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老婆是兒科護士,孩子5個月,抓下耳朵就說有中耳炎,尿不溼有一點紅印子就說尿血,怎麼辦?

隨風47422491


本人也是一個媽媽,剛生下寶寶不久的時候確實一點小問題就往醫院跑,等大一點了有經驗之後就好了,我妹她班上學生有一部分是省兒童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其中有個護士家長就是文中這個樣子的什麼都是精養而且有點照本宣科,處處都管制小孩,現在小孩有點媽寶男的感覺,那些醫生家長比如說你提醒小孩咳嗽了有一個禮拜了讓家長注意一下,家長都無所謂的樣子。


思思


同款孩子他娘。

本來在醫院上班的人就比較注意生活中的衛生整潔,對待生下不久的寶貝疙瘩,當然是更加敏感上心。

記得當年給兒子換尿不溼,只要手碰到了尿不溼裡面(剛拿出來的),就得當做廢品扔掉;給孩子衝奶粉調水溫,都是往手上澆(絕不允許用嘴碰),來感受溫度是否合適……

不過,對娃關注多,有時候確實能夠避免不少意外情況的發生,是件好事。比如,老記的孩子當年上幼兒園,上吐下瀉肚子疼,連醫生都覺得是感冒受涼,藥都開好了準備回家;可娃他娘不放心,非要堅持拍片子檢查,結果發現是急性闌尾炎,趕緊辦了住院、手術——如果回家耽誤個一兩天,後果不堪設想。

這種情況隨著孩子長大,會漸漸好一些,不要太過計較,都是為了孩子,由著老婆去吧。


為父筆記


這樣的人確實讓人頭疼,一點細微的事情她就會放大十倍一百倍,然後讓去大醫院看,檢查,小醫院還不行,大醫院一去就不少花,我鄰居去年生的孩子,兩三個月的時候吧,有一次去洗澡,洗澡的人說她家孩子看起來顏色偏黃,她就緊張了,立馬要讓去醫院,去了以後讓做的藍光,是兩天還是三天花了五千多回來了。,總是別人說什麼她就信,孩子好好的沒病沒啥的,又不哭不鬧哪有那麼多毛病。


名字真難取啊


我孩子前段時間老抓耳朵,都抓破了,帶他去醫院看了看,果然破了的那個耳朵有炎症。

做媽媽的總是擔心孩子,她可能有些焦慮 但是如果在孩子發病初期就發現,及時治療 孩子也少受罪不是。

我寶寶有些症狀我就帶他去醫院,沒事我就放心了,有事早發現。當然照顧孩子越久也越有經驗,不會頻繁跑醫院了


天彩兒


如果在以前我看到這樣的事情一定會說你老婆太大驚小怪,自從做了媽媽之後我可以理解你老婆了,我寶寶今天40天,我比你老婆還要厲害,月子中我寶寶要是哭我會立馬檢查孩子身上有沒有什麼頭髮纏到,如果沒有我就會懷疑孩子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是不是生病了?孩子打個噴嚏我都懷疑是不是肺炎,我都要去網上查!孩子睡的少了我會懷疑她肚子不舒服!睡的多了我懷疑她是不是感冒是不是嚇到?一天量十幾次體溫!有的時候覺得自己都神經質了!可能第一次做母親多數都這樣吧!


葬愛58141202


她說的對,該檢查就去查查吧,護士去化驗也方便,孩子不用去醫院。我兒子四個月,尿黃,有芝麻大的小紅印,別的症狀都沒有,家人不在意,我堅持去驗尿,結果是急性尿路感染,耽誤了會高燒,會影響腎臟的。幸虧發現的早。現在就一個兩個孩子,還是注意點好。


大頭妹妹100


唉,及時讓你愛人調整吧,我就是這種焦慮的媽媽,晚上睡整夜覺,我焦慮孩子不吃夜奶會低血糖,拼命餵奶,結果現在胃比較差,後面1歲多焦慮用奶瓶會影響嘴型,強力斷奶瓶,結果孩子差點哭的疝氣,還有很多不值一提的表現,我都上躥下跳的著急擔心,我的家庭醫生不止一次說我了,讓我不要太關注孩子,自己找點事,我還在調整中,我焦慮也是總看所謂的科學育兒,現在我知道讓孩子自然而然的成長就行了


love開心知足常樂


焦慮症,信息太多太雜,會這樣,我也有一些,寶寶還不會說話,今天臭臭多拉兩次,我都會捧著尿不溼研究了半天,[捂臉][捂臉][捂臉]還說要拿去化驗看是不是有啥問題,我先生直接翻白眼[流淚][流淚][流淚]


