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特朗普那種狼來了的策略方式還能走多久?

川粵世紀


特朗普上臺以來,頻頻出爾反爾,說好的事情沒幾天就翻臉,翻臉了想想不對,又“悔牌”。美國是個大國,可在特朗普的帶領下,美國一點大國的樣子都沒有,毫無契約精神。難怪有媒體會說,“特朗普的臉,六月的天”。

對於特朗普的出爾反爾,我們也算是深有體會的。去年年底,特朗普來中國簽了接近1500億美元的貿易大單,回去還興沖沖的說要推進中美友好。可在今年的3月23日就宣佈要對中國的500億美元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並要對中興通訊實施技術禁運。5月19日中美簽訂共識,宣佈不打貿易戰,並停止加徵關稅。可還沒過半個月,5月29日美國就宣稱要對從中國進口的500億美元的高科技產品徵收25%的關稅。

如此反覆變化無常的背後其實是美國無休止的漫天要價,特朗普這種反覆無常的行為,讓人不得不跟他去談,而每一次去談的時候美國又趁機給自己多找點好處,不讓自己吃虧。想想看,美國最近的幾次反覆是不是都是這個邏輯?而每一次“狼來了”,無疑都讓美國的國家信譽和國家形象再一次“顏面掃地”。


元龍解局


5月29日,白宮突然打破了之前與我國達成的貿易戰“停戰協議”,宣佈將要繼續對從我國進口的500億美元重大工業技術產品徵收25%的制裁性關稅。

特朗普這種反覆不定、出爾反爾的變臉做法,體現出美國政府沒有契約精神的一面,它不但會嚴重損害到美國的國家信譽,同時也會把美國人民都帶入全球失信名單。



特朗普想為美國爭取更多的利益這一點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他想使用“狼來了”這種策略方式來通過恐嚇、訛詐、欺騙等手段謀求自身利益,那麼他的願望必將會落空。

因為這種失道的做法不得人心,註定走不了多久,並且最終肯定會反傷美國自身。再說,喊多了也就沒勁了,畢竟每一次變臉都是對國家信譽的又一次損耗和揮霍。



特朗普的一再失信,連幾大主流美國媒體都已看不下去,比如:電視新聞網CNN、華爾街日報、財富雜誌網站等。

它們都認為特朗普這種變來變去、出爾反爾的策略,最後很可能會反傷到美國自身,並且也會讓美國陷入嚴重的信任危機。



同時,特朗普這種精神分裂症式的貿易政策,將會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太多的不確定性,甚至有可能會造成全球經濟的動盪。


兔八哥BugsBunny


筆者認為,如果特朗普的策略可以用“狼來了”來類比的話,那麼這樣的策略還會在其任期內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特朗普能夠使用這一招是因為真的有“狼”

環顧世界,美國仍然是在經濟和軍事上領先其他各國的大國,而這恰恰是特朗普能夠高喊“狼來了”的資本。因為美國信奉,在一個仍然不完全靠準則和規矩說話的現實主義世界裡,硬實力仍然是將自身意志強加於他國的有效手段。也正因為如此,特朗普能夠憑藉大國實力威懾恐嚇其他國家。

“狼來了”體現特朗普的“交易”思維

歸根結底,特朗普的從商經歷讓他能夠將“狼來了”的策略運用得爐火純青。當年,為了低價買下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海湖莊園,特朗普把莊園前的海灘買下,威脅房東如果不低價出售,就在海灘建造高樓,擋住莊園的海景。特朗普就是用這樣的招數最後迫使房東以800萬美元(原先開價2800萬美元)的價格將莊園拿下,還逼著房東免費贈送了莊園裡的全部傢俱。

“狼來了”已經讓特朗普嚐到甜頭

特朗普還會樂此不疲地使用這個策略,因為已經因此嚐到了甜頭。尤其是在經貿領域,特朗普通過威脅加徵關稅逼迫盟友與自己進一步談判。儘管歐盟和加拿大看似強硬,但最終向美國做出部分妥協的可能性很大。只有一點妥協,都是特朗普的勝利,因為美國本身沒有做出任何讓步。


圖片源自網絡,以上是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評論、點贊、關注!


