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辦公室有一個被大家討厭的人,我很少與他共事但總聽人說也對他有了偏見,我知道這樣不對,但要怎麼辦?

傷心在所難免


【職場再出發】為你深度解析: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天天說同事是非的,自己也好不到哪裡去。在同一個辦公室,你竟然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不用自己的腦子去判斷,竟然還要通過別人的觀點來判斷自己的同事。哎,讓我說什麼好呢!


職場裡,由於存在利益糾葛,因此同事們傳播的很多觀點是不可信的;黃渤演過一個電影叫做《一出好戲》,裡面生動的說明了,你被一群人討厭,可能並不是因為你討厭,而是因為你比他們一群人都高尚。一個火箭專家和一群瓜農在一起幹活,瓜農就會說這個人要力氣沒力氣,又不懂種瓜,卻厚著臉皮拿的比我們工資高,真不要臉!所以,你能意識到這是“偏見”,是難能可貴的!那麼需要怎麼辦呢?我們需要分析一下在辦公室裡,“偏見”產生的六種根源!

辦公室裡,對同事產生偏見的根源通常有六種


1、利益分配

為什麼辦公室大家都討厭他?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影響到了大家的利益,而你為什麼會對他產生偏見,很有可能是因為他確實也影響了你的利益。如果他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即使大家都討厭他,你也不會討厭他的。


2、嫉妒心強

所謂人高於眾,眾必非之!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力明顯比大家都強,水平明顯比大家都高,大家通常不會表現出來很佩服他,而是會想辦法一起詆譭他,造他的謠,一起孤立他,同時四處傳播他的壞話。


3、誤解很深

也有可能並沒有什麼利益分配的糾葛,也不是處於嫉妒心,而是因為大家對他有很深的誤解,於是一起討厭他。比如看到他經常和異性領導在一起,就懷疑中間肯定有故事;看到格外照顧某位客戶的生意,就懷疑和客戶之間肯定有貓膩。


4、受人蠱惑

自己本來對這位同事沒什麼偏見,可週圍的人,尤其是自己比較信任的人,總是在自己耳邊說同事的壞話,而且一些細節惟妙惟肖,宛如親見,由不得不信。所謂三人成虎,聽的多了,自己不由自主的就對這位同事產生了偏見。


5、抱有成見

所謂成見,就是以前的固定的看法。比如對某位同事剛開始認識的時候,就覺得不靠譜,這時候你觀察他,就會帶著有色眼鏡。明明人家做十件事情,九件都是靠譜的,但你卻選擇性失明,卻抓住那一件不靠譜的,進行反覆的自我暗示:看看果然不靠譜吧!


6、強迫症狀

這個最有意思!就是莫名的對某位同事有偏見,但理智上卻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然後開始強迫自己改變想法,但越是強迫自己改變想法,就越對某位同事有偏見。這樣陷入一種精神上的死循環,嚴格意義上,這不是對同事有偏見,這是一種輕微的精神病!


總之,辦公室裡對同事產生“偏見”,無外乎是這種六種原因,即分別是利益分配、嫉妒心強、誤解很深、受人蠱惑、抱有成見、強迫症狀。

你對該同事產生“偏見”的原因

通過你在題目裡的描述,首先可以排除的就是“誤解很深”和“嫉妒心強”“利益分配”這三項。


因為你和這位同事幾乎沒有什麼工作交集,那麼“利益”應該不會有大的衝突;如果工作交集都不多,“誤解”應該也就不會太深;而從你的描述裡,也沒看出來該同事有值得你嫉妒的地方。所以,首先排除了這三項!


因為給出的信息太少,“抱有成見”無法判斷!“成見”常常是對同事在早期、在最初的一些看法和感覺。如果你早期對該同事隱隱約約有點“討厭”,那麼後期只要有同事說他“討厭”,你就會立即對他產生強烈的“認同感”。


目前來看,你對該同事產生偏見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受人蠱惑”和“強迫症狀”。


“受人蠱惑”常常和“耳根子軟”相對應,也就是說,有較強自主性和自我判斷力的人他,通常是不容易“受人蠱惑”的;或者說,只有對方刻意要“蠱惑”你,才能把你“蠱惑”。你一個普通辦公室人員,誰沒事要“刻意蠱惑”你啊,所以百分百刻意斷定你“耳根子軟”,也就是“沒主見”!


