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嘉德春拍」“過山陰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

「嘉德春拍」“過山陰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

「嘉德春拍」“過山陰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

文 | 王魯湘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1907-1989)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

1978年

設色紙本 立軸

180×97 cm


鈐印:

李、可染、在精微、河山如畫

題識: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吾曾至紹興蘭亭寫生,過山陰道遇雨,得見崇山茂林,蔥鬱華滋,奔流急湍,如鳴管絃,深感山川生氣,茲寫其意。一九七八年一月,可染寫於北京。

出版:

1.《李可染中國畫展》,圖編48,朝日新聞社(日本),1983年版。

2.《李可染畫集》,圖編109,飛龍圖書公司(香港)。

3.《李可染的世界》,第38頁,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臺北),2000年版。

展覽:

1.“李可染中國畫展”,日本中國友好協會,東京日本橋高島屋,1983年10月13-18日。

2.“李可染中國畫展”,日本中國友好協會,大阪難波高島屋,1983年10月20-25日。

3.“李可染藝術生涯六十週年”,北京,1988年。

香港拍賣會,1992年5月5日,第162號拍品。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1983年日本的“李可染中國畫展”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致黃茅信札言及1983年日本展覽情況

李可染作於1978年的《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高180cm,寬97cm,算得上是李可染作品中的鉅製了。時隔11年後,1989年李可染又創作了一幅同名作品,高91.9cm,寬55.2cm,差不多隻有前幅作品的一半尺寸,論面積,前幅作品差不多是後幅作品的四倍大。由此可見,1978年,剛從“文革”中過來的李可染剛過古稀之年,精力旺盛,創作欲極強,遂能完成此煌煌鉅制。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 1989年

經典李家山水範式,逝世前兩個月所作。“奇峰一見驚魂魄”,其穩健的氣象全然沒有任何衰弱氣息,任何一個細節都在理性掌握之中,無一筆一墨流於鬆垮、散亂。這樣的丘壑,這樣的筆墨,只能出自於心智健全、生命力旺盛的偉丈夫之手。從這幅作品的生命氣息來看,死亡離李可染還很遙遠。如果沒有特別的變故,他的藝術生命力本應該像這幅作品標題所揭示的那樣: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山高而水長。

這兩幅同名之作在李可染的藝術生涯中佔有不同尋常的地位。

先說後一幅。在李可染繪畫編年史上,這幅作品基本上被確定為李可染山水畫的絕筆之作。雖然無法絕對地證明它就是李可染的絕筆山水畫,但可以肯定地說,它是最晚創作的山水畫之一,落款為“一九八九年歲次己巳秋九月”,是為公曆10月,同年12月5日,李可染突發心臟病去世。李可染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山水景象,就是“千巖競秀,萬壑爭流”。

這片山水景象,來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遊歷所見,卻更得力於前賢詩句的啟迪。這在他題寫於前後兩作之上的文字中均有表述。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1978年所作的題跋是這樣的:“吾曾至紹興蘭亭寫生,過山陰道遇雨,得見崇山茂林,蔥鬱華滋;奔流急湍,如鳴管絃。深感山川生氣,茲寫其意。一九七八年一月可染於北京”。

1989年所作的題跋如下:“昔年遊蘭亭,過山陰道,憶及前人寫此地景色二名句。今以意寫吾胸中丘壑,非實況也。一九八九年歲次己巳秋九月可染並記。”

兩則題跋所敘事同,正如兩幅作品構圖絕似;但兩幅作品立意不同,所以筆墨差異較大。

所敘之事,發生於1954年和1956年。

1954年,李可染47歲,為變革中國畫,揹負自制寫生畫具,偕張仃、羅銘赴江南寫生,歷時三月有餘,其間到過紹興,過山陰道。

兩年後,1956年,李可染再次長途寫生,溯長江,過三峽,歷時八個月,行程萬里,作畫近二百幅,其間也到過紹興,再過山陰道。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山陰道中寫生

