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阿拉伯帝國為何會衰落?

庭州行者


說到中東伊斯蘭世界,很多人會想到動亂和分裂。確實,對於信息發達的當今社會,伊斯蘭世界中發生的任何一次小小的騷動,都會被媒體無限放大,尤其是中西亞地區,千百年來都是風暴聚集之地。

在伊斯蘭系列前篇中我們介紹過,在伊斯蘭文明早期,在政治上有完成過大統一。只是由於歷史種種原因,大一統持續時間僅有200多年,後期的伊斯蘭世界長期處於分崩離析,時至今日依然是一盤散沙。

伊斯蘭世界為何會由統一走向分裂?為什麼後來不能再次統一。說起來和中國的歷史變革還有些淵源。我們在這裡好好的瞭解瞭解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伊斯蘭的歷史長河中,最為大眾熟知的,還得數伊斯蘭誕生之初的阿拉伯帝國。在阿拉伯帝國統治的數百年間,帝國實力突飛猛進,國土面積不斷擴張,阿拉伯原住民原本只是困居於荒漠地帶的弱勢群體,經此變革崛起成為世界級大民族,成為繼華夏民族、拉丁民族之後的世界第三大民族,同時阿拉伯帝國的崛起也是伊斯蘭文明躋身世界三大主流文明的真實投影。

從現實層面來說,阿拉伯帝國依然有著卓越的成就。阿拉伯帝國從無到有,從西亞一個小小的酋長國到鼎盛時期的東起興都庫什山脈,西至伊比利亞半島,東西跨度超越古今,疆域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的超級大帝國!沒有人敢相信,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僅僅只用了一百年時間,真實令人匪夷所思。

這項成就無疑是極其宏偉的!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上訴成就並不是阿拉伯帝國帶給我們最大的震撼。最令人不敢相信的是,這個帝國的統治階層從初始到最後的兩百年間,對疆域的控制效率十分之高!這在阿拉伯國家根本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挑戰。

然而阿拉伯帝國統治階級完成了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什麼說這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們從中西亞伊斯蘭世界分析,伊斯蘭世界的現實條件根本不足以支持伊斯蘭國家大一統。

在地緣政治層面,任何一個強權政治的誕生,必須滿足以下三項基本條件:

第一,具備相對完整的板塊屬性,換一種說法就是主體的核心區域必須同在一個地緣板塊——區域中不能存在大型山脈和海洋等自然屏障,否則對相互間的交流和融合很容易形成障礙。

第二,必須得有一個質量高,規模廣的中央核心區,依靠核心區的強大吸引力和擴散力,壓制邊緣板塊的分裂傾向,加深中央板塊的文化融合。

第三,帝國的板塊形狀必須得相對緊湊,核心區地處中央。這種情況下,板塊邊緣地區的邊緣化效應就會受到極大壓制,中央政府對於邊緣地區的管理就會更加順暢,極大降低國家管理成本。

縱觀世界歷史,能夠滿足以上條件的國家屈指可數。

其中我們所最為熟知以及最為自豪的當屬中國,以及中國幾千年來的華夏文明,華夏文明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為鼎盛的文明。華夏文明以長江——黃河流域為核心板塊,構築起東亞大陸超級板塊。華夏文明所佔據的地緣板塊實力遠超其他所有次級板塊總和;而且因其佔據東亞大陸農耕地帶的核心位置,自古以來都是各王朝必須佔據的糧食產地。在此基礎之上,歷史上中原王朝可以藉助農耕文明的力量,將自己的影響擴散到帝國的任何角落。歷史多次證明,在世界歷史長河中古代中國是中央集權體制的最大受益者。

除去中國之外,能滿足以上條件的國家就少之又少了。古代的羅馬帝國同樣具備代表性,古羅馬帝國起源於亞平寧半島,最強盛時期的古羅馬帝國橫貫歐亞大陸。但是古羅馬天生缺陷依然十分明顯:亞平寧半島位於地中海中部,能相對輕易輻射的也只有環地中海地區。但由於亞平寧半島自身實力不足,體量偏低;加之地中海地區東西跨度較大,海洋作為天然屏障極大的阻礙了文明的傳播。所以雖然羅馬帝國成型較快,領土擴張效果顯著,但伴隨著版圖的增加,即使統治階層刻意增強中央集權,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到了後期為了保存帝國的完整性,羅馬帝國被迫分為東西兩個部分,甚至最荒唐時期出現過“四帝共存”。對比中國古代歷史,雖然中央權威有過沉浮,但幾乎未出現過兩帝同朝的情況,中國有的只有天子號令四方。

除去時間久遠的古羅馬,我們再來看看近代的俄羅斯。說到近代俄羅斯就不得不提起蘇維埃政權,蘇維埃時期的俄羅斯集權程度相當之高,和古代中國相比也不逞多讓,但俄羅斯同樣有著羅馬帝國般的天然缺陷,那就是板塊分割十分明顯。俄羅斯由於地理情況分為東歐和北亞兩部分。其中北亞佔據了超過七成的國土面積,而俄羅斯的本部核心區卻集中於不足三成的東歐部分,相當於地處國土最西端。俄羅斯本是世界上東西跨度最大的國家,加之北亞板塊開發程度及其有限,連帶而來的影響就是本部對亞洲板塊的掌控力十分微弱。在蘇聯最為強盛時期,中亞和南高加索地區還能乖乖臣服,但隨著蘇聯的衰落,這些地區只能任其獨立,至此遠東的分裂傾向也日趨嚴重。

在世界歷史中,古羅馬帝國與蘇維埃時期的俄羅斯都盛極一時,它們兩個尚且如此,更不要提阿拉伯帝國。雖然羅馬帝國範圍較廣,但羅馬帝國領土基本上都在環地中海地區,雖然有地中海的阻隔,但依然保有較高緊密度。俄羅斯,雖然東西跨度較大,但從世界地圖看,俄羅斯領土完整性依然較高;而且我們都知道俄羅斯發跡於後工業時代,工業文明的強大極大的削弱了自然影響力,所以俄羅斯受地緣因素影響低於更早的阿拉伯。

按照我們之前提的文明建立的三大基礎,阿拉伯帝國可以說是一個都不佔:先說板塊的完整性:阿拉伯帝國疆域分佈於阿拉伯沙漠、伊朗高原、圖蘭低地、北非戈壁甚至伊比利亞半島等多個地緣板塊,這些板塊不僅形狀怪異,而且地理環境也是大不相同:同時阿拉伯帝國有著超寬的東西跨度,造成的影響就是各板塊之間交流難度較大,另外在南北方向還存在伊比利亞半島、圖蘭低地、阿拉伯半島等幾個凸出區域。至於以兩河流域為核心的本部區域,雖然坐落於帝國中部,地理位置卓越,但奈何地緣實力有限,遠遠弱於長江——黃河流域的地緣實力,僅憑兩河流域偏弱的地緣影響力,控制中東地區還勉強湊合,想要輻射整個阿拉伯帝國,簡直是痴心妄想。

總而言之,阿拉伯帝國內部複雜的地緣結構,根本無法支撐一個強權國家的建立,即使是表面上的統一都非常困難!

也許歷史上唯有蒙古帝國那神話般的軍隊或者亞歷山大大帝這樣的曠世奇才,能夠依靠極強的軍事力量將如此複雜的板塊整合在一起,但隨著歷史的變遷,一旦軍事力量減弱,地緣板塊間的矛盾衝突就會隨之爆發,最後都逃不過分裂解體的命運。

所以說從常規分析:阿拉伯帝國延續長達六百年,更為關鍵的是,從建國之初到九世紀的兩百年間,帝國首腦都能夠對伊斯蘭世界絕大部分領地掌握有絕對的控制權,這種現象顛覆了我們之前的認知。

在政治方面,阿拉伯帝國執行的是軍事分封制,軍事分封制就是帝國皇帝將國家內的多個邊緣行省分封給皇族或貴族,由代行者全權管理享有極高的自主權。

分封制度之所以適用於阿拉伯帝國,完全是因為帝國幅員太過遼闊,偏之地緣結構極為複雜,區域內存在多種形態各異的自然環境,加之周邊華夏文明、印度教、天主教等強大勢力虎視眈眈。所以僅憑中世紀人類略顯偏低的生產水平,帝國皇帝沒辦法將帝國內多個複雜的地緣板塊做到合理高效的管理.最終為了帝國名義上的統一,只能採取分封領地的方式,讓各地管理者因地制宜、隨機應變。

但分封制度的缺陷極其明顯:中央集權必須依仗強大的實力壓制地方實力,一旦地方上經營有方,實力超過中央,那必然會誘發地方勢力取而代之的慾望,諸侯叛亂極易發生。

在帝國創立之初的兩百年時間,阿拉伯帝國很好的維護住領地的完整,直到時間來到九世紀後半段,諸侯勢力逐漸增強,地方分裂日益顯現,直到最後帝國統一名存實亡。

即使是強悍如亞歷山大帝國和蒙古帝國般的極強勢力在歷史上都沒能逃過曇花一現的命運,地緣結構相對更為鬆散的阿拉伯帝國,卻能將國家的統一維持兩百年之久,究竟是如何辦到的?