“強迫症狀”常常和“多慮”相對應,一個大大咧咧的,心裡不藏事的人一般不會得“強迫症”的。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你是一個“耳根子很軟”,容易輕信別人,自己判斷力很弱,同時又“喜歡瞎想,考慮的多”的人。這也是你對同事產生“偏見”的根源

產生了偏見,卻又明知不對,你應該怎麼辦?

必須要對症下藥!由於你對同事產生偏見的根源在於“耳根子很軟”和“思慮過多”,因此想要改變自己,首先必須從這些“根子上”下功夫。


1、增強自己的判斷力

在職場裡,一定要把兩句話牢牢記在心裡,那就是“無事不起早”“聽人聽三分”。大家和你沒親沒故,為什麼要在你耳朵邊給你傳播這些私密消息,你不覺得很奇怪嗎?暫且不論別人是不是想利用你,但肯定不是為了你好!


所以,在職場裡,以後任何關於同事的閒言碎語,都不要輕信,一定要學會“微微一笑”,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


同事討厭他,非常有可能他對同事的利益有威脅。那麼,他對你的利益有威脅嗎?沒有!那你又何必討厭他!如果他對你的利益有好處,你還應該要討好他。職場就這麼簡單啊!


2、培養自己的大心胸

在職場裡,每天干活已經累得要死要活了,下班好不容易有點時間,回到家該陪家人的陪家人,該休息的休息,該玩的玩。誰還有時間一個勁的糾結“對同事有偏見”。再說了,就是“有偏見”又怎麼了?對你的獎金有影響嗎?什麼影響都沒有,你糾結什麼!


培養做事能力,是職場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人在職場,都是以事帶人的,也就是說,等你和這位同事有工作交集的時候,再來衡量你們的關係也不晚。


職場的時間很寶貴,一定要放在最有利於自己升職加薪的地方,其次就是最有利於提升自己的地方,而不是反覆糾結在一些無意義的瑣事,比如我是不是得罪哪個同事了,我是不是說話說重了,有這閒心還不如跑電影院看看《哪吒》呢!


總結:我從你的症狀,找到你的根源,給你開出一個方子,其實就是七個字,“微微一笑不留痕”,“微微一笑”是說別人說什麼,你聽著就是了,反正嘴巴長在別人身上,你也擋不住別人說,但是你千萬別當真就好;“不留痕”就是和你沒啥關係的 ,聽過忘了就行了,別糾結!如果你非要糾結,我只能說,看來你領導給你分配的工作還是太少了,加點工作量,看你還有沒有時間反覆琢磨和一個沒什麼工作交集的同事的關係。

-END-

點擊上方關注【職場再出發】:世界500強資深經理人,2家公司的創始合夥人,為你深度剖析職場問題,助你職場再出發!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職場再出發


我也曾遇到同樣的事。才到一個新單位,遇到一位老大姐,很熱心,幫我找座椅,辦公用品等。可是幾天之後,一些同事悄悄告訴我,這位大姐不好相處,特別較真,且得理不饒人,和她相處要小心。我聽了後,沒有放在心上,因為我從來不輕易給任何人下結論。我還是像往常一樣與之相處,慢慢的,我發現大姐是刀子嘴豆腐心的性格,所謂的較真其實是喜歡辯論,所謂的得理不饒人是大姐正直的性格,因為大姐是軍人轉業到單位的,所以具有軍人正直直爽的特性。慢慢相處時間長了,她也會和我探討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我們互相交流,甚至展開激烈的辯論,最終我說服了她。從此以後,我們的關係更近了一步。她非常維護我,在她眼裡,我正直善良,儼然是一個人品非常好的人。後來大姐因癌症去世了,她走後,同事們才說,能和她處好的人不多,你是本單位唯一一個,我默然。我們都是普通人,很容易被別人的言論左右,一個人好不好,一定要接觸了才知道,千萬不要先入為主,和其他人一樣人云亦云。不是我本人真有多好,而是因為我懂得,在退休前,我們和同事相處的時間遠比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更長。


