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江西“網紅校長”跳樓自殺?

小丸子菲


自殺應該說最無奈的選擇。校長要比一般教師明智,抗壓能力要強,但是,勢單力薄,很難改變教育上弊病,也推動不了教育的改革,最後才一死表達對教育改革的失望,對整個社會的失望,希望到天堂裡能夠贏得各界人士理解和支持。

不管怎麼說,這位網紅校長生前的所作所為是想為教育界樹立個榜樣,結果反誤了卿卿生命。可見來至教育界,社會的壓力是如何之大,也是他所料不及的。他沒有想想,中國有幾所培養人才,升學率高的學校,受到多少人口誅筆伐,他們的壓力更大。但他們是整個學校來分擔的,還有很多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才得以秉承教書育人的宗旨,才得以抵禦業內給與的狂風暴雨。

實際上,中國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足於能夠屹立在世界之巔,為什麼到了今天,抵擋不了西方文化的入侵,內憂外患,毀了多少青年學子,讀書無用論已經不是空穴來風。可是沒有人去反思反省,只管一味地去多利爭權。所以,如果真的讀書無用,那教育又有何用?既然崇洋媚外,有能耐就去外國傳播他們的文化,何必禍國。中國真的須要把中國文明發揚光大。希望某些剩人們不要再為一己之私,去禍國殃民,不要讓網紅校長的悲劇,再次發生。


火起來才是硬道理


小時候,老師都是對我們嚴加管教,不聽話就棍棒伺候,有次逃課去池塘游泳,校長偷偷地跟在後面,躲在竹林子後面把衣服抱走,每個調皮的孩子乖乖的去到辦公室向校長認錯,心甘情願的受罰打掃廁所。課堂上或集隊,稍微有些小動作,盡在老師眼裡,休想逃過,必須好好學習,刻苦向上老師才滿意。挨棍子,是常有的事,老師打的只是輕微疼痛,但會記憶深刻。在學校捱打從來不敢讓家長知道,否則家長的打可是往死裡打的呀!後來我也成了教師,再後來我又成了校長。再後來就退休了。不管是當老師還是當校長。由於性格使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也少不了跟學生跟老師發個脾氣打個人罵個人的時候。但從來都沒有一個學生會反抗或者罵回來,更沒有一個家長找上門來。有的只是家長的叮嚀:對孩子該打打,該罵罵,別慣著他。工作幾十年,我從來不認為什麼“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蠟燭成灰淚淚始幹”,之類的說教。只知道我的一家老小要吃飯要穿衣要生存,我是為了免學費免伙食費免課本費才考的師範。在四十一年的職業生涯中,班級紀律沒有整頓好我是不會講課的;學生上課說話我是不講課的,學生課堂睡覺我是看不慣的,打擾別的同學聽課我是不允許的。這些信條也是我做校長以後對教師的要求。不為別的,只為對得起每月四十多塊工資。我不認為教師是學生的授業恩師,教師並沒有這麼偉大,反正我是為了飯碗兒而教書。教師僅僅是一種職業,不要用太多的道德來綁架這些不管是什麼朝代都處於社會第九流的教書匠了……


Cjk


這是一位好校長,身體力行,連續七年每天為學生誦讀過,連續三個月親自為學生打掃過廁所,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校長。可是這樣的校長為什麼要跳樓自殺?


直接原因是鬱抑症。鬱抑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將會是第二大疾病,因抑鬱症而自殺的不乏名人,包括梵高、海明威、三毛、張國榮、徐行、李曉、羅賓·威廉姆斯、喬任梁等。消極悲觀的思想及自責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發絕望的念頭,認為“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自己活在世上是多餘的人”,並會使自殺企圖發展成自殺行為,這是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劉愛平校長就是這樣自殺的。可惜!