阿拉伯帝國的屹立原因多種多樣的,即使是遠在東亞的中國,或多或少也起到了部分影響。

我們曾經在前一篇中,分析過伊斯蘭文明以及阿拉伯帝國的形成原因:這個帝國突破地緣阻力的影響,完全得利於商業貿易的春風。阿拉伯帝國憑藉著東西方向遼闊的版圖,為亞歐大陸之間的商品貿易提供有力保障。但凡其控制之區域,當時東西方世界商品貿易的主要交通都位於阿拉伯帝國所控制的疆域之內,商品貿易流通過程中政治環境所產生的阻力就能極大削弱。

正是因為商品的貿易往來以及商路提供的便捷性,最終在利益的驅使下促使不同地緣板塊,不同人文特質,不同地理環境的板塊,最終整合在一起。

東西方商路暢通,保證了各地緣板塊都能獲得足夠的利益。只要能保證這條商路長久不衰,那就能保證各次級地緣板塊的既得利益,那也是維繫統一的動力源泉。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保證帝國內部穩定統一,確保商路暢通。

阿拉伯與華夏最明顯的差別在於:華夏政權的凝聚力主要來源於中央核心區的強權統治;阿拉伯帝國的統一主要來自於各區域對於利益的追求。所以華夏的統一有政治因素決定,而阿拉伯確是由利益驅使。

隋唐時期的中國實力冠絕全球,此時的中國以黃河流域為核心區域,當時的長安乃是東方世界政治、經濟、文化聚集之地。此時的中東,也正是阿拉伯帝國形成之際,政局相對穩定,國民修生養息。聯通東方中國以及西方歐洲的古絲綢之路途徑中亞內陸地區,來自遙遠東方的精美瓷器,茶葉,絲綢等貨物源源不斷的輸入中西亞地區,同時中西亞的商品也通過貿易通道運達唐王朝,雙方都能從貿易之中賺取豐厚的利益。要知道商路拓展的方向也正是阿拉伯帝國領地延伸的方向,所以古絲綢之路沿線的各次級地緣板塊必然會維護商路的和平暢通。

阿拉伯帝國的強權持續了200多年,而唐王朝的衰弱起於公元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從時間節點上看,唐王朝的由盛轉衰直接影響到了絲綢之路的貿易往來,也間接影響了中西亞地區的穩定局勢。

安史之亂對唐王朝的危害是致命的,此後的中原大陸,呈現出三大特點,第一是戰亂不斷,國力消耗殆盡。第二是諸侯割據,各大勢力盤根錯節,四,帝國內部斷絕往來;第三點是黃河流域受戰亂波及,百姓流離失所,消費能力極速下降。經此之後,中原王朝的經濟重心逐漸南遷,成就了之後最為繁榮的江南地區。

唐帝國的興衰變更,也對絲綢之路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在唐王朝盛極之時,雖然唐王朝和中亞及西亞阿拉伯國家存在衝突甚至是戰爭,但民間百姓的商品貿易依舊存在,而且當時的漢人也有足夠的購買能力,漢人對異域珍寶的喜愛從未間斷。同時,中國的茶葉,絲綢,還有最具特色的唐三彩也是西域商人爭相搶購的緊俏貨。

安史之亂的爆發,中原百姓甚至是王公貴族的購買能力都受到影響,要想繼續通過絲綢之路就行商品貿易,需要承擔的風險日益加劇,商人們對於利益的權衡非常現實,絲綢之路已經不是西亞商人的黃金線路。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國北方經濟逐漸凋零,經濟重心逐漸南移。以上兩點因素,導致中國西北的陸上絲綢之路風險增大,收益反而降低。已經不符合商品貿易的潛規則。

絲綢之路的衰敗並非轟然倒下,它猶如多米諾骨牌,伴隨著起始牌的倒下,經過層層遞進,終究會傳遞到最後一塊,最終全部崩塌。

這樣一來,原本商貿通道上的諸多勢力,由於商業基礎不復存在,利益的平衡被打破彼此間掀開面具。這樣一來,伊斯蘭大一統根基就不復存在。各地緣板塊之間開始你爭我奪,而阿拉伯帝國由於疆域太大,外加中央政權力量薄弱,根本無力阻止,最終中西亞的分裂不可避免。

之後的阿拉伯帝國,多方勢力並存。唐王朝之後,中原大陸戰亂不斷,絲綢之路幾乎荒廢。

至此,伊斯蘭徹底喪失政治大一統的可能。利益是一切意識形態的具體表現。伊斯蘭世界因為共同利益完成統一,最後也因為利益矛盾走向分裂,歷史就是最好的證明。

隨著時代的變革,伊斯蘭政治分裂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從意識形態上分:主要體現為什葉派和遜尼派,這兩大教派在之後的歲月里長期對抗。那麼這兩大派系是如何產生?他們各有何特點?為什麼它們的紛爭能持續至今?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下一節中,我們繼續探討。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50章——伊斯蘭特別篇之第3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雲石君



國家的強盛穩定是因為經濟,文化,軍事三個方面強大和繁榮。


非經濟之過

貿易是阿拉伯帝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原因是因為穆斯林的創始人穆罕默德本身的商人出身。貿易的商路就是我們熟知的絲綢之路,阿拉伯人從事中介貿易為主的商業活動,將東亞,東南亞和歐洲,北非連接起來。中國的絲綢、瓷器,印度和馬來群島的香料、礦物、染料、蔗糖,中亞的寶石,東非的象牙、金砂,北歐和羅斯的蜂蜜、黃蠟、毛皮和木材等都是阿拉伯商人經營的商品。貿易繁榮帶來經濟繁榮,帝國是穩定發展著的。


安史之亂後,唐朝失去對西域的控制,路上絲綢之路斷絕,阿拉伯人和中國人依靠自己的造船技術,航海技術建立了新的貿易通道 -- 海上絲綢之路,阿拉伯商人在這條商路上保持繁榮,又持續了幾百年。所以,經濟因素並非阿拉伯帝國衰落的原因。


文化也不背鍋

如果不被現在阿拉伯世界的科技水平所迷惑,可以知道古代阿拉伯人文化在各個方面是個牛X的存在。

文學 阿拉伯人喜歡講故事,寫詩歌,《天方夜譚》廣為傳播,耳熟能詳。

建築 伊斯蘭建築區別於東方和歐洲建築的獨特性一目瞭然。

哲學 穆罕默德創立了分佈範圍最廣的宗教:伊斯蘭教,你說厲害不厲害。

藝術 阿拉伯人的藝術構思主要以清真寺和宮殿建築來表現。

天文 阿拉伯人先提出了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還計算出了子午線的長度。

數學 現代阿拉伯數字的使用是阿拉伯人傳播的貢獻。

醫學 阿拉伯人研究了很多藥劑藥物的相關知識,醫生也要持證上崗,否則就是非法行醫。

化學 阿拉伯人可以製造用於工業生產的化學制劑,還可以造化妝品。

物理 阿拉伯人制作的儀器能夠測量密度和大氣層引力。

看著以上的貢獻,文化說:帝國衰落的鍋我真背不了。



軍事的衰弱是帝國衰落的根本原因

阿拉伯帝國並不是特別能打國家,之所以能擴張到如此之大的國土面積有一定偶然性,擴張順風順水只是因為沒遇到硬茬。立國幾百年,真正稱得上硬仗的屈指可數,面對大唐的怛羅斯之戰算是一個,那麼看看阿拉伯軍隊的表現。阿拉伯軍隊二十萬人對戰唐軍二萬人,以自身傷亡七萬對唐軍傷亡一萬五千的代價獲勝。之後,阿拉伯駭於此戰中唐軍表現出來的戰力,不敢向東擴張,開始向大唐朝貢,多達17次。


經濟學家奧爾森認為:一個社會政治穩定的時間越長,就越可能發展起造成更低經濟效率的強大特殊利益集團。他對國家衰落的原因提出了一個一般性的解釋,即大量分利集團、分利聯盟的存在。大量分利集團的存在可能會成為一個國家衰落的充分必要條件。阿拉伯帝國後期,各地總督,軍事統帥紛紛在帝國的疆域內自建王朝,併為自身利益相互攻伐,就印證了他的觀點。此時中央政權依然存在,國家尚有黏性,阿拉伯帝國走在衰落的路上,雖然沒有徹底滅亡,但軍事實力已經因為分裂大打折扣。直到冷兵器史上最強大軍隊 -- 蒙古軍隊的到來,在內部分裂和外部攻擊的雙重打擊下,沒有統一軍事指揮,被各個擊破的阿拉伯帝國終於被摧毀。


