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我有幾個家,可是哪裡都不是我的家

父母離異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這是一個肯定句。

影響一: 會讓孩子感覺被拋棄

我爸是個很搞笑的人,包括離婚也是。13年前的一個雨天,他從衣櫃裡拿出一張軍綠色的床單打包了一大堆換洗衣服扛在肩上走出了家門,走到門口嗆著淚對我揮了揮手:"爸爸走了"

我發誓,那一刻我真的沒想笑的,主要我爸當時那個造型太搞笑了,有點像忍者神龜,等我反應過來我爸要走了不要我了追出去的時候,他扛著包袱已經站在路邊等車。

我上去拉著他的手,求他不要走,我問他爸爸你不要我了嗎,他沒有說話,眼睛紅得跟兔子一樣,雨太大了,我看不清他有沒有流淚。他把我推開,叫我回去,轉過身大踏步的走掉了

不知道為什麼,我沒有再追上去,只是靜靜的站在原地淋了一會雨,也許那時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自古真情留不住

影響二:父母其中一位教育的缺失

從此,這個家庭就剩下我跟我媽兩個女人一起生活了。我媽是個鄉村教師,每天從鄉村趕回縣城需要坐一個小時車,早上我還沒醒,我媽就上班去了,晚上我睡了我媽才回來,一年365天,我跟我媽能見上面的時間也就是每週六週天,我不會做飯,三餐都是在外面的餐館吃。家裡常備幾箱幾箱的方便麵,什麼口味的都有,最多的就是泡椒味,導致我現在聞到方便麵的味道就想吐。

我媽對我很好,一個女人,帶著孩子,生活有多艱辛不言而喻。我媽是個很樂觀的人,她對我的教育方式完全就是放養模式,完全把我當成成年人看待,不論大小事情都是我自己拿主意,這是一種很危險的教育方式,導致我在之後的人生自己摸索走過許多彎路

影響三: 孩子性格有缺陷,極度缺乏安全感

之後的幾年,我跟我爸的交流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如今我二十四歲,性格基本已經定型,回顧童年,父親這一角色的缺失,造成我極度敏感沒有安全感,早熟,而且很會看人臉色。總是想著取悅別人從而獲得別人的認同。我爸再婚那天,我的心裡有些難過但是也替我爸開心。為了讓我爸的婚禮看起來更幸福,我主動提出去給他婚禮幫忙,幫忙上菜端盤子,這也是我自己很小的心思,或許這樣,後媽也會喜歡我的吧,因為我很懂事。

影響四:孩子會感覺孤獨

每天都是一個人在家,我真的很孤獨,那麼小的孩子,回家沒有父母陪伴,所以我很不喜歡放學,別的孩子都回家了,沒有人陪我玩了。從小到大,我特別喜歡邀請小夥伴到我家來玩

"快來玩吧,我家沒有大人!"

有時候我媽在外面打麻將,別的孩子要回家了怎麼辦,我一個人在家好害怕

那我就到小夥伴家裡去睡!

我在孩子裡面是最自由的,可是,我也是最孤獨的。

影響五:對婚姻的態度是兩個極端

有父母離異的孩子,成年後非常恐懼婚姻,我就恰恰相反,我非常渴望婚姻。

或許是父母失敗的婚姻導致我強烈的希望我能經營好一段感情,也許這是一種心理的自我彌補?

不誇張的說,從學生時代的戀情開始,每一段感情我都是奔著結婚去的,每一段感情我都是用心在經營,我喜歡有人關心我,照顧我的感覺。可是這麼多年過來,我自己一個人真的已經習慣了,他不關心我,我不開心,他關心我,我覺得厭煩,就這樣,陷入一種循環。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遠不止這些,這些只是比較大的方面,這十幾年我走錯了許多路,碰了許多壁,喝過不少雞湯,思考了不少往事,一路摸索著前行。跌跌撞撞走到今天,還好,沒有走得太歪。一切都還來得及回頭。

我有幾個家,可是哪裡都不是我的家。

這句話,說出了無數離異家庭孩子的心聲。

對於已經離婚了你們,如果有孩子

請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職責對方的不是

請不要問你的孩子更愛爸爸還是媽媽

請不要讓孩子去找對方要生活費

請不要拒絕對方跟孩子見面

請抽空多陪孩子一起玩耍

請不要視對方為仇人

請不要把孩子當做你生活的救命稻草

請不要職責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請不要呵斥你的孩子不喊後爸後媽為媽媽爸爸

請不要以對孩子的愧疚之心溺愛他

請不要只給錢而少關心

請多跟你的孩子交流他的想法

請不要在孩子需要交錢的事情上踢皮球

請告訴孩子,你們都愛他

我有幾個家,可是哪裡都不是我的家

曾經有那麼一雙小手,努力的想去抓住兩個大手,因為抓緊了,就是幸福,可是,他怎麼抓,也抓不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