從現在所存作品來看,1954年過山陰道好像沒有留下畫稿,但1956年過山陰道,畫了一張《蘭亭圖》,畫面上有蘭亭等粉牆黛瓦的江南建築,有茂林修竹,有起伏的丘陵和小溪,溪上有板橋兩座,有農民牽牛過橋。景色平靜溫馨,但不奇。李可染於畫上天空處有滿題:“蘭亭圖,可染寫生。前人寫蘭亭景色,雲‘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奔流激湍,映帶左右。’寫山陰道上之‘群山競秀,萬壑爭流。’吾於一九五六年夏冒滂沱大雨至蘭亭,始信前人所言非虛。匆匆寫生,殊未盡意,可染又記。”由此題跋可知,1956年夏天,李可染過山陰道至蘭亭,恰遇滂沱大雨,看到了前賢所稱道的景象,印象很深。但從他的這幅寫生的《蘭亭圖》來看,卻實在無法表現“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奔流急湍,映帶左右”、“群山競秀,萬壑爭流”的壯麗景色。所以,李可染只能在題跋中寫上“匆匆寫生,殊未盡意”八字。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 《蘭亭圖》 1956年

為什麼沒能“盡意”呢?因為“寫生”,而且是“匆匆寫生”。為了革新中國山水畫,也是為了同那些認為中國山水畫不能客觀反映生活的人“賭氣”,1954年下江南時,李可染同張仃有個約定,那就是到自然中寫生時,要像印象派等油畫風景的外光畫法一樣,直接在現場完成一幅水墨山水作品,寫生同時就是創作。這樣的話一個問題就來了:雨天怎麼辦?在1954、1956、1957、1959四年的寫生中,李可染只畫過一幅《雨亦奇》的西湖水墨寫生。據張仃先生回憶,當他們在西湖邊上的葛嶺支上油紙傘準備開畫時,下雨了。雨點打在宣紙上,把墨洇開。張仃覺著畫不成,就走了。李可染卻還在堅持。晚上,李可染回到旅社,打開畫夾,很興奮地對張仃喊:“雨亦奇!雨亦奇!”但是,這僅僅是個特例、個案。縱觀整個50年代幾百幅李可染的山水寫生,雨景就此一幅。絕大多數情況下,畫家都是在晴天和陰天的氣象條件中寫生作畫,尤其是黃昏時辰,那是李可染最佳的寫生時刻,感覺最好。但他過山陰道時,遇到的是一場大雨甚至是暴雨,否則不會出現“奔流急湍,如鳴管絃”的景象。這樣,按照他同張仃約定的“苛刻”的寫生要求,他是無法現場鋪紙作畫的。於是,滂沱大雨中的山陰道,也就成為了留在他腦海中永遠拂之不去的壯麗圖景:“崇山茂林,蔥鬱華滋;奔流急湍,如鳴管絃”!不僅如此,耳畔似乎還響起了徐州老鄉劉義慶所編的《世說新語》中的故事:“王子敬雲:‘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尤難為懷。’”“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 江南寫生

但是,要一直等到1978年,時隔21年之後,李可染才把這樣一幅雨中山陰道的圖景,用一張六尺大宣畫了出來。這已不是寫生,而是寫意:“深感山川生氣,茲寫其意。”

大約從1960年開始,李可染結束了他的山水寫生創作,全力投入新的山水圖式的建構。1963年的《山亭夕陽》,是李家山水圖式初構之作,而1964年的《萬山紅遍》,則可以視作李家山水圖式的成熟之作。所謂“李家山水圖式”可以這麼表述:“上下左右四邊皆滿的滿幅式構圖,弱化深度,強化山林造型的建築感、浮雕感、平面感、垂直感,以擴展視覺上下方向的張力,形成‘門板’式的‘山從迎面起’的突兀感、矗立感,營造紀念碑式的崇高氣氛。在畫面或左上角或右上角開出一個埡口,以溪流的之字拐造型和遠山的多層次重疊造出局部的遠勢和景深。埡口處形成一個斷崖,溪流於此形成瀑布和飛練,筆直跌入山腳,在地坡處形成奔流急湍。”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 《萬山紅遍》 1964年