視界先生


阿拉伯帝國始建於626年,比唐朝的建立只晚8年時間,在中國史書中被稱為“大食”。阿拉伯帝國極盛時,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裡海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及撒哈拉大沙漠,是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阿拉伯帝國不僅疆域廣袤,而且經濟、文化、科技發達,在建立後的百餘年時間裡,可跟大唐帝國相媲美。



然而阿拉伯帝國的強盛並未維持多久,從756年開始便一分為三,分別被稱為白衣大食(位於歐洲的後倭馬亞王朝)、綠衣大食(位於北非的伊德里斯王朝和法蒂瑪王朝)、黑衣大食(位於中東的阿拔斯王朝),其中以黑衣大食滅亡時間最晚。而本文的“主角”,便是阿拔斯王朝及其末代哈里發(伊斯蘭教教主兼皇帝)穆斯臺綏木。


穆斯臺綏木是阿拔斯王朝第36任哈里發,穆斯坦綏爾之子,1242年即位。穆斯臺綏木即位之前,帝國便已成日落西山之勢,各省份均被懷有野心、不服王命的軍閥佔據,而先前被征服的各國也早已宣佈獨立,致使哈里發號令所及的區域,只不過是都城巴格達周邊地區而已。穆斯臺綏木上臺後,任用叔父阿卜杜勒執政,期望能恢復帝國往日的榮耀,但收效甚微。



正當阿拉伯帝國瀕死掙扎之際,蒙古人卻在歐亞大陸狂飆突進,自成吉思汗在1207年創建汗國起,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裡,蒙古汗國便已征服漠北、東北、華北、西域、吐蕃、中亞以及東歐大部分地區,版圖橫跨亞歐大陸。然而蒙古汗國對土地、人口、財富的佔有慾永無止境,在吞滅西遼、花剌子模兩大中亞帝國後,又將征服的目標指向西亞。


1251年,也即穆斯臺綏木即位後的第10個年頭,成吉思汗的孫兒蒙哥(拖雷之子)當上大汗,但出自窩闊臺(成吉思汗第三子,第二任大汗)系的諸宗王卻拒絕承認,並就此發動叛亂。待平定叛亂後,蒙哥便將注意力重新轉回到對外擴張方面。按照分工,蒙哥與二弟忽必烈負責經略江南、大理、吐蕃等地,三弟旭烈兀主持西征,幼弟阿里不哥留守都城和林。



1253年,旭烈兀命令愛將怯的不花統領1.2萬名士兵率先出徵,自己則留在和林籌集更多的軍隊。次年十月,準備工作一切就緒,旭烈兀遂率主力西進,經阿力麻裡(今新疆霍城縣西北)、突厥斯坦(土庫曼斯坦)、撒麻耳幹(今土庫曼斯坦撒馬爾罕)、鐵門關(今土庫曼斯坦南部)等地,於1256年春與怯的不花部會師,合擊不肯向蒙古稱臣的木剌夷國(在今伊朗北部),並在年底將其征服。


木剌夷被征服後,阿拉伯帝國東部的屏障盡失。此時,傲慢顢頇的穆斯臺綏木非但沒有跟旭烈兀議和,反而派人給他送去一封措辭傲慢的信,要求蒙古撤出被征服的地區,並向哈里發稱臣、接受伊斯蘭教,否則將派軍將其擊滅。旭烈兀讀罷信件後暴跳如雷,隨即在1257年9月發出向巴格達進軍的命令,穆斯臺綏木聞訊後,也迅速組織起7萬精兵進行抵禦。



戰事開啟後,旭烈兀首先派怯的不花率率軍進入木剌夷西南部的山地,打開通往兩河流域的通道,隨即兵分三路進軍巴格達:北路軍由拜住統領,自底格里斯河上游向南進軍;中路軍由旭烈兀親自統領,直擊阿拉伯帝國的腹心;南路軍由怯的不花統領,由底格里斯河下游向北進軍。面對著蒙古大軍凌厲的攻勢,昔日驍勇善戰的阿拉伯人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只有撤退、撤退、再撤退。


1258年1月初,三路蒙古大軍在巴格達城下會合,並將其圍得水洩不通。此時,深知大禍臨頭的朝臣們紛紛向哈里發進諫,要求他迅速拿出金銀財寶來犒賞軍隊,並派人向敘利亞阿尤布王朝、埃及馬穆魯克王朝求援。但愛財如命的穆斯臺綏木卻一口回絕,並深信真主一定會幫助他擊退蒙古大軍。


然而穆斯臺綏木並沒有等來真主派來的天兵天將,蒙古大軍圍城僅1個多月時間,便攻陷城池。巴格達淪陷後遭遇浩劫,城中80萬軍民,無論是高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都被屠戮殆盡,場面令人慘不忍睹。至此,立國626年的阿拉伯帝國,以一種極度慘烈的方式覆滅。



作為亡國之君,穆斯臺綏木先是遭到囚禁,跟他積攢的滿屋金銀財寶關在一起,每當他要求得到食物和飲水時,旭烈兀都會嘲諷道:“餓了、渴了,可以吃金子!”(詳情見《馬可波羅遊記》)。不久,旭烈兀又下令將穆斯臺綏木裹進一張毛毯,然後命騎兵將其反覆踐踏而死。穆斯臺綏木遇害時,年僅45歲。


史料來源: 《伊兒汗國史研究》、《阿拉伯史綱》、《阿拉伯通史》、《中東史》、《元史》、《新元史》、《草原帝國》等


文史磚家


曾經在人類歷史上盛極一時的阿拉伯帝國的滅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深刻的內部分裂,二是致命的外敵入侵。



首先,內部分裂逐漸導致了阿拉伯帝國的滅亡。

實際上,從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的創始人穆罕默德去世開始,內部分裂的種子就產生了。默罕默德去世之前沒有明確指定接班人,默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的追隨者,認為先知已經私下指定了阿里做繼承人。但是,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伯克爾等人,卻主張按照先知生前的慣例進行推舉,並表示先知去世之前實際上已經推薦阿布·伯克爾為提名人。最終,阿布·伯克爾成為第一任哈里發,埋下了不和的種子。後來,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和陰謀詭計登上哈里發的寶座,並殺死了阿里的小兒子侯賽因,引發阿里追隨者即什葉派的奮起和反擊,從而引發了貫穿阿拉伯歷史的激烈內鬥。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殘酷鬥爭,是導致阿拉伯帝國最終分裂和滅亡的一條主線。



導致阿拉伯帝國滅亡的另一條主線是聖門弟子後裔跟執政集團之間的爭奪。聖門弟子是首批批追隨穆罕默德加入伊斯蘭教的人,也是最早陪伴在先知周圍的左膀右臂。這批人在阿拉伯帝國的政治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隨著後來哈利法的產生由推舉轉變為強權和詭計,聖門弟子及其後裔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引起了這一精英群體的強烈不滿和激烈反抗。他們中的一些人不斷的擁兵自重,反抗阿拉伯帝國的政權統治,嚴重動搖了阿拉伯帝國的執政根基,為阿拉伯帝國的分裂和滅亡埋下了禍根。



阿拉伯帝國分裂和滅亡的另一條主線是部落之間的鬥爭。穆罕默德生前通過自己的崇高威望降服了很多偏遠的部落勢力。先知去世後,這些部落勢力爭權不成開始進行分裂鬥爭。不僅如此,不管哪一位哈里發上臺執政,都面臨著自己所在的部落和自己母親所在的部落與其他部落之間的權力爭奪問題。這些部落聯盟之間的爭奪,沉重的打擊了阿拉伯帝國的團結和統一。

其次,阿拉伯帝國的最終滅亡,源於蒙古的野蠻入侵和滅絕政策。

在蒙古崛起和西侵之前,阿拉伯帝國實際上已經四分五裂了。蜷縮在巴格達的阿巴斯帝國哈里發已經權力很小了,很多穆斯林的割據勢力擁兵自重,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中心。在這種背景下,蒙古人的入侵給了他們最後的致命一擊,徹底葬送了阿拉伯帝國的生命。



蒙古西征部隊在旭烈兀的指揮下一路西進,勢如破竹。到達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達時,旭烈兀遣使勸降。末代哈里發誤判形勢,以為穆斯林軍隊會興兵勤王,拒絕投降。但是,巴格達被圍數日,無人來救。蒙古軍隊投巨石強行攻破巴格達,將阿拔斯帝國末代哈里發及其王族成員裝進口袋,任由戰馬踩踏,踏肉成泥。巴格達城內血流成河,屍臭沖天。蒙古人將蒐集來的金銀珠寶裝上馬背,揚長而去,阿拉伯帝國徹底宣告結束。

