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廊坊民間傳說之固安城少一角

固安城少一角



廊坊民間傳說之固安城少一角


明朝中期,涿州境內連續出了兩個“十大惡”的事件。根據朝廷的法律規定:凡是州城府縣,不管是哪裡,只要出一個“十大惡”,就要拆除一個城角,這是對當地一種名譽上的懲罰,當時叫“抹城一角”。涿州出了兩個“十大惡”就應抹去兩個城角,毀掉涿州城。這哪能行,再說,涿州是劉備和趙匡胤的家鄉,這裡是出過兩個帝王的地方,怎麼也不能把涿州城拆毀了啊!

廊坊民間傳說之固安城少一角


固安縣屬於涿州管,縣城四角齊全。州官為了保住涿州城,親自來到固安縣衙找縣官。說出想從固安借城一角給涿州的事。縣官說:“這件事關係到固安百姓榮辱的大事,也是為保住涿州古城的大事,需要和固安縣的父老鄉親們好好商量,我一個人不敢做主。”州官同意了縣官的意見。經過和固安縣的人們商量,決定:固安縣為了保住州城,將固安城的西北角借給涿州。把固安的西北角拆掉,壘砌成弧形,過去一個角上有一個敵樓,為了安全,這裡修築了三個敵樓。

廊坊民間傳說之固安城少一角


涿州為了固安縣的榮譽,將本州的杜莊村遷到固安城內,在城裡西北邊的湖心島上重新建了村莊。這個村子永遠屬涿州管。這件事奏請皇帝,皇帝准奏,並表彰了兩地人們的情誼。

從此,固安縣城少一角,而城內多了一個屬涿州管轄的小村莊。直到民國元年以後,這個村才併入固安城內的北街。

廊坊民間傳說之固安城少一角



圖片源自網絡 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