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你造嗎?房價從5000漲到1萬,石家莊用了6年時間!

你造嗎?房價從5000漲到1萬,石家莊用了6年時間!

不得不說,年後莊裡樓市的這一波漲價潮太兇猛!平均漲幅可能達到20%!

不知不覺間,石家莊二環內的新房均價已然破萬。除了公認的高端樓盤外,不少曾經的剛需、改善項目,也亮出了萬元的身價。

相對應的是,剛需們的置業門檻一步步抬高,陣地一步步縮水,眼看著曾經的“家園”,如今都已奔向“豪宅”。

不止主城區,現在二環周邊的樓盤也在大步向萬元邁進,破萬似乎指日可待。

值此石家莊主城區房價破萬之際,是到該說點什麼的時候了。

那麼,就從莊裡首個破萬的項目說起吧。

8年前,首個破萬項目是它

還記得首個石家莊首個破萬的項目嗎?

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這個項目叫做西美第五大道。

記得2009年銷售均價已達1.1萬,是石家莊首個萬元房。

房價破萬,這是當時購房者想都不敢想的價格。

當西美第五大道高價入市時,引發樓市一片譁然。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當時的樓市。

2009年,石家莊樓市剛經歷了金融危機的大幅震盪,在救市政策的強力刺激下,開始迅速回暖,彼時市場均價還不到5000元,如國大全城、藏龍福地等新開樓盤,低點時在4000元附近。

購買力雖然得到了強勁釋放,但房價整體上漲幅度比較溫和。大家對於金融危機仍心有餘悸,主要的目的是跑量。

2010年,告別5000元時代

2010年,樓市已經忘了之前的傷疤。隨著市場行情的火熱,有的項目開始大幅提速上漲。

中山東路瑞城,3月份在三週時間內提價近30%,成為當時房價上漲的“排頭兵”。

記得大概五月份,石家莊二環內新房均價全面突破5000元。

那時的場景和現在有點類似。房價一路走高,恐慌性購房需求大量入市,日光盤頻現;而大房企恆大和萬達開發的項目高價入市,對整體房價的上漲起到了重要的帶動作用。

2011年,當時被稱為石家莊豪宅元年。一線房企開發的萬達公館、恆大華府,加上本地房企開發的中央悅城、天陽御瓏灣等一批高端樓盤集中入市,單價均在萬元以上。高端置業需求開始迅速釋放。

隨後幾年,如溫水煮青蛙般,石家莊房價一直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

2016年,經過半年的瘋漲,我們突然發現,石家莊已將萬元踩在了腳下。

從5000元到10000元,石家莊用了6年時間。

很快,泛豪宅時代將到來

別說沒告訴你,石家莊主城區的房價,一定會越來越高。

先說一下莊裡房價數據偏低的原因。很多莊民們對此多有質疑。

一直以來,石家莊房價數據和周邊省會城市相比偏低,主要原因就是違規樓盤的大量存在。前些年本地中小房企大量介入一二級開發聯動,由於實力有限,前期不得不搞“三邊”操作,即邊開發、邊銷售、邊辦證。每個項目基本都搞過至少一輪低價團購,以迅速回籠資金,對外銷售價格遠低於五證項目。待到一兩年後補齊手續備案時,大大拉低了莊裡房價。

而一二級聯動全面叫停,宣告了這種開發模式的終結。

未來的石家莊主城區,土地供應的主要方式將是舊城改造,包括老舊小區的改造和汙染企業的搬遷,拆遷改造成本巨大。

而這一切,將以政府為主導,政府來進行收儲,完成一級開發。

石家莊將真正進入競地時代,而資金實力雄厚的大房企將成為主角,本地中小房企很難在土地市場有所作為,地價推高成為必然。

相信未來二環以內的新地塊,很難再有低於1000萬/畝的成交價。按2.5容積率粗算一下,樓面價也不會低於6000元/平。那麼,房價還可能低於萬元嗎?

由此,由於主城區高價地、地王項目不斷出現,房企不得不提高產品定位,導致非豪宅產品的“被豪宅”化將越來越明顯。由此,泛豪宅產品將越來越多。

那麼,石家莊房價的天際線在哪裡?

前面提到,主城區從5000元到10000元,石家莊用了6年時間。

未來除了地價上漲推動房價外,還有就是貨幣超發因素,房價繼續上漲是大概率事件。

炒房已成為過去時,大家買房,無非不想資產縮水而已。

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罷;病態也好,畸形也罷。

這尼瑪就是現實。

當然,像眼前這般短週期、大幅度的上漲,以後也很難出現。

如果要給一個預測的話,按石家莊房價年均15-20%的漲幅計算,3-5年內,石家莊主城區房價將達到1.5萬-2萬元。

還不早買房?未來房價你更高攀不起。

(完)

趙猛:地產自媒聯盟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