謝謝閱讀此文。如果感興趣,歡迎關注、點贊。作者會為你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高尚濤


阿拉伯帝國,從632年穆罕默德帶領信徒佔領麥加後統一阿拉伯,帝國建立,到1258年蒙古大軍攻入巴格達,阿拉伯帝國滅亡,享國祚600多年。想當年,十字軍東征沒有滅了阿拉伯,穆斯林起義沒有滅了阿拉伯,倒是遠在蒙古高原的蒙古人騎著小矮馬把這個神聖的帝國給剿滅了。

圖為橫跨歐亞非的阿拉伯帝國勢力範圍。

1206年,鐵木真推舉為蒙古大汗,尊為“成吉思汗”,蒙古帝國建立,隨後開始了吹枯拉朽的東征西討,先是3次進攻西夏,党項人被打服,又征伐金國,幾次南下打到汴京後,蒙古大軍的主力轉向西邊,對準了中亞的花拉子模國,僅抵抗半年國破,札蘭丁王子帶領著最後殘餘覆沒於印度河畔,幾年間蒙古大軍踏遍中亞,打到印度、伊朗、俄羅斯邊境,1227年因成吉思汗病逝,蒙古大軍收兵結束遠征,但平靜的表面下是波濤滾滾征伐風暴。

花剌子模國信奉拜火教,人死後屍體要放在一個叫寂寞塔的高處,鳥吃完肉後骨頭收斂裝罐紀念,圖為阿姆河畔的寂寞塔。

1251年蒙哥繼位,1256年蒙古令旭烈兀統率大軍,渡過阿姆河向阿拉伯帝國挺進,途徑當年的花拉子模國時,短暫的20年寧靜在這片土地上建立起的大小國,被掃蕩的一乾二淨,然後建立伊利汗國,下一個目標就是巴格達了,劍鋒直指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

圖為12世紀安達盧斯字體的《古蘭經》。

1258年1月蒙古大軍包圍巴格達,當時旭烈兀有個老婆是穆斯林,阿拔斯的哈里發想通過她來談判停戰,但被旭烈兀拒絕,阿拔斯又向蒙古大軍提出警告,哈里發是全宇宙穆斯林的領袖,如果殺了哈里發,將受到真主的懲罰,旭烈兀對此置之不理,2月10日蒙古軍破城巴格達,哈里發率官員前來投降,但為時已晚。

圖為薩邁拉大清真寺,阿拔斯王朝時期的產物。

整個巴格達開始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蒙古軍在城內燒殺搶掠7天,被害人數超十萬,珍貴藝術品、建築、書籍被焚燬,到處廢墟,遍街屍體。不過景教在之前跟旭烈兀打過招呼,在巴格達的景教人員和建築受到優待,沒有被破壞,2月20日,阿拔斯的末代哈里發穆斯臺綏木被裝在麻袋裡,被蒙古騎兵踏死,阿拉伯帝國滅亡。

圖為旭烈兀,阿拉伯人的噩夢,最遠打到匈牙利,創建伊兒汗國,圖為旭烈兀與脫忽思哈敦。

阿拉伯帝國看似蒙古帝國給滅的,其實阿拉伯的滅亡有很深的內在和外在因素,首先內部分裂,雖然橫跨歐亞非,但因種族不同、信仰不同,這個帝國統治是有名無實的,內部又有許多新的教派,培養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將帝國撕的七零八落;其次外部的入侵和征服,先後有波斯人、突厥人,後有十字軍東征,最後是蒙古的鐵蹄。實際上阿拉伯滅亡,蒙古人只起推動作用,在搖搖欲墜的帝國下,給了最後一擊罷了。


圖文繪歷史


從地中海東南沿岸延伸到波斯灣一帶的新月沃地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曾孕育國人類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兩河流域文明。而在這一地區的南部就是世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然而這一地區的文明起源卻要比兩河流域晚了很久,這主要是因為這裡的自然環境實在太過惡劣:沙漠佔去了總面積的2/5,是地球上最乾燥炎熱的地方之一。唯有半島西南部的也門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適宜耕作,因而被當地的阿拉伯人稱為綠色之地。公元前750年前後阿拉伯半島古代史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馬裡卜大壩在也門落成,也門成為了整個阿拉伯半島的穀倉。當連接東西方的絲綢之路開通後阿拉伯半島以其連接亞非兩洲的交通要衝區位而大獲其利,尤其是羅馬和波斯的戰爭更是為阿拉伯人的崛起提供了歷史性的契機:由於羅馬和波斯的長期戰爭從中亞通向地中海的絲綢之路西段遭到戰爭的破壞,往來於東西方之間的商人逐漸放棄了傳統的從地中海穿越兩河流域、波斯高原前往西域、中原的道路,轉而經由阿拉伯半島西部繞行到印度、中國,事實上日後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正是在這一時期由一個沒有莊稼的山谷發展成為新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商業城市。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阿拉伯人從商路的改道中獲得了滾滾而來的財富,但這財富也引來了四周強鄰的垂涎:525年位於東非的埃塞俄比亞在其盟友拜占庭的慫恿與支持下出兵7萬渡過紅海征服了作為阿拉伯穀倉的也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薩珊波斯作為拜占庭的老對手自然不能容忍身為拜占庭盟友的埃塞俄比亞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明目張膽地公然擴張,於是波斯在570年出兵趕走了埃塞俄比亞人,此後也門就處於波斯的控制之下。這一時期天災也伴隨著人禍降臨在這片土地:大約在570年至575年之間在灌溉農業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馬裡卜大壩廢棄,原因可能是暴雨或地震,從此美麗的花園就只能生長苦果,5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對阿拉伯人而言:更糟的是波斯人佔領也門後強行將從阿拉伯半島西部通往東方的新商路又遷回了走波斯高原的老路線。隨著商路的斷絕,以商業為主幹的阿拉伯社會的經濟平衡不復存在:原本分佈在商路沿線的城市日漸縮小乃至消失,遊牧生活取代了商業和農業。阿拉伯人開始以互相劫掠為生——他們劫掠自己的鄰居,如果無人可供劫掠就劫掠自己的兄弟。一時間阿拉伯半島陷入到掠奪土地和血親復仇的混亂局面。

然而就在波斯人佔領也門的570年在麥加的古萊什部落哈希姆家族誕生了一個嬰兒,誰也沒料到他不僅將改變阿拉伯人的命運,還將深刻影響後來的世界歷史——這個嬰兒名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利·本·哈希姆(簡稱穆罕默德)。正是在他的領導下原本一盤散沙的阿拉伯人團結在了真主的旗幟下,於是他被穆斯林奉為先知。當632年先知歸真時阿拉伯半島已整合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接下來阿拉伯人將走出他們世代居住的阿拉伯半島。此時中東的兩大勢力拜占庭和波斯在長期的戰爭這兩敗俱傷,這時阿拉伯人猶如一股旋風般衝出了阿拉伯半島:633年有著“真主之劍”稱號的哈立德襲取波斯在伊拉克邊境的前哨重鎮希拉,這只是一次小戰鬥,但卻揭開了穆斯林規模擴張的序幕。緊接著穆斯林的兵鋒轉向拜占庭:敘利亞、埃及以及北非馬格里布地區相繼落入穆斯林之手,至此除了小亞細亞西部一小片領土外,拜占庭已失去在亞、非兩洲的全部領土。儘管丟掉了半壁江山,但拜占庭仍得以同阿拉伯以及東方的大唐帝國並稱當時世界三大帝國,相比之下波斯就沒這麼幸運了:637年5月31日~6月1日6000阿拉伯軍隊與12萬波斯軍隊在卡迪西亞相遇。由於兵力眾寡懸殊,阿拉伯方面只派小股力量從側翼騷擾敵軍,不進行正面交鋒。本來阿拉伯軍隊人數就遠遠少於波斯軍方面,波斯軍又動用了在當時可以說是最先進、最不易攻破的象軍參戰,他們在大象身上裝有堅木箱子,阿拉伯人如果射擊,敵軍就會躲入箱子,而大象的皮又無法射透。所以一開始阿拉伯軍方面傷亡損失相當慘重,戰鬥打得非常艱難。但後來阿拉伯方面及時改變戰術——只派小股力量從側翼騷擾敵軍,避開正面交鋒。是日沙漠颳起了狂風,遮天蔽日,波斯軍不習慣這種惡劣的天氣,阿拉伯軍趁機從正面發起猛攻,首相羅斯塔姆戰死。阿拉伯人乘勝追擊,選擇一個便利的淺灘,安全地渡過底格里斯河,勝利地進入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波斯皇帝葉斯提澤德三世被逼無奈,只得棄城而逃,皇后自殺。阿拉伯軍隊佔領了整個伊拉克。在這裡阿拉伯軍隊受到了人民的歡迎——信仰基督教的閃族居民情願投向伊斯蘭教的懷抱也不願繼續服從波斯的襖教統治者。651年波斯末代皇帝被木鹿(今土庫曼斯坦境內)一個磨坊主殺死,至此薩珊波斯滅亡。