菩提樹下YY


我來講一下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在以前的一個公司,她長的白白的很漂亮,第一天上班和她住一個宿舍,她邀請我一起吃午餐,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瞬間感覺到了溫暖。順理成章,以後我們倆就經常在一起玩一起吃飯。慢慢的,我發現了一些問題,同宿舍的其他女生不喜歡的她,同樣其他部門的同事也不喜歡她,就連我們部門的同事也問我關於一些她的問題,例如,都傳言她懶,不愛收拾也不愛好好工作,作風習慣也不好。就問我是不是真的,我就以我的感受來講,我沒覺得她不好,我也是這樣對問我的人來講的。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小缺點,然而這種小缺點在她身上就無限放大了,她就屬於這種。她在公司的幾年裡,一直是被傳言的人,但是她性格很好,也不計較很多,她也一直都沒有因為別人對她的看法而改變,一直做著自己。後來我就離職到別的城市,她沒做多久也離職了。現在一家三口的她很幸福。所以,不要因為別人的看法來左右你的思想,要有自己的判斷。


兜遊世界


人的眼睛看到的有一些往往是假像。真正對一個人的瞭解,只有接近對方才行,大多數的人都是人云亦云而已。

有一次我去老師那裡玩,他是我的高中老師,我們的關係很好,雖然我參加工作了,但是也經常到他家去。

玩了一會,老師說:我帶你去見一個人,我問是誰呀?他說××人。我說好多人都說他是神經病,老師說你去看一下就知道了。

那個人住在一間小房子裡,帶著眼鏡。看來他和老師早就認識了,見了我們很是熱情,談話時和我平常見到的真是天壤之別。

回來的路上,老師說他的外表都是裝的,他想調走單位不放人。

果然過了兩年他調走了,而且還是一個翻譯。


懶螞蟻29


我以前的一個同事,就是你說的這樣,大家都說她不好,不好好工作,作風也有問題,我和她工作很長一段時間,私下也一起玩一起逛街,人很溫柔,待人很有禮貌,根本不像他們傳言的那樣。別人誤會她,她從來不解釋,也沒聽過她說誰的壞話。之前和公司一個男生談戀愛,後來分手,那個男生氣不過,就造她的謠言,說她作風有問題。她也不生氣不解釋。我就挺敬重她的。多說無益,清者自清。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何況聽到的呢。背後的真相還有真相啊。


桃三娘子


這種情況事實上挺正常的,我們都知道這樣不對,都知道凡事要經自己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後才能進行判斷。對別人的看法也是,要有自己的判斷,切勿直接就聽信了旁人的話。

我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在以前的一家公司,因為入職以後,就有一個同事很熱情的和我打招呼,所以,就吃飯還有其他一些活動都是和他一起,關係自然就比和其他同事近一些。

我們都能理解,作為一個新員工,對公司情況完全不熟悉,肯定是很願意和那些對你施放了善意的人接觸。但沒過幾天,我就發現這個同事是被全辦公室孤立的人,而連帶的,全辦公室的人連帶一起孤立了我。而我當時,雖然對同事關係也看得比較淡,還是正常和那個同事走得近,但因為知道了我被孤立是那個同事的原因,以及,不論是聽其他同事說,還是自己也慢慢的接觸瞭解後,也知道了為什麼其他同事不喜歡那個同事,和那個同事的關係還是沒有以前好,慢慢的淡了。


因此,也是能理解,有些時候,明明只是聽了別人說,就有了偏見。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一般主要是有以下原因:

一、因為知道他是被其他人孤立的,出於要合群、自我保護的意識,你也對他有了偏見。

可能有這樣一種情況,如果是一個比較厲害的同事,在大家都沒說他什麼壞話的時候,你可能也會什麼都不會說,因為害怕得罪同事,會選擇什麼都放在心裡。但當你知道其他人也有這種想法時,感覺自己膽子就大了起來,感覺自己找到了“隊伍”,就能光明正大的不喜歡那個同事了。這種情況,我們在生活中,例如一些“網絡暴力”,一旦一個人被黑,可能就會有很多不知道情況的人也會去“跟風”。

所以,這是我們心理的一種狀態決定的。如果那個同事大家都比較喜歡,你如果不喜歡就顯得比較不合群。相反的,如果那個同事大家都不喜歡,你如果說自己喜歡他,就會顯得你不合群,和大家作對。

因此,出於對自己的保護,你也會不喜歡那個同事,至少是表現出來不喜歡那個同事。



二、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有“主見”

我們聽過一個定律叫“韋奇定理”,大概的意思是,即使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十位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搖。

我們都很想有自己的主見,但能去堅持自己的想法,就覺得自己的看法就是正確的,能排除其他人的看法,是很困難的。

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並沒有那麼深的閱歷或者是豐富的學識,能形成穩定的、正確的價值取向,因此,很多時候,我們都並不能堅定自己的看法、想法就是正確的。

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聽信了別人的話,影響到自己的判斷,這是因為我們沒有穩定的“價值觀”、沒有自己的“主見”造成的。


那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要怎麼辦呢?

