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克服考前焦慮,你需要了解的三種心理效應

克服考前焦慮,你需要了解的三種心理效應

根據觀察,總體上,考生考試前有以下的心理狀態:

一想到考試就緊張,呼吸加速,心跳加劇。

失去自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一定考不好。

越是臨近考試,越是覺得知識生疏,越是拼命複習,越是覺得掌握不牢。

心情煩躁,對很小的事情也容易發火。

出現失眠,越是逼著自己睡,越是睡不著,結果白天沒有精神。

不知道考前的你有沒有這種情況,如果有,那你下面的內容就要認真看了,篇幅較長,但對你很有幫助。

想要緩解考前壓力,首先你需要知道以下三種心理學效應。

一、瓦倫達效應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瓦倫達效應”。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總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

此後,人們就把專注於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做任何事情,總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帶來的後果,太在乎別人的閒言碎語、說三道四,太在乎現在和未來的一切,可我們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

我們的大腦成天被各種慾望塞得滿滿的,身體被壓得氣喘吁吁的,在這樣的重荷下,我們能把事情做好嗎?結果我們總是偏離預定的軌道,離成功越來越遠!

解決方案:

1. 專心致志的學習

專心致志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有意注意是一種主動地服從於一定活動任務的注意,受人的意識控制和支配的。一般來說,刺激物強度越強引起人的注意也越強。

2. 不被其他干擾因素干擾

也就是與抗干擾能力強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在從事某項活動時腦子裡一直想著成功的喜悅與表揚,或失敗後的痛苦與冷眼,那麼,這一活動就很難順利完成。考試時越想考好越考不好,越怕考不出來越考不出來,這是多少人經歷過的事實。

3. 有一顆平常心

只是把心放在一種平靜悠然之中,人的最大潛能才能發揮出來。現實中的大量事物,都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只有擁有一顆平常心,才有可能產生瓦倫達效應。

二、齊加尼克效應

因工作壓力導致心理上的緊張狀態,被稱為"齊加尼克效應"。

法國心理學家齊加尼克曾作過一次頗有意義的實驗:他將自願受試者分為兩組,讓他們去完成20項工作。

其間,齊加尼克對一組受試者進行干預,使他們無法繼續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務,而對另一組則讓他們順利完成全部工作。實驗得到不同的結果。

雖然所有受試者接受任務時都顯現一種緊張狀態,但順利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隨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持續存在,他們的思緒總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擾,心理上的緊張壓力難以消失。

一個人在接受一項工作時,就會產生一定的緊張心理,只有任務完成,緊張才會解除。如果任務沒有完成,則緊張持續不變。

腦力勞動者容易產生齊加尼克效應。緊張的工作節奏和各種競爭,使腦力勞動者易於產生緊迫感,壓力感和焦慮感,若處理不當或不能適應,則對很多心身疾病的發生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因此,腦力勞動者必須學會自我心理調適,緩解精神上的緊張狀態。

解決方案:

1. 縮短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每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可謂是一個週期,當你攻克了某個難關,或完成了一件重要工作,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時,心情會豁然開朗,愉悅之情油然而生,這種完成任務後的歡愉對機解心理緊張、促進身心健康是極其有益的。

2. 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每天可安排一小時,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掌握。鍛鍊項目可選擇跑步、快走、太極拳、廣播體操、球類等等。體育鍛煉對於腦力勞動者來說,既可放鬆身心,又能增強體質。

3. 培養一項以上的興趣愛好

腦力勞動者的業餘愛好可作為轉移大腦"興奮灶"的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有效地調節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進而消除疲勞,改善情緒,從緊張、乏味、無聊的小圈子中走出來,進入一個生機盎然的境界,業餘愛好的內容是廣泛的,諸如琴棋書畫、養鳥養魚、花卉盆景、寫作、旅遊、垂釣等等。

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適當"投資",最好養成習慣,以緩解緊張感。

4. 心理調節

既然壓力是客觀存在的,就應以積極的態度去對付它。將焦慮、煩惱等劣性情緒強行積鬱在胸顯然不妥。心情不好時,應儘量想辦法"宣洩"或轉移,如找知心朋友傾訴,一吐為快;或出去走走,看電影電視等。

困難時要看到光明面,失敗時要多看自己的成績,要有自信心。這樣有利於理清思路,克服困難,走出逆境。

三、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也有譯“畢馬龍效應”、“比馬龍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

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而這種暗示,正是讓你夢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滿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相反的說。

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斷地受到阻力,這些阻力就會產生,成功的人都會培養出充滿自信的態度,相信好的事情會一定會發生的。

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人自暴自棄,放棄努力。

瞭解以上三種心理效應,相信大家都已經明白該怎麼繼續學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