當阿拉伯人將從波斯直到北非的遼闊土地盡收囊中時阿拉伯國家內部也正悄然發生著改變:661年阿拉伯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倭馬亞王朝誕生,在此之前阿拉伯國家大體維持著類似於我國上古時代的禪讓制——代表阿拉伯各部利益的四大哈里發作為穆罕默德的繼承人交替上臺執政。711年倭馬亞王朝派駐北非的埃米爾穆薩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征服了西班牙,至此阿拉伯帝國成為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龐大帝國。此時從地中海直到中亞的整個絲綢之路西段已完全在阿拉伯帝國的掌控之中——波斯被征服,拜占庭被打殘,古老的埃及也日漸伊斯蘭化。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阿拉伯人也曾遭遇挫折:720年阿拉伯人在征服西班牙後向北越過比利牛斯山脈,奪取納爾榜地區,繼續北進,攻入法蘭克王國的阿奎丹。阿拉伯名將阿布德拉赫曼統率的騎兵,粉碎了當地貴族的抵抗,長驅直入,直抵波亞迭。當時歐洲最強大的法蘭克王國的實際統治者查理·馬特率領一支由奧斯特拉西亞中小地主和富裕農民組成的軍隊來到都爾。732年10月兩軍在今法國境內羅亞爾河之南、都爾與波亞迭之間的原野上發生激戰。阿拉伯人雖然是一支久經戰鬥的軍隊,但因沿途劫掠財物甚多,士卒無心戀戰,結果被法蘭克人擊退,悄然退走。查理打算趁勝攻取納爾榜也未成功。都爾之役(或稱普瓦提埃戰役)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戰役之一:它不僅捍衛了法蘭克王國的獨立,也阻止了阿拉伯人向西歐的繼續深入,避免歐洲文明完全被阿拉伯文明同化。在這樣的局勢下阿拉伯帝國的擴張方向轉向東面的中亞地區,而在這裡他們即將遇到真正的對手:747年一個獲釋的波斯奴隸阿布·穆斯林率眾在呼羅珊(今伊朗東北部與中亞南部)起義。749年在經過兩年的戰鬥後倭馬亞王朝崩潰,起義者佔領了庫法城並在庫法清真寺宣誓擁戴阿布·阿拔斯為哈里發,由此開創了阿拉伯帝國史上第二個世襲王朝——阿拔斯王朝。這個新王朝的旗幟尚黑,因此中國古籍中稱之為“黑衣大食”。750年1月倭馬亞王朝的最後一支殘軍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支流扎布河畔覆滅,末代哈里發麥爾旺二世西逃埃及,當年8月阿拔斯王朝的軍隊追到埃及殺死了這位倭馬亞王朝的末代哈里發。阿拔斯王朝建國之初政局不穩,自稱“薩法赫”(據說這個詞同時兼具屠夫和仁慈之人的雙關含義,大概就類似於亂世用重典保護百姓而行仁慈的含義)的阿布·阿拔斯千方百計致力於徹底剷除前朝餘孽,為此他設計屠殺了倭馬亞家族80餘人;倭馬亞王朝歷代哈里發的陵墓也遭到破壞。改朝換代引發的國內動盪也波及到了8世紀初剛被阿拉伯人佔領的中亞河中地區(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地區):駐軍譁變,一直在大食和大唐之間朝秦暮楚的當地土著王國見狀也紛紛脫離大食。為應對河中地區的變亂,阿布·阿拔斯委派阿布·穆斯林出任呼羅珊總督。這位開國元勳駐節木鹿(今土庫曼斯坦馬雷州的一個綠洲城市)號令一方,手握重權。他命令手下大將齊雅德·薩里率領新王朝的統治支柱——精銳的呼羅珊軍隊進入河中地區,鎮壓了布哈拉等地的叛亂。與此同時東方的大唐王朝正自東向西擴張自己在中西亞的勢力範圍,崛起於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也已擴張到這一地區,一時間西域出現了大唐王朝、吐蕃王朝和阿拉伯帝國三方博弈的的格局,三方勢力根據自身利益不斷重新調整結盟和打擊的對象。

公元750年大唐帝國的聲威已遠播中西亞地區——據《資治通鑑》記載:是時中國強盛——自安遠門西盡唐境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此時的大唐帝國已成為整個塔里木盆地和伊犁盆地的主人以及塔什干的宗主,帕米爾谷地與克什米爾的保護者。此時作為大唐安西節度使的名將高仙芝剛在帕米爾高原“深入萬里立奇功”——取得了針對吐蕃勢力的一系列勝利,被吐蕃和阿拉伯帝國譽為“中國山地之王”。阿拉伯帝國內部阿拔斯王朝取代倭馬亞王朝所導致的亂局使高仙芝看到了進一步向西開拓的天賜良機,於是他率兵首先進攻在阿拉伯帝國的中亞屬國中地位最重要的塔什干(石國):這個國家農業發達,地處中亞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的特殊地位,曾一度臣服於唐。然而此時那個向唐稱藩的石國國王已被降為石國副王,此時的國王鼻施特勒是阿拉伯帝國冊立的。750年唐軍攻陷石國都城,第二年初高仙芝將前石國國王一行帶入長安,斬於闕下。高仙芝作為一位名將的能力不容置疑,但他也具有缺陷:在對石國的征伐過程中他放縱部屬大肆劫掠、屠殺老弱、擄掠丁壯。僥倖逃脫的石國王子開始四處奔走——向中亞各國極言唐軍之殘暴,而後前往撒馬爾罕投奔率軍駐紮於此的阿拉伯帝國將領齊雅德·薩里。最終傳到安西的消息是阿拉伯帝國有可能與諸國連謀進攻四鎮。高仙芝為爭取主動權決定先發制人,禦敵於國門之外:這年初夏高仙芝徵召安西各鎮軍隊主力向西進發。此時正在安息都護府擔任幕僚的邊塞詩人岑參在大軍臨行前賦詩道“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甲兵二百萬”自然是藝術上的誇張,事實上安息都護府的總兵力不過二萬四千。除去留守部隊後高仙芝所率漢兵不過兩萬,算上附屬國軍隊共計大約七萬人馬(據杜佑《通典》)。公元751年7月末高仙芝所率唐軍及屬國軍隊抵達石國的怛羅斯城,在這裡他們遭遇了阿拉伯帝國與河中諸國的聯軍。怛羅斯成為繼漢代陳湯斬殺匈奴郅支單于後中原漢兵所到最遠之地。

在高仙芝的指揮之下唐軍驍勇善戰——唐軍靠著步兵的強弓勁弩曾佔有很大的優勢,唐軍騎兵一度完全壓制了阿拉伯騎兵。但是由於阿拉伯聯軍數量極多,高仙芝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史載戰鬥持續了五日,第五日傍晚葛邏祿番兵突然反叛,從背後包圍唐步兵,並且斷絕了他們與騎兵的聯繫。阿拔斯王朝聯軍乘唐軍發生混亂的機會,出動重騎兵主力突擊唐步兵。高仙芝受到阿拉伯與葛邏祿部兩面夾擊,無力支撐,終潰不成軍。高仙芝、副將李嗣業和別將段秀實收攏殘部,向安西方向敗退,途中恰逢大唐聯軍的拔汗那兵也潰逃至此,兵馬車輛擁擠堵塞道路。李嗣業恐阿拉伯追兵將及,殺死百餘名拔汗那軍士才得以率先通過。兩萬人的唐安西軍最後只剩數千人。表面上看怛羅斯之戰似乎並沒什麼太大的影響:戰後大唐和阿拉伯帝國都沒進一步擴張,而是審慎地保持著和平。然而實際上此戰對中西亞地區的歷史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從長遠來看這是伊斯蘭文明進入中亞的開始——用俄國近代史學家巴托爾德的話說”中亞本該是中國的,但卻變成了穆斯林的“——這種說法有些言過其實:怛羅斯之戰後兩年唐將封常清遠征克什米爾取勝,公元754年河中地區的昭武九姓胡再次歸順唐朝。然而很快唐朝內部爆發了安史之亂並逐漸退出了西域地區,之後的宋朝、明朝更是放棄了西域,直到清代才重新將西域劃歸統治,而此時伊斯蘭文明已成為西域的主流。與此同時位於西亞的阿拉伯帝國本部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阿拔斯王朝在怛羅斯之戰後逐漸放棄了對外擴張的國策,轉而加強帝國的內政治理,從而扮演起溝通東西方之間的橋樑角色。