間接原因是工作壓力大。在劉老師的遺書中寫了“巨大的工作壓力讓我身心俱疲”。這句話觸目驚心!他是一位校長,更是一位老師,面對眾多與教學無關的檢查,社會對老師的輿論等等,老師的工作壓力確實很大。社會對老師要求多,尊重少,這也是壓力的另一個原因。

剛看到這個事件的時候覺得痛心,冷靜下來想想不應該,但對於患上鬱抑症自殺的人劉老師不是第一個,也可以理解,他是病人。願劉老師走好🙏🙏🙏!


秋城夏微涼


劉校長,您走好,希望天堂不會有抑鬱症。

那個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熱愛國學的“網紅校長”就這麼悄無聲息的走了,沒有與世人告別,留下的只有一封蒼白無力,讓人心痛的遺書。戇州四中的師生再也沒有機會在清晨的時候,聽到劉校長朗朗的讀書聲了,那個堅持了七年,在校門口用國學迎接師生到來的劉校長再也不會出現了。他去到了另一個地方,用另一種方式給戇州四中的師生繼續朗誦,只不過大家都已經聽不到了。

在劉校長跳樓自殺的兩天前,他在他的新浪微博中,更新了這麼一段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便聖賢,也有過錯,更何況是我這個普通人呢。我這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性子急,辦事過於追求效率,很多時候沒有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忽略了必要的民主和尊重,給同仁帶來不必要的工作壓力,身為校長,要十分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局面,怎麼珍惜呢?從改掉自己的壞毛病做起,不管有多難,我就不信改不了!”

從以上的這一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劉校長似乎在工作中遇到了不順心的事,又或者說因為他給別人帶去了工作上的不順心。可能因為個人的原因,在工作上與同事鬧了矛盾,自己內心也不斷在反省。在最後可以看得出劉校長有更改的決心,正當我們期望著看到一個全新的劉校長時,得到的卻是他的噩耗。


劉校長除了在工作中性子急以外,生活中一直都與同事,以學生的關係很融洽,在師生中有很高的威望,得到大家的尊重。甚至還連續一個月打掃學生廁所,自己身先士卒,推行德育教育。“他是一個好校長,人很好,性格也很好,一直專注於教育事業”這是很多人對劉校長的評價。

在劉校長自殺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出整個教師隊伍裡日益增長的壓力。老師與學生,與學生家長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教師經常被推到風口浪尖之上。之前的教師被學生毆打,因為在微信群裡公佈學生成績而被迫離職的老師,教師的神經變得越來越脆弱,過的越來越心驚膽戰,就怕稍有不慎就又會被拉出來審判。教師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受人尊敬的職業了,老師們開始變得人人自危。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老師的壓力能不大嗎?能不得上抑鬱症嗎?好好的一個人都是會被逼瘋的吧。


大三老學長


看了遺書,想流淚,心很痛。如此一位“在天堂願意繼續當教師”的校長,一位“願意為師生付出一切”的好校長,在高考即將來臨的前兩2天,選擇了跳樓自殺。

死者劉愛平,江西贛州四中校長兼黨委書記,江西省特級教師,江西省先進工作者,贛州十佳校長。2018年6月5日凌晨6點50分,劉愛平從教學樓7樓跳樓身亡。

01、先讓我們看看劉校長留下的遺書



他在遺書中寫道:“我愛教育,我愛贛州四中,我愛贛州四中老師,我愛贛州四中的孩子們。我願意為師生付出我全部的心血。可日益嚴重的抑鬱症讓我痛苦不堪;巨大的工作壓力讓我身心俱憊,我太累了,我想休息了。愧對組織二十多年的教育和培養,在天堂裡我願意繼續做老師。 ”


很明顯,劉校長自殺是深思了很久的決定,儘管他愛學生,愛教育,看他七年如一日的堅持誦讀經典,可見他不是一個隨便能壓垮的人,但他還是選擇離開,可見抑鬱症和巨大的精神壓力下,校長是多麼的痛苦。

劉校長寫下遺書,可見他是很理智的。不然一個知名校長自殺,不知道會引來多少猜測,貪汙受賄問題、作風問題等謠言可能就鋪天蓋地而來。他是個智者,避免了身故後還留下罵名。



02、一位知名校長,為什麼會患上抑鬱症?

