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現在年輕人怎樣搞定自己夢寐以求的圈子?

現在年輕人怎樣搞定自己夢寐以求的圈子?

1

現在好像無論做什麼事,都逃不開“圈子”這個話題,不管是神秘級別的社交圈,還是普通級別的工作圈,都是真實存在的。我們每天花不少時間來維護的,可不就是朋友圈嗎。

想創業的,大多想在創業圈混個臉熟,希望學到一些智,避免以後少吃一些塹。想看世界的,基本上都會進入驢友圈,以期增加一些經驗,或者找到同路者。

普遍的說法是,圈子有獨特的文化,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圈內人,這就是圈子的魅力。我倒是認為,圈子玩的並不是文化,而是需要。

圈子的劃分依據,在我的粗淺理解裡,大約有如下幾種:其一為職業相似,比如娛樂圈,藝術圈等;其二為身份相當,比如富二代、官二代、紅二代、星二代等等的圈子;其三為興趣相投,比如圍棋圈、遊戲圈、直播圈等;其四為目的相同,比如投資圈、創業圈等。

不管是哪一種性質的圈子,都有一些約定俗成但並不成文的“規矩”,這就是圈子文化。究竟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至今沒人能說清。圈子文化也一樣,究竟是進入圈子的人造就了圈子文化,還是圈子文化改變了圈子裡的人,難下定論。

2

拋開有爭議的話題不談,有一點大概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進入圈子的人,肯定帶有某種需求,而這種需求只有在這個圈子裡才能被滿足。

人在行動之前,需要獲取有用的信息,於是會有意識地去接觸特定的圈內人,這是進入圈子最初的動機,從一開始就帶著明確的需求。

等在圈內站穩腳跟,有了一定影響力後,就希望能越來越好,更高更快更強,於是就開始留意圈子裡有潛力的人,比如誰能在關鍵時刻給自己提供幫助,一定是重點關注的對象。所以初進圈子的人,很難接觸到真正有影響力的大佬,因為一般來說,他們暫時還沒有機會顯示出特別能力。

“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名言本來是形容國家關係的,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也許還不太恰當,但放在圈子裡竟是如此貼切。

有的人因為擠不進某個圈子而鬱悶,有的人因為在某個圈子長期被邊緣化而憤怒,總覺得是別人有眼不識泰山,其實不是。別人也許會給出各種各樣冠冕堂皇的理由,但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的原因只有一條,你手上沒有別人需要的東西,你不被圈內人所需要。因此你要麼根本進不去,要麼勉強混進去也會很快被邊緣化。

3

因為有這樣的感悟,所以對那些問“怎樣才能混進XX圈”的年輕人,我的回答不是一二三四幾步走,而是“先把自己變強大,圈子就會主動靠上來。”

可是,圈子都進不去,怎麼把自己變強大呢?這只是一個你想象出來的問題,現實情況並非如此。不妨看看現在當紅的各路領袖們、富豪們、網紅們,有幾個是混圈子修成正果的,主流套路都是自己努力奮鬥,影響越來越大。當個人成功積累到一定階段時,圈子才主動找上門來。

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擔心圈子的問題,在你成名之前,你花多大的力氣都可能是白搭。有那研究怎麼混進圈子的工夫,還不如紮紮實實地把手中的事情做好,從新手變成老手,繼而專家,繼而行家,最終贏家。

等你成了在某個領域有影響力的人,圈子就會靠近你,邀請你加入圈子。而你也需要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來交流,找一些興趣相投的人來交往,他們就是圈內人。兩全其美,豈不快哉。

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