偕太太


抓耳朵就是中耳炎?尿布有一點紅就是便血?你老婆有點照本宣科了,不過也反應出她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

抓耳朵只是寶寶中耳炎的一個表現,那可不是抓一下的問題,是頻繁地抓撓,同時還伴有發熱,哭鬧,不好好吃奶等表象,嚴重的甚至耳朵👂裡還會流出不乾淨的東西。

就像前段時間看了一個小視頻,裡面說寶寶和小魚似的吐泡泡就是肺炎的前期,嚇得一圈寶媽在下面問這問那,其實吐泡泡僅僅肺炎的一個小小的表現,而且吐泡泡不一定說明寶寶就得了肺炎,也可能是正常的口腔應激表現。

視頻裡這麼一渲染,把媽媽們都嚇壞了。只要寶寶吃得飽,睡得香,便便正常,精神飽滿,看著親人笑,餓了就哭鬧,那就說明寶寶很健康!

你老婆是兒科醫生,自然懂這些。可能是第一次當媽媽,對寶寶愛得深切,出現一點點小異常就會往深處想,所以才會如此緊張。

我初為人母的時候,也比較神經質,總是擔心寶寶這樣那樣的,這是我們做母親的天性,也不必解讀過深或加以指責。

誰都希望寶寶健健康康,白白胖胖。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老婆積累了越來越豐富的經驗以後,再結合她自己的所學,對待這些問題就坦然很多,遊刃有餘。

我是☞☞梅子潤甜心☜☜,育兒趣事,歡迎關注!


大辰小勳


例子

周圍一個孩子的媽媽對自己孩子好動特別煩惱。這位媽媽不是護士,但是對孩子不是一般的關心。平常經常有人聽說孩子好動可能是多動症。



孩子媽媽聽的多了,也開始懷疑起來就去網上查資料。越查越和孩子的症狀很像,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就聽周圍人怎麼說,多動症去哪裡看,多動症要怎麼怎麼做。

每天給孩子做各種特殊的訓練,帶著孩子到處走,好好的三四歲的孩子陽光好動很正常的,並且能吃能睡能玩。老是聽自己的媽媽說自己有多動症,可能害怕媽媽每天的訓練,過了一段時間見面明顯看到孩子有點刻意控制自己。媽媽喊他老實點,就耐著性子坐在那裡,但是明明想起來玩。

看著都難受。這個例子是想說,對於孩子的某些表現不要去猜,要去證實,然後再去做決定。

分析



作為一個護士能夠理解媽媽的說法,但是還要看看她是怎麼做的。

記得自己剛開始實習的時候,就是喜歡看別人的血管,大家都說這是職業病。在護士的眼裡,看到最多的就是“病”,當然也習慣通過症狀來推斷,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很多病通過一個症狀是不能成立的。有時候我們常說的中耳炎的孩子喜歡抓耳朵只是其中的一個表現。而且很多疾病一個症狀也是不能成立的。護士平常工作的時候也會聽醫生說很多,有時候可能會形成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現象。

作為一個媽媽,可能會對孩子過度關心,尤其是第一胎的時候,就可能會造成這種現象。周圍的爺爺奶奶或者爸爸,有時候聽到這種說法會心裡不舒服,畢竟孩子也沒表現什麼其他症狀,加上知道孩子媽媽的職業,可能會覺得孩子媽媽有點多慮。心裡知道就行,也沒有必要當場反駁。

作為孩子的爸爸,可以和孩子媽媽溝通一下,關心孩子沒錯,不要整天疑心疑慮的。

倘若媽媽沒有經過檢查,或者有確切的證據就給孩子吃藥的話,那就危險。這時候堅決反對,火摺子先帶孩子檢查。

你對於孩子來說不會表達,我們只能是通過猜測,所以有時候有些症狀也不能拖延,如果懷疑的話可以去檢查一下,避免每天有疑心、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