臨冬大俠客


提問者的比喻很形象,特朗普這種每天極限施壓、不斷脅迫的談判策略,正是他經商時候的“交易藝術”的商業理念。

特朗普先是高舉“大棒”,威脅對手。然後再通過談判,鎖定現實的經濟利益。為的是自己沒付出太多什麼,僅這麼一脅迫,就能夠獲得現實利益。

筆者認為,特朗普使用這種狼來了的談判策略,自我感覺良好,且屢試不爽。所以,以後肯定還會變本加厲,而且還能走很久。

特朗普採取這一方式,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絕對實力。他非常崇倡硬實力,只要實力強大,就可以吃定對手。這一點理念也反映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以實力求和平中。

從經貿領域看,美國具有絕對經濟實力,擁有世界最大的市場,國際通用貨幣。因此,特朗普認為美國的經濟硬實力可以搞定對手,沒必要太“善良”,讓其他國家佔美國的“便宜”。目前,在美韓FTA升級、NAFTA、與歐盟的談判中,美國都佔據了上風或者是一定的主動。其他國家雖然不滿,但鑑於實力相對較弱,常常伴有妥協讓步。為獲得“美國優先”的經濟利益,特朗普一定還會繼續做,而且很大概率能夠做成。

從傳統安全和外交領域看,特朗普更是憑藉美國的超級霸權地位,為所欲為、出爾反爾、朝令夕改,加劇地區局勢複雜性和緊張性。通過極限施壓的做法,獲得主動權和影響力。雖然美國的國際聲譽嚴重受損,但他國也是辦法有限,且不夠團結,難以短期形成對美國的反制力。

此外,特朗普帶領美國今天退出氣候變化協定,明天廢棄伊核協議,後天又要威脅退出WTO……等等。不必多舉例,國際規則對特朗普的約束力也日益減弱。

所以,他國反制力和國際約束力對美國的掣肘作用有限,而特朗普又是恰恰崇倡硬實力,敢於猛幹快上的總統。筆者認為,這種“大棒威脅”加“談判”的方式,還會繼續。


經韜


特朗普那種狼來的策略註定不能長久!

美國走到今天債臺高築的困境,以及經濟發展出現的諸多問題,和國內外面臨諸多的不利因素,完全就是美國冷戰結束後,想急於充當世界霸主,窮兵黷武,並且妄想永固自己一級超大地位造成的惡果!

因此說,當今的美國已經是積重難返,甚至可以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形容。

雖然今天的特朗普,為了振興美國,並且通過他出爾反爾,精神病式的瘋狂表現,可以說是"憂從中來,殫精竭慮!希望通過一朝一夕,立竿見影的效果,達到名垂青史,功成名就的目標。但是,這隻能註定特朗普是痴心妄想!因為美國的霸主地位也不是一朝一夕來完成的,所說美國的頹勢也不是隻爭今朝能來完成的!

其實,今天的"美國病"不是無藥可醫,完全是可以根治的!

這也正如中國古話所說"重症需要緩治":

如,美國可以實行通貨緊縮,即讓危機本身成為改善美國國際收支失衡的契機,利用危機來壓縮美國居民消費,提高儲蓄率,降低經常賬戶赤字和財政赤字,提高美國經濟未來增長的可持續性。

然而不幸的是,這一點在美國根本行不通。

一:因為美國的民眾不想過苦日子

二:會遭到相關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對與激烈的抵制。

因此,美國的總統候選人為了成功的入主白宮,都選擇了另外的一種方式。

即利用通貨膨脹的方式,通過大幅降息與美元大幅貶值,促進淨出口與降低債務負擔,並通過製造全球性的通貨膨脹來迫使其它國家分擔美國經濟負擔的大部分成本,和利用全世界的力量來克服美國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和不利的因素,以及利用美元基軸貨幣的地位,操縱美元匯率來加劇或是緩解通貨膨脹形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今天世界一些新興國家所遭受的經濟危機,都是美國一手造成的!

