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作為一個有錢人,你真的懂怎麼做資產配置嗎?

理財理的不是錢,而是人。理財三部曲,過去,現在,未來。搞懂了這個,我們理財投資才有方向,才能控制好節奏,做到心中有數。

所謂過去體現在我們現有的資產跟財務狀況,現在是我們現有的收支跟儲蓄能力,而未來是我們努力為之奮鬥的目標。所以要做一份切實可行的財務規劃方案,首先要做知己——對自己和財務的全方位瞭解,才到知彼。

作為一個有錢人,你真的懂怎麼做資產配置嗎?

1測試你的風險偏好

風險偏好是指為了實現目標,投資者在承擔不確定的風險時所持的態度。這就這涉及到客戶風險偏好的分類,一般來說分為:非常進取型、溫和進取型、中庸穩健型、溫和保守型、非常保守型。

小夥伴們是不是很好奇自己屬於哪類型的風險偏好呢?一般在銀行網站上都有相應的風險評測,大家可以去測試看看。風險偏好將決定你的專屬理財產品。

2正處在理財週期的哪個階段?

家庭生命週期的應用,它分為四個時期:家庭形成期(建立家庭生養子女)、家庭成長期(子女長大就學)、家庭成熟期(子女獨立和事業發展到巔峰)和家庭衰老期(退休到終老而使家庭消滅)。

家庭應當根據所處的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結構的理財。即一個讓你將綜合考慮其即期收入、未來收入,以及可預期開支、工作時間、退休時間等諸因素來決定目前的消費和儲蓄,以使其消費水平在一生中內保持相對平穩的水平,而不至於出現消費水平的大幅波動。

作為一個有錢人,你真的懂怎麼做資產配置嗎?

3你的理財目標是什麼?

一般而言,投資者在理財過程中會產生兩種支出:義務性支出和選擇性支出。義務性支出也稱為強制性支出,是收入中必須優先滿足的支出。

義務性支出包括三項:

第一,日常生活基本開銷;

第二,已有負債的本利償還支出;

第三,已有保險的續期保費支出。

收入中除去義務性支出的部分就是選擇性支出,選擇性支出也稱為任意性支出,不同價值觀的投資者由於對不同理財目標實現後帶來的效用有不同的主觀評價,因此,對於任意性支出的順序選擇會有所不同。

4財務狀況

瞭解自己的財務,需要從三個層面:收支,資產負債,財務目標。

作為一個有錢人,你真的懂怎麼做資產配置嗎?

資產分配策略

大家經常見到的資產分配比例有以下幾種:

532型(最常見,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特點是穩健,收益相對較好)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資產分配方式,將50%的資產投資於固定收益類產品中,在這其中,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保險,國債等等的分配比例也是有些學問的,一般來說活期存款以留足個人六個月的月支出為限,保險的開支以個人年收收入的10%——20%為優,定存和國債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安排。30%的以各種投資基金和各類債券來安排,20%投資於股市。這種配比方式適用於絕大多數人,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士;其特點是穩健,收益也相對較好。缺陷是對於追求較高收益的人來說,收益還是不能讓他們滿意的。

433型(進取型,適用於30歲以下年輕人或投資經驗豐富者)

於同足球賽中的陣型一樣,這是一種進取型的理財方式,比較適用於30歲以下年輕人或投資經驗豐富的人,及風險偏好人士,增加了高風險部分的投入,也就是說增加了理財者親自出馬參與直接投資的部分,可充分滿足其追求高收益和成就感的心理。

442型(攻守平衡型,35歲左右的人比較適用)

是一種平衡性資產分配方式,攻守平衡,難點在於中層的40%的具體安排,在債券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應多投入一點,股票型基金還是不要超過15%為好,35歲左右的人比較適用,因為它進可攻退可守,在經濟不明朗時可變為5---3---2,在經濟形勢好時可變為4---3---3。

不同生命階段對應不同的配置在前面的自我評測中,提及到了四種理財生命週期,這裡進行細化,根據不同階段,相應的理財配置也需要進行調整。福利區 信多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