1978年創作的《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是繼《萬山紅遍》後,完美體現李家山水圖式的又一經典之作。

這幅偉大的山水畫傑作,基本意象就是兩組:一組是“崇山茂林,蔥鬱華滋”;一組是“奔流急湍,如鳴管絃”。一為山,二為水,單純的不能再單純,甚至連房舍、橋亭和點景人物都省略了。色彩也很單純,水墨之上,局部輕染淡墨,略分深淺,以表達“蔥鬱華滋”的生氣;除了樹幹和局部山石輪廓用濃墨,全畫基本上是用淡墨一層一層積墨而成,畫出了“草木蒙籠其上”的感覺;山谷遠處,“若雲興霞蔚”,水氣蒸騰。一左一右兩組瀑布,如銀練飛流直下,在山崖上跳蕩出俊俏的身段;及至谷底,又於溪澗巨石間穿梭奔躍,白水黑石,組合成好看的圖樣。十幾株大樹,亭亭玉立,樹冠交織出曼妙的舞姿,似在風中稷稷有聲,和鳴那奔流急湍帶來的急管繁弦!

這就是1956年夏日的某一天,李可染“過山陰道遇雨”,從大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山川生氣”。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蘭亭圖》 1979年

事實是,李可染當年在蘭亭逗留到了大雨停歇之後,而且畫了以蘭亭為對象的寫生。1979年,他根據當年寫生,創作了一幅《蘭亭圖》,並題曰:“昔年至山陰蘭亭寫生,時值宿雨初霽,崇山峻嶺,清新如洗,茂林修竹,青翠欲滴,奔流急湍,如奏管絃。世傳昔年王右軍在此寫《蘭亭序》,冠冕千古,為書家萬世法。緬懷前代宗匠,對景流連,肅然神馳。一九七九年元宵節,可染並記。”很巧妙地將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中的“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引錄到題跋之中,並表現於畫面之上,表達了自己對前代宗匠的緬懷,和對宗匠筆下描繪景色的肅然神馳。是情景交融之作。

因此,當年的“山陰道上行”,留下了兩幅山川圖畫,一幅是有實景寫生依據的《蘭亭圖》;一幅是“茲寫其意”的虛構的《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前者是“對景流連,肅然神馳”,“緬懷前代宗匠”;後者是“深感山川生氣,茲寫其意。”藝術創作的出發點和美學立意是不相同的。除了1956年那幅寫生的《蘭亭圖》,1979年元宵節這一天,李可染又畫了一幅《蘭亭圖》,除了蘭亭等建築物參考並保留了1956年寫生畫作的一些內容外,基本上是重起爐灶,構圖與意境都不受寫生的限制,而是依據前賢的文字描述來畫宿雨初霽後,蘭亭一帶的“崇山峻嶺,清新如洗;茂林修竹,青翠欲滴;奔流急湍,如奏管絃。”顯然,1956年“匆匆寫生,殊未盡意”的遺憾,李可染23年之後想要補償,才在元宵節心情大好之時再作《蘭亭圖》。而且,李可染好像還不盡意,又於80年代第三次畫《蘭亭圖》,構圖有所變化,用筆愈加紛披老辣,墨色瑩潤清蒼,渾渾噩噩,題跋內容也更加豐富:“晉王羲之記蘭亭景色,雲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又前人稱山陰道上,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吾五六年夏冒滂沱大雨至此寫生,得見山川蓬勃生氣,歸來以潑墨法寫之,愧不能盡意。可染又記。”這幅《蘭亭圖》沒有落時間,從筆墨和書法看,應是晚年之作。於不同年代,三畫蘭亭,總不稱意,我想,糾結李可染的,恐怕就是前賢的那些話語。那些看上去文學性極強的誇張的話語,在李可染的視覺經驗中卻是“始信前人所言非虛”,因為他確實在1956年冒滂沱大雨過山陰道時看見了這樣的景象。但是,他所畫的寫生卻又是在“宿雨初霽”後的所見,與他雨中所見是不相同的,他腦子裡其實一直有兩個畫面:一個是“山陰道遇雨”,一個是“蘭亭圖”,但他又常常分不清這是兩個畫面。從題跋中可以看出,他也是常常混淆於這兩個不同的畫面,不能清晰地分割。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 《蘭亭圖》 1980年代