因此說,如果特朗普想要徹底的扭轉美國的頹勢,達到重新振興美國的目標,只有通貨緊縮的手段,才能達到根治"美國病"的目的!

如果特朗普採取通貨膨脹,向全世界轉嫁危機的手段,來達到重新振興美國的目標,只能說是急功近利,飲鴆止渴的做法。

因為,今天的美國已經不同於往日!

國內:

美國的經濟發展出現了諸多的問題和麵臨的許多不利因素。如產業的空心化和經濟的虛擬化,以及天文數字的國債!

國際:

隨著美國威懾力度,凝聚力,軟實力,美元地位等相對實力不斷的下降,和近年世界各國綜合實力的此消彼長,以及世界局部秩序權力分配改變方面等等諸多問題與不利的因素,如果只依靠“吃老本"式的軍事恐嚇與揮舞經濟大棒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只能是遭致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強烈反抗與抵制,其結果是隻能加速美國衰敗的進程!

所以說,特朗普出爾反爾,急功近利的表現,恰恰的反映出了美國現在的不自信與焦灼和焦慮的心態。

因此說,現在對付美國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好"溫水煮青蛙"的效應,達到時間換空間的目標。也就是說,一定要堅守住自己的底線,讓特朗普急於求成的戰略訛詐不能得逞。"用好一個拖字,達到時間換空間的目標!,他急我不急,只要拖得越久,美國暴露的弊病與問題就越多越多。而美國犯下的戰略性錯誤越多,就會加速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抱團取暖來對抗美國,讓美國加速衰敗的同時,也徹底的成為四面楚歌,四面樹敵的"孤家寡人"!


在冷戰結束後,克林頓戰勝如日中天的冷戰英雄老布什入主白宮後,拋棄里根經濟學,強調國家對經濟的干預,進行宏觀的調控,調整產業結構,並充分發揮美聯儲的作用,使美國的經濟持續了70多個月的持續增長,並且扭轉了里根,老布什時期財政赤字直線上升的局面,成功的振興了美國的經濟,可以稱得上是美國的"中興總統"!

而克林頓與特朗普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

克林頓能夠正視競爭對手的存在與掘起,並能最終採取與之合作的態度。,因為美國的經濟繁榮越來越依賴於世界經濟的增長與地區的穩定,其主要經濟夥伴,主要競爭對手如果出現衰退,其重要的海外市場都要陷入困境,都會對美國的經濟造成很大的損失!

特朗普現在是完全進入了不擇手段的歇斯底里狀態,不論是經濟夥伴,還是競爭對手,完全不講情面,就是一字,掄圓大棒挨個"打"。在外交政策上更是出爾反爾,毫無誠信可言。

所以說,雖然特朗普即使獲得了眼前的利益,但是透支了美國的長遠戰略利益與政治信用!"特朗普即使現在狼來的政策能嚇到或是忽悠一些國家,使這些國家能分擔一些美國的成本。但是,如果長此以往下去,必然會遭到越來越多國家的反感與抵制,會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美國的!



因此說,特朗普的一時囂張,只能換來的是美國加速衰敗,既然你特朗普讓其他國家無路可走,其他國家也不會讓你特朗好受的!


相忘江湖71941665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一直讓人非常困惑,以透支美國與盟友的信任、國家信譽為美國爭取國家經濟利益,是否已經背離了美國對外的整體利益?!

例如伊核協議,如果美國與歐洲採取協商的態度,估計問題不會這麼複雜。歐洲與美國的協商表現的一直非常積極,歐洲很有可能與美國一起向伊朗施壓來達到簽署新協議的目的,完全不會出現美國與歐洲反目的情況。這使美國對俄羅斯在歐洲的圍堵出現很大一片真空,難道斯諾登說特朗普對普京是“真愛”是真的?

