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農村老話“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的驢子不用打”,是什麼道理?

請您在閱讀本文前點擊右上方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農夫也瘋狂】分享的關於農村大小事。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在農村裡已經很少看到有騾子、馬、驢子這些動物了,尤其是一些年輕人,甚至都搞不清楚驢子、騾子和馬的關係,特別是驢子和騾子常常分不清楚。其實,這些動物在過去都是農民的好幫手,能幫助主人幹很多的力氣活。而且農民根據這些動物的特性,也會安排它們幹不同的活,比如“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的驢子不用打”就精準的概況了這三種動物的幹活特點。那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農村老話“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的驢子不用打”,是什麼道理?

上坡騾子

老話說“鐵打的騾子,紙糊的馬”,這種動物是由馬和驢交配而來的,其也綜合了驢子和馬的特點,雖然繁殖能力極差,但是其體質結實、抗病力強,而且還富持久力、易於駕馭,因而在過去是特別受農民喜歡。現在在一些山區,或者是偏遠一點的地方,依然還能看到騾子的身影。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那就是在一些山區的馱重物上山的,基本清一色都是騾子。這是因為騾子的力氣大,馱的東西比較多,而且還速度快又穩。所以也就有了“上坡騾子”的說法。

農村老話“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的驢子不用打”,是什麼道理?

平川馬

我們都知道,馬很擅長奔跑,在古代行軍打仗,馬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是,馬雖然擅長奔跑,但是也多是在平坦的路上。這一點,相比於騾子和驢子,那其優勢就太明顯了。不過,馬一般都是軍用的,民用的馬很少。

農村老話“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的驢子不用打”,是什麼道理?

下坡的毛驢不用打

毛驢雖然體型要少很多,負重也遠遠不及騾子,但是在下坡的時候,卻是有優勢的。因為毛驢本來就體型小,再加上所負重不多,因此下坡的時候就會更快、更穩。即便是你不用鞭子去抽打它,一樣會走得很快。因此農民朋友們在遇到下坡路多的時候,基本都會選擇用毛驢來做運輸工具。

其實,這句經典老話也是在告訴我們,任何人或物都要發揮其優勢,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你說呢?如果你有更多有趣的、經典的農村俗語,也請歡迎留言分享出來,我們大家一起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