一、要有自己的主見

要堅定自己正確的想法、看法,不能因為別人隨意的幾句話,就對自己的想法產生懷疑。

當然,前提是我們需要掌握儘可能多的情況、掌握儘可能全面的信息,在這些的基礎上,形成自己正確的看法。

二、不輕易做出自己的判斷,尤其是一些會影響到別人的

在職場或者生活中,我們可能很容易因為相信別人的話,而採取了同樣的舉動,對別人造成一些實質性的傷害。雖然我們不是主謀,也沒有想過真的要去傷害誰,但有些傷害形成了就形成了,並沒有辦法去挽救。

因此,切勿因為聽了別人的幾句話,沒有經過任何的驗證,就採取了相應的行動,這種行動,無論是心理上的,還是實際的,都最好不要。


綜上所述,我們會因為聽信別人的話就對其他人產生偏見,這是正常的,是因為出於自我保護的意識、沒有“主見”、沒有穩定的價值觀決定的,但我們也需要去避免這種情況。對待人和事的看法,要有自己的主見,且很多時候,不能隨意聽信別人的話,要有一個驗證的過程。


淋說職場


孔子在周遊列國時,時常捱餓。

有一次,他們餓了很久才得到一點米,孔子把大米交給他最信任的學生顏回,讓顏回去煮飯,自己在一邊休息。

當孔了醒來時,正好看到顏回把一口米飯塞到嘴裡吃。

孔子很吃驚,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最器重最信任的弟子,在老師沒有吃飯的情況下,竟然偷偷先吃了。

孔子對顏回說:我們先拿米飯來祭祀祖先吧。

顏回趕緊擺手:剛才有一陣風,把灰塵吹到了飯裡,給老師吃的話不夠尊重,扔掉又浪費糧食,我就把沾了柴草灰的飯吃掉了。吃過的飯是不能祭祀祖宗的。

聽了顏回的解釋,孔子才明白自己差點冤枉了弟子。

孔子作為聖賢之人,還差點被眼前所見而矇蔽,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的道聽途說呢?

為了避免對某一位同事的看法有失偏頗,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糾正自己的看法和行為:

一、先入為主是一種正常現象,不必因此而自責。

我們常說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的形成,有時候是通過自己的觀察,有時候是從別人嘴裡聽說。

關於某位同事的消息,如果聽到的都是負面的,三人成虎,你也會在心裡對他產生不良的印象,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三人成虎,眾口鑠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眼見的都不一定為實,耳聽的更要謹慎考慮。

孔子尚且對自己最信任的弟子產生了懷疑,我們作為普通人,如果單憑一兩個人的話語,就作出自己的判斷,這個判斷很可能不夠公平公正。

別人說了,我們可以聽聽,但是對某人到是個什麼樣的人,還需要自己通過溝通、交往,來印證別人的說法是否正確,從而做出自己的判斷。

任何時候,偏聽偏信,都不利於工作的開展和人際關係的交往。

三、在做出自己判斷之前,不要隨意附和別人的傳言。

不傳謠不信謠,是我們在職場中也必須遵守的準則之一。在自己沒有進行正確的判斷之前,不要輕易相信、隨意附和別人所說的話。誰知道傳播這些話的人,背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萬一別人是惡語中傷,而你就會成為那個補刀者。

四、即便做出自己的判斷,也不要隨意議論他人。

假如這位同事如其他人所說,有很多缺點和錯誤,我們也不要隨意議論,閒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已過。不說別人,先做好自己。如果他有錯誤,出了錯,自會有人追究他的責任。


