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航母成俄海軍最大“痛點” 想從中國購買卻又不好意思

熟悉俄羅斯海軍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沒有建造過1艘排水量在5 000噸以上的水面艦艇。雖然俄羅斯海軍已經設計了“風暴”號核動力航母,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更像是一種設想。對於俄海軍,最為現實的需求依舊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性能,比如儘快用米格-29KR艦載戰鬥機替代蘇-33艦載戰鬥機。在不少人看來,航母,顯然成為了俄羅斯海軍乃至俄羅斯軍隊的最大“痛點”。

就在近日,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雜誌網站幫俄羅斯開出了一份妙方——從中國購買航空母艦。美媒稱,與大多數國家海軍一樣,俄羅斯海軍擁有偉大的夢想,但卻同樣面臨著手中只攥有窘迫預算的尷尬。隨著時間的推移,俄羅斯會更加樂於從中國進口產品,但俄羅斯人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克服固有的驕傲。

航母成俄海軍最大“痛點” 想從中國購買卻又不好意思

“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在5月份開始了升級工作

報道稱,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預計將進行大幅改裝,它最近在敘利亞的表現並不出出色。除了發動機外,它還遭遇了飛行甲板的問題。這直接導致了俄羅斯損失了2架航母艦載機。

就大型水面艦艇建造而言,俄羅斯的造船業一塌糊塗。在過去的15年間,俄羅斯很大程度上已經恢復了核潛艇和小型水面艦艇的建造能力。但是大型水面艦艇的建造能力依舊有限。本來俄羅斯想通過從法國進口2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來推動造船業前進,但這筆交易最終還是泡了湯。同時,與烏克蘭的交惡也導致了俄造船業的萎靡。

航母成俄海軍最大“痛點” 想從中國購買卻又不好意思

“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已顯得老舊不堪

與俄羅斯相反,中國的造船業在過去的10年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自2007年以來,中國共建造了6艘25 000噸級的兩棲船塢登陸艦,17艘7 000噸級的驅逐艦,以及1艘13 000噸級的巡洋艦(編者注:這裡美媒指的是055型導彈驅逐艦),當然還有1艘新型的航母。中國最新建造的一艘航母,是遼寧艦和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的姊妹艦。經過了5年的建造,目前已經成功進行了航行試驗。同時自2016年以來,中國還自行設計建造了兩艘排水量在46 000噸的新型綜合補給艦。據信,中國目前還正在建造1艘大型兩棲攻擊艦,它的排水量約為40 000噸,另外6艘巡洋艦也正在建造。

航母成俄海軍最大“痛點” 想從中國購買卻又不好意思

首艘國產航母已經完成了首次航行試驗 目前正返回船廠整修

美媒稱,海軍從國外建造者手中購買主力戰艦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在某些情況下,軍艦購買合同中甚至還包括部分技術轉讓。最主要的問題可能在於俄羅斯海軍手中並沒有太多的預算。而且購買航母是一件需要長期投資的事情,因為除了購買設備外,還需要廠方進行技術培訓和後期維護。此外,俄羅斯人還擔心一旦從中國購買了航母,它在國際軍貿市場上的地位很有可能會遭到嚴重的打擊。

航母成俄海軍最大“痛點” 想從中國購買卻又不好意思

中國殲-15艦載機要比俄製蘇-33更為先進

​對於美媒的報道,我們保持平常心就好。事實上,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俄羅斯海軍對航母並沒有什麼明確的需求。本質上講,俄羅斯並沒有迫切希望獲得一艘航母。俄羅斯對於航母的需求僅僅在於可以對外展示國家形象。因此“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可能正是俄羅斯海軍所需要的型號。不過,隨著俄羅斯航母老舊程度的加深,俄羅斯未來可能的確會產生購買航母的需求。而那時,中國建造的航母,或許才真正會成為俄羅斯想要擁有的“禮物”。

航母成俄海軍最大“痛點” 想從中國購買卻又不好意思

俄媒報道稱俄海軍的新型航母或於2019年開始設計研發,但事實怎樣還需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