儘管抑鬱症的成因很複雜,但有一點絕對不能忽視,那就是長期的巨大的工作壓力。

校長的工作壓力來自哪些方面呢?

1、壓力來自老師。老師待遇不高,而校務臨時事務繁雜,如何調動積極性?部分教師素質不高,業務能力如何提升?校園要科學規範管理,管理與老師的衝突如何平衡?

2、壓力來自學生。學生都是活的人,不象工廠的產品,他們帶來的安全壓力,他們學習帶來的成績壓力,他們成長帶來的活動壓力,三大壓力就象三座大山,始終壓在校長的心頭。

3、上級的壓力。各種活動、競賽、檢查、評比、監測壓力,各種老師不願做的諸於扶助、註冊、關注、答題、問卷壓力。

4、家長和社會的壓力。現在家長比較挑剔,對老師對學校有時愛評論,社會對於學校的硬件軟件要求也越來越高。

以上壓力,對於劉校長抑鬱症病情的產生有一定關係,而這些壓力應該是壓垮他的最後幾根稻草。



03 為校長訴訴苦。

曾記得有位老校長說過一句話,“校長就是種田牛,有力氣時讓你籠頭不停歇”,的確很多校長做出了奉獻。筆者是一所中等規模學校校長,感覺也是身心俱疲,我的體會是,當校長一年要老三年的人。提出辭職兩年了,就是不準。

人不怕身體累,最怕心累。我說“校長是學校最苦的人”,可能有人不信。說校長天天陪吃陪喝,說校長有人權財權,說校長可以貪汙腐敗。

但我要說,校長苦逼得很,現在讓你天天吃喝是好事還是壞事?有些場合校長拿身體不上算喝酒,是為了學校的利益。校長的財權也是假的,簽字權是有的,但學校收入多少,花了多少,老師們門清,上面也監控的很嚴。人事權更是笑話,校長要哄著老師幹工作,遇到幾個刺頭老師,校長有可能被老師打,你信不信?

有句話,有一個好校長就有一所好學校,這有一定道理。但校長的身心疲憊之時,有誰關心過,校長在校是孤家寡人,有苦無處傾訴,對老師說,怕影響老師工作積極性;向領導說,領導會認為你居功自傲,故意訴苦;向朋友說,怕影響學校形象。

回到正題,劉校長已經離開,但更多的校長還在戰鬥。成千上萬個校長還在疲於奔命,如何跟他們減減壓,我想也是高層值得思考的問題!


文軒閣


挺遺憾的一件事。

這樣的堅持,對很多學生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其實作為一個學校的領導人,不管是創新還是某種情懷的堅持,真的需要勇氣、膽量、抗壓能力。

個人覺得,這些年,北京很多的中小學都在提倡學習國學,但是手段和方式卻高明很多。

校本教材、國學老師進駐學校、各種各樣的校園詩詞朗誦、背誦、表演大賽,這些方式都能夠讓很多孩子對國學產生興趣。

對老師也一樣,對整個語文組,校領導班子重視起來,全體語文老師就都會重視,都會按照領導組的要求來執行工作。

校長在門口誦讀的方式表達了領導創新或者是變革的強大的意願,但是形式上會給很多老師以巨大的壓力,牛頓定律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一定適用這樣的環境,老師有壓力就會反作用到校長身上,他的壓力可能也是來源於此。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創新、變革需要勇氣,需要抗壓能力,需要堅持,需要不要臉,堅持的時間長了,年頭久了,事情就成了!