但是,依據寫生而來的《蘭亭圖》,不管後來有幾個變種,都還是無法達到李可染於滂沱大雨中獲得的那個印象,為了“盡意”,盡前賢所言之意,他必須擺脫寫生的《蘭亭圖》,以完全想象的詩性構圖和筆墨,來重畫“山陰道上”他從生命深處感受到的“山川蓬勃生氣”。於是,才有了《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因此,《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其實是寫“胸中丘壑”,與其說“山陰道上”的山川映發啟發了李可染的藝術創思,還不如說是他在此地想起了魏晉名士的風流逸事,前賢形容山水之妙的美麗的詞語啟發了他的藝術想象,這才有了這幅單純而偉大的山水鉅構,擺脫了山川實景的約束,而一超直入“山川生氣”的詩性表現。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局部之一

1989年秋九月創作的《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可以佐證我的看法。在這幅畫上,李可染直接點明“今以意寫吾胸中丘壑,非實況也。”

確實,以《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二圖為代表的李家山水圖式,就是李可染的“胸中丘壑”。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局部之二

他從少年于徐州老家師從錢食芝,從“四王”山水入手中國山水畫;到40年代於重慶用“最大功力”打進石濤、八大;再於北平拜黃賓虹、齊白石為師,力圖融黃之筆墨和齊之構圖於一家;再到50年代“為祖國河山立傳”,從現場寫生創作突破傳統山水;再於60年代開始構建李家山水圖式,重新迴歸傳統,解構宋元明清山水巨匠的筆墨圖式,並同自己寫生創作相結合,重構中國山水畫的新筆墨、新圖式、新意境;最終,他營造出自家的“胸中丘壑”。對於這“胸中丘壑”,李可染有自己獨特而深刻的表達:“畫要有‘剛柔動靜’,‘川浮而動,嶽鎮而安’,‘千巖競秀,萬壑爭流’,都是既對立而又統一的。”(《桂林寫生教學筆錄》)“山,是主靜的,可以給人莊重穩健、雄偉崇高之感,可以增強人的堅定、剛毅的意志。水,是主動的,是生命的源泉,潤育萬物,可以啟發人的智慧。人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不斷髮現大自然,同時也發現了自己,在發現自己的同時,更進一步去發現大自然。江山可以養浩然之氣,浩然之氣可以生髮正氣,使人真誠。浩然之氣同時可以孕育美好的氣質,生髮高尚的情操。”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局部之三

自從那群東晉名士從山陰道上走過,並在蘭亭流觴賦詩,中國文人便開啟了自覺的山水審美文化之旅。人與自然,自相映發,山川生氣養人浩然之氣,於人胸中,結一至廣至大至高至深之丘壑,這丘壑發之於畫家筆下,便是山水畫。這山水畫的極境,對於李可染,乃是“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千巖競秀”為雕塑,“萬壑爭流”為音樂,天地之大觀,盡在焉!

2018年4月30日於京南

- The End -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中國嘉德2018春拍精品展

時間安排

深 圳

6月2日 星期六 10:00-20:00

6月3日 星期日 10:00-18:00

深圳瑞吉酒店

羅湖區深南東路5016號

5層 Astor宴會廳

中國嘉德2018 春季拍賣會

預展 Preview

6/15 - 6/17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嘉德藝術中心

拍賣 Auctions

6/18 - 6/22

嘉德藝術中心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預展 Preview

6/10 - 6/17

嘉德藝術中心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