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清明:捧心而去,與先人語

清明:捧心而去,與先人語

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明代《帝京景物略》

清明:捧心而去,与先人语

事“往”如事“來”

我國祭祖的民俗,已延續有數千年。唐玄宗時期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遠在他鄉的人即便無法回家,每遇寒食,“則北向長號,以首頓地”,以寄哀思。

而這樣的場景,在今天已是很難見到了。

“環保”“快捷”的網上祭祀,早在多年前就已興起;高度商業化的殯葬行業,如今也已亂象叢生。那麼對於現在的青年而言,傳統的喪葬、祭祀文化,究竟是該摒棄的“封建迷信”?還是該珍視的“文化寶藏”?在如今,它們還是值得堅守的嗎?對於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彭林教授,在祭祀文化研究領域深耕幾十年,多有建樹。在他深夜回覆《中國青年》記者採訪請求的郵件裡,第一句話便是這樣寫的:“我可以、而且應當回答。”

清明:捧心而去,与先人语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彭林教授

簡化、再簡化,“簡”得都沒有了

《中國青年》:殯葬改革已經推行了好幾年,倡導簡化喪事。您認為喪禮究竟是什麼?

彭林:殯葬改革的問題,我很焦慮......這樣簡化、再簡化,“簡”得都沒有了。

一位親人去世,禮數上講,有兩個任務要完成。第一個——送形而往。“形”就是形體。你要把他(她)送到墓地裡去,入土為安。第二個任務——迎神而返。古人一大早天不亮,就要出殯,然後在中午以前回到家裡。大家害怕自己的親人魂魄遊蕩在外,就在家安置牌位,寫上名字,這是他的“座籤”。為什麼對這個牌位是可以拜的?因為親人的魂魄附在上面。所以我們叫“喪禮”——它還存在,只是我們失去了。

所以即便去世的人也依然是家裡的一員,我們要去“告廟

”——結婚了、生孩子了,告訴他們一聲。這不是迷信。陸游有一首詩,叫《示兒》。他活著的時候沒有看到國家統一,於是他告訴自己的孩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很溫情吧!所以古代一定有家廟,將故去的祖先牌位,供奉在其中。

為什麼逢年過節要祭祀“追孝”?因為一過年,首先想到家裡老人不在了,沒能過上我們現在的好日子,心裡愧疚。怎麼辦?我們吃年夜飯時也請他們吃,新鮮的蔬菜、瓜果下來了,首先請他們嘗。這個感情很樸實,因為我們心裡面,一刻也沒有忘記他們到清明瞭,我們要到親人的墓上去看看,墓碑擦擦乾淨,雜草拔一拔......事死如事生,這是生者向死者表達的一個敬意,它不能簡化

千家萬戶,冠婚喪祭,都是教育

《中國青年》:所以在您看來,祭祀文化對於人們究竟意味著什麼?

彭林:我曾在韓國呆過很長時間,發現一到三大節:春節、中秋、清明,做生意的全都關門了,要回去祭祖。

他們往上祭四代,一共八個人,生日、忌日都要祭祀。我去看過一次,夜裡12點,全家人都跪在院子裡,聽老人念祭文。孩子們有的見過逝者,有的沒見過,所以老人要講:今天紀念的是你們的曾祖,他叫什麼名字,經歷過什麼,怎樣歷盡艱辛在戰爭中保護這個家庭,對孩子怎樣慈愛,對鄰居如何友善......沒有空話、套話,全是真實的故事。我就看到那些小輩趴在地上,嚎啕大哭,現在的孩子又有幾個能說出自己曾祖的名字呢?

我們總說,要學英雄人物,這沒錯。我們的父母,不是高大全的人物,但他們身上有很多美德,值得我們學習、尊重、繼承。而且這種東西,入心。給你講你爺爺的故事,也許你一輩子都忘不了,它會激勵你。講到最後說:我們現在的好日子,他一天也沒過上,所以我們要為他長臉面、不能做對不起他的事......這個教育多好!