九鬥學生心理


2018年6月5曰凌晨6點50分,贛州四中校長兼黨委書記劉愛平在校跳樓身亡。他是江西省特級教師,江西省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很多。他自殺前寫了遺書,明確了自己自殺的原因,是“曰益嚴重的抑鬱症讓我痛苦不堪,巨大的工作壓力讓我身心俱憊。”於是,他從容不迫地完成了自殺,實現了好好休息的遺願。

於是,無數人為他而哭泣,無數人在悲愴的淚水中陷入了深沉的思考。到底是什麼精神壓力使他患上抑鬱症,使他感到人生的幸福遠少於人生的痛苦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自我感到卑賤、卑微的人,感到失望和絕望的人容易患上抑鬱症。一個人當明確自己的生命存在價值和工作價值不被大家認可的時候,就會逐漸走進自我否定的思維程序中,而最終患上嚴重的抑鬱症。患上抑鬱症的人,因為看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義,看不到自己努力工作的價值,往往有自殺的慾望和衝動。

劉校長熱愛教育事業,工作成績斐然,也因此他才會獲得如此多的光榮稱號。他也是一個堅強的人。每天早晨,除了出差外,他都要默默搬好課桌椅,深情朗領經典,傳遞國學知識,迎接孩子們走進校園。他這樣堅持了七年,可見他對學校、老師和學生的愛是熾熱無比的,對身體力行地發揚光大中國傳統經典的決心和毅力也是無比的。然而,他一定看到了自己努力和奮鬥的結果並不如意,於是,他就自我否定起來,而選擇自殺。

眾所周知,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個體可以合法地創造和獲取更多的社會財富。這為激發社會發展的活力,為中國的迅速崛起,創造了制度保障。然而,不少人在追求個體財富的過程中,崇拜金錢,而忽視修身。為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傳統農耕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尊師重教這一優良傳統也被不少人拋到九霄雲外而難覓蹤影。這也是黃毒賭黑拐騙犯罪和邪教犯罪依然存在的社會根源。在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的洪流中,許多永遠閃光的優良傳統被拋棄,苻合新時代發展需要的核心價值觀正在確立中。劉校長看到這一切,神聖的育人職業使命感讓他憂心忡忡,他決心以德樹人,決心讓學生們在學到工作技能的同時,更懂得做人的道理。這也是他堅持不懈地弘揚傳統國學的原因。

然而,老師們那以畢生的心血所澆灌的雕刻著人類終極關懷的歷史豐碑,總是被一些家長和學生打得支離破碎。一些小皇帝一走進校園,搖頭晃腦,目無老師。老師不敢正當批評教育他們,而他敢打老師。一些家長總是把一些雞毛蒜皮說成是槍炮子彈,來學校無理取鬧。誠然,學生和家長的合法權利需要保護,但是老師的合法權益也需要保護啊!

劉校長決心以德樹人,然而效果不大。他於是決定去天堂完成人世間完不成的使命。


黃生君


“我愛教育,我愛贛州四中,我愛贛州四中的老師,我愛贛州四中的孩子們。我願意為師生付出我全部的心血……”

看完劉校長遺書,我心中湧動著莫名的感動和心酸,古有屈原以身殉國,今有劉愛平校長以身殉教育。

有人說,你在校門口朗讀不過是在做秀,但:又有誰連續七年時間堅持每天在校門口朗誦經典?

有人說,你太過執著,必走極端。但是,如果你的執著能夠見效,你的辛勞能有收穫,你的勤懇能有掌聲,你的痴狂能有回應,何至於落到以身殉職的悽慘結局?

有人說,你死於鬱郁症,是抑鬱症奪走了你的生命。但是有誰能想過:在教師隊伍中,得抑鬱症的老師如過江之鯽。大部分老師和你一樣,一直充當著一名理想主義者:希望能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來感動家長,感動學生,讓學生能走上人生的巔峰。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教育生態的沉痾宿疾註定你的現實與理想背道而馳,挫敗感也就在所難免。一些老師和校長也對教育教學中的亂象失望透頂,他們有的順其自然,有的忍痛離開教育教學崗位,但只有極少數和你一樣,選擇一了百了。

說句不客氣的話:這個世界,少了誰,地球都照樣轉。贛州四中沒有了你,分分鐘會再選出一個新校長;但是你的家人沒有了你,卻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山崩地裂,意味著家中沒有了頂樑柱,沒有了主心骨!