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建立與及其後續的席捲西亞、中亞、北非、南歐的大征服運動,絲綢之路重又變得暢通無阻。哈里發朝廷在商路上為客商設置宿舍和驛站,開掘水井,設立換馬站。在倭馬亞王朝(661~750年)時期商路上的驛站已達到1000個。一時間無數商隊分頭湧向東西方,絲綢之路上響徹駝鈴之聲。阿拉伯帝國最著名的驛道是橫貫中亞的呼羅珊大道(絲綢之路中段)——它向東經布哈拉、撒馬爾罕,直至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奧什,再自奧什東南行,過特列克山隘至我國新疆的喀什,循絲綢之路至大唐帝國的京城長安。上個世紀60年代在今西安市西窯頭村一座晚唐墓葬中出土了三枚阿拉伯金幣,這是當時阿拉伯半島和中國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往來的實物證據。當時中國的絲綢、陶瓷、茶葉、工藝品已成為阿拉伯商人經商致富的財源象徵,事實上絲綢之路傳遞的不只是有形的商品,還有無形的技術和文化:公元751年的怛羅斯之戰對世界歷史的一個重大影響就是造紙術的西傳——在怛羅斯之戰中被阿拉伯人俘虜的杜環曾在自己的《經行記》裡記載自己親眼看見一些唐朝工匠在當地造紙、織綢。然而盛極一時的阿拉伯帝國絲毫沒料到:此時東方的大唐帝國即將發生的一場變亂會影響到自己的國運——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安西駐軍東調內地平叛,早就對西域虎視眈眈的吐蕃趁機侵佔了河西走廊,至此絲綢之路貿易被切斷。而這對阿拉伯帝國而言是一場致命的變亂——中東地區水貴如油,稀缺的水資源對農業生產是極其不利的,所以阿拉伯帝國不得不依靠絲綢之路貿易的收益來反哺農業生產,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另一方面構成阿拉伯帝國的阿拉伯半島、兩河流域、波斯高原、敘利亞地區、埃及、北非馬格里布地區等地緣板塊的體量實力都差不多,由於缺乏一個強勢地緣板塊的統馭,在交通資訊並不發達的古代極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勢力。而維繫各地緣板塊的恰恰是共同的商業利益,所以絲綢之路貿易的中斷既沉重打擊了阿拉伯帝國的經濟發展,也切斷了其國內各地區聯繫的紐帶。

阿拉伯帝國的統治者並不打算坐視絲綢之路貿易中斷,他們開始積極尋找解決之道:儘管從長安出發的西北陸上絲綢之路被吐蕃切斷了,但早在先秦時期華夏先民就開拓了自廣州出發的海上絲綢之路,到漢代時中國人在海上的足跡已到達印度半島。事實上當年的羅馬帝國曾開闢一條自埃及到達印度半島的航線,由此和華夏先民開拓的海上絲綢之路連接起來,如今阿拉伯人也打起了這條商道的主意:公元766年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發曼蘇爾正式遷都於底格里斯河西岸的新都巴格達,他為營建這座新都動用了10萬工匠,花費了四年時間和1800萬金幣。這座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在曼蘇爾的經營下迅速成為和中國長安齊名的世界兩大都市——這是一座擁有100萬人口的大城市,而與此同時的巴黎和羅馬加起來不到4萬人。曼蘇爾曾說出自己遷都的理由:”巴格達可以通過底格里斯河到達波斯灣,由此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和東西方展開廣泛的貿易往來“。當然巴格達畢竟還是一座內陸城市,與此同時波斯灣附近的港口城市巴士拉也迎來了自己的輝煌。到了哈倫·拉希德時代巴格達成了國際貿易中心。商道輻輳四方,直抵遙遠的東方、西歐乃至北歐。沿途客棧、水池比比皆是。沙漠之舟——駱駝奔行在浩瀚無垠的沙漠中,一隊多達4,700餘隻。為加速東西方貿易的發展,哈倫曾有過在現今的蘇伊士地峽開鑿運河,溝通紅海和地中海的設想。當時阿拔斯王朝和中國唐朝間的貿易和文化往來十分頻繁。巴格達和長安有水、陸兩路交通相連,水路經波斯灣,穿過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抵達廣州,即著名的香料之路。陸路取道波斯和中亞,即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在兩國都城均設有專賣對方商品的市場。793年阿拉伯人效仿中國的造紙術,在巴格達建立起第一座造紙作坊。兩國還互派使節出訪。經濟的繁榮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哈倫對待學術的寬容態度和他不帶成見、不加歧視地贊同、支持、鼓勵以至庇護各種學問和藝術的作法,使帝國各地的詩人、學者、文學家和藝術家能不受民族和宗教信仰的限制,享有極大的學術自由,過著優裕、舒適的生活。加之哈倫和伯爾麥克家族慷慨大方,把大量金錢賞賜給博得他們歡心的人,使各地的詩人、才子、樂師、歌手、舞女都雲集都城。放蕩詩人艾布·努瓦斯是哈倫的清客和夜間出遊的伴侶。著名歌手和樂師易卜拉欣·摩蘇爾及伊斯哈格父子都是朝廷的御用文人,為哈倫大唱讚歌。阿拉伯帝國不僅促進了絲綢之路貿易的發展,也成為東西方之間文化交流的橋樑:原本誕生於印度的0~9十個數字符號如今被稱為阿拉伯數字;來自中國的造紙術和火藥通過阿拉伯人流傳到歐洲;而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更是將希臘、羅馬、埃及、波斯、印度、中華等古文明的經典融會貫通。813—833年在位的哈里發馬蒙在曼蘇爾和哈倫·拉希德時期所設的宮廷翻譯研究機構和皇家圖書館的基礎上創建智慧宮,成為當時中東和歐洲最成功的學術機構。除此之外伊斯蘭教的傳播本身也是一種文化傳播行為——阿拉伯帝國成功將自己的信仰傳播到北非、中亞、印度河、伊比利亞等地。

阿拉伯帝國全盛時期的領土曾達到1260萬平方公里,此時巴格達的哈里發比歐洲任何國家的君主都擁有更大的權力。然而僅僅百年之後阿拉伯帝國的哈里發就成為了地方軍閥手中的提線木偶,這一切的根源還是在於上文所說的絲綢之路貿易的阻斷——儘管阿拉伯帝國通過利用海上絲綢之路的商業利益暫時掩蓋了國內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朝廷之間的矛盾,然而對阿拉伯帝國而言:海上絲綢之路的功效遠遠不及陸上絲綢之路,因為像中亞呼羅珊這種邊遠地區根本就不可能從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中獲利。隨著經濟紐帶的被切斷使龐大的阿拉伯帝國內部各民族各教派之間的矛盾迅速升級——事實上今天中東地區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對立在當年就已埋下了種子。各民族各教派之間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各地逐漸崛起了一群手握地方實權的割據軍閥,終於在788年北非摩洛哥的什葉派地方實權人物脫離阿拉伯帝國,建立了伊德里斯王朝。800年大將伊本·艾格萊卜在獲得突尼斯封土之後在此建立了艾格萊卜王朝。868年埃及總督阿哈默德·圖倫宣佈獨立,建立圖倫王朝。之後東方各省相繼獨立成為塔希爾王朝、薩法爾王朝、薩曼王朝。909年什葉派穆斯林在突尼斯建立法蒂瑪王朝,隨後征服了阿爾及利亞、敘利亞、埃及、撒丁島等地。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攻陷巴格達後阿拉伯帝國的哈里發實際上已成為了塞爾柱突厥人手中的提線木偶——保留了宗教首領的地位,但被剝奪了政治實權。各地割據軍閥混戰之時底層人民的起義也層出不窮——進入9世紀後阿拉伯帝國相繼爆發了巴貝克起義、黑奴起義和卡爾馬特起義。1258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給予了阿拉伯帝國最後的致命一擊——西征的蒙古軍團攻陷了阿拉伯帝國的都城巴格達並殺死了哈里發,阿拉伯帝國的歷史至此畫上了句號。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塞爾柱突厥人的到來,使阿拉伯帝國一度出現中興局面。當時,雖然帝國名義上的統治者還是哈里發,但是實權已經旁落到了塞爾柱突厥的“蘇丹”手中。塞爾柱當權者十分尊重阿拉伯帝國的傳統,基本承襲了帝國以往的各種封建典章制度。帝國又暫時恢復了統一局面。

但是,各種社會矛盾仍然存在,人民反抗繼續發展,各種教派紛爭愈發殘酷。11世紀末,什葉派主要派別亦思馬因派(即七伊瑪目派)中出現了一個極端恐怖的阿薩辛派,它以波斯西部的阿拉穆特山區為根據地,在神秘的山中老人(山地謝赫)霍山(哈桑•本•薩巴赫)統率下專門從事暗殺哈里發、蘇丹及達官貴人的活動。