錦瑟談職場


人言可畏,眾口鑠金。一個同事,如果大家對他的評價都是負面的,你受到影響,對他產生偏見,是很正常的。大家一致的評價要留意一下,但這個同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還要你接觸之後才知道。在作出自己的判斷之前,不要僅憑道聽途說,就先入為主,人云亦云。

一個人得到同事的一致差評,背後的原因很複雜

你這個同事被大家討厭,不一定是他本人的問題。很有可能他的表現太顯眼,遭人嫉妒。搞小團體,一群人抱團孤立一個人,在辦公室政治中很常見,多數是嫉妒心理在作祟。若一個人工作能力在辦公室裡特別突出,光芒都他一個人搶了去,同事不僅不會佩服他,反而聯合起來孤立他,甚至詆譭他。不加判斷,就和其他同事合起夥來孤立他,你就成了幫兇。你一定要增加和那位同事的接觸,有意地通過一些事情檢驗他的人品。在和他共事時,能夠判斷他為人正直,辦事有責任心,那同事們的偏見就不攻自破了。你該和他怎麼相處就怎麼相處。

其他同事的提醒要留意,但在作出自己判斷之前,不要人云亦云

一個人在團體中得到一致差評,不是沒有原因的。你和這位同事接觸少,覺得他沒問題,也可能是隻是看到了他的表面。老同事提醒你跟這個人交往要小心,出於自我保護的考慮,這樣的提醒還是要留意,在交往中要留個心眼。

前段時間我們辦公室新來了個小夥子。長得一表人才,待人也很有禮貌。沒想到過了幾天,管他的領導就跟我反映,說著小夥子不認真工作,做一點事就想邀功行賞,同事對他都有意見。因為我和他沒有工作上的往來,我對他的第一印象還挺好,以為這是年輕人的通病,就想仔觀察一段時間我們辦公室還有個大姐,因為和這個小夥子走得近,在別人不待見他的時候,還處處維護他,在工作上也對他多有幫助。結果過了幾個月,那個大姐也和他疏遠了。一問才知道,小夥子在工作上把大姐給坑了。大姐負責組織一個會議,讓小夥子通知與會人員。本想著給他一個表現機會,結果他中途撂挑子,有一半人沒有通知到。這個會議因為參會人員沒到齊被迫延期。這下,大姐算是看清了小夥子的真面目,從此就有意和他保持距離,儘量避免交給他重要的事情做。

人性經不起考驗。若是這個同事口碑不好,初次接觸就要有點防備心。尤其是工作上的合作,不重要的環節一定要自己把關。共事幾次,覺得這個人值得信任,再深入合作也不遲。

即使這個人有問題,也不要隨意議論他人

工作中,第一要務是幹好本職工作,不要把過多精力花在談論別人上面。即使經過判斷,這位同事有很多問題,不要隨意議論。有問題要通過正規渠道進行反映。


職場火鍋


我也遇到這樣一個人,大家都笑話她嘀咕她,她很痛苦,原生家庭也很痛苦糾結,就經常找我做心理諮詢,但是,就發現她修復的差不多的時候,我就收到對她感覺不舒服的感覺,就是說,她的內心不是誠心誠意待人的,她來找你是想從你這裡獲取什麼,而且是不勞而獲的那種,是那種想要暗暗的壓倒你,比下你,不甘心你比她能量高,意識層次高,不甘心,暗暗的,我這樣敏感,藏得再深也能覺察出來。所以,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為啥總對她有意見是有原因的。

而我並不是評判她,是一種知曉,然後遠離她,讓她自己去體驗這種不甘心的感覺,她不正式的求助我,我都不會幫她了。因為只要我不求回報的幫助她,都是讓她在她的自我裡陷得更深,所以,不幫她,讓她自己體驗吧。



心靈諮詢療愈莉枝老師


還是很早的時候認識個同事,女孩,其他同事都在她背後說她作風不好,是做JI的,做三的。導致我看見她也覺得跟別人感覺不同。後來被分到一組不得不一起做事,接觸久了,發現她還不錯並不像傳言的那樣。從那以後我學會一件事就是再不聽任何謠言,用眼睛看人用心感受而不是用耳朵去聽那些是非謠言,因為有些人就是會因為嫉妒憤恨或者矛盾去用嘴攻擊另一個人,自己還不敢親自上陣,去鼓動別人跟他們一起加強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