可以說,在老師眼裡,你是當之無愧的好校長;在學生眼中,你是毋庸置疑的好老師。但是,如果讓你再選擇一次,我堅信你不會如此輕易跳下去:因為你的前面有孩子,你的後面有父母,你的旁邊有妻子……教育教學與管理,並非你生命的全部!

親愛的教師朋友們,當我們壓力山大的時候,請適時為自己減壓,調整心態輕裝上陣,才能看到將來教育的燦爛與輝煌!


微雨潤苗


【劉真可笑(贛四中跳樓校長兒子)博客】2018-6-5 08:06:38

寫下這行標題的我,在剛剛得知父親於他就職的學校選擇了跳樓來結束他這一生之後,敲打鍵盤的手是不受控制的顫抖。

是的,就是他傾注了半生心血的那個學校。

選擇寫下這些感受,並不是為了博取,或者所謂伸張。

只是單純的寫下身為人子的感受。

事情的緣由也並不複雜,父親所就職的學校是一所公立高中,這些年來在有目共睹之下,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有很明顯的提高。 而近期的3-4個月 (據我所知)有關方面對整個體系進行考察。

而我家鄉的那些學校,所以說共性,就是小毛病都共通,譬如收補課費,譬如挪用款項等。

我父親所在的學校,也時常給老師們提供一些福利,譬如夏天的西瓜,冰棍等。

而就我所知,父親一向在學校有較為良好的形象,組織學生,老師活動,帶頭運動,讀書等等。

但是幾個月考察期下來,父親身心俱疲。 甚至是抑鬱症,心臟病復發。

為什麼呢,我猜測,是因為他很驕傲吧。 自己為學校做了很多事,為教育奉獻了很多,可是依然因為一些性質“共存”的問題而遭到“質疑”。

可是您啊,有什麼過不去的呢。大不了質疑您,大不了因為您沒找關係把您撤了。 咱們不做了 不行嗎? 為人民服務了這麼久,歇息歇息,不行嗎? 何須自尋短見呢?

想到這裡,也許是讀書人的風骨吧,有自己的堅持,有自己的信念。 當所有堅持的事物都被否定,那最後一根脊樑也就崩塌了吧。

一個不大不小的校長,一個不會濫用崗位的老師。 竟然成了要辦的“典型”嗎?

今夜是無眠的,與父親也有他生前最後一番長談,他交代我要照顧好母親。

而我在清晨聽著電話裡母親失去理智的哭聲,旁觀者低沉的平述,點起一根菸,聯繫上了我所能聯繫上的能趕到現場的親戚。我只想著:“父親啊,您怎麼就把整個家庭的擔子扔給了我呢?”

這麼些年了,我喊過寥寥無幾的“爸”我再沒有牽過您一次手。也許是小時候關係就不是很好吧。

但是逝者已逝,人死了,燈滅了。

我並沒有過多的聯想和思索了。

只是在渾身不止的顫慄中,想象著您站在樓頂,低頭望著您所摯愛的這片教育的沃土,這片您精神的歸宿。

然後輕輕一躍。

在這我22歲了的2018,我失去了您。

父親,22年了,我欠您一個擁抱。​​​


尊隨自然


劉校長選擇在學校解脫,是因為他深深的愛這個為之奮鬥工作的學校,愛這裡的一草一木,愛這裡的學生的嬉鬧與讀書聲,但是,不幸的是他不堪受到長期教學責任等各種壓力,憂鬱成疾,實在頂不住了,只有好選擇最終解脫,選擇這裡是為了讓他的靈魂默默的保護四中的安全,守護著四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是什麼樣的精神???這就是董存瑞的精神!這就是黃繼光精神!阿門,願天堂的之門永遠向劉老師敞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