此外,軍事封土製再次顯示出對統一政權的侵蝕作用。11、12世紀之交,阿拉伯帝國又被那些手握重兵、擁有大片地產和稅收大權的封疆大吏分裂成10餘個封建小邦。

紊亂的政局,為西歐封建主和基督教會向東方擴張提供了有利的契機。11世紀開始的十字軍東征多次侵蝕阿拉伯帝國的疆域,聖城耶路撒冷多次被佔領。

12世紀末年,中亞新興的花剌子模王朝取代塞爾柱人,控制了哈里發,但諸邦分立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觀。

13世紀初,蒙古帝國開始興起,第一次蒙古西征就消滅了花剌子模。13世紀中葉,蒙古鐵騎衝入西亞大地。1252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征。他率領蒙古軍隊橫掃波斯、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並於1258年攻陷帝國首都巴格達,1260年攻佔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據說,除少數技藝高超的工匠外,巴格達全城居民都被屠殺,被屠殺人數約為9萬人(《多桑蒙古史》中記載為80萬人)。為了不讓皇族的鮮血玷汙戰刀,哈里發裹在地毯裡被戰馬踩死。阿拉伯帝國終於滅亡。


孤狼嘯月31600808


阿拉伯帝國是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建立、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的古代帝國,中國唐代把它叫做“大食”。阿拉伯帝國的建立日期就是伊斯蘭曆的元旦,公元622年7月16日,伊斯蘭曆是月亮歷,不像公曆和中國農曆是太陽曆。此後阿拉伯開始崛起,逐漸形成哈里發形式的統制,類似於皇帝。最早的阿拉伯只是在阿拉伯半島的西部,它崛起的時候就開始向東西兩面擴張。這個時候的地中海南岸還基本是拜占庭帝國的地盤,阿拉伯打敗了拜占庭,佔據了整個地中海南岸,從埃及一直到突尼斯、摩洛哥,並且向北渡過直布羅陀海峽佔領了比利牛斯山脈以南的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向東面的擴張中,阿拉伯也打敗了拜占庭,佔領了兩河流域;又征服了波斯薩珊王朝,把伊斯蘭教傳入了波斯。在中亞,阿拉伯帝國最興盛的時候,曾經一直打到阿富汗,佔領了帕米爾高原以西的大片土地。阿拉伯帝國向東的擴張被大唐軍隊阻擋,而向西的擴張則被基督教聯軍阻擋在比利牛斯山以南。到了公元八世紀的時候,阿拉伯帝國東西兩面的擴張基本停止,開始向南擴張,但是並不十分深入非洲。這個時期的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是和長安、君士坦丁堡規模相當的國際大都市,非常發達。

阿拉伯帝國的分裂是它走向衰落的開始,權貴們紛紛割據一方,自立為王。中國當時稱他們為“白衣大食”、“黑衣大食”,還有“綠衣大食”。你看看,光是衣服就各式各樣。在這之前已經分裂成什葉派和遜尼派。阿拉伯帝國這個時候已經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帝國,又有分裂勢力到處點火,其內部就開始亂起來了。從另一方面說,阿拉伯帝國在軍事上投資很大,軍力不斷上升,幾乎趕上當時的吐蕃。雖如此,他在軍事上還是沒有辦法和大唐抗爭。阿拉伯在鼎盛時期曾經和大唐打過一架,大唐這個時候正是鬧安史之亂,對大食的戰略就是立足防守。當時阿拉伯十五萬大軍攻擊大唐二萬邊防部隊,結果大唐沒有打贏,即使如此,大食也再沒敢再向東擴張。阿拉伯帝國知道以他們的軍力一旦深入大唐西域則必被徹底消滅,還不如停在帕米爾高原以西各自安好。

阿拉伯帝國另外一個根本性的弱項就是經濟沒有發展起來,錢都投到軍事上去了,人都被抓了壯丁拘到前線去了,家裡的地肯定就荒了唄。它的鼎盛時期一過,就進入維持時期,慢慢就大廈將傾了。就看誰來推倒阿拉伯帝國的大廈了。

到了公元十一世紀,阿拉伯已經不能稱為統一的帝國了。它的核心只有以巴格達為中心的中亞一帶了,雖然經歷了塞爾柱人和花剌子模,但是阿拉伯帝國還仍然是搖搖晃晃沒有倒臺,就是搖搖欲墜。真正給了阿拉伯帝國最後一擊的是蒙古人,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就滅了花剌子模;第三次西征的時候,蒙哥汗的弟弟率十萬大軍橫掃西亞和中亞,1258年攻陷巴格達,阿拉伯帝國滅亡。

阿拉伯帝國雖然滅亡了,但是它在西面還有分裂出去的N個王國,它在西面的伊比利亞半島被稱作是摩爾人。1085年,基督教聯軍成功收復托萊多,標誌著西班牙光復運動的開始。不過,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直到1492年,西班牙才收復最後一座城市格拉納達,標誌完全收復伊比利亞半島。格拉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就是當年摩爾人哈里發的王宮,現在是著名的旅遊景點,世界文化遺產。

阿拉伯帝國從公元七世紀興起到公元十三世紀滅亡,一共存在了六百年,現在西亞、中東、北非雖然還有一些阿拉伯國家,但已經不是一個統一的帝國了。

阿拉伯帝國的興衰說明了一個道理:靠強大的軍力雖然能夠逞一時之強,但如果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帝國就不能長久,搶來的土地還會丟掉,崛起的王朝也會滅亡。這個規律在古今中外不斷上演,但是仍然沒有給世人帶來智慧,仍然不斷有強國演出興盛到衰亡的悲喜劇。德國、日本、蘇聯不都是這樣嗎?中美會不會接著走上這條路?那就要看兩國領導人的智慧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道理就是要把經濟先搞上去,我們現在加強軍力,只要不盲目擴張,就不容易走上阿拉伯帝國的衰亡老路。美國呢?第一經濟大國,第一軍事大國,到處打人不免四處樹敵。他會不會走上阿拉伯帝國的衰亡老路?他現在只有不到三百年曆史,離阿拉伯帝國的六百年還差得遠。可是,現在看來帝國的興衰週期是縮短了,蘇聯從成立到解體不過才七十多年。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即使我們這一代人很有可能看不到世界第一的衰亡,我們的後代卻很有可能看得到。


看北京看中國看世界


阿拉伯帝國的建立是與伊斯蘭教的創建和傳播有著密切的關係,或者說,沒有伊斯蘭教,就不會有阿拉伯帝國。

默罕默德通過傳播伊斯蘭教,團結了阿拉伯人,是長期以來以部落形式存在阿拉伯人凝聚在一起建立了阿拉伯帝國,而先知穆罕穆德去世後,阿拉伯帝國進入所謂的”神權共和時代“也就是四大哈里發時代。阿拉伯帝國迅速的擴張,征服了波斯(伊朗)整個西亞、北非、拜占庭帝國的亞洲領土甚至是歐洲。

極盛時期的阿拉伯帝國

四大哈里發時代的在第四代哈里發,先知女婿阿里的哈里發時代,阿里遭到刺殺,伊斯蘭教分裂為什葉派和遜尼派,而政權被遜尼派的倭馬亞王朝獲得,阿拉伯帝國進入家族傳承時代,後來阿巴斯又取代了

倭馬亞王朝。此時的阿拉伯帝國東面已經與大唐西域都護府接壤,北面的高加索、土耳其、南面整個西亞、西面擴張到了北非和歐洲的伊利比亞半島。

但隨後,阿拉伯帝國的各大家族也開始在各自的勢力範

圍內建立自己政權,建立自己的蘇丹國。而哈里發統治的勢力逐漸只剩下首都巴格達周圍。

阿拉伯帝國的分裂

後來,由於突厥草 民族早唐朝打擊下西遷,突厥中塞爾柱人逐漸進入阿拉伯帝國的中心舞臺(塞爾柱人最開始作為阿拉伯人的奴隸和僱傭兵),獲得更多政治權力,而此時的阿拉伯的哈里發更多的是作為在世的伊斯蘭教的最高宗教

領袖,而非政治上的。

此時,歐洲的十字軍東征也不斷的影響著阿拉伯帝國的

殘存領土。其中當代熱點的聖城耶路撒冷就幾度易手於阿拉伯人、歐洲人、庫爾德人。

十字軍東征

12世紀蒙古人的西征,將末代阿拉伯哈里發處死,徹底滅亡了阿拉伯帝國。

蒙古西征徹底摧毀了阿拉伯帝國

後來蒙古的西征大軍在敘利亞遭遇埃及阿拉伯人反抗,蒙古人失敗後,哈里發名義上被埃及的阿拉伯人王朝獲得,但是已經不是阿拉伯帝國,13世紀塞爾柱突厥人建立奧斯曼帝國,滅亡了拜占庭帝國,又幾乎收復了原來的阿拉伯帝國領土,並自稱哈里發一直到20世紀20年代。但此時的哈里發與彼時的阿拉伯哈里發已經完全不同。


