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不特定的多數認

“每個傻逼的產品經理都有一個社區夢。作為一個雙邊冷啟動的產品,社區能不能成這件事,有時不僅看能力,更看命。” By Kevin

雪球社區的創始人方三文總愛用一句話來介紹雪球:“Twitter讓不特定的多數人成了記者,Uber讓不特定的多數人成了出租車司機,雪球讓不特定的多數人成為分析師、投資顧問和基金經理。”

一個UGC社區的建立,大抵也就是這麼個過程。你需要把它從你的手裡放開,讓它從特定的少數人手裡,轉交到不特定的多數人手裡。

一、UGC社區三要素:創作門檻,內容調性,平臺分發

而為了讓不特定的多數人能夠參與到社區裡來,以下三個條件就必須具備:

1、創作門檻要足夠低。博客並沒有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作家,博客之前,寫作權掌握在報紙雜誌的編輯手裡。博客出來後,寫作門檻是低了,但能夠長期輸出精品內容的,還是那批紙媒作家。博客類產品的本質,其實是一個PGC圖文平臺。直到微博的誕生,才讓人人都有機會成為段子手,其本質是一個UGC圖文平臺。

想要讓更多用戶自己生產內容,只能不斷降低使用門檻。之所以今日頭條裡會加入悟空問答和微頭條這樣的功能,就是因為這種“內容標準取最大公約數”的產品,對普通用戶來說生產的門檻才是最低的。當用戶開始在你的產品裡不斷留下內容,一個產品的護城河才真正開始建立起來。

2、社區調性可以有,但不能太高。但凡做成真正的UGC社區,必然會形成某種社區調性。如果社區調性太高,參與度就會比較小眾,比如知乎,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候是隻看而不敢說話的。

只有讓社區調性大眾化,才能讓UGC生態的量級爆發出來。如果你打開任何一個平臺,撲面而來都是性感女神和嬌美嫩模,連直播話筒都上萬一個,你還敢把自己的視頻傳上去嗎?

3、內容分發應該足夠廣。有了用戶生產的內容後,還得看社區裡內容分發的效率。秒拍的高管就曾表示,儘管 UGC 貢獻了秒拍90%以上的內容,但是PGC內容(包括明星)的播放量卻佔比90%。也就是說,除了那些明星和網紅,普通人很難在秒拍獲得存在感。

想建立一個社區,在解決門檻和調性的問題以後,讓90%的UGC內容佔到平臺整體瀏覽量的90%,這事可能就要成了。

二、問答類社區的UGC構建

而對於問答類社區來說,UGC氛圍就更為尤其關鍵了。因為,PGC甚至明星在持續回答問題這件事上,分答已經給了我們非常好的教訓,哪怕初期一手好牌,運營能力再強,也回天乏術。

而以知乎為例,它的創作門檻乍一看並不算高,除了初期封閉註冊的階段,其實人人都能在知乎說上幾句,這和前面提到的博客類似。

但回答得好很難,它的分發機制建立在其日益複雜的點贊系統之上,答的太離譜甚至有可能被摺疊。而因為其極高的社區調性,就算你擅長抖機靈,想在知乎的點贊系統中持續佔到優勢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依然很難。

而如果無法獲贊,你的內容在熱門問題裡其實是無法被大多數人看到的。這也就是說,雖然生產門檻低,但知乎的社區調性和內容分發對大部分人來說依然是一堵高牆。

當然,這種很難答得好,可以歸咎於知乎的答主都是精英人群,也可以歸咎於知乎的問題普遍都是複雜的務虛類問題。想要回答這累問題,你除了在該專業領域有不錯的積累以外,還需要通過回答問題的多個部分,並舉出涵蓋不同情況的例子,才算完整回答了某個問題。

相對複雜的務虛類問題,悟空問答這樣的社區就是主要以生活實用類問題為主。這類問題也和普通老百姓日常的生活更相關,因為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候,會遇到的問題其實基本都是生活實用類的問題。而要回答這類的問題,以中國互聯網用戶的平均水準來說,對大部分人並沒有太高的門檻。

因此,在一個問答社區裡,想要這類問題被高效、及時且規模化地被回答,這個問答社區生態的主宰權就必須從“特定的少數人”轉交到“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手上。

