的七八米。長矛往那一杵,你怎麼打?有興趣可以去搜搜馬其頓方陣。

這是早期的單兵種方陣,除非你騎馬從方陣側、後衝,前面更本衝不動。

南北朝常用關張來形容武將,一個是這倆人確實猛,另一個是能帶兵。


臥牛說歷史


功夫,一詞最早出現於清末,但真正被世界所熟知是20世紀60年代由李小龍在好萊塢揚名之後,Kung fu一詞也被收入英語詞典。在國外差不多李小龍就是功夫的代名詞,你能說李小龍功夫差嗎?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至少還有個關在哪裡擋著。

萬人敵我覺的就是個形容詞,古往今來的作者應該都喜歡以標題吸引讀者。我猜這詞是古代的標題黨發明的。

關羽-關二爺,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不給他老人家捧高點,留不住關帝廟的香火啊!

李廣是軍事才能了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勝一萬個敵人很正常嘛!

項羽應該是歷史上最接近萬元敵這詞的人,可惜最能打的人還是敗給最會用腦子的人。


歷史留個名


古代人的確有武功,不過古代人的武功,並非那種飛簷走壁的神功,而是實戰性很強,在生死場裡磨練出來的搏擊技巧。

這些搏擊技巧,在秦漢就有傳說,著名武術家越女曾闡述了“手搏之道”的理論,可知在先秦之前,武學已經十分發達。 後世張三丰修道有成,首創內家拳。戚繼光俞大猷是明朝軍隊帶兵人員,寫的武功秘籍講的全是格鬥技巧。而這些格鬥技巧至今來看,都是符合當前格鬥技巧進階歷程的內容。古代記錄一個人的武功,都是記錄其力氣有多大,身體有多靈巧,兵刃弓馬如何嫻熟。無疑,古代人是有武功的。

古代人的武功,究竟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層次呢? 經過論證,從近代來看,記載明確的,楊氏太極的創始人楊無敵,還有盛年下的霍元甲,都有真功夫。你想像一下,要徒手製服一個男子有多難嗎? 必須得經過嚴格的武術訓練,和實戰訓練。 現代搏擊,能讓你一個打五個,已經是極限了。像跆拳道的黑帶,真跟小混混過招,也未必能佔到什麼便宜。 古戰場上常有這種傳說,雖然誇張,但並非空穴來風。

至於萬人敵那更是古代神一樣的存在了,像項羽之類的能有多少!如果討論的是現代某些大師的內功,氣功,實戰起來無多大卵用!


流雲看天下


受到武俠小說和動作電影的影響,人們對於功夫,不同程度的神話了起來。誤以為藝術和實戰是一樣的。這種誤區逐漸被打破,於是很多人從讚揚功夫,變成了鄙夷功夫為花架子。

從徐曉東和雷大師的對決中,我們除了看到功夫在實戰面前不堪一擊,也應該思考,在實戰中,功夫到底有怎樣的地位。

徐曉東對戰雷大師那一戰,我看到了實戰中所具有的快、準、狠。而這三個字,成為古代萬人敵的立身之本。

速度型萬人敵

古代實戰,並沒有太多的花架子,而是更在意如何能以最快的速度,擊敗甚至殺死對手。在這種前提下,什麼規則都不可能對任何人有約束。殺人才是終極目標。而對於速度型選手,裝備的好壞和時機的選擇,成為制勝的法寶。

正史《三國志》中,曾經描寫一次最經典的速度型選手殺人的實戰經歷。這也是演義中津津樂道的關羽斬顏良的故事。這是正史中稍有的單挑記錄,非常值得一看。

三國志原文中記載:羽望見起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這次進攻,完全符合一個速度型選手的一切要素,首先,見其麾蓋,於是確定了進攻的方向和目標,其次,快馬加鞭突然進攻,在裝備的加持下,最快接近目標。一個細節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刺。從實戰角度來說,刺比砍的攻擊距離更短,攻擊速度更快,而且在戰馬的速度加持下,用刺的方式產生的效果,遠比砍的動作更有效。

