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上蔡名吃系列之三」上蔡地道乡间特色美味名吃——灰培豆腐

「上蔡名吃系列之三」上蔡地道乡间特色美味名吃——灰培豆腐

灰培豆腐由三国时期名将关羽研制而成,有着“关二爷不把豆腐卖,世上哪来荤素菜”的说法,据传关羽未展雄才之前原以卖菜为生,由于当时储存设备简陋,制作工艺复杂,易变质等不良因素,豆腐只是老百姓日常食品并未有人当商品进行贩卖,一次偶然机会,关羽失手把将要下锅的豆腐掉在烧过的炉灰之中,当时并未在意,数日之后清理炉灶发现埋在灰中的豆腐已与之前大不相同,洗净食之,别有风味。

「上蔡名吃系列之三」上蔡地道乡间特色美味名吃——灰培豆腐

灰培豆腐是上蔡县东部一带著名的时令小吃。进入农历腊月下旬,家家户户都在忙忙碌碌地办年货,在购买鸡、鸭、鱼、肉等山珍海味的同时,谁家也忘不了自己动手做几斤灰培豆腐。

「上蔡名吃系列之三」上蔡地道乡间特色美味名吃——灰培豆腐

灰培豆腐的主要原料就是草木灰和豆腐。简而言之,就是将豆腐埋在草木灰中,用草木灰吸附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脱水变硬。它既区别于水豆腐的松软,又不同于油炸豆腐的坚硬,吃起来别具风味。

「上蔡名吃系列之三」上蔡地道乡间特色美味名吃——灰培豆腐

制作灰培豆腐的豆腐,必须是东岸、朱里、崇礼、杨集、蔡沟等这一带的“罗圈豆腐”,即“硬豆腐”。那些水豆腐或凝豆腐,由于水分含量大,是做不成灰培豆腐的。

在进行灰培前,要将豆腐尽量控去水分,草木灰最好用充分燃烧的豆秆灰(据说,豆秆与豆腐本是同根生,不会相克,因此没有异味)。

制作时,将豆腐切成2厘米厚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块,用优质卫生纸将豆腐包2至3层。24小时后,换一次卫生纸和豆秆灰,5至7天即可食用。

食用时,要将豆腐用清水反复冲冼,然后切成片状,拌以大葱,佐以食盐、味精、小磨香油等调料。因为草木灰中含有碱分,所以吃起来不但筋道,而且有助于消化,这对于春节期间人们吃多了大鱼大肉的肠胃是非常有益的。

「上蔡名吃系列之三」上蔡地道乡间特色美味名吃——灰培豆腐

最近,在上蔡县城路边很多卖热豆腐的,大部分都是说崇礼豆腐,但是已经不再是灰培豆腐,也没有灰培豆腐的那般筋道!


上蔡微友会不定期推送上蔡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新闻资讯,商家优惠等诸多优质内容,最接地气、重服务的本地微信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