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山東這四座改縣為州的市,各個歷史悠久,海內聞名

山東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山東這四座建國後改“縣”為“州”的縣級市,各個歷史悠久,為千年古縣,海內聞名。

山東這四座改縣為州的市,各個歷史悠久,海內聞名

青州市,位於山東省中東部,是濰坊市下轄縣級市,為“古九州”之一,是西漢青州刺史部治所,歷史上曾長時間為山東地區的政治中心。青州,原名廣縣,後稱益都縣,為千年古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南北朝時期曾為南燕國都,北宋時屬京東東路,明清時期屬青州府,歷為州、路、府等治所。

山東這四座改縣為州的市,各個歷史悠久,海內聞名

民國時期,青州府撤銷,益都縣直屬於山東省,建國後隸屬於濰坊(先後為昌濰專區、昌濰地區、濰坊地區、濰坊市),1987年,益都縣撤縣改市,成立縣級市青州市。

山東這四座改縣為州的市,各個歷史悠久,海內聞名

滕州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隸屬於棗莊市,為棗莊唯一下轄縣市,總面積1495平方公里,總人口170萬,是山東省第一人口大縣。滕州歷史悠久,古為“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秦時設滕縣、薛縣,為千年古縣,因古國滕國、薛國而得名。

山東這四座改縣為州的市,各個歷史悠久,海內聞名

建國後,滕縣屬魯中南行政區尼山專署,1950年設滕縣專區,專署駐地為滕縣,1953年,滕縣專區改稱濟寧專區,專署駐地遷到濟寧。1979年,滕縣改屬棗莊市,1988年滕縣撤銷,縣級市滕州市成立。

山東這四座改縣為州的市,各個歷史悠久,海內聞名

萊州市,位於膠東半島西北部,地處煙臺、青島、濰坊三市交界處,瀕臨萊州灣,是煙臺市下轄縣級市,總面積1928平方公里,總人口88萬。萊州,原為掖縣,西漢時置縣,因掖水而得名,為千年古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山東這四座改縣為州的市,各個歷史悠久,海內聞名

掖縣先後為東萊郡、萊州、萊州府等治所,民國初萊州府撤銷,掖縣直屬於山東。建國後,掖縣先後隸屬於膠東行政區北海專區、萊陽專區、煙臺專區、煙臺地區、煙臺市。1988年,掖縣撤銷,縣級市萊州市成立。

山東這四座改縣為州的市,各個歷史悠久,海內聞名

膠州市,位於山東半島西南部,地處黃海之濱、膠州灣畔,為青島市下轄縣級市,因膠水而得名。膠州歷史悠久,秦時設黔陬縣,屬琅琊郡,隋時併入膠西縣,北宋時膠西縣駐板橋鎮,屬密州。元時設膠州,駐膠西縣,明初膠西縣撤銷,為膠州。

山東這四座改縣為州的市,各個歷史悠久,海內聞名

民國初,膠州撤銷,改設為膠縣。建國後,膠縣屬膠東行政區濱北專區,1950年設膠州專區,專署駐膠縣,1956年膠州專區撤銷,膠縣此後先後隸屬於昌濰專區、青島市、昌濰地區,1978年劃歸青島市,1987年膠縣撤縣改市,縣級市膠州市成立。

山東這四座改縣為州的市,各個歷史悠久,海內聞名

此外,現在濟寧市兗州區也曾由縣改州,舊稱滋陽縣,1962年改稱兗州縣,後撤縣設市,2013年撤市改區,為濟寧市兗州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