不特定的多數認

從QM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悟空問答儘管體量不大(MAU121萬,知乎1351萬),但它的用戶和知乎的用戶確實是兩撥人,幾乎很少重合的部分。

大V可以在初期給你造勢和帶來流量,但普通人更適合持續回答生活實用類的問題,且這些回答者本身也更容易滿足,不管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的。

今年的今日頭條創作者大會上,悟空問答宣佈2018年會拿出10億回報答主,其中5億是準備通過紅包問題等方式讓更多普通答題者都有機會獲得。在最近舉辦的#曬出你的創作者紅包#活動中,悟空問答的用戶可以曬出之前通過答題領取的紅包,這進一步刺激了社區裡的提問量和回答量,並且問題的閱讀量也水漲船高。

再小的個體,都有表達欲和追隨欲,就看通過怎樣的產品和運營機制來挖掘和滿足用戶這方面的訴求,並進一步建立起社區的UGC生態了。

三、用補貼做內容社區的背後邏輯:平臺供給,加速迭代,競爭過激;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在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已經消失的大環境下,拉新成本已經比過去提高了數倍,但是,許多社區類產品在變現前景尚且模糊的情況下,依然採取高強度的補貼政策和力度,比如短視頻平臺,比如問答社區,比如各種類微信公號產品,這背後的邏輯到底是什麼?

1、首先,平臺型產品用補貼吸引供給力度小的那邊,或者兩邊一起補貼,以更快速度達成兩端供給兩端的平衡,比如滴滴,乘客少了司機不願意,司機少了,乘客不滿意。

如今的用戶,更難伺候,稍有不滿意,就會卸載產品。更快達到供需平衡,是為了提供一個更好的用戶體驗。但是要注意,在這裡的補貼依然是一種良性的策略,也就是說,如果不考慮外部競爭,在雙邊市場達到供需平衡之後,一般無需再補貼了,這個平臺經濟會自發良性運轉下去。

2. 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已經被過度研究了,任何的新產品剛剛經過驗證,就有對手開始以十倍甚至百倍於你的資源開始補貼用戶推廣產品,細水長流充分挖掘市場需求的時代已經過去,大幹快上搶灘登陸成為主旋律。

某大廠的投資總監這麼說過:“我剛入行的時候,只有BAT這樣的大公司有戰略部或者戰投部,而現在,現在幾乎超過百人的公司都會設置類似部門或者職能,大家對市場所有的新東西和動向都保持狼一樣的嗅覺。一個新的東西出來,很快被各個公司的戰略部、投資部以及VC、PE、HF的分析師過度研究,信息的傳播和消化的速度都超過任何時期。”

就當下這個時刻來說,任何一個新的idea剛被驗證需求可行,一幫競爭對手可能就已經集齊資源蓄勢待發了。共享單車如此,充電寶如此,無人零售也是如此。

3、如果產品發展路徑是對的,補貼可以讓產品更快達到成功並搶佔紅利;如果是錯的,那就給產品提早判個死刑,要麼調整方向,要麼再融一筆錢去做新產品。

歸根到底,時間比金錢更重要,而VC們都不缺錢。

從這三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新的互聯網產品的發展理念,它和過去的MVP原型試錯、小步開發迭代和等待爆發增長完全不同。

硅谷著名的風投大師FredWilson最近就燒錢到底燒多少才合理,有了一個自己的定量推論。他認為,對於創業公司,以一個自然年為時間週期,公司估值的增長部分和你燒錢的現金額度之間的倍數,就是你燒錢的效率。如果這個倍數是3-5倍或以上,那就是一個不錯的可以接受的燒錢率(Bure Rate)。

比如,作為一家創業公司,你可能一年內任性地燒掉了20億美金,但是沒關係,一年的時間裡你的估值也在原來的基礎上增長了100億,這就是5倍的一個Burn Rate,那對公司來說就是相當不錯的。

按照這個推論,那麼1倍就是底線了,燒掉的錢如果都無法等量讓你的估值增長,這就說明其中必然有浪費的成分存在。

對於已經有了規模化收入(Revenue),但是還在各個領域進行補貼的創新型公司,比如TMD,這個定量推論提供了關於其燒錢是否合理的一個極佳的參考線(boardline)。


分享到:


相關文章: