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諾基亞發佈全面屏手機X6,那個我們熟知的街機要回來了?

諾基亞發佈全面屏手機X6,那個我們熟知的街機要回來了?

昨日(5月16日),諾基亞舉辦發佈會正式推出全面屏手機諾基亞X6,售價為1299元起。許多網友感嘆:“當年我想要的那臺諾基亞,現在來了。”

X6搭載的劉海全面屏、玻璃機身、雙攝已經是國內手機的標配,但對於諾基亞來說還是首次。你能發現曾經“不跟隨”的諾基亞,已經在緊跟潮流了。

諾基亞發佈全面屏手機X6,那個我們熟知的街機要回來了?

諾基亞這家百年企業在移動手機行業折戟沉沙之後,又開始煥發出活力來。每當變革臨界點,為什麼諾基亞總能自我刷新,東山再起?

“諾基亞”的名稱取自一所莊園,位於芬蘭第二大城市坦佩雷西邊的兩條河流交匯處,名字的根源可追溯到古老芬蘭語“黑貂”一詞,這種小型野獸動作敏捷,可快速適應環境變化,似乎是對其長久以來生存模式的某種暗示。

諾基亞於1865年以造紙業起家,其超過150年的歷史,“轉型”始終與其相伴。最初,它的業務領域涉及造紙、橡膠、電纜、石油、軍事等等,1969年戰略決策進入通信領域,變身高科技公司;盛極一時的手機業務隕落後,又迅速成為全球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供應商。諾基亞涉獵業務之廣、命運起落之多變,堪稱傳奇。其雄踞一方的秘訣就在於:每當變革臨界點,諾基亞總能主動或被動地“自我刷新”。

接受《21CBR》記者專訪時,成就諾基亞手機霸主地位的傳奇總裁約瑪.奧利拉(Jorma Ollila),這樣總結公司的長壽之道:“在我看來,長遠發展通常取決於強有力的企業文化傳承,同時,長遠發展依賴持續變革——公司要不斷應對變化,在變化中押注特定領域並能引領潮流,在變革時代,絕對不能簡單地跟從所謂最佳實踐。”

過往30年,諾基業手機和網絡設施業務的兩次蝶變,完美證明了這一點。

諾基亞發佈全面屏手機X6,那個我們熟知的街機要回來了?

圖為諾基亞前總裁約瑪.奧利拉

孤注一擲

上世紀80年代早期,諾基亞是一家大型紙業和電纜製造商、歐洲最大的橡膠產業以及芬蘭最重要的電子公司。時任董事長卡里.凱拉莫(Kair Kairamo)不顧財務壓力,啟動了一系列大型併購,將諾基亞打造成為歐洲最大的電視機制造商、北歐最大的計算機公司。

不幸的是,電視產業產能過剩導致的激烈競爭,不斷蠶食諾基亞羸弱的資產負債表,1988年卡里.凱拉莫自殺身亡,1991年,大股東甚至祈求愛立信收購,遭到輕蔑的拒絕。

諾基亞從20世紀70年代即開始生產移動電話,在1987年到1989年,尚是一個連續虧損的一個小型業務單元,1990年約瑪.奧利拉接管時,業務僅佔公司營收的10%,整體缺乏系統化、缺乏效率,當時,多數人不相信移動電話的價值,在諾基亞內部亦是如此,人們相信只有日本人才有能力從這類商品中獲利。

但約瑪.奧利拉確信,這是一個具有盈利潛能的高生產力業務,而且諾基亞已在儲備“絕殺”的利器。

1989年,摩托羅拉推出MicroTAC 9800X,初具翻蓋手機的雛形,諾基亞決定製造出一款更精良的手機,編號為“諾基亞101”,計劃一度為嚴峻的財務狀況拖延,約瑪.奧利拉迅速發現了其潛力,將目標確定為“研發出一款輕巧實用且能隨身攜帶的移動電話,最好外形美觀並易於使用,如果公司希望存活,必須在一年內研發出它”。

1992年,諾基亞推出新品諾基亞1011,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能發短信的手機,也是諾基亞第一款GSM手機,20世紀90年代早期,移動電話主要面向企業高官和高級政府官員,諾基亞逐漸顛覆了這種觀點,手機成為普通人的通信工具,經典鈴聲開始越來越頻繁在全球響起。

1994年,移動電話市場開始進入空前繁榮發展階段,全球銷量達到2620部,諾基亞的產量同比增長超過100%;1995年,全球售出4310部手機,諾基亞101及衍生品的年度銷量保持在450萬左右,佔據了公司總銷量的42%,並迅速成為了一家國際化企業。

1998年10月,諾基亞宣佈,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電話製造商,佔據約1/4全球市場,全年銷售了4080萬部手機。

其後,諾基亞接連推出經典機型,加之手機日益成為最重要的消費電子項目,助推公司業績連創新高,其全球市場份額一度達到驚人的40%,2007年淨利潤高達72億歐元,市值超過千億美金,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

約瑪.奧利拉的總裁任期,一直延續到2006年,在他的任內,諾基亞手機銷量累計達40億臺,連續10年佔據市場首位。

當問及任職期間最驕傲的三個決策時,他告訴《21CBR》記者:“首要的是讓集團架構流水線化、專注於通信技術,再集中火力專攻手機技術,以此創建一個嶄新而清晰的諾基亞形象;其次,我們創建了一種企業文化,吸引有意在技術公司開創未來的年輕人;最後,我們早先就意識到,必須在關鍵舉措中做到全球化,以全球化的思維服務客戶,同時保留我們的芬蘭傳統。”

東山再起

命運的轉折總是出其不意。在諾基亞處於巔峰的2007年,蘋果公司推出第一代iPhone,留任董事長的約瑪.奧利拉痛苦地看到,諾基亞在不斷衰落,市值一度下降96%。

2012年,諾基亞任命芬蘭企業家李思拓(Risto Siilasmaa)擔任董事長一職,他創立了芬蘭殺毒軟件公司F-Secure Oyj ,從2008年開始任諾基亞董事。1985年開始即供職諾基亞的約瑪.奧利拉,隨後選擇了離開。

“諾基亞手機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在一件對的事情上堅持太久,但未能跟隨時代潮流做出轉型。”李思拓吸取了教訓,傳承了諾基亞的生存法則,主政6年,他主導了數次的併購交易和剝離業務,目的只有一個,重新打造核心業務,復興諾基亞。

在兩年多的業務摸索中,李思拓策略日漸清晰,全力成為“淘金路上賣鐵鍬的人”,定位為網絡基礎設施的供應商和服務商,這一切均在不停“買與賣”的轉換中快速推進。

2013年7月,諾基亞斥資17億歐元收購諾基亞西門子通信(NSN)剩餘50%股份,NSN成為全資子公司,收購的一個契機是,雙方合資協議即將到期,其中一方需要掌握該業務100%的所有權。其後,諾基亞成功將網絡部門變成新的核心業務,併產生了數十億美元的回報。同年9月,以72億美元將手機業務出售給微軟。

2015年初,以156億歐元收購阿爾卡特朗訊100%的股權,由此成為全方位服務的網絡基礎設施供應商,躋身全球第二,與華為、愛立信鼎足而三。

不過,諾基亞保留了其專利與技術許可業務,事實上,幾乎所有手機廠商都要向諾基亞付專利費用,2016年,業務收入佔比不足5%,卻貢獻了22%的營業利潤,在轉型過程中為公司供給了源源不斷的現金。

“當下諾基亞專注於通訊及科技兩個領域,知識產權授權業務仍然強勁,也開始收購可穿戴設備及終端設備。”李思拓曾這樣描繪諾基亞的業務策略。2017年,諾基亞營收規模達到231.47億歐元,隨著全球5G網絡的陸續鋪設,業績預計將持續增長。

至2017年初,諾基亞啟動轉型以來,調整了99%的員工、80%的董事會成員以及多數執行團隊成員(一人除外)。“這是一次徹底卸除發動機、機艙和機翼,再重新組裝一架完全不同的飛機的過程。”李思拓公開評論說。

諾基亞發佈全面屏手機X6,那個我們熟知的街機要回來了?

基業長青

1992年,約瑪.奧利拉擔任總裁時,曾這樣描述其感受:“我是一艘大船的船長,該船隻有駕駛室在吃水線的上方,船體已經沒入水中,水正流向發動機艙。”

2007年iPhone發佈後,約瑪.奧利拉隨即專門與高管團隊中的12人進行了交談,詢問他們是否將iPhone視為具有威脅的競爭對手,12人中,只有兩個人認為iPhone毫無威脅,其餘10人均認為,不能掉以輕心,其完全可能發展成強大的對手,無奈,其後一系列錯誤的決策,又斷送了挽救手機業務的時間窗口。

然而,基於芬蘭文化傳統的憂患意識,諾基亞管理層的應對也絕非一無是處。20世紀90年代末,敏感於新型無線網絡的出現以及互聯網熱潮,他們明白,“僅單獨靠移動電話業務,不足以把我們帶入下個世紀。”並決定加碼網絡業務,2005年,諾基亞曾試圖收購朗訊遭遇失敗,最終在2006年與西門子組建了聯合企業。

這是約瑪.奧利拉總裁任內最後一個戰略性決定,這筆交易為諾基亞其後復興埋下了伏筆。他只是遺憾,“沒有能將移動電話業務的盈利,足夠多地投資到新的科技領域中”,否則,在艱難歲月中,可能又會有興旺成長的新業務領域。

“好事和壞事總是如波浪般彼此更迭,一連串好消息會彼此連接產生,事態很好朝前發展,彷彿事情本身產生著推動力,成功孕育新的成就,但好事不過三,你應該有所警覺。”他在回憶錄中寫道,而作為領導者,最為重要的任務往往就是對執行政策的時機把握。

約瑪.奧利拉告訴《21CBR》記者,一家百年公司,選擇正確的領導者至關重要。1992年,他當選總裁的時候,董事會進行了非常嚴格的篩選,之所以選中他,“看重的是從內部提拔一位年輕的管理人員,一個有能力領導變革的人,好讓諾基亞從產業集團轉變成更專注的技術公司”。2010年,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當選的時候,他是公認的公司外部最強的候選人,董事會又將其與內部候選人進行對比權衡。

“在諾基亞這樣的公司,至關重要的是任命一位具有領導和管理能力的CEO,處理公司面臨的技術變革,同時有能力為公司的創新人員樹立模範。”他總結說。

無論由何人領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未來,這家基因中帶有變革DNA的百年老店,會繼續不間斷地尋求併購與實施出售,調整核心業務領域,成為技術和創新領域中的“冒險家”,任何時刻,或許都是諾基亞下一個百年故事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