大東北的小豆包


龐大的阿拉伯帝國是阿拉伯貴族借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的集合體。不同民族與不同信仰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隔閡與矛盾;廣大人民群眾與貴族官僚、富商階級之間存在著無法調和的階級矛盾;穆斯林內部也因複雜的矛盾而四分五裂;特別是封建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又從帝國內部培植起離異的勢力。因此,9世紀中葉,哈里發政權已逐步釋放盡自身的能量,帝國急劇滑向分崩離析的窮途末路,直至走向滅亡。

  早在阿拔斯王朝創建之初,倭馬亞家族的後裔就在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割據獨立,建立後倭馬亞王朝(756年—1236年),由於服色尚白,中國史書稱為“白衣大食”,與阿拔斯王朝分庭抗禮。788年,北非摩洛哥又出現了什葉派的伊德里斯王朝。

  帝國內部經濟基礎的差異和由軍事封土製造成的強大地方勢力,促使割據局面的形成。各地總督和軍事統帥因封土製的推行而逐漸獲得的強大的經濟基礎和軍事力量,對阿拔斯王朝統治構成了嚴重威脅。東西各地幾十位總督、軍事統帥皆乘機自立,相互攻伐征戰,併力圖染指中央政權。800年,大將伊本·艾格萊卜在獲得突尼斯封土之後,當年便建立艾格萊卜王朝(822-875年)。868年,埃及總督阿哈默德·圖倫宣佈獨立,建立圖倫王朝(868—905年)。東方各省繼塔希爾王朝之後,又相繼出現了薩法爾王朝(867-903年)、薩曼王朝(874-999年)。909年,什葉派穆斯林在突尼斯建立法蒂瑪王朝,先後征服阿爾及利亞、敘利亞、埃及、撒丁島,973年遷都開羅,由於服色尚綠,中國史書稱為“綠衣大食”。

  此外,摩蘇爾和阿勒頗建立了哈姆丹尼王朝;波斯人和突厥人在波斯、中亞和小亞細亞等地建立了薩曼王朝、白益王朝、伽色尼王朝、塞爾柱帝國;在埃及、敘利亞和也門也建立了阿尤布王朝。大小王國在這一時期忽生忽滅。

  10世紀以後,帝國四分五裂,實際統治區域僅限於巴格達及其周圍地區,名存實亡。由裡海南岸的德萊木人白益第三子阿里於934年佔領法爾斯的都城設拉子;945年其弟艾哈邁德進入巴格達,哈里發穆斯臺克非成為白益家族的傀儡。各地封建主擁兵割據,獨霸一方。1055年,另一支塞爾柱人攻陷巴格達,解除了哈里發的政治權力,僅保有宗教首領的地位。

516fb8c945b3c82f8f2a6.jpg

  民眾起義

  廣大下層人民的反抗鬥爭是造成帝國統治根基動搖的主要原因。為了維持龐大的封建國家官僚機器的運轉,滿足無度奢靡生活的需求,哈里發國家一直不斷加強對農民、手工業者和奴隸的殘酷剝削,致使封建主與廣大民眾間的階級矛盾始終處於不斷惡化的狀態之中,導致此伏彼起、連綿不斷的反抗鬥爭。進入9世紀之後,人民起義更是遍及帝國全境,其中聲勢最為浩大的有巴貝克起義、黑奴起義和卡爾馬特起義。

  出身於阿塞拜疆社會下層的巴貝克,利用祆教胡拉夫派的教義,號召民眾與惡神造成的暴力、壓迫、不平等的社會制度進行鬥爭,提出推翻阿拔斯王朝的口號。816年,巴貝克在阿塞拜疆首豎義旗,很快便控制了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和波斯西部等廣大地區。民眾武裝“紅衣軍”一度發展到30萬人,對哈里發政權構成嚴重的威脅。機智善戰的巴貝克率領紅衣軍屢敗官軍,堅持鬥爭20年。馬蒙、穆木臺綏木兩任哈里發圍剿義軍,並懸賞百萬第爾汗緝拿巴貝克。837年,巴貝克為叛徒出賣,英勇就義。

  巴貝克起義的烈火剛剛停息30年後,帝國腹地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又爆發黑奴大起義。自建朝以來,阿拔斯王朝就不斷從東非輸入黑奴,押至南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進行農業生產,其境遇十分悽慘。哈瓦立及派穆斯林阿里·伊本·穆罕默德自稱是安拉的使者,使命是使奴隸獲得自由和財富,深得廣大奴隸的擁戴。869年3月,阿里率眾起事,很快便聚成20萬之眾。871年,攻陷兩河流域的重鎮巴士拉,一度進至距巴格達僅20公里處,帝國首都岌岌可危。哈里發穆耳臺米德派軍征討,剿撫兩計並用。由於阿里在起義後未能及時兌現當初的允諾,義軍力量被削弱。883年,黑奴起義在堅持了14年之後,慘遭失敗,阿里被殺。在世界歷史上,這次黑奴起義是與古代羅馬斯巴達克起義齊名的大規模奴隸反抗鬥爭,它給哈里發國家以沉重打擊。此後,阿拉伯從非洲輸人奴隸的數量明顯減少,整個社會中的奴隸制殘餘也漸趨消亡。

  人民起義浪潮也使阿拔斯帝國境內異端教派的活動更趨活躍。9世紀晚期,由阿布·阿杜拉創立的“卡爾馬特教派”逐漸興起。該派反對遜尼派哈里發政權,主張社會平等、財產共有,廢棄正統的伊斯蘭教規、教禮。890年,該派在哈馬丹·卡爾馬特領導下於伊拉克南部庫法地區舉行起義。勢力迅速擴及波斯、中亞一帶,並於899年在波斯灣西岸的巴林建立了卡爾馬特國家。

  帝國滅亡

  塞爾柱人的到來,使阿拉伯帝國一度出現中興局面。當時,雖然帝國名義上的統治者還是哈里發,但是實權已經旁落到了塞爾柱的“蘇丹”手中。塞爾柱當權者十分尊重阿拉伯帝國的傳統,基本承襲了帝國以往的各種封建典章制度。帝國東部又暫時恢復了統一局面。

  但是,各種社會矛盾仍然存在,人民反抗繼續發展,各種教派紛爭愈發殘酷。11世紀末,什葉派主要派別伊斯瑪儀派中出現了一個極端恐怖的阿薩辛派,它以波斯西部的阿剌模忒堡為根據地,在神秘的山中老人霍山(哈桑·本·薩巴赫)統率下專門從事暗殺哈里發、蘇丹及達官貴人等排除異己的恐怖活動。

  此外,軍事封土製再次顯示出對統一政權的侵蝕作用。11、12世紀之交,阿拉伯帝國又被那些手握重兵、擁有大片地產和稅收大權的突厥封疆大吏分裂成10餘個封建小邦。

  紊亂的政局,為西歐封建主和基督教會向東方掠奪提供了有利的契機。11世紀開始的十字軍東征多次侵蝕阿拉伯帝國的疆域,聖城耶路撒冷更多次被血洗。

  12世紀末年,中亞新興的花剌子模王朝取代塞爾柱人,控制了哈里發,但突厥語諸邦分立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觀。

  13世紀初,強大的蒙古帝國開始興起,第一次蒙古西征就消滅了花剌子模。13世紀中葉,蒙古鐵騎衝入西亞大地。1252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征。他率領蒙古軍隊洗劫了波斯、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並於1258年摧毀帝國首都巴格達,1260年攻佔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據說,除少數技藝高超的工匠外,巴格達全城居民都被屠殺,被屠殺人數約為9萬人(《多桑蒙古史》中記載為80萬人)。為了不讓皇族的鮮血玷汙戰刀,巴格達哈里發裹在地毯裡被戰馬踩死,阿拉伯帝國滅亡。

  阿拉伯帝國滅亡之後,“哈里發”的頭銜,則作為伊斯蘭教宗教領袖的稱號,一直被繼承下去。哈里發首先是處於開羅的馬穆魯克王朝的控制之下。1517年,奧斯曼帝國征服了埃及,時任哈里發的穆臺瓦基勒也被俘。1543年,穆臺瓦基勒死去,奧斯曼蘇丹蘇萊曼一世宣佈自己繼承哈里發的職位,成為全世界穆斯林的領袖。直到1924年,哈里發制度最終才由凱末爾廢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