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人是可以被馴養的

你相信嗎?只要給你一定的條件,你就會變成受虐狂,甚至愛上加害者。

人是可以被馴養的

 1973年,兩名罪犯劫持了4位銀行職員,在僵持了130個小時之後,放棄了這次犯罪,然而四位人質居然不怪罪罪犯,其中有一位職員竟然還與劫匪結婚。

這起事件激發了社會科學家,他們想要了解在擄人者與遭挾持者之間的這份感情結合,到底是發生在這起斯德哥爾摩銀行搶案的一宗特例,還是這種情感結合代表了一種普遍的心理反應。

根據後來的研究顯示,這起研究學者稱為“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事件,是很普遍。

人是可以被馴養的

研究者發現到這種症候群的例子見諸於各種不同的經驗中,從集中營的囚犯、戰俘、受虐婦女與亂倫的受害者,都可能發生斯德哥爾摩綜合徵體驗。

以人質為例,如果符合下列條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01

是要你切實感覺到你的生命受到威脅,讓你感覺到,至於是不是要發生不一定。然後相信這個施暴的人隨時會這麼做,是毫不猶豫。

02

這個施暴的人一定會給你施以小恩小惠,最關鍵的條件。如在你各種絕望的情況下給你水喝。

03

除了他給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讓你得到,完全隔離了。

04

讓你感到無路可逃。

有了這4個條件下,人們就會產生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人是可以被馴養的

專家分析得出結論當人遇上了一個兇狂的殺手,殺手不講理,隨時要取他的命,人質就會把生命權漸漸付託給這個兇徒。時間拖久了,人質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會覺得是恐怖份子對他的寬忍和慈悲。對於綁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懼,會先轉化為對他的感激,然後變為一種崇拜,最後人質也下意識地以為兇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

那麼你就會在匪徒略施小恩小惠的時候,對他產生感激之情,甚至產生崇拜的心理。

心理分析認為,新生嬰兒會與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種情緒依附,以最大化周邊成人讓他至少能生存(或成為理想父母)的可能,此綜合徵可能是由此發展而來。

通常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會經歷以下四大曆程:

1.恐懼

因為突如其來的脅迫與威嚇導致現況改變。

2.害怕

壟罩在不安的環境中,身心皆受威脅。

3.同情

和挾持者長期相處體認到對方不得已行為,且並未受到‘直接’傷害。

4.幫助

給予挾持者無形幫助如配合,不逃脫,安撫等;或有形幫助如協助逃脫,向法官說情,一起逃亡等。

我認為在我國古代的君王專制主義社會中,人民對君王的臣服就是大型的“斯德哥爾摩”症。

專制社會最常用的統治手段就是暴力,所謂暴。

每一個想要與這個專制體制作對的臣民都將受到生命的威脅。中國歷史上以謀逆罪最大,犯此罪者殺無赦。統治者會反覆強調這一點,目的正是“要人質切實相信生命正受到威脅”。

專制統治者的一個要求是對臣民進行統治與管理,並從中獲得最大利益。他不會讓臣民死,而只是要榨取他們,保證自己的持續生存可能。控制人質的綁匪也是這樣的心態,手中有人質,就等於握住了生的機會。因此,人質不能死,臣民不能死,要保證他們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食物與水。

這就是“施暴的人會給人質施以小恩小惠”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的時段,都是專下的“人質”實在被逼到了“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如果能夠保證小恩小惠,臣民們都是甘願做奴隸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他是不會反抗國家“綁匪”的。

還有個條件是封鎖信息,這是專制社會的一個明顯特徵,無須分析。

最後,我們很明顯地看到,專制社會里的老百姓只有兩種選擇,即生與死的選擇:要麼反抗,結果是被國家“綁匪”一槍斃了;要麼適應被統治,滿足被挾持,由國家“綁匪”培養成患者,培養成順民。這就是“無路可逃”的境地,別無選擇的餘地。

從這個粗淺的分析中,我們看到在專制社會里能夠存活的,都將成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他們最初驚恐,接著會局部的、微弱的反抗,如果反抗無效,他們傾向於默認與接受自己被挾持、被統治的現狀,最終甚至是習慣被挾持,依賴被統治,崇拜這些綁匪與國家“綁匪”。

人是可以被馴養的

個人認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不是在醫學上、心理學上的範疇,而更多的是生理上本能的恐懼。當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所有的生物都會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馴服。

就像人類在馴服狗的時候,通常用鞭子打,然後略施小惠給它吃東西。美其名曰讓它“長記性”。

只要是動物,就是會被馴服。可悲的是人類也無法逃離。

如果你有什麼別的想法,記得留言告訴我們~

啾咪~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