關羽殺顏良的細節,就可以看出,像關羽這樣的速度型選手,其根本在於時機的選擇,裝備的加持以及適當有效的技巧。

技巧型萬人敵

那麼,靠準確性取勝的萬人敵,又該如何在實戰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呢。

在古代戰爭中,弓和弩成為戰場上最為厲害的遠程大殺器。而神箭手成為軍隊中的英雄人物。李廣和養由基都是這方面的高手。

我們分析一下《史記》中,李廣和匈奴的遭遇戰,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

作為一個神射手,李廣擁有神射手所有的優點,冷靜,沉著,善於把握時機,同時,他也明白弓箭手的弱點。

古代弓箭手雖然可以遠程攻擊對手,但也非常容易被人攻擊。特別是神射手拉弓準備射箭之時,兩手拉弓,精神高度集中,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受到打擾,輕則失準,重則受傷。再加上拉弓射箭的速度並不快,尤其是幾石的強弓,非常消耗體力,因此,要想追求準確度,就很難保證速度,要想保證速度,就很難保證體力的持續。

從李廣的實施策略看,首先,李廣讓手下人吸引對手目光,一方面讓對手分心,另一方面,為自己掩護。這就類似於雙人狙擊戰術中,狙擊手和觀察手的分工。

可見,作為一個精確型高手,除了自己本身能力過硬以外,隊友的掩護至關重要。

體能型萬人敵

最後一個是狠辣型選手。這種選手屬於那種打起架來不要命,自己都不要命了,更不會在意對方的生死。

這種人在古代戰場上反而成為主流。這要歸功於秦國時期的斬首立功。在歷史記載上曾經有過這樣的畫面,秦國將士打起仗來,光著膀子,左手夾著俘虜,右手拎著人頭,瘋狂的向前衝鋒。這樣夠狠夠猛的人,真的是對手的噩夢。

但這種類型的選手,也是力量型選手。砍人的同時,也可能被被人砍,自己想要別人人頭的同時,別人也會想要你的人頭。如果兩個人都非常猛,那麼,比的一個是運氣,一個是體力。

項羽就是這樣一種選手,歷史上記載,項羽力能槓鼎。項羽在戰場上的神勇,一方面是他夠猛夠狠,另一方面是項羽力氣非常大,而且體力相當充沛。在最後時刻,項羽一個人殺了一千多人,愣是突破了重重包圍。夠猛夠狠的前提,那是擁有充沛體力,才能持久作戰。

項羽鎮樓


舊書齋


首先功夫不是花架子,功夫是日積月累,反覆錘鍊,使自身具備一定技能,有些所謂的大師,是一些沽名釣譽,只靠些嘴上和虛假的動作引人耳目。古代的萬人敵,是一種對勇武之人的稱謂,他不可能打萬人,就是一萬隻雞,讓他殺,也得累他半死,關羽被稱萬人敵,是眾軍中,能直取敵主將,你讓他和一群小兵打,小兵一個拌馬索,一擁而上就把他活捉了。項羽勇冠三軍,能獨自衝出重圍,算是勇武超人,就算他不自殺。回頭力戰,我估計也得被箭射成刺猥猥,被眾兵將用槍紮成螞蜂窩,用刀大卸八塊:能憑一已只力單挑萬人的,我想只有超人,鋼鐵俠,和神仙佛祖了。


歸家的綿羊


自從刀槍不入的勇士,一批批的在戰場上倒下,一些武林高手還沒有使出絕招,就讓敵人的大炮和槍支打死了。武功秘籍,以前可值錢了,後來一文不值,因為需要十九年如一日的苦中苦,才能練成,練成第一高手之後可以成為萬夫敵!可是這樣的武功,根本無法培養部隊,因為必須摸骨確認你可以練成,還要十九年的時間才能有成,不適合部隊。後來真功夫幾乎都失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