事死如事生。祭,如在。恭敬、真誠,都是通過這種後天的教育培養出來的。普通人也很了不起的,而且做人基本的美德就在我們前輩的身上。連親情都不顧的人,古代叫“悖逆”,大逆不道,整個社會都不容你。但現在的社會,卻是人人都不安分、不知道該守住些什麼。

千家萬戶,坐立行走,冠婚喪祭,所有的過程,都是教育。老百姓就算沒有文化,但它通過這樣一個社會氛圍,也能感知到該怎麼做,這不是封建迷信。

《中國青年》:但我們現在沒有一個合適的方式去寄託哀思。如今國內的殯葬業,已經很大程度上商業化,開始“綁架”消費者,對這種現象,您怎麼看?

彭林:我深惡痛絕。幾年前我到昆明的殯儀館參觀,發現很多東西都是不懂文化、學日本做出來的。比方說,他們把逝者放在鮮花叢中接受弔唁,大廳兩邊都是供送葬的人居住和休息的高級賓館。這個跟傳統是相違背的。

古代家裡出了喪事,心裡面很悲痛,都不住房間裡了啊,就在門口搭一個坯,裡面鋪上稻草,甚至拿一塊泥巴當枕頭,現在你怎麼能去住豪華賓館呢?但是他們回答:我們就是要讓家屬不流眼淚。我說,那這個眼淚什麼時候流?這個淚腺把它消滅算了。

最糟糕的是在農村,有的還跳鋼管舞。我前兩年去太原,他們給我看照片,說把這個棺材抬到熱鬧的地方,就不走了,要“顛棺”——就是把棺材盪鞦韆啊。這個死者是要不安的!你把父母的遺體當什麼了?顛得好,還給一張100塊插在帽子上。還有更糟糕的——他們說這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什麼時候教你這樣了?沒有文化才這樣!傳統文化教我們的是尊重遺體。

好好想想什麼是文化

《中國青年》:您有沒有關注到這兩年流行起來的“雲悼念”?大家開始通過微信掃碼、網站留言悼念親人......

彭林:我覺得無論多忙,這一年,也要重視這麼幾個鐘頭。我每年清明都要從北京到無錫,坐火車回去,就好像有個承諾一樣。如果連這個都嫌麻煩,在網上一掃就可以了,那乾脆也別掃了,沒意思。

《中國青年》:可是以現在發展的趨勢,說不定真的有一天,網上祭祀會替代了傳統的祭祀。

彭林:我希望我們中國文化不要到這個地步。人不能連這一點真誠都沒有。你信不信,要是去旅遊的話,他馬上就有時間了。給他個澳大利亞十日遊,他會說網上游遊就算了?看看照片就行了?

名人去世,他們不是你先祖,在網上吊唁一下還能接受。但如果是親生父母,這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大家別拿這個藉口來糊弄人——不是你沒時間,是你沒那個心。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們讀書,就是要把這個良心找回來。

你不要開口閉口現在節奏快,我們不是經常講,人要靜、要定嗎?該做的事一定要親力親為。現在都說大學生有知識,沒文化,但是我們沒有好好想想什麼是文化。

《中國青年》:那您覺得當前社會,復興您所說的傳統祭祀方式,有多大的可能呢?

彭林:這個在你自己了。父母去世,你每年只拿手機掃一掃,能心安嗎?只要你心安,那沒有什麼。有好多東西,我們要“憑良心”,你都沒有良心了,我還跟你討論什麼?所以不要總去預測趨勢,而是要有一定的公眾平臺去講這些道理。不論社會現代化到什麼程度,人是要教育的。我們現在的傳統,也不是一天建立起來的。

你對於父母的良知、良心還在不在?對於文化的良心、良知還在不在?你是決意要推倒它、破壞它,還是希望保住它?其實我們每個人,不管有沒有意識到,都在接受這樣的拷問。這一百年來,我們的文化已經被“消滅”得差不多了,需要搶救了。

節選於《中國青年》2018年第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