特朗普在經濟領域出爾反爾已經罄竹難書了,很讓人想不明白作為商人總統的特朗普如此不重信譽,會給美國經濟帶來什麼?例如對加拿大、墨西哥鋼鋁產品豁免上,前期三方已經在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框架內做出了妥協。但協議的墨水還沒幹的情況下,美國直接徵收墨西哥、加拿大的鋼鋁關稅,說好的豁免呢?而且在對委內瑞拉的圍堵中,加拿大等國以美國馬首是瞻,這是卸磨殺驢的節奏。很不明白美國的整體外交利益高,還是美國的經濟利益高?!

但是也應該明白,只要美國作為全世界最強的超級大國一天,美國的國家影響力還是左右世界的一股最重要力量。

前不久歐盟加大了對敘利亞的制裁力度。在歐洲與俄羅斯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歐洲的制裁就顯得非常微妙。因為制裁敘利亞就會擴大俄羅斯對敘利亞的支援,在俄羅斯經濟日益疲軟的今天,對需要俄羅斯在伊核協議上支持的歐洲及俄羅斯而言都不是好消息。但這種局面是美國最願意看到,可以看出歐洲雖然極力的表現出擺脫美國影響的局面,但歐洲仍然是受美國“控制”最顯著的地區。


昨思今明未武


一句話,特朗普在任多久,就會用多久。

之所以出現這個問題,主要原因是特朗普上臺後在國際交往中多次使用該戰術。先是對對象國高舉經濟,外交,軍事大棒,如宣稱要進行制裁,加徵關稅,放言要動武等,提高美國的要價,給對象國造成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不妥協就會遭到美國的反制或打擊。美國則趁機迫使對象國做出妥協。而美國只是喊了幾嗓子,並未做出多大讓步或承受什麼損失,就得到了想要的結果。特朗普對此屢試不爽,津津樂道。

其實,狼來了戰術並非特朗普的專利。回顧美國的外交史,可以發現美國曆史上曾多次用這種戰術贏得國際談判。20世紀80年代,為了對付蘇聯在中東歐部署近中程彈道導彈帶來的威脅,美國揚言要在西歐部署 “潘星2”導彈和陸基巡航導彈,以瞄準蘇聯的導彈基地,並就此與蘇聯進行談判。談判的結果是,蘇聯撤出部署在中東歐的近中程導彈,美國取消了新導彈部署計劃。可以說,這是典型的狼來了策略。同樣在80年代,為了改善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同時也是增強美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降低貿易赤字,美國同樣用狼來了戰術,聯合歐洲國家逼迫日本簽訂,推動美元對日元大幅貶值。結果,美國改善了國際收支,日本經濟卻一蹶不振幾十年。

美國之所以能夠多番使用該戰術,主要依仗還是美國強大的經濟和金融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實力,否則對方不會輕易接受美國的訛詐。可以預見,特朗普今後在國際舞臺上還會使用這種策略,不得不防。


西域都護


特朗普肯定是個難纏之人,以其在地產行業一輩子累積下來的成功經驗自居,應用在今日世界貿易複雜背境下的競爭與談判上。這種“狼來了”只是其中戰術的一部分,特朗普的種種跡象表明其總體方略是在“變”字上大做文章。然當也只有美國有能力和資本,可以如此任性自由操作這個只對自己有利的“變”字,表面看這樣做是最直接有效的獲利方法,但潛常著非常嚴重的自損聲譽的風險。我們暫且不去預測特朗普的方略結果如何,如今的美國已經失去了號召力,就連美國的盟友們都聯合起來了,要報復美國的不當關稅政策。美國現在是顧頭不顧尾,難以全身而退。我們只要守住底線,不急於求成,玩玩太極拳。讓美國去焦急吧!等美國不“變”了再說。


鑼鍋10


當今社會美國就需要這樣的總統!只要本國人民滿意,生活好!不要認為特郎普不靠譜,他的思維和手段相當狡猾,到現在還有某些人還存在幻想認為特是不靠譜且外行的總統,真的錯了,他在剪全世界的羊毛!他的美國利益第一的策略是不會變的!


老大147371863


像特朗普這種行事風格,朝令夕改,隨心所欲,口無遮攔,霸道無恥等等的,遲早被全世界拋棄(也包括美國的盟友)。會令美國在國際上毫無信譽可言。世界可能會出現新的領袖(中國很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